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的内容必须简明易懂,便于执行,完备的应急预案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防止项目进度受到干扰,下面是66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意外应急预案参考7篇,感谢您的参阅。
意外应急预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为了妥善处理学生在校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钟祥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在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由政教处负责落实,由分管领导负责督办。
二、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刘明辉(分管副校长)
副组长:刘敏(政教主任)
组员:当日值日领导、当日学校安全保安成员、当事学生班主任、当时任课教师(职工)及门卫。
三、学生校内伤害事故处理程序
任何在校园内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均要求以“及时救助,妥善处理”为原则进行。相关上课教师或第一时间发现伤害事故的教职员工(第一知情者)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的学生。
(一)事发阶段的有关工作和注意事项
l、发现学生受伤,第一时间发现伤害事故的教师(第一知情者)要以最快的速度把受伤学生送往镇卫生室诊断,并及时通知伤害学生班主任,伤害学生班主任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往医院接手处理。
2、伤害学生班主任知道情况后要立即通知相关学生家长。事故发生后,班主任及有关人员及时对受伤害学生送温暖、送关怀。事故严重的,要第一时间上报学校,不得隐瞒
3、调查取证。事故发生后,相关上课教师或第一时间发现伤害事故的教职员工协助班主任填写有关事故发生情况、学生受伤情况及处理情况的书面报告;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请在场的学生作好笔录(2人以上)。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报告交政教处备案。
(二)事故处理阶段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事故发生后,由校长召开有关成员商讨会,部署就学生伤害的处理办法。在适当之时学校会同受伤害学生家长或第三人进行妥善处理的商讨工作。
1、依法调解原则
根据学生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条款规定接待学生家长,注意不要信口开河、随心所欲,掌握合法,合理、合情、有情操作的分寸。
2、一次性解决原则
学生事故的善后处理做到一个事故一次解决,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决。如家长不同意可提醒家长依法起诉。
(三)事故处理结尾阶段的工作和注意事项
1、起草《协议书》。
?协议书》要写清协议双方的身份:学生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时间、地点;双方达成的协议;双方签名等内容。
2、给付补偿金。
不论金额大小,家长均要出具收条。
3、理赔。
班主任要督促学生家长提供平安保险需要的如下材料:
a、《协议书》复印件;
b、学生开学办理的保险单;
c、学生病历卡复印件;
e、医药费发票原件和复印件;
f、学生家长身份证复印件及其他相关证明。
意外应急预案篇2
一、事故原因预测
课间学生追逐、打闹;体育活动中不慎碰撞、摔倒;学校使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安全标准;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未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实验操作不当;极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
二、预防措施
1.成立学校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校园安全预防网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总务处、德育处、教导处、卫生室、年级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等。
2.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师德规范教育,提高教职工安全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保护。
3.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等,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会学生一些减少危险发生的方法和面对危险的基本应急措施。
4.明确班主任安全工作要求,在班级各种教育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法制、安全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在班级、学校大型活动中要注意加强监督、防范措施到位,进行安全管理。
5.总务部门加强对学校教育、放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大型活动前集中巡检,平时保证每月至少对教学设施全面检查一次,每天巡视一次,及时处理检视中发现的问题。
6.严格门卫制度,认真遵守门卫岗位职责,做到不擅自离岗,外来人员进校门有来客登记、客人持《出入证》进出,出校门有接待人签名。
7.加强对学校专用教室的管理,对化学物品、危险物品有专人负责保管,使用时严格遵循有关规定。
三、处理程序
1.学校建立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与突发事件的第一责任人制度,明确在课堂教学期间,任课教师为第一责任人;在课余活动中,现教职员工为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必须配合学校共同解决事故。
2.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与突发事件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是:对发生意外伤害的,立即告知卫生室与班主任;对发生突发事件的,除立即报告班主任及校长室外,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防止事态扩大。
3.当事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的职责是: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及时告知家长和报告学校领导;负责事后的教育、关心,在孩子恢复期间协同其他教师或校领导上门家访。
4.接到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报告的校领导的职责是: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并组织指挥处理。
5.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第一责任人应协同在场的老师和学生立即将受伤学生护送学校卫生室检查,卫生室立即进行诊断与救护;对需要送医院作进一步诊断与救治的,第一时间由班主任和卫生老师负责护送受伤害学生去正规医院救治(保留各耗资单据),并同时通知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立即前往医院。如班主任或卫生老师其中一人不在,由德育处派人协助护送处理解决事故,以最快的速度把受伤的学生送往医院救治。学校领导应及时到医院安抚受伤学生,向学生家长通报情况,尽力做好家长的安抚工作。
6.学校领导在接到学生伤害事故报告后,应启动处理应急小组,调查取证。被调查人要有班主任或监护人在场并且签名;调查人员应2名,记录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诱导;记录用钢笔或水笔。
7.对重大或较重大的伤害事故以及其它突发事件,由学校领导集体参与处理并及时报告教育局。
四、事故处理阶段的原则和注重事项
1.“救治第一”的原则
发生事故时,必须遵循“救治第一”的原则,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将受害学生送往卫生室或医院救治,事后再明确责任,进行奖惩处理。不可在事故现场置受害学生于不顾,相互推诿责任,延误学生的治疗。如因救治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厉处分!
