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不仅限于课堂教学,也适用于线上教学和远程教育,我们通过教案传达知识,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66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手指游戏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手指游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玩手指的游戏中初步学会念《手指谣》,学习与动作相符的词语:碰、并拢、嚓、捏紧、翘翘。
2.根据歌谣变换手指的动作,学习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 认识手,能说出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名称。
2. 一把剪刀、一张纸、一朵纸做的红花。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你有我有大家有,一共十个好朋友。(手)
为什么说手是我们的好朋友?手能帮助人们学习、做事,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都爱自己的手。今天,我们一起玩手指游戏,念手指儿歌。
二、引导幼儿玩手指游戏。
小鸡叫、剪刀剪、榔头敲、教师念三段儿歌。
1. 请小朋友伸出两手的食指和拇指,碰一碰,想一想,可以学什么小动物叫?小鸡的叫声是怎样的?教师念儿歌第一段。
2. 请小朋友伸出食指和中指,并拢,想一想,可以做什么?剪刀剪东西时会发出什么响声?教师用剪刀剪纸,念儿歌第二段。
3. 请小朋友把五个手指捏紧,试试看,可以做什么玩?教师边说边示范榔头敲击的动作。榔头敲在木桩子上会发出什么响声?教师念儿歌第三段。
三、继续引导幼儿玩手指游戏,教幼儿仿编出两段儿歌。
1.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给他戴上一朵红花,小朋友,看到他戴上红花,可以用哪个手指做个动作,表示大家都夸奖他。
引导幼儿编第一句:伸出什么指翘翘?(伸出拇指翘翘)
问戴花的幼儿:夸你什么?(夸我戴上红花,教师改:夸你戴上红花)
夸奖别人时,嘴里说什么?(好、好、好)
2. 先请两位幼儿上来,教师悄悄交代他们小手指勾勾、笑笑跳跳,嘴里发出哈哈的笑声。再请全体幼儿两个一对,小指勾勾、笑笑跳跳,启发幼儿变出这段儿歌:小指小指勾勾,我们笑笑跳跳,哈,哈,哈!
四、请幼儿跟教师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两遍。
五、活动小结。
我们给今天编的儿歌定个题目叫《手指谣》,以后小朋友就可以边念儿歌边玩,还可以想出一些其他的玩法,编出新的儿歌。
幼儿园手指游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知道手指可以变化出许多东西,并能从中感受到变化的快乐。
2、通过亲子游戏,培养幼儿与家长的感情。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牙刷、叉子(实物);兔子、小花猫、老虎(玩具)、小苹果。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爸爸抱着宝宝坐在垫子上,妈妈坐在宝宝的对面,妈妈的身后藏着实物。
二、活动开展:
1、妈妈伸出手指,念着儿歌: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牙刷,刷刷刷(妈妈从身后拿出小牙刷,做刷牙的动作;爸爸轻轻地抓着宝宝的手,用一根手指跟妈妈做同样的动作)
2、妈妈伸出两根手指念着儿歌:两根手指两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白兔,跳跳跳(妈妈从身后拿出玩具小兔子,爸爸抓着宝宝的手放在宝宝的头上,做小兔子跳的动作)
3、依次内推:三根手指、四根手指、五根手指变化出小叉子、小花猫和大老虎。
4、妈妈把玩具放在宝宝的前面,妈妈念着儿歌让宝宝选出相对应的物品(爸爸帮忙)
5、爸爸把玩具放在一旁爸爸妈妈和宝宝围成圆圈,爸爸和妈妈念儿歌,爸爸妈妈宝宝做儿歌里的动作。
三、活动结束:
1、妈妈说着儿歌,宝宝独立完成儿歌里面的动作。
2、宝宝做对动作,爸爸给宝宝一个小红苹果做为奖励。爸爸和妈妈都把大拇指送给宝宝。手指游戏儿歌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牙刷,刷刷刷;两根手指两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白兔,跳跳跳;三根手指三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叉子,叉一叉;四根手指四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花猫,喵喵喵;五根手指五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大老虎,阿呜叫。
延伸阅读:
小班综合:轱辘辘转转转
目的:
1)学习侧身滚动的动作,发展孩子身体的协调性
2)体验滚动带来的快乐
3)了解西瓜的一些特征
准备:大西瓜一个
过程:
一、引起学习的兴趣
1)出示西瓜,请幼儿观察,说出西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2)听,西瓜宝宝在讲话,引出儿歌:“我是一个大西瓜,绿绿的衣裳真漂亮,圆溜溜呀胖呼呼,走起路来轱辘辘。”
3)幼儿跟念儿歌,边念边滚动西瓜
二、学习侧身滚动
1)儿歌里说大西瓜走起路来怎么样的?请一个幼儿学一学西瓜走路的样子
2)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念到“走起路来轱辘辘”时,我们一起滚动
3)幼儿练习侧身滚动,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
4)西瓜宝宝说,你们刚才滚动的样子不是很像它走路,请一个滚得好的幼儿示范(或教师自己示范)
5)按要求幼儿练习侧身滚动,
6)请滚动动作不是很好的幼儿再滚一次,提醒幼儿双手抱臂,
7)大家一起滚一次,注意动作准确。
三、品尝西瓜
1)你们今天学本领学得很好,老师请你们吃西瓜,好吗?
