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唱歌的树中班教案7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设计不能脱离课堂实际,只有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教案的设计需要兼顾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6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会唱歌的树中班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会唱歌的树中班教案7篇

会唱歌的树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话《会唱歌的生日蛋糕》内容,把握作品展示的神奇情节、天真美好的人物形象和欢快积极的情感基调。

2、认识“使别人快乐的人自己也快乐”的道理,学习为别人着想和尝试怎样给别人带来快乐。

3、大胆想象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并发展动手动脑的能力。

4、欣赏并理解故事,能在集体前复述故事。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理解童话《会唱歌的`生日蛋糕》内容

认识“使别人快乐的人自己也快乐”的道理,学习为别人着想和尝试怎样给别人带来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以小熊和小狗拿着会唱歌的生日蛋糕去外婆家的情景表演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帮助幼儿从文学的角度去分析作品,理解故事发展的线索及人物的性格,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1)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故事,并通过动作表情表现故事内容,让幼儿熟悉故事。

(2)让幼儿边看投影仪放映故事幻灯片边听故事录音,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3)通过提问“会唱歌的生日蛋糕是怎么做出来的?”,让幼儿了解故事线索。

(4)引导幼儿讨论:你们喜欢小熊和小动物们吗?为什么?

(5)教师小结幼儿讨论,激发幼儿尊敬长辈、同伴之间互相关心、共享快乐、互相帮助的情感。

3、迁移作品的经验,把故事中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反映出来。

(1)通过让幼儿看“过生日”的录像,让幼儿讨论如何为小熊的外婆过生日及如何让礼物会唱歌的方法。

(2)幼儿分组制作生日礼物,进一步体验作品的神奇情节和欢快积极的情感基调。

(3)开展为小熊的外婆过生日等活动。

4、以小熊的外婆邀请小朋友到她家做客、吃蛋糕的情景表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会唱歌的生日蛋糕》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通过小熊和其他小动物给外婆做出一个会唱歌的生日蛋糕的故事,向幼儿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想象境界和善良美好的心灵。在活动开始的第二环节中,我预设的内容是让幼儿看图讲话。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所留给幼儿的时间却较少,使得许多幼儿没有了表演的机会。分析情况可以看出,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有差距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考虑到个体差异,多关注能力较弱的幼儿。

会唱歌的树中班教案篇2

设计背景:

有关动物的主题是每个年龄阶段幼儿都非常喜爱的内容,但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要把握的主题要点是不同的,对于中班幼儿则侧重于感知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及与人的关系等等。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按以往的经验,教师可能会教给幼儿许多关于动物的歌曲,通过歌唱的方式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了解。但如果只是单纯的歌唱似乎又忽略了音乐自身特有的知识语汇和本体功能。那么在主题进行中,如何使音乐既起到纽带作用,让幼儿在其特有的愉悦感中逐步推进主题的进展,同时又不失音乐所蕴涵的技能要素,使幼儿获得音乐素质的训练与提高?

在动物主题中,青蛙和其他动物叫声是动物的特征之一,模仿青蛙和其他动物叫声是幼儿的兴趣点,而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是中班幼儿应获得的知识点,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于是,我设计了以下集体活动“青蛙唱歌”。

活动目标:

1、 区分音乐的高低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

2、 能用不同的语言节奏大胆想象、表现青蛙的叫声。

活动准备:

1、 大荷叶一张(能容纳活动中的幼儿)

2、 指偶:小青蛙和老青蛙

3、 幼儿自画害虫若干条

活动过程:

一、 合作游戏“荷叶和风”,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

1、 出示荷叶:

——“小朋友,你们看,这会是什么?我们一起把它打开吧!”

——“荷叶长在什么地方?如果一阵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

2、倾听高音区轻柔缓慢的音乐,体验游戏“小风和荷叶”

——“听!风来了,你觉得这是一阵怎样的风呢?”

——“当

轻轻的风吹来,荷叶会怎么样呢?”

3、倾听低音区强烈快速的音乐,体验游戏“大风和荷叶”

——“又有一阵风吹来了,听!这又是一阵怎样的风呢?”

