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体会能够让我们记录在生活中得到的感受,个人的洞察力通过写心得体会成为我们的智囊团,以下是66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918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918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篇1
故宫,一个神秘的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如果有机会,我会再重温一遍。
8月26日,我和父母来到天安门广场。我从远处看到一座高大宏伟的红色建筑。最显眼的是挂在中间的一幅肖像。画像的两侧是黄色的宋体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成立。当时,站在天安门大门上宣布了——。塔下面是三个巨大的门。踏上大门前的汉白玉石阶后,我们从正门走进紫禁城。
感觉最雄伟的建筑是太和殿。太和殿真大!辉煌壮丽。据资料显示,北京故宫太和殿是东方三殿之一,俗称金殿。它的作用不小,不是用来上法庭的,而是用来举行各种仪式或者重大会议的。
印象最深的是故宫文物展览馆。里面有很多文物,让我大开眼界,赞不绝口。最精致的是官窑制作的长颈瓶,五彩缤纷,雍容华贵。最有意思的是佛像,很多都有一个以上的头,还长满了手脚,不可思议。最让人惊讶的是,官员的奏折都是用毛笔写的,字写得非常漂亮。他们会像我一样坚持练字吗?
下午,我们走出神武门,离开故宫。故宫里的一幕一件事还在我眼前闪过,我感慨万千:感叹皇族的威严,感叹先人的勤劳智慧,感叹祖国几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多么珍贵。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也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
专家意见:
这是描述故宫的游记,重点是我们的行踪,重点是太和殿。文笔细腻传神,如“最有意思的是佛像,很多都是一个以上的头,长满手脚,不可思议”,文笔清新。
918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篇2
20xx年的夏秋之际,我怀着一颗对历史的崇高敬畏之心,兴致勃勃的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心中颇有些感触,愿讲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的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她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生前的遗愿建设的。该馆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之日正式对外开放。它的建筑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布局成轴线对称,主从有序;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它把唐代的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370万余件。
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可谓是馆藏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品位之高、价值之广泛。例如: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有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两千多件汉、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陶、釉陶和唐三彩等),以及汉、唐银器,唐墓壁画(四百多幅,画面面积一千多平方米)等。可堪称是陕西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象征。
在详细参观了上述诸多馆藏历史展览物件后,我就在思索:三秦大地是我们中华民族生息、繁衍,是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而陕西西安自古就是帝王之都所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都曾于此建都立国称帝,以号令天下。
可以说,陕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正是这种文化的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其中三大古国文明皆有中断,唯有我中华文明未曾中断,一直绵延至今。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教授曾说:后人对中华文化遗产,应抱以敬畏之心,赞颂之意,骄傲之情,欣赏之趣,而行守护之职,关爱之意,学习之心,弘扬之责。
是啊!作为炎黄子孙,特别是陕西人,且又是一名历史的学习与钻研者。我觉得,我们这些当世的后辈子孙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这一历史使命和责任。我由衷的希望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切身实际的感触一下悠久渊源的中华文明史和民族文化气息。极力呼吁广大社会青少年朋友能够以身作则,行使“弘扬中华之文化,传承民族之精神,立中华之美德”的光荣传统习俗!
注:三秦大地:历史上楚汉相争之时,以秦都咸阳为中心,关中地区被楚霸王项羽一分为三,封给了当时的秦朝三位降将。即司马欣封塞王,管辖咸阳以东地区,建都栎阳(今西安及临潼一带);封董翳为翟王,管辖陕北地区,建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封章邯为雍王,管辖咸阳以西地区,建都废丘(今陕西兴平)。此三王互为犄角之势,共同防御远在汉中之地的汉王刘邦,故称“三秦大地”。
918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篇3
今天,我去了历史博物馆参观,而这次参观让我真正学到了不少东西。
一进门,就有一种浓厚的古代艺术气息,有很多的陶瓷、首饰出现在我眼前,接着我向里走去。一路上都是各种各样古代工艺品、钱币、武器让人眼花缭乱,还有各种著名遗址,有姜寨聚落遗址、玉门关遗址……我突然想起我学的古诗中就有玉门关这一地名。据工作人员介绍,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约九十公里的祁连山西端疏勒河南岸隔壁,真是壮观。在第一展厅中,我发现了古代人的由来,先是南方古猿变成能人,再变成直立人又变成早期智人,最后才是人。从图片中看出人的脑子越来越大,有了很多的想法和技术,旁边介绍了麦积山石窟和彬县大佛寺石窟。让我对历史遗址大有了解。
此次参观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丝绸之路。它讲述了张骞出使罗马13年开辟了这条路。从沙盘上可以看出,这条大路横贯亚欧。从洛阳出发,一直通到欧洲罗马,途中经过撒哈拉盆地、天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喀什……,一路上应该翻越不少山峰,并且要经过匈奴奇兵出没的地方,路上水源极少,戈壁风沙极大,一路上真是艰难险阻,困难重重。
这次参观,我学到了不少新知识,仿佛我也穿越了上下五千年,给我上了一节无比奇妙的历史课。这次参观让我永生难忘。
918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篇4
紫禁城被称为“世界第一宫”,位于北京市中心72公顷的热土上。传说这里有9999座宫殿。
穿过朱红色的大门,跨过门槛,三座宏伟的大厅骄傲地面对蓝天,蓝天在阳光下特别挺拔。它们是著名的中和殿、太和殿和包和殿。
中和殿和宝和殿高大雄伟,飞檐飞檐,檐上镌刻着金色的细条纹,连上面的吉祥物都熠熠生辉。这两个大殿中间保卫着太和殿,衬托出古代帝王的威严。
走了一会儿后,一个大厅立即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太和殿,又叫金殿。它宏伟壮丽。殿前有两只铜狮,左边有一只狮子,脚上有一个彩球,神态威严,眼睛明亮;右边是一只母狮子,她的脚踩在一只幼崽上。她看上去很平静,眼睛凝视着远方。这些青铜雕塑是中国最大的狮子雕像,它们似乎守卫着太和殿。殿下,还有一大片空地,上面是斑驳的灰砖,是前朝早期官员去过的地方。
跨过金水桥,几个擎天柱站在我眼前。柱子高约6米,闪闪发光。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一个栩栩如生的盘龙,龙口前有一颗耀眼的夜明珠。大殿中央是镀金王座,后面是屏风,是历代皇帝的专用坐位。虽然王座两边的香炉已经不再烟雾缭绕,香气四溢,但似乎烟雾缭绕,笼罩着整个大殿。一抬头,四个厉害角色映入眼帘:光明正大。据说这是清朝第一任皇帝康熙登基后写的,希望国家前途光明公平。看着这座宏伟的宫殿,我仿佛听到了康熙初年的声音。这个声音似乎在雄伟的太和殿里回响了很久.
