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完成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联系实际,教案是教师为了提高上课质量预先撰写的书面表达,以下是66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社会分享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社会分享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初步感知与别人分享是快乐的事。
2、让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分享,体会分享后的快乐。
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少于幼儿人数的苹果。
活动过程:
一、提出要求,观看表演。
妈妈买了小红最爱吃的桔子,回到家中,小红很高兴的接过桔子。一个给爷爷,一个给妈妈,留下一个给爸爸,剩下一个自己吃。爷爷,妈妈夸奖小红,小红听了心理真是高兴,脸上笑眯眯的。
二、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感知与别人分享是快乐的事。
a、小红为什么脸上笑眯眯的?
b、小红为什么高兴?
c、爷爷,妈妈为什么夸奖小红?
小结:小红把最喜欢吃的桔子,分给爷爷、妈妈,爸爸吃,关心他们。爷爷,妈妈夸奖她,所以她感到高兴,快乐。
d、 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做?
三、 通过实际活动让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分享。
1、教师分发少于幼儿人数的苹果,设置问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我最喜欢吃的苹果,我要分给大家吃。
2、启发幼儿想办法,关心他人。
提问:哎呀!苹果不够分了,怎么办?
3、表扬关心他人,分苹果的幼儿。
教师把苹果分给小朋友,看到你们喜欢吃苹果,心里真高兴。
社会分享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能用合作的方式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知道合作时,应分工协商解决问题,体验合作的重要和快乐。
活动准备:
“抬花轿”示意图,轮胎,报纸。
活动过程:
一、利用儿歌“小蚂蚁搬骨头”导入,知道合作的重要。
组织幼儿复习儿歌,增进幼儿对“齐心协力”的理解。
教师小结:齐心协力就是大家心里想的都一样,一起把事情做好。我们在做许多事情的时候都需要齐心协力。
二、玩游戏,学习分工和协商。
1、抬花轿游戏
让幼儿观察示意图,知道游戏玩法:幼儿两人抬轿,一人坐在轿上。
将幼儿分为两组,每组选出三位代表玩抬花轿,其余幼儿观察玩法,而后进行讨论,哪组玩得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游戏前,需要大家互相协商,做好分工,商量好谁当坐轿人、抬轿人,才能玩好这一游戏。
幼儿自由结伴游戏,尝试学习分工、协商和游戏。
2、蜘蛛爬游戏
这个游戏必须要有四个人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游戏中四个人要向前移动轮胎,前面一人拉,中间站一人并向前移动,后面两人推。途中也可以更换分工,比一比哪一次合作行进的速度最快。
幼儿开始游戏,教师提醒幼儿互相协商。游戏进行一次后,组织幼儿讨论,和幼儿一起分析原因,总结出怎样搭配才是最好的,怎样才能最快?
幼儿继续游戏。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游戏开始时,四个人首先得商量好谁在前面、中间和后面,每个人的力气以及所在的位置直接影响轮胎前进的速度,因此中途进行人员调整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找出最快最好的方法,才是合作成功。
三、游戏竞赛,体验合作的快乐:踩报纸游戏
幼儿每四人一组,每组一张报纸,当听到老师说“开始”,小朋友赶快把报纸对折,四个人一起站在报纸上,比一比哪一组最快。游戏进行一次后,请小朋友说说刚才是怎样和朋友合作的,用了什么办法?二次玩游戏,提醒幼儿,当报纸越折越小时,动脑筋想出好办法,让四个人的小脚都踩上去。依次引导幼儿协商、合作,最后取得成功,体验成功的乐趣。
社会分享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课堂学习的基本规范,体验课堂学习的种种乐趣。
2、学会经常进行总结并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体验天天进步的喜悦。
3、知道课间活动中哪些事情有危险,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不玩危险的和妨碍他人的游戏。学会合理安排课间时间。
4、知道玩、学结合的道理,参与多种课外生活,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制定简单的课余生活时间表。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感受乐趣
1、 出示小朋友在一起学习的场景图,感受课堂学习的乐趣。
(你看到了什么?)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请你说一说自己类似的生活情景。
(我们是不是也有像这样在一起学习的情景呢?你能说说看吗?)
2、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说一说课堂学习中还有那些乐趣。
3、 诵读儿歌《快乐的课堂》,引导孩子们说说课堂上的行为规范。
(1)学习真快乐呀,那你认为怎样的课堂才是快乐的课堂呢?
(2)你知道课堂上的有哪些行为规范呢?
(3)学习儿歌《快乐的课堂》。并请个别小朋友即兴表演,要求体现出爱学习的快乐心情。
二、 自我对比,体会进步
1、 昨天的我。
当你还没有成为一年级的小朋友的时候,你是一个怎么的小孩呢?
2、 和昨天比一比,今天我有那些进步?