——“当大风吹来时,荷叶又会怎么样呢?”

4、交替进行高低不同的音乐,愉快游戏“会变的风和荷叶”

——“风会变吗?仔细听音乐里的风是怎么变的?”

——“风停了,荷叶怎么样了?”

(说明:以上环节旨在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幼儿多通道感官的共同参与,从而感知音乐的高低变化与身体动作之间的联系。)

二、 体验音乐的高低变化,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现

1、 出示荷叶上的青蛙。

——“谁最喜欢荷叶?”(青蛙)

——“小青蛙们,我们一起跳到荷叶上吧!”(幼儿轻轻跳上荷叶)

2、 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想象青蛙的叫声。

——“青蛙在荷叶上喜欢干什么?它是怎么叫的呢?”(幼儿用不同的语言节奏想象表现)

(说明:这一环节教师可视条件制作多媒体以帮助幼儿拓展想象的空间,如:宁静的夏夜,静静的湖面上有许多荷叶,在大大小小的荷叶上坐着许多青蛙,它们这个“呱呱”,那个“呱呱呱”,高低起伏,象在开演唱会……)

——“原来青蛙有那么多不同的叫声,它就像我们人一样,不一样的节奏就好像在说不一样的话。”

“呱呱!呱呱!”(你好!你好!)

“呱呱 呱呱 呱呱 呱!”(今天我呀真高兴!)

“呱呱 呱!呱呱 呱!”(真热啊!真热啊!)……

(说明:幼儿在交流表现中,不仅获得了语言节奏这一特有的艺术表现方式,同时更关注到动物与我们人类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多角度的理解动物与人的关系。)

3、 试着用高低不同的声音表现小青蛙和老青蛙。

(说明:当幼儿对青蛙的叫声产生浓厚兴趣时,教师可对幼儿的兴趣进行迁移,借助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的叫声来提升幼儿对音乐高低变化的认识。“来来,我是一颗菠菜,菜菜菜菜菜菜……”这首歌曲幼儿非常熟悉、喜爱,它的旋律很具诙谐幽默的感染力,体现老青蛙和小青蛙歌唱时的愉快心情,更重要的是它的.音域跨度也很适宜中班幼儿的嗓音特点。因此,将这首歌曲根据

活动内容进行改编翻唱,并借助指偶表演一定能引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指偶表演:“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片绿绿的荷叶,一只小青蛙和一只老青蛙跳上了这片大大的荷叶。小青蛙见了老青蛙连忙有礼貌地打招呼:‘呱呱!’(高八度),老青蛙见了小青蛙也热情地说:‘呱呱’(低八度)。小青蛙很想和老青蛙交朋友,就用它那清脆的声音介绍自己:‘呱呱,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 呱呱 呱 呱 呱呱 呱呱 呱!(高八度)’老青蛙觉得一个人很孤单,也很想和小青蛙做伴,它就用那低沉的声音介绍自己:‘呱呱,我是一只老青蛙,呱呱 呱呱 呱 呱 呱呱 呱呱 呱!(低八度)’他们越唱越高兴……”

4、 初步尝试同声合唱。

——“你喜欢小青蛙还是老青蛙的歌声呢?为什么?”(幼儿自由选择演唱)

——“虽然老青蛙和小青蛙的声音不同,一个尖,一个粗,但它们很喜欢在一起唱,因为它们觉得那样很快乐,你们想试试吗?”(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尝试同声合唱)

(说明:在熟悉的歌曲、音乐的高低变化、自主选择的叫声这三者的融合中,幼儿不仅获得了音乐的要素,更体验到了歌唱的快乐!)

三、 音乐游戏:青蛙捉害虫

1、 引出青蛙捉害虫,用动作交流表现。

——“青蛙除了喜欢唱歌还喜欢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捉害虫的?”

(鼓励个别幼儿大胆表现捉害虫的动作)

2、 倾听高低变化的音乐,探索青蛙捉害虫的方法。

——“害虫一会跳得高,一会跳得低,青蛙怎么样才能抓住它们呢?”