渐渐的,我来到了御花园,看到了无数的古树。虽然经历了无数多事之秋的洗礼,枯槁的树皮上写满了沧桑,但它们依然欣欣向荣,把整个御花园装点得如同仙境。
故宫之旅即将结束。面对夕阳的余晖,我看着起伏不平的古老宫殿,仿佛镀了一层金边。心里澎湃,然后打开了遐想的宝盒…
如果说北京是世界东方冉冉升起的巨龙,那么故宫就是龙口吐出的璀璨明珠。
918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篇5
海南省博物馆的前身是1984年开始筹建的海南博物馆,1990年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海南省博物馆”,1996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挂牌成立,两者合署办公。因为当时海南刚建省,百废待兴,政府资金不足,筹建中的博物馆迟迟没有开工。
20__年11月15日开馆的海南省博物馆是海南省唯一的综合类现代化博物馆,位于海口市国兴大道68号,省文化公园东部,是我省重点文化基础设施。省博物馆工程占地面积60余亩,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主要包括陈列展厅、文物库房、技术用房、服务设施、办公用房。正在规划设计的二期工程建设面积约7000平方米,将依托“华光礁i号”沉船的保护修复及沉船中出水的近万件瓷器,重点展示与南海历史、海上丝路、地缘政治和海洋生物矿产资源等方面有关的文物和标本。
馆内设有基本陈列4个,《海南馆藏文物陈列》、《海南历史陈列》、《海南少数民族陈列》及《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对海南的历史、少数民族文化、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遗存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目前已有馆藏文物2万多件。通过琳琅满目的文物、形象逼真的布景及多媒体手段的展示,观众可以全方位、多层次、身临其境地了解和感受海南独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氛围。
馆内还先后举办了《开拓二十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成就展)》、《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亚洲艺术水彩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国家宝藏展》、《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高新科技成果展》等近20场专题展览。
近年来,我馆各部门的业务骨干对我省的文物资源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由馆长丘同志担任主编的《海南历史文化大系文博卷》已于20__年4月正式出版,该卷汇集了大学著名教授、文博研究学者及我馆多位业务骨干,向读者展现了海南古遗址、海南古建筑、海南古墓葬、海南古陶瓷、海南古村落等文物考古的各个领域。此外,我馆拟编辑出版《中国文物地图集海南分册》、《西沙群岛文物普查报告》等;个人学术专著有:《三亚落笔洞》、《古书画仿制研究》等;参与编写《中国黎族传统文化》、《中国黎族》、《海南民族风情》、《黎族传统织锦》等;发表考古发掘报告、论文及黎族传统文化研究文章等数十篇。这些学术活动的开展为研究海南省的历史、文物、民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出了贡献。
海南省博物馆的建成开馆,不仅是我省重要的社会文明标志,对建设国际旅游岛和促进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必将对全面推动我省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918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篇6
在阴雨过后放晴的第一天,我们局组织全体党员到革命老区金寨县,瞻仰烈士,寄托思念,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一路上我们唱着红色歌曲,回忆那些金色岁月,对于即将到达的目的地更多了几分敬意。来到金寨这里山清水秀,丝毫没有当年战争留下的影子,然后这里的环境、这里的空气都给人一种庄重、敬意之感。
参观第一项,沿着蜿蜒的上路走进了“燎原星火”纪念碑。重温入党誓词,敬意默哀,此刻我们都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为人民大众谋取幸福的先足之兵。同时我们参观了洪学智将军的墓志铭,为洪老的一生奉献赞叹不已,也许这就叫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参观在金寨成长的一批批军队,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不禁让我敬佩。每当听到哪位将领小小年纪就牺牲,我的心都一阵唏嘘。再想想如今的生活是多么幸福,革命先辈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里有铭记理想信念,我们在和平年代,又怎么能只图享乐呢。犹记得长征途中那最小的身影的牺牲,如果是我们是万万做不到这么大的成绩。
红色教育是让我们记住历史,努力过好当前的幸福生活。我们不应该在为碌碌不为而抱怨,不应该因为利益驱使而斤斤计较。有人说“现在成为共产的有什么好处”,我想有这样想法的都是不正确的,你既然现在成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福利的,为人民做事的。如果事事想到的是自己能有什么好处,那绝对不是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前几天有一则公益广告刷爆朋友圈,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广告,永远起得最早走的最晚,永远身先士卒鞠躬尽瘁,永远先顾大家后想小家。也许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做到最初的自己,最初的誓言,我们的红色教育就是成功的,就是革命先辈再牺牲后给我们又一丰富的财宝。让我们好好为革命事业工作吧。
918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