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电幼儿园教案推荐6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教学内容和目标,有了教案,我们可以更系统地展示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水平,以下是66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有趣的电幼儿园教案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有趣的电幼儿园教案推荐6篇

有趣的电幼儿园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小动物脚印的形状。

2、能根据脚印的特征与相应的动物匹配

3、在活动中感受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小鸡、小鸭、小猫、小猪的头饰人手一份。四种小动物的塑封脚印人手一份。

2、音乐磁带《走路》

3、布置舞会场景

三、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激发兴趣

1、教师:森林里要举办一场舞会,小动物们都来参加舞会了,听听,谁来了?

2、学学小动物的动作,如小鸡来了,就学小鸡的动作。

3、教师:这么多小动物都来了,我们来跳个舞吧!

在《走路》的音乐伴奏下集体跳舞

(在学学做做的过程中,让幼儿熟悉各种动物,调动了整体的气氛,为下一个环节找脚印作了铺垫。)

二、观察脚印

1、教师:瞧,地上怎么有许多的脚印啊!我们来看看,这谁留下的脚印?

2、幼儿观察脚印。

3、教师: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脚印?请一幼儿拿上来。

4、教师:请你猜猜这是谁的脚印呀?将猜对的小动物与脚印对应。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看看、说说,观察脚印的不同,促进了幼儿观察力的发展,是整个活动的重点。)

三、幼儿操作——帮小动物找脚印

1、教师:小朋友们真棒,知道这么多的脚印。这儿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也想来做游戏,看看都有些谁?

有趣的电幼儿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

2、懂得基本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红绿灯、人行横道等标志,幼儿人手一张标志。

活动过程:

一、通过"开汽车",引发幼儿思考,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游戏"开汽车"。

幼儿随着音乐"开汽车"进教室,教室出示红绿灯标志牌,只会交通,红灯停,绿灯行。

2、教师提问:老师没有说话,为什么你们一会开车,一会停车?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红绿灯?红绿灯告诉我们什么?

二、幼儿自由探索,认识标志。

1、幼儿没人一张标志图,让幼儿观察,并讨论标志上的内容及所代表的含义。

2、引导幼儿交流标志上所代表的含义,在哪里见过此类标志。

三、标志分类。

1、引导幼儿发现有斜线的标志是禁止性标志,并逐引导幼儿说出其含义。

2、提示性标志。

3、请幼儿把禁止性标志放在一起,提示性标志放在一起。

四、游戏《找朋友》

1、听音乐,分组请幼儿找出相同的标志图片。

五、结束活动。

听着音乐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提升了幼儿运用标志的能力。同时更进一步增强了幼儿遵守各种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责任感。这节活动从知识、情感、行为等方面都使幼儿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幼儿在轻松愉快地环境中学习,体、智、德、美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有趣的电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圆形的物体能滚动的特征。

2、幼儿喜欢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能滚的和不能滚动的材料每个幼儿一份:

2、能滚动的材料:瓶子、球、彩笔等;不能滚动的材料:盒子、磁铁、纸等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好朋友,看,你认识它们吗?

二、请幼儿猜猜哪些物体会滚动

1、教师出示瓶子滚一滚,请幼儿观察它的形状,并提问:它为什么会滚动?

2、请幼儿说说会滚动的物体特征。

3、请幼儿猜猜桌上还有哪些物体会滚动,再玩一玩。

三、幼儿自由操作。

请幼儿自由操作桌上的材料,看看哪些物体是会滚动的。

四、延伸活动。

回家后,请找找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会滚动。

有趣的电幼儿园教案篇4

设计意图:

3、4岁幼儿对排序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按颜色或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我们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动手给材料排队,学习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为以后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做基础,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由此便产生了本次活动课《有趣的排序》。因幼儿刚接触排序,本节课主要以ab型的排列为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排序,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2、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排序材料:积木、动物小人、雪花片

课件(有关排序图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项链、毛巾、水果等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活动

提问:

1、活动室和原来有什么不同(板凳是两种颜色的)

2、再看看我们今天排的队伍和原来排队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排的是一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3、手指游戏:《合拢放开》

今天,张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排序》,什么是排序呢?(把物体按照一定的规律排排队。就像刚才小朋友的队伍,小板凳的队伍还有手指游戏中的合拢放开、小手指爬这些都是排序)排序有好多种方法,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

二、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a、根据课件,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b、提供材料,引导幼儿一起尝试排序。

c、观察图片,说出解决方法。(排序的方法可真多,我们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长短、种类等特征来排队。下面我们看看这些排序,有问题吗?)

d、欣赏了解更多种排序方法,巩固对排序的认识。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许多种排序的规律,刚才图片里小朋友操作的材料老师也带来了,小朋友想试一试吗?

