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是我们实践过后的感想感悟,写心得最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以下是66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1
2020年11月17日,天气阴冷。11时,正在办公室撰写材料的邱军突然感到一阵眩晕,直冒冷汗。
一杯红糖水,不管用,再喝葡萄糖,还是难受,魏建飞强拉他去了县医院。由于病情严重,邱军被连夜送往西安西京医院抢救,从此再没能回来。
在县医院输液时,他叮嘱提前做好启动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临时党支部主题教育活动的准备;转到西安西京医院做完手术,刚能开口说话,他就追问帮扶工作的自评报告有没有呈交;脑出血之前,他还艰难地喘着粗气,嘱咐魏建飞把工作用的笔记本从县里捎过来……
有多少深藏于心的牵挂,就有多少事无巨细的操心。
虽然不是生于斯长于斯,但是这个出身农家的挂职干部,对这片位于六盘山特困片区的土地,实在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期望。
“贫穷不该是革命老区的代名词!”2018年12月,响应中央企业定点扶贫工作的号召,已是中国化学工程所属东华科技中层干部的邱军主动请缨,从1200公里外的安徽合肥,来到这个黄土高原的偏远山区。
华池县是老一辈革命家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开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地方。但是山大沟深的地理特点、十年九旱的自然环境,始终困扰着老区人民,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上任第一个月,邱军就走访了全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200多个贫困户,一家一家问,一户一户记。车辆难以到达的地方,他就步行前往。一天下来,三餐并作两顿,一双黑皮鞋沾满了土,成了“灰”皮鞋。
整整一个冬天,刀子般的风皴裂了他的嘴唇,啃上几口硬馍,起皮的口子又迸出了血丝。可他依然乐呵呵地,开着车到处跑。
短短两年间,邱军几乎走遍了华池县的每一道山川梁峁。从沙棘苗产业到奶牛饲养场,从为乡村学校安装的崭新路灯到为贫困青年开设的“订单式”技能培训……在老乡的炕头上,他理清了帮扶的思路,找到了扶贫的药方。
因地制宜发展的奶牛、肉牛养殖业,让贫困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沙棘、金丝皇菊种植项目带动户均增收15000元;白瓜子、黄花菜、黑木耳、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已带着“华池”品牌飞出大山。
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2
就在华池县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邱军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住院后,他的病情愈发加重,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2020年12月1日,刚做完手术的他向护士要来纸和笔,写下了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嘱托,“把自评报告交宋部长”,“明年牛产业要做大,菊花产业要做强……”。最后的话,他留给了妻儿,“好想一家人一起吃顿饭,我去买,给你们做……”
邱军离开的时候,才39岁,或许,他是带着些许遗憾走的,盼着给妻儿做顿饭的简单愿望,终究没能实现,还有那双心仪已久的皮鞋,妻子帮他买来了,可由于他的身体已经发肿,终究没能穿上……但邱军,应该也是带着安慰走的,来到华池的这两年,他的脱贫蓝图一一变成现实,2020年年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等来了华池县5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实现了整县脱贫的历史时刻!“我要珍惜回馈乡亲们的机会”
2018年12月,邱军主动请缨,经过集团选拔,来到华池县,挂职副县长。“我要珍惜回馈乡亲们的机会。”邱军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华池是革命老区,上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华池县南梁为中心,建立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这里干旱缺水、资源匮乏,直到2019年前还戴着“穷帽子”。“贫穷不该是革命老区的代名词!”邱军曾对同事说。
“邱副县长天麻麻亮出发,夜幕四合才返程。”华池县政府办公室干部魏建飞记得,初来华池,邱军水土不服,嘴唇皲裂、起皮,却工作忙不停。一个多月,邱军走遍了华池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不仅理清了思路,还学会了当地方言。
几番走访,数次调研,邱军打算在城壕镇发展奶牛养殖。想法一说出,便引来一片质疑。镇上人这样评说,既没养殖经验,也无启动资金,“不切实际,纯属空想。”邱军不争辩,只是埋头干。他引进养殖企业,对接销售市场,打通上下游。“养殖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群众没了后顾之忧。”华池县扶贫办干部闫育刚说,当年城壕镇养牛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2020年,邱军多方筹措资金,在城壕镇新建了一座肉牛养殖场,引进国内龙头企业托管代养,使农民年底能分红,带动了6个村集体增收15万元以上。
“黄土高原并不意味着贫穷”
近处是山,远处还是山。一道道黄土梁,看不到树,也没石头,带状的塬,残缺不全。“黄土高原并不意味着贫穷。”望着荒岭上长得欢的沙棘,邱军动了心思。
在邱军积极协调下,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投入138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在城壕镇庄科村范台组流转土地55亩,新建钢架大棚62座,并配有灌溉机井,“邱副县长打算发展沙棘育苗,然后移栽到荒山岭上,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庄科村党支部书记阎鑫说,村里一共育苗620万株,贫困户来务工,人均增收1.5万余元。
城壕镇余家砭村的燕刚、燕丽兄妹,父亲早逝,母亲瘫痪,兄妹二人守着母亲,靠低保、种地度日。2018年底,邱军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定点帮扶单位,让千余名像燕刚、燕丽这样的农村贫困青年,有了一技之长。燕刚取得了焊工资格认证,找到了一份月薪数千元的工作。“邱大哥让我家的生活一下亮堂了。”燕丽说。