3、 幼儿随音乐的变化进行游戏。

(说明:“害虫”是幼儿在区角活动所研究的“动物喜欢吃什么——青蛙喜欢吃什么”中自制出来的。教师可将它们垂钓于一根长竿上,随着音乐不规则的高低变化,忽高忽低地抖动长竿,犹如害虫在庄稼地里跳动,幼儿一边跳跃一边捕捉害虫。在游戏的愉悦中,用肢体动作再现音乐的高低变化。)

活动建议:

在活动中,教师可视幼儿的兴趣点在区角

活动进行延伸,如:

在探索角提供更多的动物指偶,引发幼儿想象更丰富的语言节奏表现不同动物的叫声,并提供录音机,以便幼儿自由录制,与同伴交流。

在表演角:投放青蛙的头饰、服装、道具等,引导幼儿将“青蛙唱歌”改编成音乐剧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将自己熟悉、喜欢的歌曲根据情节内容进行改编翻唱。

……

会唱歌的树中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特殊车辆各有不同的本领,体会他们都能为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2.愿意积极参加游戏活动,模仿各种车发出的不同声音。

3.学会运用110、120、119三个特殊的号码。

活动准备:

1.《会唱歌的车》课件

2.幼儿对消防车、洒水车、救护车、警车等特殊车辆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播放汽车鸣笛声,引起幼儿兴趣,并感知汽车的声音

1.游戏:猜一猜(播放音频,点击出现汽车图片)

2.看一看师:大马路上每天都有不同的汽车经过,今天这里开来了几辆特殊的汽车,它们都会唱不同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吧!

二、播放flash动画

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刚刚看到了哪些汽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洒水车)【救护车】

提问:(1)这是什么车?(救护车)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救人)

(2)它是怎么唱歌的?我们来听一听。(模仿嘀嘟嘀嘟的声音)

(3)讨论:为什么救护车会发出嘀嘟嘀嘟的声音呢?【消防车】

提问:(1)这是什么车?(消防车)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救火)

(2)为什么消防车有云梯,它有什么作用?

(3)那你知道消防车是怎么唱歌的吗?(模仿消防车的声音)唱歌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警车】

提问:(1)这是什么车?(警车)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抓坏蛋)【洒水车】

提问:(1)这是什么车?他有什么本领?讨论:

(2)为什么洒水车可以洒水?水藏在哪里?怎样洒水?

(3)洒水车为什么会有音乐?三、想一想师:为什么警车、消防车、洒水车、救护车唱歌的时候,人们要让开呢?

小结:原来他们有紧急任务,警报时提醒大家快让开,注意安全。

四、游戏:

开什么车师: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一些困难,如果有人遇到了困难,小朋友愿意帮助他们吗?

(1)这里发生什么事了?(着火了)小朋友快想想办法,我们该叫辆什么车呢?消防车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呢?(119)

(2)他怎么了?(生病了,受伤了)这可怎么办呢?该叫辆什么车呢?救护车的电话号码是多少?(120)

(3)这里发生什么事了?有小偷,坏蛋。怎么办呢?打什么电话,电话号码是多少?(110)

五、连线师:

这是什么车?我们应该拨那个号码?(消防车、警车、救护车)

小结:生活中各种汽车给我们带了许多方便,我们来学一学小汽车唱歌,一起开回家吧!

会唱歌的树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学习童话,理解故事中熊与同伴、外婆之间相互关心帮助的情感。

3、帮助幼儿认识“使别人快乐的人自己也快乐”的道理。尝试怎样给别人带来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祝你生日快乐》歌的音乐一首。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听。教师播放《祝你生日快乐》歌。

我们生日的时候,谁来给我们唱生日歌的?

2、师:可是你有吃过会唱歌的生日蛋糕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面是怎么说的。

二、教师讲述故事

(1)、第一遍讲述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完整的讲述故事,让幼儿熟悉故事。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这个蛋糕是谁做的呀?有那些小动物来帮忙啊?

3、它们给谁做生日蛋糕呢?为什么要做生日蛋糕?

