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制定可以提醒教师注意时间的把控,避免过度延长或过快结束教学,在教案中提前准备好教学活动和资源,可以使课堂更加有条理和流畅,下面是66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清明教案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清明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清明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大家一起寻找春天的气息。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在家了解一些清明节的风俗。
2、"春天来了"的ppt图片。
3、做青团的材料和工具。
4、青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清明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1、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清明节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1、清明节是我们纪念先人(自己的祖先)和革命先烈的一个节日。
2、在清明节是我们和家人一起去给先人清扫坟墓,也会去革命先烈的墓前缅怀。
3、清明节也是大地复苏,春回大地的日子,我们也会去郊外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
4、清明节还要品尝特殊的点心:青团。青团是用一种植物艾草挤汁加糯米和豆沙制作的。
5、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三、观看"春天来了"的ppt图片
1、了解花、草、树木的变化。
2、幼儿朗诵诗歌"春眠不觉晓"的.诗歌。
四、幼儿学做"青团"
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制作"青团"
五、品尝青团
活动反思:
在设计这节活动时,我一直在考虑用不用告诉幼儿一些如今不文明的一些祭奠方式。但经过和大家的讨论研究,一致认为小班幼儿很多的都没经历过扫墓,并不知道那些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当还给幼儿一个纯净的心灵,不该知道的就不要让他们知道。在整个活动中,我以谈话法为主要活动方法,通过幼儿的讨论、已有的社会经验及观看视频,从而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表达对亲人思念的方法。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幼儿兴趣很高,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但是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播放清明节习俗课间的时候没有对一些习俗进行简单的讲述,只是一遍而过,效果不太明显,幼儿记忆不深刻。再来,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自制简单的花朵,风筝等,既环保,又可以加深记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清明教案篇2
设计意图:
音乐活动是我园的特色之一,它带给幼儿的感觉是自由、简便而愉悦。本次活动是将双语渗透于音乐活动的一种新的尝试,教师期望经过此次活动能让幼儿学习双语的进取性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在一次很偶然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幼儿对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的小矮人形象十分喜爱,并且平时也总是饶有兴趣地哼唱《十个小矮人》这首歌。于是,我便抓住幼儿这一兴趣,设计了这个活动,从幼儿的主体出发,让幼儿能主动、进取地参与双语活动,活动中教师能与幼儿上下互动,能让幼儿自信地发音并能自如地心境愉快的学习乐曲。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歌曲《ten little indian children》,能大声地用英语来演唱。
2、复习双语单词oneten,会与数字110相对应。
3、经过音乐游戏复习第57册英语句子提高幼儿学习双语的兴趣。
4、在情景中,有兴趣地学习区分和说出英文单词,并复习已学单词。
5、鼓励幼儿能模仿教师说英语。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单词oneten,会与数字110相对应。
2、学习新的乐曲《ten little indian children》,初步掌握歌词与旋律。
活动准备:
1、印有英语单词oneten的车票两套。
2、情景布置图及汽车座位上粘上数字110两排。
3、画有印第安小朋友的图片若干。
4、一套包含中英文的短句,如:一个小孩one little。
5、幼儿人手一个小背包,包内放有英语句子纸条两份。
6、幼儿水笔人手一份,教师事先在十个小指上画有简单的脸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up2以旅游售票的游戏导入,复习数字110的英语单词。(播放背景音乐)
t:小朋友,今日天气真好,让我带你们去旅游吧!let’go!
(跟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
t:瞧,孩子们!车站到了,请你们去售票员阿姨那买票,然后根据你的车票上车找相应的座位号,赶快行动吧!
(幼儿进行买票入座游戏,根据票上的英文找座位上的.数字相匹配)
t:小朋友都找到座位了。ok!我此刻要来核对一下你的车票是否和你所坐的座位号相贴合,请你用响亮的声音从110的顺序报出你的车票号码。do you understand?ok! you pleas!