四、课后延伸活动

1、操作活动,为幼儿提供多种排序材料供幼儿练习;

2、手工活动《美丽的项链》(用手工纸条粘合、串联的方法)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有趣的电幼儿园教案篇5

设计思路:

纸是幼儿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东西,幼儿常常用来画画、写字、做手工作品。在观察中我发现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在创造思维(主要是求异性和发散性)上有了明显地发展,他们已不满足于已经发现的几种玩法、用法,而是喜欢去探索新的方法,去重新利用“旧”的事物。例如:中班玩纸时,幼儿常用平面的纸当扇纸;到了大班下学期,如果再请他们做善子,则多数采用摺摺皱的方法。

教学目的:

1、乐意参加操作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探索过程中,懂得纸的承受力和受力面积和支撑点有关

3、学习记录并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书本每组6"10本(两人一组)

2、长方形似名信片的纸若干,硬纸板若干

3、双面胶若干、磁铁若干

4、记录纸每组一张(如图)

教学流程:

一、说说纸的用途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说说纸,我们见过有哪些纸?这些纸可以用来干什么?(写字、画画、擦窗、做纸工、看报纸……)

2、你们知道吗?有人说两张纸可以做桌子,一张做桌面,一张做桌腿组合成一张一条腿的桌子,在这张纸桌上能放上很多很多的书。你觉得这件事,是真是假?为什么你觉得是真或是假?(幼儿明确的阐述自己的理由)

3、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证实这件事的真假?小结:小朋友想用实事求是的办法来试试。谁说得对,谁说得错?

二、尝试两张纸做纸桌

1、无论真假,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做纸桌的一条腿,让腿能站稳。

2、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折卷的方法让桌腿站起来。

3、集中讨论:“我的纸桌站起来了”(幼儿用语言表述或结合实物表述);教师用一张硬纸做桌面,检验纸桌是否能站立。

用折的方法:将纸对折立起来变“∧”型,写在黑板上,并让幼儿取名更容易记——小山型

用折的方法:将纸折两折变成“门“型

用折的方法:将纸四折变“m”型——折扇型

用卷的方法:将纸卷成圆柱型

4、将这些典型方法以记录纸的格式画在黑板上

三、进一步尝试用两张纸做纸桌

1、试试在纸桌上轻轻地平放书本,看看哪种形状的桌腿最牢,桌面上放的书本最多?并将纸桌承受的书本数记录在记录表上。

2、鼓励幼儿尝试实验各种形状的桌腿承受力的本领,教师巡回指导。

组织交流:你的纸桌上放了几本书?它是什么形状的桌腿?你发现哪种形状的桌腿比较牢,桌面上可放书本多些?在尝试做纸桌的过程中,你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3、教师示范并证实探索结果

四、师生共同小结

1、纸的本领很大,通过折、卷的方法,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后,可以“站”起来,变成一张桌子。

2、小朋友想出了各种方法来造各种形状的纸桌,发现圆柱体的桌腿比“∧型”、“门型”、“m型”的桌腿都牢,桌面上放的书本数量多,承受重量的本领最大。得出结论:因为圆柱体围起来在上面形成了一个面,叫支撑面,有了这个支撑面就可以放很多东西了。

3、还有什么形状的桌腿也像圆柱体的桌腿一样,有一个支撑面,在桌上可以放许多书本呢?幼儿再次探索。

4、教师演示折成三棱柱型的桌腿,放上一筐积木一杯水,证实朋友说的话是可信的。

5、小结:有时听别人说的话,你觉得有点信、有点不信,最好呢!我们去动手试试,因为事实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

有趣的电幼儿园教案篇6

活动设计

蚕是我们农村养蚕时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农村孩子家里随手可得的材料。利用蚕来组织体育活动,即显示了浓郁的本土化,又让蚕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可开发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器材。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蚕练习抛、接球。

2、发展幼儿合作意识与身体协调性,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蚕、报纸球、蚕花。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出示蚕,认识道具。

二、蚕抛接报纸球。

第一次玩:集中交流:怎么有的小朋友总是抛不起球呀?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

(引导幼儿发现用数数或喊口令的方法让双方一致用力,尝试初步的合作。)

第二次玩:集中讨论:这次玩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为什么会这样?该怎么解决?

(引导幼儿知道顺利接到球需要两人迅速的移动、移动的方向要统一以及眼睛要看球的方向,尝试更高要求的合作。)

第三次玩:尝试用蚕将球抛的高,并要稳当(大考幼儿教育 )接住球。

三、游戏:接蚕花。

幼儿三人一组,两人拉、一人撒蚕花。

活动延伸

可尝试多人合作,尝试接轻的物体。

有趣的电幼儿园教案推荐6篇相关文章:

有趣的光和影教案及反思5篇

有趣的传声筒教案5篇

有趣的科学课教案精选7篇

科学有趣的叶子教案8篇

大班有趣的事教案反思7篇

科学有趣的水教案优质5篇

科学有趣的水教案参考8篇

科学有趣的水教案5篇

体育活动幼儿园教案推荐6篇

幼儿园圣诞活动教案推荐6篇

有趣的电幼儿园教案推荐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9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