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教案时,我们要结合教材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当我们准备教学时,一个详细的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66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希望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希望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逐步树立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付诸行动。
2、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省略号的作用。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方法,从而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
(2)培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渗透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入手体会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渗透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四、epd渗透点:
通过课前的社会小调查、课上的学习、讨论,渗透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使学生明白环境的发展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应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五、教学辅助手段:
黑板画、电脑课件、电脑、投影
六、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步骤设计意图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导入新课交流课前社会调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实现epd第一环节。1、五一期间我们大家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调查结果。学生交流调查情况
整体感知通过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的思路。
1、这是一篇诗歌,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在书上标出小节号。
2、师检查文中字词的读音。
1、学生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小节号。
2、指名检查读字词、句子。投影:烟囱、轻盈洁白、清澈晶莹、沁人肺腑、芬芳
3、汇报文章节数
局部感悟,体会课文内容。
1、教师导语:课文讲述了一个孩子内心最美好的希望,我们看一看他的希望是什么?自己读课文,看看他有几个美好的希望?
2、他的希望也许正是你心中的美好愿望,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汇报。
2、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课文内容和小组同学一起课文,说一说你的想法。小组学习:
1、读相关的文章内容
2、说一说为什么这是你的希望,你是怎么想的?可以结合你查到的相关资料
3、在小组内读一读
教学第2~5自然段全班汇报学习成果学生分小组汇报汇报时抓住重点词语“轻盈洁白的云彩、清澈晶莹的泉水、沁人肺腑的芬芳、树更绿、花更红”以及这些和人类的关系
总结全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实现epd思想的延伸。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环境和我们人类的'紧密关系,更清楚的认识到环境的好坏和我们的所作所为息息相关,环境的发展取决于人类对它的保护,请你结合现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我希望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会写字,会认读5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4、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5、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三、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金盏花吗?金盏花是一种一年或两年生的植物,开乳黄色或橘红色的花。它不仅花朵美,而且也是一种中药。这种既有观赏价值又具有药理功能的植物,大家想不想在家里栽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一位老奶奶栽种金盏花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并进行交流
1、学生自由读文,注意生字读音。
2、汇报交流。
a、借助卡片读准字音。
b、教师范读。
c、指导容易读错音的生字。
d、指名学生认读。
3、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生字:镇、试、撒、灿、烂。
b、熟字组合记忆的字:灿、烂。
c、形近字对比记忆:栽裁
4、巩固生字。
5、词语释义,积累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听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轻声跟读。
3、男女生分读。
(四)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结构
1、学生火车接龙分自然段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课文可以归并成几大部分?每一部分各讲了什么?
2、教师相机指导。
课文记述了一位老奶奶满怀希望,坚持不懈,培育纯白色金盏花的故事,赞扬了她契而不舍的精神。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一位老奶奶种花技术特别好,人们称她为绿手指。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讲老奶奶看到报上的消息,不顾儿女的反对,年复一年,精心培育,终于培育出白色金盏花。
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讲老奶奶把培育出的白色金盏花寄给园艺所,并表示还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来。
我希望教案篇3
情感态度目标:
1.能对火灾给人们造成的危害产生痛惜感,有防火愿望,树立防火意识。
2.能认识火在人们生活及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对火有喜爱感,产生正确的用火意识。
3.形成对火的辩证态度。
教学目标:
1.认识火能够发光、发热的特征。
2.知道火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业、医疗、军事等方面的用处,初步了解火的起源。
3.认识火灾的危害,了解一些常见的产生火灾的原因,知道正确的用火方法以及火灾中的自救办法。
教学准备
1.火娃娃角色:身着红裙子、头戴火焰头饰。
2.我国几起大型火灾的录像片段。
3.贴有防火标记的加油站、仓库挂图。
4.酒精灯、火警牌、电话、湿毛巾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师点燃酒精灯引导学生感知火的特性
1.在一个黑暗的地方点燃这盏灯火会怎么样?为什么?