2.依法调解原则。根据学生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条款规定,接待家长。注重不要信口开河,随心所欲,做到合法、合理、合情、有情操作。
3.一次性解决原则。
学生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要做到一个事故一次解决,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决;如家长不同意可提醒家长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意外应急预案篇3
一、应急预案的要求
1、园内发生火灾、漏电、房屋倒塌等特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1)切断各楼层电源。
(2)生火警,先以灭火器扑火;火势蔓延,急打“119”;房屋倒塌且有师生被埋入,急打“110”,并有组织地进行抢救。
(3)速向园长和有关负责人报告。
(4)开通全部安全通道,幼儿园教师、门卫和其它员工组织学生撤至安全地带,并阻止学生救灾。
(5)配合消防、医院等单位,做好自救工作。
(6)尽可能保护好现场,做好有关涉及本案的有关证人证事记录。
2、幼儿园食堂发生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
(1)凡就餐后,师生出现不明病因的肚痛、胸闷、恶心、乏力昏沉、呕吐、水泻等症状,各班主任、值日、值周老师应马上报告园长或园长办公室。
(2)迅速与幼儿园医务室取得联系,采取就地救护。
(3)由园长或园长办公室就事态情况迅速采取救护措施。
(4)对食堂中的预留食品、蔬菜样品由主任负责送交园保健室,由园长办公室对这些预留样品实行封存。
(5)园长或园长办公室就事态发展情况迅速与家长联系,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园外不法人员进入校内实施暴力或抢劫事件应急预案。
(1)来人不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应力加阻止,不得放行。
(2)人已强行闯入园内,门卫追赶不及,应立即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领导,及时将闯入者查清逐出。
(3)发现不法分子袭扰、行凶、行窃、抢劫、劫持人质、放火、破坏公私财物,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置方法:
①迅速报警(110)。
②迅速报告园应急领导小组。
③对歹徒进行劝阻或制服,保护在场师生安全。
④为防不法分子逃跑,在制止、制服其前应关闭园门。
⑤立即将受伤师生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4)记录不法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其它犯罪情节,收集不法分子施暴凶器,保护好案发现场。
(5)组织园内力量,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当社会上流行病疫时(如“手足口病”“流感”“伤寒”)等凡师生中出现与该病相似的症状时,各班主任要马上报告园长或园长室,并及时与该生家长联系,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医院诊治,一经确认为是传染性流行病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幼儿园采取下列应急措施。
(1)迅速如实报告市教育局与及市疾控中心。
(2)对该学生所在班级及任课老师办公室进行布控,对全园公共场所,尤其是布控区域进行严格的消毒。
(3)坚决杜绝染病幼儿带病来园,必须在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来园上课。
(4)对可能受到危害的该班学生和该班任课教师遵照市局及市疾控中心指示,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根据上级指示,随时采取进一步措施。
5、幼儿园其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如遇食堂停水,造成午餐不能供应时。
①食堂主任应马上报告主管园长;
②全体班主任应延迟离岗,重新组织学生在教室,安排有相关活动;
③迅速与供水单位联系,摸清情况;
④迅速组织相关食品,分发给幼儿;
⑤严禁幼儿私自外出就餐。
二、应急事故的处理
(1)在突发性事件发生后,活动组织者或第一个接警者或首位发现突发事件的教师,为该预案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要以幼儿园利益、师生利益为重,无条件地承担组织、指挥、抢救、控险等报警任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及时做好组织抢救和报告工作,如接警后拖延、推委等,一律视为玩忽职守、失职或渎职。幼儿园视失职情况追究失职者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报上级给予严肃的行政处分,直到追究行事责任。
(2)突发事件发生后,全园教职工要把抢救、保护学生生命安全视为第一要务,不得临阵退怯,更不得采取事不关已的回避脱逃手段,否则,将视作严重违反《教师行为规范》,给予降级、撤职、解聘、待岗等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报上级依法给予开除,行政处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3)突发事故发生后,由当事(第一个报告者或知情者),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中主管负责人的召集下,在案发2小时内,按照《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认真、仔细、如实填写《事故报告书》,以备查用。
(4)全园教职员工要认真学习本应急预案,认真有效贯彻,遇事要冷静应对,及时报告,确保师生平安。
三、应急预案的演练
