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我们就写不好一篇活动总结,活动总结完成以后我们可以交给同事补充细节,66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慰问的活动总结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慰问的活动总结篇1
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传统美德。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带着对老人的尊敬,带着对老人的关怀,带着对老人的爱戴,xx义工和实验小学的学生来到院桥敬老院为爷爷奶奶们送上节日祝福,让爷爷奶奶感受社会的温暖和关爱,让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过个温馨、快乐的重阳节。
30多位xx义工利用周末时间,与老人聊天、拉家常;帮助有需要的老人洗头、剪指甲、洗衣服、做清洁;请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为老人量血压、针对常见的老年病日常自我保养知识的普及等;实验小学的 学生,为老人们表演节目,老人们开心得像个小孩。同学们一到,敬老院里就响起 “爷爷好!”“奶奶好!”的问候声,亲切的称呼让老人们心花怒放,笑逐颜开。
义工们按次序地给老人们赠送了苹果、香梨、重阳糕等慰问品。慰问品虽然少,一片真情全代表。老人们手捧礼品,眼含热泪,不住道谢。他们感谢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更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好领导,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因为只有在这样的伟大时代,他们这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才能有如此幸福的生活。
赠完礼品之后,同学们为老人们表演了自编的文艺节目。古筝演奏、书法对联、快板、舞蹈、小品、手语……老人们看得津津有味,会心之处笑声掌声不断。“越剧我最喜爱听了,打小就喜欢,可现在住在敬老院里,自己腿脚不方便,平时只能通过收听机解解戏瘾,唱得很好听,跟磁带上播放的一样好听。”已经入住敬老院6年的73岁老人张大爷对义工“南极鸟”的表演非常赞赏。一时间敬老院里洋溢着欢乐愉快的气氛,连满院飘香的菜花香气也浓了许多……
慰问活动很快结束了。当义工和同学们依依不舍地和爷爷奶奶们说再见的时候,老人们紧紧握着他们的手,满怀深情地与话别,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慰问的活动总结篇2
20xx年的羊年春节是渝中区实施“幸福社区,邻里如亲”活动以来的第一个春节,为在这样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让和谐、幸福的理念深入到社区每个居民的心中,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社区居民特别是一些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以及春节期间仍坚守在工作一线的同志的真情关怀,从而让社区邻里都能过上一个祥和、温暖、平安、幸福的中国年,石油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深入发动,多方筹措,统一安排春节慰问系列活动,在社区间营造了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
一、早重视,早组织,早部署。
街道领导高度重视春节慰问工作的开展,元旦刚过即组织召开了街道党工办、武装、社建科、计生办、妇联、团工委、社会保障所平台等多个部门以及社区主任和各口专干共同参加的春节慰问专题会,对慰问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下发了慰问方案,并对具体工作提出了要求。要求各社区务必早调查、早上报、早慰问,确保在春节前完成慰问工作,并做到专款专用。
二、细排查,广宣传,入基层。
为明确慰问对象,街道各部门牵头认真排查,根据慰问对象家庭实际情况登记造册,建立统一慰问档案,确保慰问对象不重复、不遗漏;街道纪检部门会同各社区工作人员对慰问对象进行随机抽查,深入到他们的家中、工作岗位实地了解他们的疾苦,并将慰问对象的基本信息予以公示,确保每一份爱心都能送给真正需要的人民群众手中。为尽可能提高慰问面,在用好用实上级机关下拨的慰问钱物的基础上,街道还向社会各界发出募捐倡议,充分发动社会单位踊跃捐款捐物,多方筹集慰问资金共计9万余元。
三、范围大,金额重,形式多。
在二十多天的春节期间,石油路街道和各社区通过走民居进楼栋上门慰问,与困难人群开座谈会了解民间疾苦,送亲情、送艺术、送文化到社区活跃邻里关系等多种形式,为残疾人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刑释解教人员、弱势群体、企退重病、退休人员、困难农民工、军属、交巡警、贫困妇女、侨台属、贫困党员、生产一线的劳动模范等重点人群共计1200余人送上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并慰问发放了慰问金和各种财物共计65余万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慰问的活动总结篇3
围绕今年教师节“学习英模教师,弘扬伟大师魂”的主题,借此机会,我想对全市教师提三点希望。
一、不断提高道德修养,锻造高尚师德
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教师这个职业受人尊敬的根本所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和今天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临危不惧,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的英勇献身精神;学习他们危难时刻,坚守岗位,奋力抢救学生的'拼搏奉献精神;学习他们大灾面前,振奋精神,迅速投身重建校园,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自强不息精神;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忠诚于教育事业的职业精神。
9月1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重新修订、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加强学习,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教书育人,敬业奉献,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不断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知识创新与日俱增,综合实力竞争异常激烈,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同时,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不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本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才能不断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奋发进取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的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工作,也是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只有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广大教师要在变革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的实践中创新,在构建育人模式、课程改革中创新,在学校管理中创新。有了广大教师的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芜湖教育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前不久,南陵博文中学举行建校十周年庆典,我因有事没有去,但博文中学请柬上介绍的“低进高出、特色教育”办学理念却让我记忆深刻。其实,可以说这也是我们几乎所有学校的办学理念。由于实行就近划片入学,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的生源条件是相对均衡的,但不是绝对均衡,由于学区内居住人群的不同,以及对来芜务工人员子女指定入学学校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源条件的差异。在高中阶段,由于实行中考制度和示范与非示范学校的存在,不同学校之间的生源条件差异更大。衡量一个学校是不是真正优秀,不能不考虑进校时的生源情况,单纯看中考时省示范高中的录取比例和高考录取指标。一流的生源考上二流的大学肯定是失败,一流的生源考上一流的大学也不能算作本事,在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三流的生源考上二流甚至一流的大学才是成功。能真正做到低进高出、因材施教的学校才是真正优秀的学校!能真正做到低进高出、因材施教的老师才是真正优秀的老师。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真正最优秀的老师!