2)请幼儿洗手,教师洗西瓜,洗手准备切西瓜
3)切开西瓜,请幼儿观察,红红的是什么?(瓜瓤)绿绿的是什么?(瓜皮)黑黑的是什么?(瓜子)
4)幼儿吃西瓜,瓜皮扔到垃圾桶。
幼儿园手指游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儿歌中拟人化的情趣,感受儿歌中充满童趣的语言和快乐情趣。
2、通过了解每种动物的特征,想象动物见面的情形,尝试戴上指偶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ppt课件、动物指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复习手指游戏《今天我来当爸爸》、《数数歌》、《手指歌》
小朋友们好,你们的小手在哪里呀?让我们的小手动起来,表演手指游戏吧?小手准备。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谈话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表演的真不错?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你和你的好朋友见面会做哪些亲热动作?(亲亲、抱抱)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他们见面的方式也都不一样的。
(3)(出示图一)我们来看看图上的小朋友他们见面后表情怎么样?做了哪些亲热动作?
(4)小结:小朋友和小朋友见面了,咪咪笑,握握手。在动物王国里的动物们也有它们的好朋友呢?今天,它们要举办一场小动物们的见面会,它们见面后会说什么,做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
2、欣赏课件。
(1)小朋友们看,谁第一个来参加见面会啦?(小鸡)
(2)小鸡和小鸡见面后会说什么呢?(叽叽叽)
(3)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说一说?
(4)小鸡除了会说叽叽叽,还会做什么动作呢?(引导幼儿说出啄啄小嘴)
(5)除了小鸡会来参加见面会还有谁会来呢?会说什么?做什么呢?(小鸭和小鸭见面了,嘎嘎嘎,亲亲抱抱)
3、教师戴上指偶表演
(1)小朋友们学的真认真,老师还要戴上好看的指偶表演给你们看呢?
(2)这是谁呀?(小鸡)(在一只手的二拇弟上戴上小鸡)
(3)还有谁来啦?(小鸭)(在中指上戴上小鸭)
(4)用同样的方法把另一只手上的指偶戴好。
(5)老师的指偶已经戴好了,请小朋友看老师的表演。
4、幼儿戴上指偶表演。
小朋友你们想试着表演一下吗?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小鸡和小鸭的指偶,请你们按照老师的方法戴好。
(1)幼儿说。
(2)和同伴说。
(3)请个别幼儿上来说。
(4)请小朋友轻轻脱下指偶放好。
5、学习儿歌。
(1)小朋友们说的真棒?小动物们可开心啦,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动物指偶呢?它们已经悄悄地躲在了手帕下面了,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呀。(根据幼儿讲述逐一出示小动物图片)谁来啦?会说什么?会做什么?
(2)老师把刚才小朋友说的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就叫《见面》,请小朋友仔细听。
6、戴上指偶,表演儿歌。
听清楚要求:
(1)请你选3种你喜欢的小动物按照戴小鸡和小鸭的方法戴好。记住相同的手指上戴的指偶要一样,不然它们就不能见面了哦。
(2)幼儿戴指偶。
①请小朋友看着自己的指偶学说儿歌也可以幼儿互说儿歌。
②请个别幼儿戴上指偶上来说儿歌。
三、结束部分
现在请你去说给后面的老师听。说完后轻轻的脱下指偶。
附:儿歌《见面》
小鸡和小鸡见面了,叽叽叽,啄啄小嘴。
小鸭和小鸭见面了,嘎嘎嘎,亲亲抱抱。
小羊和小羊见面了,咩咩咩,碰碰小角。
大象和大象见面了,点点头,钩钩鼻子。
小狗和小狗见面了,嗅嗅毛,摇摇尾巴。
小猫和小猫见面了,喵喵喵,蹭蹭小脸。
幼儿园手指游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喜欢用手指做游戏。
2.能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让幼儿用手指出示"剪刀、石头、布"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与小朋友打招呼,利用和女儿的照片向宝贝们介绍自己。
2)播放一段美拍视频,导入"剪刀、石头、布"游戏。
3)热身,小朋友们动手一起做"剪刀、石头、布"。
剪刀、石头、布!
剪刀、石头、布!
剪刀,咔嚓咔嚓!
石头,叮叮咚咚!
布,噼里啪啦!
2、学习儿歌,并进行手指游戏。
1)老师展示小动物图片:兔子、蜗牛和花猫,告诉小朋友手指可以变出这些可爱的动物来。
2)老师说歌谣,展示动作。
剪刀、石头、布!
剪刀、石头、布!
一把剪刀,一块石头,变成小白兔!