(2)、第二遍讲述故事师:

1、小熊总共做了几次生日蛋糕呀?(让小朋友们分清故事的层次)我们再来听一听故事里面是怎么说的。

教师边使用教具边讲述故事,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2、小熊为什么要把第一次做的生日蛋糕分给小狗、小羊、小猪吃呢?(因为它们是好朋友,从而引导小朋友们之间有好东西要一起分享)

3、为什么小动物们要一起帮助小熊做生日蛋糕,要一起对着生日蛋糕唱《生日快乐歌》呢?(引导小朋友们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要尊敬长辈)教师小结。

三、理解体验作品——谈话讨论:

师:外婆生日,小熊送会唱歌的生日蛋糕给它。那小朋友们,如果你们的好朋友生日你会送什么给他呢?为什么呢?请你和自己的好朋友来说一说。

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小朋友们之间应该互相关心。

四、结束:绘画——《我心目中的生日蛋糕》

如果你想送生日蛋糕给你的好朋友,你会送什么样的呢?幼儿说一说,然后画下来。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我让孩子们听生日快乐的音乐导入活动,就把孩子带入了过生日的活动氛围中,接着让孩子们完整的欣赏故事,然后分段欣赏,再分段欣赏,最后看一段视频,整个活动过程清晰,孩子们的兴致较高,特别是模仿小熊做蛋糕,一边和面一边唱歌,孩子们表演的很开心,表演蛋糕很诱人时,眼睛一闭,嘴巴里还说:“蛋糕好香啊!”特别的投入,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尽情的表演,效果很好。这次的.教研活动,我通过与老师的交流,了解到了上课还有许多的不足。比如讲故事的语言不够生动,小熊声音的特点没有表现出来,导致上课的时候小朋友的注意力没有能够很好的吸引过来,今后的从工作中,我会认真对待,争取更好。

会唱歌的树中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教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并学会演唱歌曲。

2教育幼儿爱护小动物,不随意伤害和屠杀。

教学重点:

教幼儿理解并学会歌曲。

教学难点:

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电子琴图片头饰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生问好

2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好。森林里马上就要召开唱歌比赛了,许多小动物都报了名,都想得第一名。看!我们现在正在练习唱歌呢!你们也来练一练自己的小嗓子,去和我们一起唱歌好吗?

1、练声

2、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都是谁在哪儿唱歌,好吗?

一、基本部分

1幼儿欣赏歌曲。

2、歌曲中都有谁?

它们是怎么唱歌的?(依次出示几种小动物的课件,启发幼儿说出歌词,并将图片贴入背景同时在复述一遍歌词)

3幼儿练习朗诵歌词

做动作朗诵

4、幼儿再次欣赏歌曲。

5、教唱歌曲

6、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头饰,练习歌曲。教师指导幼儿完整练习演唱歌曲。

a)幼儿完整表演歌曲。

二、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上课情况并教育幼儿爱护和保护小动物,不随意伤害和屠杀。

2、播放音乐。师:听!唱歌比赛开始了,我们一起去参加吧!

附:歌曲

1=4

123231︱555—︱565431︱222—————

小黄狗在门口汪汪汪小鸭子在水里呷呷呷

123231︱666—︱565431︱221—︱

————

小喜鹊在树上喳喳喳小青蛙在田里呱呱呱

说课材料

说教材

这是一首4/4拍的歌曲。曲子旋律优美、好听、节奏明显,易于掌握。适合中班幼儿学习。通过教学活动教幼儿理解并学会歌曲;掌握4/4拍节奏。教育幼儿和小动物做朋友,学会爱护和保护它们不随意伤害和屠杀。教学重点是让幼儿教幼儿理解并学会歌曲。教学难点是教幼儿准确掌握四分音符的节奏。

说教法

本节课紧紧围绕教学内容,采用了创设情境,看图学习朗诵歌词分句教唱歌曲等方法。由于中班幼儿年龄较小,较长的歌词不容易记住。在教唱的过程中创设情境,看图学习朗诵歌词、分句教唱歌曲等一系列方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在幼儿记住歌词的基础上,分句和整首教唱歌曲同时结合动作表演练习演唱歌曲的方法,动静结合,逐步使幼儿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达到教学教学活动的目的。