国家的希望根本在教育,在新的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站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进一步贯彻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将教育事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关注教师的发展,不断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切实帮助教师特别是农村基层教师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便广大教师更好的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各位老师、同志们,千秋基业,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们相信,在中共xx市委的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教育战线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开创出芜湖教育发展的新局面,迎来芜湖教育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衷心祝愿全市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谢谢!
慰问的活动总结篇4
今天去了敬老院,收获很大,虽然许多老人对我们的拜访没有太大反应,但是他们那一个个动作,和简单的“谢谢”两个字却映在了我的脑海里,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虽然他们年纪大了,家人也不怎么照顾,使他们的心灵受过创伤,可是在敬老院,还有爱戴他们的阿姨和叔叔,还有前来拜访的孩子们,哦,对了,他们还有一颗爱国、感恩的心,在敬老院里,他们可以互相聊天,可以看看电视、吃吃水果,累了就休息一会儿。
我采访的是一位已经84岁高龄的爷爷,当我问他喜欢听什么歌曲的时候,他回答:“我的祖国。”这普普通通的四个字,里面却包含了浓浓的爱国情,这首歌,我没听过,更不会唱,就只好给爷爷唱了国歌,歌声落了,爷爷拍拍手,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孝敬父母,将来报效祖国,我哽咽地点点头,因为,我看见爷爷在告诉我孝敬父母的时候,眼里的神情不是能用悲伤来概括的,他也渴望儿女的照顾。
从敬老院走出来,我感慨万千,我懂得了要爱国,要尊敬父母,要好好努力。
一上午的敬老院慰问活动,深深的触动了我。
看着年迈孤独的老人们,心里的第一个感觉是:难受!
虽然去之前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当我亲眼看到时,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心酸,为儿女操劳了大半生,如今却在应该安享晚年时来到敬老院。
此时,告诫自己:绝不做不孝子!