2.请小朋友用小手轻轻地靠近这盏灯火,说一说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3.教师小结火会发光、发热的特性。
二、交流经验,扩展幼儿对火的用处的认识,激发幼儿对火的喜爱之情。
1.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火?火有什么用?(教师可以通过提示把幼儿对火的作用的认识从日常生活中扩展到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
2.火有这么多的用处,你们知道咱们人类是怎样发现火的吗?
教师小结: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没有见过火,用过火,生活得很艰难。突然有一次森林着火了,人们发现被火烧死的动物很好吃,于是就把火保存下来。后来人们又发现钻木可以取火,两块石头撞击可以取火。有了火以后人们用它来烤肉、照明、取暖、驱赶野兽,生活越来越好。人们也变得越来越聪明,现在火除了可以帮人们做饭、烧水外,还被用来炼钢、发电、治病等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火吗?
情境表演,火娃娃上场。
火娃娃:小朋友你们好!你们认识我吗?对了,我是火娃娃。我的用处可大了,能发光、能发热是你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伙伴。啦??,啦??让我们到处走一走吧!(火娃娃走到贴有防火标记的加油站、仓库挂图前做害怕状)
教师:火娃娃你怎么了?
三、认识火灾的危害,了解引起火灾的原因,树立防火意识。
1.“火娃娃为什么害怕这个牌子?你在哪儿看见过防火标记?”
2.火的用处这么大为什么还要防火呢?
3.幼儿观看火灾的录像。
(片段一)提问:这位老奶奶为什么哭的这么伤心?看了以后你心里感觉怎么样?这起火灾是怎样引起的?
(片段二)提问:这起火灾是因什么引起的?(玩火)看到我们国家这么多珍贵的文物被烧毁你心里感觉怎样?你以后玩火吗?如果看到别人玩火你怎么办?
(片段三)这起火灾是因什么引起的?(抽烟)看到这么多树木被烧毁,你心里怎样想的?看见别人抽烟你怎么办?
(片段四)这起火灾是因什么引起的?(放炮)为什么许多城市禁止放炮?你能遵守这个规定吗?
片段{五)这起火灾是因什么引起的?(不正确使用煤气)看到这个小朋友的家被烧环了,妈妈被烧伤了你感觉怎样?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煤气着火?
情境表演,火娃娃哭着上场。
教师:火娃娃,你怎么哭了?
火娃娃:没想到我会给人们带来这么大的灾害,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小朋友,你们一定要帮帮我,怎样才能减少对人们的危害呢?(火娃娃退场)
4.小朋友我们来帮帮火娃娃,告诉她在生活中如何预防火灾?
四、学习火灾中的自救办法。
1.如果火着起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几种自救办法。①打火警119;②大声呼救;③用毛巾捂着嘴低下身子,跑离现场④在地上打滚;⑤用水自救??。
2.游戏:“着火了怎么办?”
火娃娃出场随意地四处移动,幼儿用自己想出的各种方法自救。方法正确火娃娃离开,方法有误被火娃娃捉着。
3.教师针对学生游戏的情况进行评价。
演练设计
1、“演一演”
请学生和小伙伴们一起把平安童话变成课本剧,比比哪组演得。
2、“连一连”
仔细看图,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做。强化消防标识的作用,加深理解火灾逃生的技能。
我希望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字。认识三个偏旁部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汇。
3、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感受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字。认识三个偏旁部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小小的希望”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网”的自理识字图及课文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题目入手,启发谈话,初步理解题意。
1、教师带拼音板书:希望,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
2、谈话:你对什么事充满希望?
3、完整题目:“小小的希望”什么意思?
二、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意。
1、范读,要求学生:
(1)注意听准字音。
(2)想想:我的小小的希望是什么?