一人学会技能,全家摆脱贫困。2019年8月,在邱军推动下,华池县27名高中生到陕西西安学习交流。邱军还对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及所属企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先后有175名大学生、23名贫困农村青年实现稳定就业。
“他的心里全是扶贫和工作”
华池县出产的白瓜子、黄花菜、小杂粮等农产品,口感纯正品质佳,却因山大沟深,交通不畅,大量农产品“养在深山人未识”。
“电商或许大有作为。”去年丰收节,邱军亲自直播带货,收获3700多单,销售收入突破20万元。在邱军带动下,党的十九大代表王雅丽、民间工艺大师赵星萍等纷纷走进直播间,推荐家乡土特产。
“他的心里全是扶贫和工作。”同事这么评价邱军。去年11月17日,正在写总结的邱军,身体突感不适,但他并未在意,喝了水后,继续工作。然而,没多久,不适加剧,疼痛难挨,被送往县医院。经诊断,是主动脉夹层a型。后因病情严重,连夜转往西安西京医院。
病情日渐加重,邱军连话都说不出。在重症监护室最后的日子里,他写写停停,呼吸沉重,笔端如游丝,一个个字,像是画出来的。邱军缓了缓,鼓劲在纸上写下:“千万不要告诉奶奶。”陪护的家属和同事,早已泣不成声,邱军用最后的力气写道:“好想一家人一起吃顿饭,我去买(菜),给你们做。”
邱军走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为群众幸福倾心付出,为脱贫事业无私奉献,以生命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心中有多少责任,脚下就沾有多少泥土。都说扶贫是件“苦差事”,可邱军却主动请缨,他说,“我来自农村,所以要倍加珍惜这样一次回馈土地和乡亲们的机会。”正因他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百姓致富,才能够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在华池县挂职扶贫的两年多时间里,邱军与家人相聚的次数屈指可数,他发的65条朋友圈里,其中64条是关于扶贫的,只有一条留给了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
在这朋友圈下,邱军的统一回复更是感动了所有人:脱贫攻坚胜利在望,乡村振兴后继有人……短短的一句话,饱含了一位父亲、一位扎根山区的扶贫干部最大的愿望、最深的期许……
邱军曾说,发扬好“南梁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他在实干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奋斗中赓续光荣传统,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3
邱军,生前系甘肃省华池县副县长(挂职)。2018年12月,他主动请缨,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到条件艰苦的革命老区挂职,千方百计引进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华池县整体脱贫,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广泛赞誉。2021年1月8日,邱军同志不幸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年仅39岁。8月31日,中宣部追授邱军“时代楷模”称号。邱军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网-人民日报2021年09月02日)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邱军同志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请缨,从美丽富饶的安徽来到山大沟深的华池,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肩负着扶贫的使命和担当。他坚信“贫穷不应该是革命老区的代名词。一定要为华池做点什么”,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诠释着“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为新时代“南梁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作出了最好的注解,也为青年一代践行“南梁精神”作出了最好的示范。
面向群众、忠诚为民。他坚持“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走遍了全县15个乡镇、走访了200多户贫困户,掌握了一手资料。每天奔波在大山深处,穿梭在群众身边,看住房、看饮水、看产业发展,问医疗、问教育、问群众收入,思考群众的困难,琢磨着发展的方向,对扶贫事业无限热爱,对老区群众充满感情,时刻践行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
坚守信念、百折不挠。“我来自农村,所以要倍加珍惜这样一次回馈土地和乡亲们的机会。”背井离乡,克服饮食气候的不适应,心存感恩,任劳任怨;几番走访,数次调研,面对质疑,不被理解,依旧埋头苦干;坚持兴教扶智,斩断穷根,为贫困学子开展助学活动。他用最质朴、最深沉的行动让青春在革命老区里绽放,让激情在脱贫攻坚中迸发,让热血在嘘寒问暖中流淌,诠释了共产党员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立党为公、顾全大局。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邱军主动请缨,牢记宗旨,以身作则,担任了城壕等乡镇的包片领导和城壕镇包乡领导,寒来暑往,来日方长,义无反顾地去啃最难啃的“硬骨头”,为群众排忧解难,经受住种种严峻考验。他用一心为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凝聚起强大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求实开拓、敢为人先。他因地制宜,锐意创新,确定了“企带户养”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了企业与农户共同的利益连接机制,让“牛产业”成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动机”;实地调研,倡导沙棘产业生态扶贫,带来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双重效益。开展群众技能培训,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打造电商平台,加快土特产发展的步伐。“心激荡,来说唱,脱贫攻坚暖庆阳。放眼望,干群忙,革命老区迎曙光……”点点滴滴的收获中,都有他求实创新的身影。