(幼儿用响亮的声音报出车票号码,教师根据幼儿所报号码进行核对,并纠正个别幼儿的发音。)
t:ok! very good。经过核对,你们的车票与座位号都相吻合。请小朋友保管好你们的票,把它放在口袋里,放好了吗?车要开了。(播放音乐,做简单律动。)
二、基础部分:
up2引导幼儿认识、理解歌词,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1、以游戏性的方式引出主题。
t:小朋友快看,我们到印第安了。瞧,那边还有许多india children在迎接我们呢。快打个招呼吧!hello,india children。
t:拿出你们的照相机给他们拍张照片吧。(形象性的做手势照相)
2、初步熟悉歌词。
t:小朋友们我们下车了。让我们来数一数那里有几个indian children。
(师生一同用英语进行点数)
t:ok!ten indian children。此刻请你们来看一下我拍的照片,好吗?(边出示图片边请幼儿说出照片上有几个小孩)
十分棒,indian children都在夸你们呢,教师告诉你们‘一个小孩’是用英语one little来表示的,跟教师说
t:教师明白你们的英语学得十分棒,请你们把旁边的中英文短句贴放在相应的照片下。(将幼儿分为两组进行匹配)
t:小朋友的动作真快,我们来看一看贴放的是否正确。
t:哇,你们都对了,真厉害。我们把他串起来读好吗?
(按照顺序读短句12遍)
3、认识小节线,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t:请小朋友闭上你的眼睛,我来变个魔术给你们看,小眼睛闭起来了,你们从one数到ten,我的魔术就变好了,不能偷看哦。
(教师在图片之间放上小节线,并在相关地方放上印有india的卡片,仿照完整的歌曲进行排放)
t:请睁开你的眼睛。pleas open your eyes。瞧我把它变成什么了?
t:这根长长的黑线在五线谱中我们把它称为小节线,在照片之间加上小节线就变成了一首歌曲。
4、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倾听歌曲旋律。
t:请小朋友边拍手边听教师完整的唱一遍。
(2)幼儿变换形式学唱歌曲。
a、跟教师学唱歌曲23遍。
b、配合手指游戏演唱23遍,幼儿边玩手指边唱歌曲。
t:你的手指会唱歌吗?瞧,我的手指变成了小矮人,还会唱歌呢!
(教师事先在十个手指头上画上简单的脸谱,配以相应的手指动作及体态语演唱歌曲。)
t:你的小手想和教师一样会唱歌吗?请你用笔在你的手指头上画上简单的脸谱,这样你也能够跟我一样用自己的手指来表演歌曲了。
t:你们的小手画好了吗?和教师一起来演唱歌曲吧。
c、模仿小矮人演唱歌曲。
t:小朋友你们必须也想做小矮人吧。音乐开始后,被教师摸到头的小朋友边唱歌曲边蹲下来,第二次被摸到头的小朋友就到教师身之后开火车。
三、在音乐中结束活动:
t:今日开心吗?我们的印第安旅行要结束了。一起跟indian children说bye bye!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唱边做律动离开活动室)
清明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2、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活动难点: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
2、引起山林火灾的图片或影
3、山林火灾引起严重后果的图片或影像
活动过程
一、观看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像,引出山林火灾。
1、什么是山林火灾?
2、说说山林在燃烧时的火势情景。
二、结合图片或影像,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1、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山林火灾?
2、山林火灾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看到的场景。
三、组织幼儿讨论山林火灾的防护,对幼儿进行护林防火安全知识教育。
1、怎样才不会引起山林火灾?
(1)清明节扫墓时,要特别注意在燃烧的香烛纸钱,防止火星吹到其它地方引起火灾。
(2)不能在山上点火、玩火。
(3)不能在山上把放烟花炮仗。
(4)不要私自在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
2、看见山林出现着火现象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讲述救火防火小故事,激发孩子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活动名称:
小燕子
活动准备:
废报纸若干、细绳、剪刀、独木桥、燕子头饰
活动过程:
以2对亲子1分钟为限进行比赛,家长将报纸卷成"杆子"状,用细绳拴好,由幼儿着经过独木桥护送到终点,"报纸杆"数量多者为胜。
教师解说词:
小朋友,清明是一年欣欣向荣的开始。经过寒冷的冬天,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我们欢迎吗?今天,我们为了欢迎小燕子,请大家积极参与小燕子游戏吧!