(1)管理者代表每年5月份和11份组织应急小组的成员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对应急演练过程用录像带或照片形式进行记录,并将应急预案活动的相关内容填写到《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报告》中
(2)对于比较专业的应急预案,比如消防和救护等,可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意外应急预案篇4
为保障幼儿在园安全,防止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切实有效的解决突发意外事故,控制和降低事故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一、坚持"安全第一,幼儿至上"的方针,成立安全保卫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年级组长
班组长
二、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1、每月25日检查维修大型器械及床、桌、椅等儿童用具,发现隐患停止使用。
2、每月28日检查电器、电线是否漏电,电器用毕后即拨下插头,保证电器的安全使用。
3、定期进行安全自救演练,教职工定期进行消防器械使用培训,师生掌握逃生自救的方法。
4、建立健全持卡接送制度并严格遵守。
5、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不玩危险物品,不到危险的地方玩,学会自护方法。
6、加强幼儿园内有危险隐患物品(如:热水瓶、刀剪、火柴、热饭桶等)及场所(上下床、热水房、贮藏室、食堂、户外活动场地等)的管理,避免意外事故。
7、做好幼儿的.服药工作,避免错服、过量或服用意外。
8、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做危险动作,避免攻击性行为。
9、做好幼儿进餐工作,培养细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烫伤,食物吸入,食异物等意外事故。
10、做好入园检查,严禁幼儿带零食,小刀、体积小的玩具等,严禁幼儿穿着有尖、角装饰的服装。
11、安全制度责任到人,落实到每日的一日生活当中,做好每日班级内的安全自查、自检工作,保障幼儿每日在园安全。
12、坚决做到幼儿时刻有监护,保证每个孩子均在教师的视野中,防范意外事故。
三、建立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1、幼儿外伤事故,外伤迅速根据伤势情况做相应处理,及时上报园领导,请保健医处理,如伤势严重送医院诊治。如起包及时采取冷散方法,并请保健医检查。磕碰伤,如伤势不重,医务室清洗包扎,如吞入异物,或异物塞入鼻孔、耳眼及时送医务室,如需要速送医院。
如发生烧烫伤,迅速用凉水降温,如伤势严重速送医院。
2、丢失幼儿事故迅速上报园领导,并通知家长,如找寻未果,迅速报警,并请媒体协助,共同找寻。
3、暴力侵害事故头脑冷静,首先保障幼儿的安全第一,迅速报警,采取必要的防护,同时与医院部门取得联系,降低事件的危害性。
意外应急预案篇5
一、目的和范围
减少因意外引起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本预案适用于xxx等部位的意外伤害(高处坠物、触电、中暑、坍塌等)应急抢险工作。
二、职责和权限
各驻勤点保安员要在保安队长的领导下,服从甲方主管领导的统一组织指挥。平时认真做好应急物质检查保管,熟悉勤务区域重点部位,加强意外伤害预案演练。发生意外伤害后,组织人员迅速转移安全地带,及时准确报告情况,科学合理实施抢救,尽力减少人员伤亡。
参与意外伤害应急抢救,要在甲方主管领导的指挥和授权下进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以人的生命为重。
三、应急措施
(一)组织准备
各驻勤点成立意外伤害应急响应领导小组,下设抢险组、通信组、警戒组、救护组。保安员队长担任组长,保安员骨干任各小组组长,所有保安员为组员。人员较少的单位可对小组进行合并。
组长职责:
①提前制定意外伤害应急预案。
②准确掌握情况,现场正确决策,组织指挥所属保安员有效展开工作。
③及时向甲方主管领导汇报。
④组织人员警戒现场,配合甲方人员做好善后工作。
各小组长接受组长的指挥,按照分工带领所属人员展开工作。抢险组成员应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通信组成员应熟练掌握各种通信工具的使用,熟悉应急电话,普通话标准;救护组成员应具备人员抢救的基本技能,如伤员移动、放置、人工呼吸等。
(二)物资准备
各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应及时协调甲方主管部门,确定应急使用车辆,组织准备必要的抢险设备(如铁锹、撬杆、液压钳、绝缘杆)、急救药品等。
(三)社会联络
组长和联络组小组长应掌握驻勤点所在地医疗机构的地址、行车路线、联络电话。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
(四)应急响应。根据不同意外伤害分类,采取相应的措施。
1、突发触电意外事件
①发现有人触电以后,最短时间内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一方面,要采取合适方法帮助触电者脱离电源。另一方面,要将情况上报保安队长,同时组织人员设置警戒区域,防止其他人员再次触电。
②对于低压触电事故,采取如下方法使触电者摆脱电源:如果附近有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销;如果附近没有开关或插销,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绝电流。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绳索、木板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电线;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救助者可以用一只手抓住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③对于高压触电事故,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使用相应耐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④帮助触电者脱离电源时要注意以下事项: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止自己触电;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避免出现二次事故;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利于抢救。