2、师生交流。
三、引导学生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可自读,可小组内交流读。
2、教师检测读,出示带拼音的字卡,开火车读。注意随时指导学生的读音情况。
3、怎样记住生字?小组交流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识字方法。
可通过形声字识记:望、讲、往、张、捉、园
可通过象形字识记:由、交
可通过会意字识记:真、希
可通过字理图识记:网
4、组织学生扩词,出示词卡,检测学生识字情况。
5、出示句子,指导学生在语境中读准字音。
四、练习读文,扫清阅读障碍。
1、标出自然段,借助拼音读文。要求:读不通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指名检测读文,教师随时指导学生读准确。
五、指导写字,突出重点。
1、认识部首“月”“同字框”。重点指导“有”“网”两个字。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虚宫格中的生字,看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师生评价。
5、学生练写。
六、作业:
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重温,巩固生字学习。
1、出示字、词卡,检测认读情况。
2、指名读文,随时检测、指导读正确。
二、感知课文,感受保护环境、关爱自然地重要性。
1、自由读1——3自然段,想想:我的小小希望是什么?
2、指名读4——5自然段。
(1)你明白第5自然段中的意思吗?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2)从这里,你能感受到什么?应该怎样读?
3、自由读第6自然段。
(1)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2)想像:我会和小鸟说些什么?
(3)从这段中,你觉得“我”小小的希望有怎样的感情?
(4)指导有感情朗读。
4、教师小结: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爱护它们,让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三、学写生字,重点指导。
1、认识草字头,重点指导“草”“春”“交”字。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虚宫格中的生字,看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师生评价。
5、学生练写。
四、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会写字拼音组词。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出示词卡。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二、重温课文,引导背诵。
1、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2、指导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语言训练:我有个小小的希望,是……
三、课堂练习:
1、课后“读一读,连一连”。
2、积累词语,语言训练,模仿“树林里”“绿叶间”说词语。
3、听写词语。
四、实践性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希望。
板书设计:
小小的希望
小鸟能听懂我的话我会讲小鸟的话
我希望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开展研究的一般步骤,懂得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
2、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3、学生通过自主调查,了解植树节、树和森林资源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明白植树造林的意义,培养社会责任心和责任感。
4、利用各种学科资源,实现多种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合作精神。
活动前准备:
1、学生自由分组,民主选定组长,一共分为四个小组:
我是小小资料员——资料组
校园树木知多少——实地考察组
我为家乡添绿色——绿色行动组
我为植树做宣传——宣传推广组
2、各组讨论研究制定活动计划,教师适当指导。
3、小组对照活动计划开展活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3.12植树节即将来临,为了使我们的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惬意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二、交流展示
(一)我是小小资料员――资料搜集
1、通过上网、查阅图书、请教老师等途径了解有关植树节、植树的知识、树木生长的知识、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等;
2、整理归类,进行交流:我知道——
3、将收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制作卡片或手抄报。
老师评价,提出建议
(二)校园树木知多少——实地调查
1、观察、调查校园内的树木,了解其名称、数量、主要分布地点,并拍照;
2、设计调查表格,统计;
3、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收集各种树木的信息,制作名片;
4、我们的发现和思考。
老师评价,提出建议
(三)我为植树做宣传——宣传推广
1、介绍植树节主题黑板报;
2、介绍搜集与设计的宣传标语;
3、介绍小组合作完成的植树节主题手抄报;
4、宣读植树节倡议书。
老师评价,提出建议
(四)我为家乡添新绿——绿色行动
1、植树实践活动回顾
(1)“植树活动过程剪影”展示
(2)说一说:植树的方法与技巧
(3)“我与小树苗合影留念”展示
(4)“今天我植树了”体验作文交流
2、师评价,提出建议
三、活动小结与延伸
同学们在这次“快乐的植树节”实践活动中,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活动的成效非常显著。本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能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搜集、处理、整合相关资料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同学们的合作、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希大家再接再厉,不断充实提高,搞好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我希望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