文化背景知识:
每年清明,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蒸面燕的习俗。面燕古称"子推燕",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贤臣介之推的,现在演变成了春天的象征,人们还把面燕作为吉祥礼物赠送亲友。"清明时节燕归来",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以及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丰厚文化内涵,激发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清明教案篇4
教育目标:
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然而,青少年学生虽然热切盼望清明小长假,但据我的初步调查不少青少年学生,对这个节日的民俗意义和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却知之甚少,他们认为祭祖是老人的事,甚至认为是封建迷信,而扫墓扫墓时烧纸祭扫先者。因此,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爱护森林。尝试根据学校、家庭环境,学习设计森林防火措施。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认识各种灭火设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学会本领,化险为夷。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学习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收集、处理信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教学重点:
1、文明祭祖。
2、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爱护森林。尝试根据学校、家庭环境,学习设计森林防火措施。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介绍文明祭祖的重要性,不愚昧,不迷信。
二、介绍护林防火的重要意义。
三、列举事例,说说火灾的危害。
四、学习护林防火《十不准》:
1、不准烧山开荒、窖火籽;
2、不准在山上上坟烧纸点蜡、燃放鞭炮;
3、不准在山上煮烤食物;
4、不准在山上烧火取暖;
5、不准在山上吸烟;
6、不准在山上打火把;
7、不准烧田埂地边;
8、不准在山上烧灰积肥;
9、不准小孩在山边玩火;
10、不准烧山驱兽和电网狩猎。
五、竞赛活动,游戏激趣,巩固新知。
1、抢答题。(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引起火灾?
(2)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什么电话号码?
(3)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先断电还是先救火?
(4)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报全哪些信息?
(5)列举几种逃生方法。如: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2、判断题。(学生也可补充题目。)(出示课件)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3)报警时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不说明。
(4)发生火灾时,不要盲目开窗开门,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电器起火,应马上关掉电源开关,千万不要往电器上泼水。
3、游戏:读一读防火的拍手歌。(出示课件):
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
4、引领学生在校园内考察逃生路线,并制作逃生路线图和逃生路标。评选出最佳路线图加以记分。
六、总结:
清明节要做到文明祭祖。火灾无情,所以我们要做护林防火的宣传员,不做护林防火的责任人,尽量避免火灾,万一发生火灾,我们要沉着冷静,用自己学的知识有效地保护自己。最后,祝大家永远都平安幸福。
清明教案篇5
班会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
2、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同学们,你们好!你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应该制止这些灾难的发生……
请看小品《踢球》
(看后)师问:“同学们,看了小品后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错在哪里?”
小结:是啊!这多危险啊!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条腿,落个终身遗憾,真可惜!交通安全,我们可得随时注意。
二、安全知识竞赛
(一)知识抢答
1、每年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是在几月份?
a、三月b、六月c、十一月
2、坐在火车上,对面的叔叔请你喝他带的可乐,你觉得哪种做法最妥当?
a、向他表示感谢,但不接受他的可乐
b、接过可乐,并说声“谢谢”
c、不吭声、保持沉默
3、放学路上如果被陌生人跟踪,最不可取的做法是什么?
a、跑到人多的地方b、打110报警c、赶紧跑回家
4、下列物品在家庭中储存时,( )火灾危险性最小。
a、汽油 b、酒精 c、花生油
5、如果在校外有人向你勒索金钱,事后你最应该做什么?
a、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免得遭报复
b、以后每天带点钱,免得没钱挨打
c、尽快告诉爸爸妈妈或老师
6、以下放学路上的哪些行为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a、看热闹b、为问路的陌生人带路c、和同学一起回家
7、7岁的小丽在大街上和爸爸妈妈走散了,你觉得下面哪种做法可能非常危险?
a、找马路上的警察叔叔帮忙
b、在原地等待
c、跟一个说认识她的阿姨,一起去找父母
8、油锅着火时,正确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浇b、用锅盖盖灭c、赶快去端油锅
9、在火场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危险:烈焰、高温、烟雾、毒气等。下面几种保护措施,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在火场中站立、直行,并大口呼吸
b、迅速躲避在火场的下风处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必要时匍匐前行
10、家中常用的以下几种物品,哪些遇火可能爆炸?
a、一次性打火机b、洗发水c、液化气罐
11、家中电视机着火了,错误的做法是什么?
a、迅速拔掉电器电源插头,切断电源
b、灭火器直接对着荧光屏灭火
c、用水灭火
12、下面的哪些做法会导致触电?
a、刚洗过手未来得及擦干就去拔电插头
b、在电线杆附近放风筝
c、在有“高压危险”字样的高压设备5米外行走
13、我国大陆通用火警电话号码是( )
a、999 b、119 c、911
14、消防车和消火栓的颜色是( )
a、白色 b、黄色 c、红色
15、到床底、阁楼找东西时,应用( )照明。
a、手电筒 b、油灯 c、蜡烛
16、学生外出郊游应注意:( )
a、听从老师的安排,注意防火安全。
b、护林防火期间,严禁到山林野炊。
c、可以在树林中焚烧枯枝败叶。
(二)常识讨论
1、为什么不能翻越护栏?