3)幼儿模仿,尝试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进行手指游戏。
4)幼儿表演儿歌,先集体后个别。
5)拓展。用同样的方式教幼儿怎样用手指变蜗牛和花猫。
3、小结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用手指变出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们,回到家里,你们可以当小老师,教爸爸妈妈们怎样变动物哦。
活动反思:
根据对小班幼儿分析,幼儿对生动形象、色彩鲜艳、新奇的事物和现象容易认识,能理解具体的,接近实际生活的事物。而手指作为幼儿身体的一部分,他对手指的名称较新奇,能理解所讲内容。认识手指的游戏活动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学会保护自己的手指
幼儿园手指游戏教案篇5
设计意图:
?毛毛虫》这个游戏简单并富有童趣。其实这个游戏不单单适合中班玩,只要我们老师稍微设计一下,它可以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来玩。小班孩子我们就让她独立地边念儿歌边玩,不需要让他们合作。中班的孩子就像我刚才上的一样,加深难度让他们两两合作或三人合作来玩。到了大班还可以让他们很多人合作来玩。全班小朋友围坐成一个圆圈一起玩。这个游戏我主要是培养他们同伴间的合作精神,让他们体验合作玩带来的快乐。在活动中幼儿也非常地感兴趣,玩的也非常地开心。对中班的孩子来说,有的孩子对左右的区分还有点难度,因此我在孩子的一只手上贴了红色的小圆点,以便幼儿更好的区分。在活动中我还让孩子们自主主动找朋友玩,充分体现了孩子是活动的主体。
活动目标:
1、学会玩游戏《毛毛虫》,能遵守游戏规则。
2、培养幼儿在游戏中同伴合作玩的能力,体验幼儿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坐成两直排。幼儿一只手贴有小标记。
重难点:引导多个幼儿合作玩游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伸出食指)问:“小朋友,伸出你们的食指,今天汪老师请你们来当魔术师,看把我们的食指能变成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汪老师要把我的手指变成毛毛虫。毛毛虫来啦!毛毛虫要来玩游戏啦,你们听它在玩什么游戏呢?
二、 幼儿学玩游戏。
1、教师边念儿歌边玩手指游戏。
毛毛虫,(左手的食指爬啊爬)钻进洞,(右手握成空心拳做成洞)转一转,挖一挖,拉一拉
2、分解游戏的玩法。
⑴毛毛虫玩了什么游戏啊 ?我们要念到“洞”时 ,毛毛虫才能钻进洞。
⑵毛毛虫钻进洞,它做了哪些动作?
⑶ 毛毛虫在洞里卡住了,我们一起把它拔出来吧。(1、2、3、啵)
3、幼儿学玩手指游戏(2—3遍)
⑴教师完整地示范游戏一遍。
⑵幼儿学玩游戏2遍
⑶幼儿边大声地念儿歌边游戏一遍。
三、幼儿结伴合作玩游戏
1、请幼儿面对面坐,两两合作玩。(一人当毛毛虫,另一人当山洞)
2、交换角色玩。
3、教师请一幼儿与教师面对面,两人两只手来玩。(贴有小标记的手当洞,要求洞不动,毛毛虫动)
4、幼儿合作玩。
四、三幼儿合作玩。(要求幼儿听指令,迅速找到三个朋友一起玩,并能做好准备工作等待玩游戏。)
1、教师请两名幼儿来示范玩游戏一遍。
2、三人为一组,幼儿合作玩。
教师小结:这个游戏我们可以一个人玩、可以两个人玩,还可以三人玩,还可以很多个人一起玩。
五、结束活动。
现在我们去把这个游戏教给其他小朋友吧!
附:毛毛虫
毛毛虫,(左手的食指爬啊爬)
钻进洞,(右手握成空心拳做成洞)
转一转,
挖一挖,
拉一拉,
一二三。(啵)(左手食指从右手从心拳中拔出)
幼儿园手指游戏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手指游戏,提高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2、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准备:
图片一张(画有左右手),指偶蝴蝶若干个,猫抓老鼠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以复习各手指的名称导入
(1)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要求幼儿说出手指的名字。
(2)出示图片,进一步巩固手中的名字。
二、学习手指游戏:小蝴蝶
1、学习诗歌:
(1)、老师示范朗诵1遍,
(2)幼儿轻声跟读2遍(诗歌:小蝴蝶,飞呀飞,飞到东,飞到西,飞到花朵上采花粉。)
2、学习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并示范:
a、交代游戏玩法:两个小手指钩住,手背朝上边念儿歌边用其余手指作飞状。
b、教师念儿歌边示范动作。
c、幼儿与教师一起玩游戏2遍。
(2)合作玩游戏:小蝴蝶
a、两个幼儿各出一个小手指,手背朝上,边念儿歌边用其余的手指作飞状。(玩2遍)
b、师:两个小朋友可以做成1只蝴蝶,三个小朋友可以做成几只蝴蝶?(幼儿自由组合探索)
c、幼儿组合后做游戏。
(3)发给每个幼儿1个蝴蝶手偶,让幼儿学着老师在食指上套上手偶。
a、教师讲游戏规则。
b、播放音乐,幼儿站起来,边念儿歌边作蝴蝶,听到老师说:“下雨了”,立即飞回座位,幼儿玩游戏的次数看时间而决定。
(4)小结。
播放音乐玩一次,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在说说玩玩的游戏氛围中,对手指游戏十分感兴趣,从而激发了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例如活动材料不够丰富,以后会多加改进。
幼儿园手指游戏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