说学法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练声,培养幼儿的节奏能力

2、初步欣赏,了解歌曲。

3、看图学习朗诵歌词并分句和整首演唱歌曲。

4、完整表演歌曲。

说教学设计

1、通过练声,培养幼儿的节奏能力

2、通过看图,动手操作,初步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歌词,动作表演歌词等方法解决“准确记住”这一难点。、

3、采用分句、整首结合的方法,教幼儿学习歌曲。

4、采用跟唱、做动作演唱等方法,指导幼儿练习、巩固歌曲。

会唱歌的树中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小熊和朋友们互相关心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愿意在集体面前大方地表述自己的见解。

3、感受关心亲人、朋友的快乐。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课件。

2、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熊和朋友们相互关心的情感。

活动难点:迁移作品,想象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生日的祝贺。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最后一幅图片,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教师边出示图片边提问:这是谁呀?她为什么笑呢?

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名叫《会唱歌的生日蛋糕》。

二、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提问:故事里有谁?说了一件什么事情?(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简单地说一说?)

三、出示小图片,请幼儿再次欣赏故事。

教师借助图片再次讲述故事。

提问:小熊为什么要做生日蛋糕?

这块蛋糕与平时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

这块会唱歌的蛋糕是怎么做出来的?

四、迁移作品

讨论:你们喜欢小熊吗?为什么?

熊奶奶喜欢小熊的礼物吗?小熊自己高兴吗?为什么?

你过生日的时候收到什么礼物?

朋友过生日,你想送什么礼物给他?

附故事内容:

会唱歌的生日蛋糕

小熊很爱唱歌,他常常边干活边唱歌。

外婆的生日到了,小熊心想:我给外婆送点什么呢?他决定做一些好吃的小蛋糕给外婆送去。小狗、小羊、小猪听了也都赶来帮忙。小熊边和面边唱起了歌:“祝你生日快乐……”不一会儿,烤箱里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蛋糕真香啊!”小狗说着,打开烤箱拿出蛋糕。小熊走过来问:“不知甜不甜?”说着就咬了一口尝尝。吃着吃着,忽然,小熊的肚脐眼里冒出了他刚才唱的歌儿:“祝你生日快乐……”

小熊给小狗一块,小羊一块,小猪一块。大家高兴地吃起蛋糕。顿时,三个小伙伴的肚脐眼里冒出了他刚才唱的歌儿:“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妙极了!”小熊说“我们来做一个蛋糕,里面可以装许多许多歌呢。”大家和了个大面团,他们齐声歌唱:“祝你生日快乐……”大蛋糕终于做好了,他们把它送往小熊的外婆家。

外婆很开心地收下了生日蛋糕。她吃着美味的蛋糕,还听到了《祝你生日快乐》的动人歌声。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我让孩子们听生日快乐的音乐导入活动,就把孩子带入了过生日的活动氛围中,接着让孩子们完整的欣赏故事,然后分段欣赏,再分段欣赏,最后看一段视频,整个活动过程清晰,孩子们的兴致较高,特别是模仿小熊做蛋糕,一边和面一边唱歌,孩子们表演的很开心,表演蛋糕很诱人时,眼睛一闭,嘴巴里还说:“蛋糕好香啊!”特别的投入,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尽情的表演,效果很好。这次的教研活动,我通过与老师的交流,了解到了上课还有许多的不足。比如讲故事的语言不够生动,小熊声音的特点没有表现出来,导致上课的时候小朋友的注意力没有能够很好的吸引过来,今后的从工作中,我会认真对待,争取更好。

会唱歌的树中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辨别音乐的强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受。

2、掌握歌曲的节奏型,看图学唱歌词,体会演唱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大荷叶一片;故事图画4幅;节奏图;彩笔筒人手一个;音乐。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小跳蛙》,带领幼儿出场。

师: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到池塘边去看看吧!(播放音乐,幼儿随老师学青蛙进教室)

师:咦!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出示大荷叶)

师:哦!原来是一片大大地、绿绿地荷叶呀!我们和荷叶宝宝一起静静的躺在水面上休息一会儿吧!闭上眼睛。(将荷叶放在地上,幼儿围着荷叶坐下)

二、倾听音乐,感受和辨别音乐的强弱。

1、播放音乐,轻风。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感觉这是一阵什么样的风?