党的事业百炼成钢。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在邱军同志先进事迹的感召下,在“南梁精神”的激励下,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坎坷,战胜艰难困苦,不负韶华,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4
8月31日,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邱军同志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的称号。
邱军,生前系甘肃省华池县人民政府挂职副县长。2018年12月,37岁的邱军从中国化学工程所属东华公司来到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担任挂职副县长一职。华池县是孕育了“南梁精神”的革命老区,抱定“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的信念,邱军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大山里,一路走着看着。在上任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邱军马不停蹄地走访调研了华池县15个乡镇、111个行政村。在与老百姓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学会了华池方言,手里的扶贫笔记更是记得密密麻麻。老百姓没有钱,邱军去争取产业扶持资金;没有养殖知识,邱军张罗着组织养殖培训;没有销路,邱军亲自跑市场。就这样,他带领着贫困户,发展起了牛养殖、沙棘、金丝皇菊等致富产业。
2019年底,华池县5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3%,实现了整县脱贫。悠悠百姓事,枝叶总关情,邱军心里装着的都是老百姓,却唯独没有自己,2020年11月,邱军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就医期间,他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一张纸条,关心的仍然是华池县各项产业的后续发展问题。2021年1月8号,邱军不幸逝世,年仅39岁。
8月31日,央视一套播出的“时代楷模”发布厅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邱军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为邱军同志的亲属代表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
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5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追授邱军“时代楷模”称号。邱军先进事迹经过广泛宣传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从英雄模范身上汲取奋进力量,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努力把学习党史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
“邱军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呕心沥血、建功立业,为老区人民如期顺利脱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刘双燕说。刘双燕连续9年驻村扶贫,被邱军的事迹深深感动。她表示,邱军时刻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不负使命的铮铮誓言。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学习邱军一心为民,奋力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
中国化学工程所属东华科技监事会主席、技术总监张绘锦,对邱军的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十分钦佩。每当遇到困难时,邱军总是能用沉稳的态度面对困境,用风趣幽默的话语化解矛盾,用脚踏实地的作风处理问题,默默付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时间和精力。“他用脚步丈量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激励着我们东华人奋力拼搏,倾力奉献,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新时代的奋斗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他始终把事业扛在肩上,把群众放在心上,一腔热血献给革命老区,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用大爱与忠诚为党旗增色。”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党委副书记王玲说。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以邱军同志为榜样,学习他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把学习党史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邱军主动请缨,从化工行业尖兵变成老区的扶贫战士,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们年轻人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努力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张雅婷说。她告诉记者,要以邱军为榜样,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成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他是我们家乡人民的骄傲,放弃安逸舒适的城市生活,到条件艰苦的革命老区挂职,凭一颗赤子之心、一股干劲韧劲,带领群众摆脱贫困,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濉溪县文明办督导中心主任张文杰说。他表示,学习邱军就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葆奋斗热情,勇担时代重任,努力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