3、 出示p41页插图,说一说你的进步,你的快乐。
表你的进步,你的快乐,记录在p41页的空白处。可以用文字或用画的方式来表示。
三、 我们的快乐,让我的进步变成大家的进步
展示学生绘制的“我的进步,我的快乐”的成果。
说一说,怎样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让自己变成爱学习的好学生。
第二课时
一、 谈话导入,交流分享
1、老师刚看到小朋友们在外面玩的真开心啊,你们在玩什么呢?(不做评价)
这么多好玩的游戏,那哪些是安全、有趣又有益的课间活动呢?四人小组一起讨论一下。
2、交流讨论结果。教师随机进行指导。
二、 讨论导行,总结反思
1、 观察p42-p43页的插图,一幅幅观察、分析、评价,并用笑脸和哭脸表示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
2、 结合自己每天的课余生活,给自己的课余活动进行时间顺序安排。(学生独立安排可以用画或图中编号表示)
3、 对几个典型的时间安排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三、 进行正面引导,倡导“会玩,会学”
1、刚我们讨论了课间的活动安排,那除了上课和课间,我们还有其他很多时间,你都喜欢干什么呢?
2、观察、学习p44-45页
4、 结合“回音壁”的学习,总结本课学完后自己的感想。
社会分享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图书等。
2、懂得抢别人的玩具是不礼貌的行为,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故事《明明的变形金刚》、幼儿自带的一些玩具或食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还来了一个小故事,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请你们认真听完故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好吗?
2、教师讲述故事内容,请幼儿认真倾听。
二、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知道分享是一种好行为
1、教师:好啦!老师的故事讲完啦,请你们说说明明的妈妈为什么会开心的笑了呢?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明明有了新玩具,而且还邀请了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一点也不自私,妈妈为他的行为感到自豪,所以高兴、满意的笑了。
3、教师:小朋友,瞧,明明会把自己的玩具和小伙伴一起分享,那当你们有一件新玩具的时候,你们会怎么样做呢?你们会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吗?
4、幼儿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大家现在知道了要和小伙伴一起玩玩具,明白了分享是一种好行为。
三、请幼儿和别人分享自己从家里来的东西,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从家里带来了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和玩具,你们愿意和别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吗?
2、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东西,并且说一说愿意和谁一起来分享。
3、教师根据幼儿的意愿,请幼儿与自己伙伴一起分享自己所带来的东西。
4、教师小结:小朋友,因为大家都一起分享自己的东西,你们都开心吗?其实与同伴分享也是一种快乐的事情。
四、结束活动
1、教师:小朋友,你们在家里有没有和自己的家人或者是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东西呢?懂得与别人分享,你们会感觉到更开心哦!
2、教师对今天的活动内容进行总结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与他人一起分享东西。
3、结束活动。
社会分享的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2、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学习分享的经验。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
难点:—现实生活中分享好东西。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学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物质准备—教师与自己朋友的合影、幼儿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家长在家为幼儿讲故事《小主人和小客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有朋友吗?他(她)是谁?
二、展??
1、教师出示与朋友的合影,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讲一讲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2、与幼儿讨论:什么叫做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怎么样,知道朋友要好东西一起分享。
3、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幼儿之间相互交流。
4、幼儿自由结伴交换物品进行分享(注意引导幼儿能和更多的小朋友进行分享,体会分享的乐趣)
5、请幼儿说一说与朋友分享有什么感受?
三、结束请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游戏、生活中遇事要多谦让、与朋友友好相处,分享快乐。
社会分享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分享玩具和食物的同时,能与同伴分享空间。
2、继续培养幼儿关心他人。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一:小熊让路
活动目标:
1、通过童话故事《小熊让路》让幼儿知道关心别人,别人才会关心你。
2、学习如何与他人分享空间。
活动准备:
操作卡片《小熊让路》
活动过程:
1、幼儿看卡片,教师讲述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只有关心别人,才会使别人快乐,才能让别人也关心你。提问:
a、小动物为什么不愿给小熊让路?
b、小熊应该怎样做才对?
c、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2、继续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体会关心别人后,别人对自己的关心。
提问:
a、小动物为什么又给小熊让路了?
b、小熊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在地方小的情况下,应该与他人分享空间,这样才会得到别人关心和帮助,自己才会感到快乐。
活动二:分享好处多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分享空间带给自己的好处。
2、学会正确分享空间。活动准备:时钟、两班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录像。
活动过程:
1、看录像,了解互相关心分享空间的好处。
提问:
a、为什么一班的小朋友玩游戏了,而二班的小朋友没有玩到游戏呢?
b、二班小朋友应该怎样才能很快玩到游戏?
c、你怎么做的呢?
2、幼儿学习搬椅子到墙边的正确放置方法。
3、幼儿学习迅速排队的方法。针对个别幼儿推挤现象,询问原因,讨论解决方法。
教学反思:
最后行为练习这一环节,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认知和判断对于幼儿来说都比较容易,难得是体验,只有真正让幼儿感受到分享的快乐,这样幼儿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分享是一种好行为。我觉得这次活动还是很合适中班的孩子,可以促进幼儿将认知转化为行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社会分享的教案6篇相关文章:
★ 冬天社会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