教师小结幼儿的回答:哦!美美的风、轻轻的风、温柔的风吹在荷叶宝宝身上它会怎样动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再次播放音乐,轻风。师幼一起轻轻抖动荷叶转一圈)

2、播放音乐,狂风。

师:哇,又来了一阵风,你感觉这又是一阵什么样的风?

教师小结幼儿的回答:如果大风、狂风、龙卷风都吹来了,荷叶宝宝又会怎么样动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再次播放音乐,狂风。师幼一起狂抖动荷叶转一圈)

师:嘘!风停了,让荷叶宝宝休息会儿!(示意幼儿坐下)

3、弹奏音乐,辨别音乐的强弱。

师: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两段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哪段音乐代表轻风,哪段音乐代表狂风。(分别弹奏,让幼儿比较音乐的强弱)

4、游戏。

跟着老师弹奏的音乐,幼儿做出相应的风吹荷叶的动作。

5、音乐停止。

师:风,总算停了,太阳出来了。你们知道谁最喜欢呆在荷叶上吗?(引导幼儿说是青蛙)我们一起学青蛙跳到荷叶上吧!(集体坐到荷叶上)

师:小青蛙是怎么样唱歌的?(幼儿模仿青蛙不同的歌声)

教师小结:哇,你们学得可真棒!小青蛙可会唱歌了,它可是一位“天才音乐家”,我们一起来学小青蛙唱歌吧!

三、掌握《小青蛙》的节奏型。

1、出示节奏图,比较不同,认识附点,学习打节奏。

师:第一张节奏图上面的两个叉叉一条横线是一拍,那么第一张节奏图我们一共要打四拍。(教师示范)

师:第一张节奏图与第二张节奏图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第二张多了附点)当遇到附点,打拍子的时候手要抬高点。

2、教师教幼儿看图打节奏。(彩笔筒人手一个)

3、引导幼儿发现除了老师发的彩笔筒,还可以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拍打节奏。

四、看图学习歌词,将歌词带进节奏。

1、依次出示图片,每张图片代表一句歌词,引导幼儿看图边打节奏边学唱歌词。

2、教师完整示范表演歌曲。

3、幼儿跟音乐完整表演歌曲。

五、歌曲表演。

可分小组表演。一组唱歌,另一组打节奏。或一组边唱边拍打身体,另一组边唱边拍打地板。

结束:

小朋友们,你们表演得可太棒了。听,外面有好多青蛙都看见你们精彩的节目了,都说想和你们比比赛,看谁才是第一名,走,跟着老师去挑战吧!(播放音乐《小跳蛙》带领幼儿出去,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优美的'音乐、琴声、辅以提问和插问,引领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地感受、体验、探索音乐的变化。自主地用动作表现音乐的高低、快慢。从荷叶与风的大小变化,联系到荷叶上的青蛙,从倾听风的变化声,转换到拨动荷叶动作和表现不同的风速。在学习歌曲上,运用节奏图与歌词故事图,让幼儿自主发现节奏图上的符号,认识这些节奏符号,学会正确地打节奏。并看故事图,理解歌词内容,将歌词带入节奏中歌唱。

活动中还有许多处理不当的地方。如:语言带有强制性,过渡语衔接不自然;在出示打节奏的物体时,教师应讲解清楚其敲打的方式,或让幼儿自主探索;在打节奏时,可以让幼儿尝试一下打快节奏,也可以让幼儿用各种物体来打节奏;歌曲表演时,可将幼儿分组表演,丰富歌曲表演形式。

会唱歌的树中班教案7篇相关文章:

会魔法的水大班教案5篇

做有爱心的人社会教案6篇

会吸水的纸大班科学教案6篇

幼儿园会变的圆教案5篇

我在唱歌作文5篇

唱歌活动总结8篇

唱歌优秀作文6篇

教案安全中班教案推荐7篇

教案安全中班教案通用7篇

动物的尾巴教案中班科学教案7篇

会唱歌的树中班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7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