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活动盐的教案参考7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结构合理,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教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是66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社会活动盐的教案参考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社会活动盐的教案参考7篇

小班社会活动盐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哎呀,怎么下雨了。赶紧躲雨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还真对呢。你们说,写这首诗的唐代诗人杜牧,是不是天气预报员呢?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哦对了对了对了,除了扫墓,大家还会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见了,花朵儿朝我招手,蝴蝶在我头上飞来飞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附【古诗】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班社会活动盐的教案篇2

如今的孩子,个个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亲百般呵护,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他们习惯了索取,习惯了“说一不二”,即使父母亲再苦再累也必须满足他们自己的要求,而他们却从不懂得分担。

面对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的现实,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不得不开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么了?但有两个字却不得不提:感恩。于是我们想到了借西方“感恩节”的机会,在园内开展“感恩你我,真情成长”的感恩节系列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为期一周的活动,让孩子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对待父母或者老师,朋友或者对手,快乐或者悲伤,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

活动时间: 11月(11月的第4个星期四是感恩节)。

活动地点: 幼儿园内(根据活动需求确定场地)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感恩节的背景知识,相关故事,歌曲征集等。

2、购买“黄丝带”,用于征集“感恩箴言”。

3、环境布置:幼儿园二楼走道悬挂教师、家长的“感恩箴言”。

4、《感恩的心》手语版示范。

活动过程:

一、环境:幼儿园二楼走道悬挂教师、家长的“感恩箴言”。(11月23日)班级教师集中悬挂。

二、开幕式(11月21日)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幕

2、在升旗仪式中启动,园长、教师、幼儿代表讲话,并邀请家委会代表参加并见证启动仪式。

3、《感恩的心》手语版表演(全体教师)。

4、感恩宣言: 小班——爱自己,爱家人 中班——爱自己,爱家人,爱同伴 大班——爱自己,爱家人,爱同伴,爱生活

5、请一名幼儿介绍“爱的信物”——黄丝带的意义(宽容、理解、感恩、温暖等寓意),仪式当天让所有的孩子们把黄色的丝带带回家征集“感恩箴言”

三、活动:

1、各班教师给幼儿讲一些有关的“感恩”故事。教师提前收集有关的故事内容

2、“爱在海丽达”教职工抒怀(11月23日中午)

3、各班级开展有关感恩节的英文活动(感恩节当天)

4、周四感恩节当天是每月的分享日,各班下午开展感恩分享的`特色活动,邀请家长参与。

四、闭幕式: 周五上午各班分组欣赏二楼“感恩箴言”(班级教师念给孩子听),顺序:n2—k1a—k1b—k1c—k2a—k3a。

小班社会活动盐的教案篇3

一、活动目的

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3.在活动中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

二、活动准备

1.举办家长与宝宝之间的谈话,让宝宝懂得劳动的意义,尊重劳动;

2.家长和宝宝一起搜集关于劳动的新闻事件;

3.预备一些小水桶、抹布、小刷子等工具,供幼儿和家长劳动之用。

选择人物(如商店售货员,马路上执勤的警察叔叔,清洁阿姨),带领家长和幼儿观察成人的劳动。

三、活动方案

1.《环保小卫士》

通过晨间谈话、集体活动进行有关:"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脱掉衣服"、"我会自己吃饭"等系列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的劳动中学会生活的自理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家长和宝宝一起谈论平时在家中都会做哪些家务,之后应该怎样进行家务分配;

通过我是环保小卫士的活动,为我们周围的环境进行捡垃圾的活动。家长可带领宝宝对周围的垃圾进行清理。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开展"我会自己叠被子"、"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叠衣服"、"我能自己擦椅子""我会扫地等活动,以促进幼儿的自理能力,以及热爱劳动的快乐。幼儿可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这一系列活动的学习,然后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班级的各项活动后,进行亲子之间自理能力竞赛活动,具体项目就是班级已经进行了的各项活动如:"叠被子""穿衣服"""叠衣服""擦椅子""扫地"。

小班社会活动盐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往,会以碰碰头、亲亲脸等各种动作表示友好。

2、学习短句: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

3、体验与好朋友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动物、娃娃等玩偶、幼儿生活照片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以游戏引起幼儿兴趣,学说: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许多的小客人,可是他们都很害羞,要小朋友说一句好听的话才肯出来。

2、教师示范:听老师是怎么说的?(嘿,嘿,我们都是好朋友!)谁出来了?老师刚才是怎么说的?找到朋友我们可以和他碰碰头,亲亲脸!(教师拿毛绒玩具与自己做亲密动作)

3、还有许多小客人都躲起来了,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小客人请出来吧。(一起学说短句)(教师拿毛绒玩具与幼儿做亲密动作)

4、请个别幼儿请小客人。

(二)友好示意

1、教师:我们班来了那么多好朋友,小朋友会用一些友好动作来欢迎好朋友吗?