⑤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无力或者一度昏迷但已清醒,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严密观察并请医生诊治或送医院;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要站人,使空气流通,解开衣服以利于呼吸,如果天气寒冷还要注意保温,并迅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医院,同时随时准备作进一步抢救;如果触电者的呼吸或心跳停止,或二者都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迅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医院。
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法是呼吸停止后应用的急救方法,施行人工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等解开,并迅速取出触电者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等,以免堵塞呼吸道。在作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时,要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具体步骤是:使触电者鼻(口)紧闭,救护人深呼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鼻)向内吹气,为时约2秒;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鼻),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或嘴唇,让其自行呼气,为时约3秒。
胸外心脏挤压法。胸外心脏挤压法是触电者心脏跳动后的急救方法,做胸外挤压时应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姿势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相同。具体操作步骤是:救护人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两侧,双手重叠,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对成人应压陷3-4cm,每分钟挤压60次;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
⑥事故紧急处置告一段落后,如甲方有需要,配合甲方做好事故调查工作,撰写事故调查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的简况、人员财产损失、处置或抢救经过、应吸取的教训和整改措施等。
2、突发交通意外伤害事故
①警戒区域发生交通意外事故后,首先发现的保安员应马上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同时积极地协助驾驶员对伤员就地进行救护。如果驾驶员逃离现场,要记下车牌号和其它特征。
②组长第一时间上报甲方主管部门,在甲方指令下,通信组拨打110报警和120急救电话,并安派接车员接应。。
③应急响应小组根据甲方指令赶到现场后,组长进行现场指挥并立即询问事故情况,了解人员伤害情况。急救车未到来前,救护组展开急救行动。要让伤员平躺地上,对其进行急救。发现伤员呼吸障碍,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发现出血,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伤口近心端结扎,但应每半小时松开一次,避免坏死。动脉出血应用指压大腿根部股动脉止血。
④疏导交通。警戒组在事故区域负责疏导交通,防止交通堵塞,影响正常的交通通行。
⑤现场保护。现场应急抢救过程中,应保护好现场,因救护伤员而移动现场时,要做必要的标记,以满足事后对事故现场调查的需要。
⑥事故调查。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在事故紧急处置告一段落后,应根据公安部门及甲方要求配合调查工作,做好各项记录工作,撰写事故调查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的简况、人员财产损失、处置或抢救经过、应吸取的教训和整改措施等情况。
3、突发中暑应急事件
①夏季高温季节,保安员队长和保安员都要关注天气预报,一旦发生高温橙色以上预警,必须采取措施防止高温中暑。
②保安队员或驻勤区域内外来人员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脉搏减弱等中暑症状时,保安员自己能够离开的应立即离开高温现场,走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对进入驻勤区的外来人员,保安员应主动帮扶其离开。
③根据中暑程度,要在进行现场处理的同时通知医生或送医院治疗(急救电话:120)。 ④如果是预兆中暑与轻症中暑,将患者迅速移至阴凉通风处,给予清凉饮料;症状较重者,选服解暑片、藿香正气水等药物;有循环衰竭倾向者,可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重症中暑:治疗抢救的原则是降低过高的体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积极防治休克和脑水肿。降低体温可以采取物理、药物以及其他降温措施。出现轻症和重症中暑,现场保安员要立即向事故应急响应组长和甲方主管领导报告。