首先要做的,便是尊重老人。也许他们脾气有点坏,也许他们对我爱理不理,也许他们头脑不清醒,也许他们耳朵不好使,我便耐心地和他们慢慢地说,关切地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亲切地叫他们一声“爷爷、奶奶”,长时间的'孤独让他们有一些封闭,要融化这层隔阂需要时间,也需要关怀。我们还为老人们精心安排了节目,以此来给他们单调的生活送去一份欢笑、一点温暖。
活动的时间过的很快,很快要和老人们道别了,看见很多老人用期盼的眼光看着我们,80岁的老爷爷拉着我的手:“你下次还会来吗?”我大声说:“会的,会的,因有你们在,我一定会来。”我心里很酸,毕竟我们人数有限,不可能每个老人都和他们聊会儿,关爱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明天。正如古代先贤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善待天下所有的老年人。尊老爱幼是我们的应该做的事,而且,每个人都有老了的那天……
如果您家里有一个孩子,请告诉他,孝敬老人乃做人之本;
如果您身边有一个老人,请走近他,让他感受到晚年的温馨;
如果您是一位成功人士,请率先垂范,与老人分享您成就的甘甜;如果您是一位有识之士,请献计献策,为老年人营造金色的家……
老人,他们也年轻过。年轻人,我们也将老去。善待老人就等于善待自己。
敬老院的老人虽然年纪大了,有的还生活不能自理了。但是他们有一颗顽强的心。为了让他们更好到生活,我参加了在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的活动,由此生有体会。
在敬老院打扫卫生虽然很辛苦,但是我很快乐。因为我们能帮他们做到也就是这些。平时能够多帮助帮助老人们的卫生问题,这样也是为老人的健康做铺垫。帮助老人我们开心,老人快乐。希望通过这次劳动,提醒大家多去关爱老人。让老人生活的更加和谐健康,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丽。
尊敬老人人人有责。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吟诵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的时候,我们怎能不想起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用爱心养育我们的身体,用智慧启迪我们的思想,用美德陶冶我们的品格,用真情温暖我们的心灵。父母对子女的爱是这世界上最无私的付出。而终有一天,我们的父母不再年轻,腰杆不再挺直,行动不再灵便,当他们孤单地看着夕阳最后一抹光芒消失在山后面的时候,他们多么希望也能得到子女的关爱,也能得到心灵的安慰。这时候,我们怎能忘记孝亲敬老这应尽的责任。
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就是要学会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流传着许许多多孝亲敬老的典范。黄香9岁,夏为父扇风,冬为父温被;子路为母背米百里,陈毅为母清洗衣裤……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同学们,尽管我们年龄还小,不能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父母生病的时候,守候在他们身边嘘寒问暖,端汤送药,让父母从心中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爱。我们还要将爱心延续到在社会上帮助那些生活不便,有困难的老人,给他们多些心灵慰藉;在公共场所让一个位,撑一把伞,换一个灿烂的微笑,都会让人感到无限的温暖。
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我们都要弘扬这一优良传统,做一个孝亲敬老的好孩子。同学们!孝亲敬老,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你开始行动了吗?
慰问的活动总结篇5
为了丰富我们的周末生活,让同学们了解养老院中老人们的生活,我们xx中学举行了一次以 关爱老人,服务社会 为主题的活动。x月x日,我们前往敬老院为各位老人送爱心,送温暖。
在此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利用课余时间排练歌舞表演,集体购买慰问品,以及向负责人员询问地点、安排访问时间等等。
8点30分,两个班级的的三十几位同学到校区门口集合。早晨阳光明媚,天朗气清,没有一丝萧瑟气息。温暖的阳光照得我们心里格外清爽。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中巴车前往敬老院。经过了三十多分钟的车程,我们成功抵达目的地,在该敬老院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走近院门。
在我们正前方的是一个院子,在门的左手旁是一栋住宿楼,老人们住在一楼和二楼。当我们到达时,有几位老人在园中散步,院方负责人告诉了我们这些老人的情况,他们大多是因为子女工作在外比较忙,没时间照顾他们才把他们送到这里,也有的是无儿无女,孤独一身的生活在这里。落寞的眼神、被岁月碾过的脸庞以及驼掉的脊背让我们的心不禁地揪紧。由于有的老人走路不方便,甚至一直都是坐在轮椅上,所以我们的成员到他们房间里小心翼翼的把他们搀扶出来到一楼大厅,还搬来板凳让老人们坐好。我们和老人围坐在一起,内心是无比的温馨感动。
随后敬老院的负责人致辞,向大家介绍敬老院的情况,以及向老人们说明我们青协志愿者此次来的目的。在和老人们聊天拉家常的过程中,我们三十多位成员为他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有唱的、跳的,虽然有的节目排练的有些许瑕疵,但从老人们的脸上还是可以看出他们喜悦的心情。小演员们唱了很多怀旧的歌曲以及几首红歌,老人们一边认真的听着一边为我们打拍喝着,融洽的氛围让我们都陶醉其中。
老人的脸上慢慢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快乐的感觉在心中荡漾开来。在表演的结束后,我们和老人们一起聊天谈论日常生活。大家的即兴表演不仅提高了老人的兴致,也使此次之行变得更加完美。活动结束时,我们一起祝老人们身体健康、生活快乐、长命百岁,答应老人我们以后会经常去看他们。随后成员们将老人一个一个搀扶回房间。在敬老院门口拍照留念后便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同时我们也很开心此次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质上的资源,而是内心精神上的陪伴。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希望我们这些子女能够经常去看看他们,和他们聊天让他们感觉不再孤单。但是仅靠我们的微薄之力是肯定不能解决社会上所有需要关心的事情,所以我们希望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伸出双手,奉献爱心,让老人们不再感到孤单,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安享晚年,构建我们的和谐大家庭。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需要的并不只有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我们还需要像这种实践活动,学校以外的另一种生活。不仅增强我们的责任意识,而且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慰问的活动总结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