2、若小朋友不理解,老师可以示范和好朋友握握手等动作。

3、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动作来表示对好朋友的友好。

4、请幼儿之间相互学一学友好的.动作。

(三)音乐游戏

1、音乐游戏:碰一碰

2、教师:现在我们要将这些友好的动作放到游戏中去,和好朋友们一起玩一玩好吗?现在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我们听着音乐一起玩碰一碰的游戏吧。

3、游戏2-3次。

(四)总结活动

1、教师: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开心吗?想一想,好朋友在一起还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2、教师播放幼儿在幼儿生活的照片,有一起滑滑梯的,有打架的...(幼儿判断是不是好朋友做的事情)3、教师总结: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一起玩游戏,玩积木,滑滑梯等等,好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能为小事吵架,更不能打架。因为我们都是好朋友。

小班社会活动盐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穿鞋与脱鞋、和幼儿的动作协调性以及灵活性、还有自信心。

2、体会集体合作游戏。

3、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的集体生活以及动作协调性灵活性和自信心。

难点:幼儿对活动的积极参与和幼儿的勇气以及自信心。

活动准备

地胶 小板凳 音乐

活动过程

1.开始:

老师带幼儿进入地胶场,带领幼儿做准备,一起律动。

2.游戏:

(1)鞋与脱鞋:

教师出示鞋,引导幼儿将鞋脱掉。幼儿分别站成两排,根据教师的游戏指令做游戏。

(2) 比赛: 老师将音乐放好,然后跟着幼儿坐在地胶上,引导幼儿怎么把鞋穿上,在观察他们会不会穿鞋。

(3)游戏进行到最后:

音乐停止引导幼儿提出穿鞋的办法。引导幼儿将鞋穿好。

(4)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

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也是教师直接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全面发展的过程。

小班社会活动盐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历史,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2、让孩子们深刻感触到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疑,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问题

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

幼:玉帝要烧毁民间,所以人们得知消息后提前挂灯笼放烟火,免去了这一难。

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

师:元宵节的历史悠久,人们从古至今,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用同样的.方式来庆祝这一个节日,到了现在过元宵节意味着什么呢?

幼:看花灯、吃汤圆等

教师总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以挂灯笼的形势,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庆一年的丰收,喜气洋洋、快乐融融。

三、让幼儿把元宵节的来历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活动反思:

?元宵节的故事》是一个神话传说,传达的是一份浓浓的爱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为了感谢仙女救了人间的百姓,让孩子们感触到,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传承热爱、歌颂中国的传统节日。

小班社会活动盐的教案篇7

活动背景: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我意识强,要他们喜欢集体生活,有一定的难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人际交往”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多为孩子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和同们一起游戏的快乐”。因此,我设计了小班社会领域活动《一起来搬搬》。根据小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的特点,我创设了游戏环境和二次需要大家一起搬的情景,让孩子在宽松的游戏氛围中,激发他们愿意和大家一起搬的愿望,在具体搬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大家一起搬物品,感受一起搬的快乐。

2.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事是需要大家一起做,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重点:

愿意和大家一起搬物品。

活动难点:

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用纸盒围建成蚂蚁的家,纸箱做的蛋糕、面包;奶盒若干。

2、音乐《蚂蚁搬豆》等。

3、大灰鼠装饰一套,小蚂蚁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引入情境,外出觅食。

师生分别扮演蚂蚁妈妈和蚂蚁宝宝,从家出发到外面找食物。

二、基础部分:大家一起来搬搬。

1、游戏:搬运食物回家。

(1)发现食物,一起讨论:怎样把这么大的.面包、蛋糕搬回家?

(2)交待要求:大家要一起搬食物回家,跟着妈妈走。

(3)师生扮演的蚂蚁妈妈和蚂蚁宝宝一起搬面包、蛋糕回家。

(4)提问:刚才我们是怎么把食物搬回家的?大家一起搬心里有什么感觉?

小结:食物又重又大,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搬。大家一起做,会很开心、快乐。

2、游戏:大家一起搬“砖”垒“墙”。

(1)播放音乐,一教师扮演大灰鼠想到蚂蚁家来找食物。

(2)大家讨论:怎么样才能让大灰鼠进不来?

(3)交待搬“砖”垒“墙”要求:要一块接着一块垒,“墙”至少要垒两个盒子高。

(4)播放音乐,师生扮演的蚂蚁妈妈和宝宝一起搬“砖”垒

“墙”。之后,大家一起检查垒的“墙”,引导幼儿将有空隙的地方和不够高的地方调整好。

(5)大灰鼠又来了,看到“墙”垒高了,就走了。

小结:刚才,我们小蚂蚁一人一块,大家齐动手,才能这么快把围墙垒得又高又牢固,让大灰鼠进不来!

三、结束部分:分享甜蜜。

蚂蚁妈妈、蚂蚁宝宝一起品尝蛋糕。

小班社会活动盐的教案参考7篇相关文章:

幼儿小班游戏教案参考7篇

小班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教案7篇

小班足球课教案参考7篇

社会小班教案精选7篇

小班s弯体育教案参考7篇

小班幼儿语言活动教案7篇

小班国庆节活动教案7篇

小班关于手的教案参考7篇

幼儿小班母亲节活动教案7篇

来园活动小班教案7篇

小班社会活动盐的教案参考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4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