⑤抢救结束后,要立即对执勤区域进行改善,做好通风和降温,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⑥事故紧急处置告一段落后,如甲方有需要,配合甲方做好事故调查工作,撰写事故调查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的简况、人员财产损失、处置或抢救经过、应吸取的教训和整改措施等。
4、突发建筑倒塌、高空坠物意外事件
①自救。当驻勤区域发生建筑物倒塌、高空坠物等伤害事件时,最先发现情况的保安员应大声呼叫。呼叫内容要明确:某某地点或某某部位发生某某情况!将信息准确传出。听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应急抢救小组成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应急响应领导小组。
②报警。应急响应领导小组组长根据现场情况,立即通知甲方领导及有关部门。如问题严重,应马上安排人员拨打应急电话:119和120。报告发生伤亡伤害的地点、伤害类型,并安排接车员迅速到路口接车,引领急救车从具备驶入条件的道路迅速到达现场。
③抢救组人员要迅速移走周围可能继续产生危险的坠落物、障碍物。为急救医生留出通道,使其可以最快到达伤员处。如果是高空坠落引起的伤害,不仅要检查外伤,还要考虑产生内伤,不可急速移动或摇动伤员身体。应多人平托住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发现呼吸障碍,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发现出血,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伤口近心端结扎,但应每半小时松开一次,避免坏死。动脉出血应用指压大腿根部股动脉止血。
④如果发生塌方,应先检查塌方处是否还有可能的塌方的危险,当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实施抢救,如还可能造成二次塌方,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清理坍塌土方不可使用工具,应人工清除,避免对伤员的二次伤害。受土方坍塌伤害的人员可能造成内伤、脊柱伤害和骨折,也不可急速摇动或移动伤员。应多人平托住伤员身体,缓慢将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止血和人工发现出血,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伤口近心端结扎,但应每半小时松开一次,避免坏死。动脉出血应用指压大腿,呼吸停止处理方法就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⑤警戒组要组织人员迅速撤离所有人员及重要物品,在事故建筑物四周设置警戒线,严禁闲杂人员出入。同时,要保护好现场,为今后的事故调查提供真实依据。
⑥事故紧急处置告一段落后,如甲方有需要,配合甲方做好事故调查工作,撰写事故调查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的简况、人员财产损失、处置或抢救经过、应吸取的教训和整改措施等。
意外应急预案篇6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校车安保工作相关要求,确保幼儿园所自有的运载幼儿车辆的公共交通安全,确保乘车幼儿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现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提高校车运营安保工作,建立健全校车各项管理制度,开展宣传教育,努力保证我园校车交通营运安全,保障师生安全,维护相关家庭的幸福安康和社会稳定。
二、责任分工:
1、成立幼儿园校车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校车安保督察员)
组员:(校车司机)
(随车管理员)
2、明确各成员职责
组长:对本园校车直接实施安全管理;落实工作岗位人员并明确其职责。
副组长:对校车上所涉及的组员进行安全行车教育,做好安全教育,并随时抽查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及时收集上级对校车安全的要求;根据需要,拟订各类校车管理制度等
校车安保督察员:负责校车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幼儿安全负责,发现安全隐患或发生安全事故应积极处理,重大问题及时向幼儿园汇报或者报警;阻止家长上校车。
校车司机:每天对车容、车况、安全性能(特别是制动系统)进行自查,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发现车辆安全隐患和技术故障要及时报修,并做好校车的例行维修保养工作。
随车管理员:测量幼儿体温;开展乘坐校车安全宣传教育,劝阻不安全行为;及时化解校车内幼儿之间的矛盾。
三、具体应急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加强对师生、家长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家长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完成对校车灭火器的设施配置。
3、严格要求校车相关人员履行自己的职责,组长和副组长随时进行抽检。
(二)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校车交通安全事故:
1、报警求助。校车安保督察员在事故后第一时间打110报警,拨打120急救。
2、报告。校车安保督察员报告幼儿园校车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组,启动本园校车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立即向教育系统校车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组汇报(先口头后书面)。
4、第一时间通知家长或家属。