2、乘汽车时要注意什么?
三、看小品,议一议
同学们都很聪明,那就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自觉遵守安全规则。但是当我们独自在家的时候,安全知识也不能少,请看《家庭ab剧》
师问:看了这两个表演后,你认为哪一位同学做得对呢?对在哪里?如果情况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样做呢?
生讨论,交流
四、诗朗诵——《安全是首诗歌》
五、总结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安全知识,由于在座的同学积极表现,使这次主题班会开得很有意义,很成功,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安全系着你、我、他;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和鲜花;愿平安永远着伴随我们大家!谢谢同学们!
清明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3、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活动准备
清明上河图复制品、有关清明照片
活动过程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3、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一些节气,想一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人不仅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闹场面?
2、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
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4、教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珠杨柳属柳莺。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教学反思:
中班的孩子在进行看图讲述时,习惯看图片的局部而很少去看整体,特别是图片所要表达的整体深层意义。
在进行活动《清明节》时,我就关注到孩子的这个特点,引导孩子学习看图片,孩子们首先看到的是图片最明显的部分,图片中心的牛以及牧童老人,于是我就让孩子们说这个小朋友在牛背上干什么?注意观察这个小朋友的表情动作,发生什么事情呢?和老爷爷说什么呢?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是做注意的动作呢?把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就能马上明白,原来骑在牛背上的孩子给那位老爷爷指路呢。然后引导孩子和我一起朗读《清明》。并再次观看扫墓的图片,提问孩子们图上有什么?人们在干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呢?孩子很快回答,图上的人们在跪拜,但是孩子们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去跪拜?结合图片我给他们讲解举例人们是在特殊的纪念日子用鲜花表示自己对故人的怀念,我们国家把这样的日子叫做清明节。并讲述清明节的由来,引导孩子知道每年的4月5日是清明节。
引导孩子继续看左右下角的小幅图片,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哪些运动和饮食习俗?孩子们踊跃回答,有荡秋千,爬上,去动物园,放风筝等等吃鸡蛋呀。与小朋友们继续对话,家人怎么怀念故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一起欣赏古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个活动孩子参与的很活跃,我也快乐的参与孩子们的描述。看图讲述就是要孩子学会关注整体,同时也要结合其他的图片去发现图画背后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和孩子谈话上应该注意让孩子们听懂,能够很快理解接受,而且要注意孩子的注意力的吸引,让孩子想参与主动交谈会正确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引导孩子完成相应的活动目标。
在绘本活动中,要注意图片在相应时间针对活动的重点,细致的准备展示及讲解....。在活动重点的把握上,我还需要多思考,认真思考后的重点进行每个环节上的把握,努力达成绘本活动的最终目标。
清明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继春节后重大的节日,我国祭拜祖先从古有之。国家实行清明长假,有着很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意义。学生通过纪念革命先烈、祭奠逝去亲人,祭祀华夏始祖,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增强学生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这也使文化习俗焕发新的时代文化精神。因此,学校为了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学校结合清明节这一节庆教育的契机,组织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教育学生“敬怀先人、孝敬长辈、礼貌待人”,渡过一个有意义、充实的清明节。
二、活动时间:
20xx.4.2——4.6
三、活动具体安排:
感受清明文化,了解清明节的由来。(每个班级都要进行此项活动)
1、2年级开展以“我的'清明小诗”为主题的收集古诗活动。
3、4年级开展以“家乡的清明节习俗”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5年级开展以“清明节习俗存在的一些迷信现象与陈规陋习”或者“清明节的不文明的祭祀现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四、活动后续安排:
1、2年级将收集到的古诗采用各种形式张贴在本班级看板上展示。要做的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3、4、5年级年级结合清明节假期的所见所闻办一期手抄报。各班级将好的作品张贴在本班级的看板上展示。以上两项以级部为单位将各班看板拍照后用a4纸打印出来,4.11号上交。
清明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
★ 清明改写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