5、调查和总结。幼儿园校车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小组及时对事发原因、处置经过、损失、责任认定、援助需求等做出评估调查,并及时将总结情况报告市教育系统校车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组。
意外应急预案篇7
根据《x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工作防范踩踏事故的紧急通知》的要求,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为了杜绝踩踏事故的发生,提高学校的应急速度,保证应急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确保意外事件发生后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做好全校师生的紧急疏散,使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x中心学校加强学生安全工作防范踩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x
副组长:xx
成员:xxxxxxxx
各班班主任寝室管理员当日值班行政、值日教师
二、防范踩踏事故管理措施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学校领导要认真宣传预防范踩踏事故的重要性,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切实将学生安全工作重心转移到预防上来,组织相关部门制定《x中心学校加强学生安全工作防范踩踏事故安全处置预案》,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
(二)政教处、班主任和寝室管理员员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班主任利用黑板报、专题讲座和班会时间对学生开展防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管理措施
1、课堂教学
实行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凡是不再本班教室上课时(如体育课、信息课、实验课等),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排队,将学生安全带到上课地点。特别要注意楼梯上的安全,杜绝踩踏事故的.发生。下课后任课教师要组织学生安全返回教室。
2、升旗
学生到操场x、升旗时,当日值日行政领导和值日教师迅速到指定位置维持秩序,(当日值日行政领导负责小学教学楼楼梯道;值日教师负责初中教学楼楼梯道)指挥学生有序的行走;班主任将本班学生带到操场指定的位置。x、升旗完毕后,值日值日行政领导和值日教师迅速到指定位置维持秩序,指挥学生有序的行走,班主任将学生带回教室。
3、课间操、初中晚自习
课间做操和初中学生下第三节晚自习时由随堂科任教师组织、指导本班学生有序下楼,学生全部离开后,教师方可离开。
4、晚就寝、早离寝
寝室管理人员要组织学生有序晚进寝室和早离寝室。(男寝管理员负责1至2楼楼梯;女寝管理员负责3楼楼梯)
5、后勤保障
学校后勤服务处每周对教学楼走廊、楼梯转角处的路灯进行检查,及时更换灯泡。特别对楼梯通道、走廊护栏、消防设施、照明设施、应急标示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要进行逐一检查,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落实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完善安全设备设施。坚决防止因照明故障、楼道不畅等引发的拥堵踩踏事故。
6、应急演练
学校没学年至少组织一次防楼梯踩踏事故安全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教育学生有序上下楼梯,临危不乱的良好行为习惯,进一步增强学生自护自救的能力,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三、踩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一旦发生踩踏安全事故,发现者立即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报告。事故现场的教师立即施救、组织学生进行紧急疏散。
2、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接到报警后,迅速转告其他成员,立即赶到现场。
3、领导小组成员分工
(1)总指挥、协调:xx
(2)由x、x组织成员及青壮年教师赶赴现场施救。
(3)由x、班主任、值日行政领导和值日教师(到各自的值日岗位)及相关人员(民警)负责稳定师生情绪,保持镇静,力避慌乱,控制局面。立即组织参会人员疏散。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4)由x负责广播讲话。稳定其他人员情绪,保持镇静,力避慌乱。
(5)由张健、x负责受伤人员的处置、急救。
(6)有伤员时由x拨打急救电话“120”请求救助,并到校门口等待引导救护车辆、人员。
(7)由x、门卫负责无关人员远离事故现场,以便于救护车辆驶入、施救。
(8)由刘可贵、x负责抢险救灾物资、工具的供应以及抢险、受伤人员的食物供应。
四、注意事项
1、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稳定师生情绪,各类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做好家长的接待和思想工作。
3、事故发生后,广大教师要做好受伤害人员及家属(家长)的思想工作。
4、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林区教育局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x负责)
5、安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未经允许,一切外来人员禁止进入校园。(门卫负责)
意外应急预案参考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