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设定挑战性任务,教案能够激励学生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卓越,通过设定开放性问题,教案能够鼓励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培养思维的广度,以下是66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蜜蜂教案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小蜜蜂教案篇1
目标:手脚协调地动作和学习听指令游戏
材料:一些小蜜蜂头饰,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朵,儿歌录音《小蜜蜂找花儿》
过程:
1、出示蜜蜂头饰,教师示范游戏(边念儿歌边找到红花)1―2遍,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
――这是谁?小蜜蜂最喜欢和谁做游戏呀?(交代游戏名称)
小蜜蜂找到谁做好朋友?
小蜜蜂和花儿在干什么?
2、教师帮助幼儿戴头饰,扮演小蜜蜂,并带领幼儿一起边飞边念儿歌数遍。
3、在游戏中,教师通过动作示范和语言鼓励幼儿用脚踮起来走,两只手像蜜蜂的翅膀一上一下(较大幅度地)摆动。
4、进行小蜜蜂找花游戏,让小蜜蜂在反复游戏中逐渐地做到根据指令找花儿:
――现在,小蜜蜂要找哪一朵花做朋友呢?小朋友可要听清楚。
提示:
1、由于托班幼儿自我中心倾向明显的这一年龄特点,游戏中,仍然会出现不根据指令找花儿的.情况,教师只需反复提醒或者示范,而不必责怪和强制幼儿。
2、此游戏亦可作为亲子活动的内容。
附儿歌:小蜜蜂找花儿(小小)
小蜜蜂,嗡嗡嗡,
飞到东,飞到西,
飞来飞去找花儿,
找到红花亲亲嘴,
你是我的好朋友。
(花瓣的颜色可灵活替换)。
小蜜蜂教案篇2
设计思路:
春暖花开,桃红柳绿的时候,有一次带孩子们去小花园里找春天的时候,孩子们喜欢美丽的实物,喜欢各种各样的花卉,当他们仔细观察花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孩子,大声叫起来:“老师,老师,你看那是什么呀?”幼儿们纷纷回头看,有几个孩子很自豪地说“我知道,这是蜜蜂呀!”随后另外几个孩子,在一旁纷纷地讨论起来,“蜜蜂喜欢躲在花上的。”“我在老家看到过蜜蜂的,蜜蜂喜欢在油菜花里飞来飞去。”“我妈妈说的,蜜蜂不能捉的,它要刺人的。”
在孩子们互相的议论中,我发现了这个的契机,我想:怎样让孩子们更清楚地了解小蜜蜂的主要特征呢?于是我准备设计一次集体活动,并且结合近期开展的《动物花花衣》的活动,让孩子在看看、说说、做做的装扮过程中感知小蜜蜂的明显特征,喜欢小蜜蜂。小班的.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新鲜的事物,看到新奇的事物会主动接近,专注地看看、动动、探索其中的奥秘。根据这个年龄特点,本次勤劳的小蜜蜂这个活动,是孩子看到了小蜜蜂,开始产生兴趣,有的孩子也许知道小蜜蜂,有的孩子不知道,把孩子的零星的、不完整的经验,通过一次活动,让孩子真正地了解小蜜蜂的主要的特征,为什么大人要求孩子们不去碰小蜜蜂的原因等等。本次活动主要借助多媒体视频和图片等,帮助孩子回忆对小蜜蜂的已有经验,并且抓住小蜜蜂的触角、身体、尾巴的明显特征,让孩子进行探索。
让孩子通过活动说说、看看小蜜蜂的主要特征,最后自己亲手装扮小蜜蜂等环节来解决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演绎如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勾起幼儿前期观察小蜜蜂采蜜时的情形,激发幼儿装扮的兴趣。
2、说说看看,感知特征:观察与感知特征,引导孩子有序观察并大胆说说蜜蜂特征。
3、装扮游戏,了解特征:通过装扮小蜜蜂,了解小蜜蜂的外形特征以及喜欢采蜜的特点。
4、活动延伸:在音乐情景中体验小蜜蜂采蜜的乐趣。
内容与要求:在看看、说说、做做的装扮过程中感知小蜜蜂的明显特征,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材料与环境创设:
1、多媒体素材:录像一段、音乐一段。
2、装扮道具:小蜜蜂头饰、、衣服、尾巴等装扮材料人手一份;其他动物头饰若干。
3、环境支持:小蜜蜂图片、春天里的花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重点:
勾起幼儿前期观察小蜜蜂采蜜时的情形,激发幼儿装扮的兴趣。
提问:今天有一位动物朋友来做客,一起来看看是谁?你们在哪里看到过它?
小结:暖暖的阳光下,香喷喷的花丛中,是它最喜欢待的地方。
二、说说看看,感知特征重点:
观察与感知特征,引导孩子有序观察并大胆说说蜜蜂特征。
提问:小蜜蜂想跟大家做朋友,它说:我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我,如果你们能够夸夸我,说说你最喜欢我的哪里?我就和你做好朋友。
小结:
(1)触角(儿歌:长长触角找朋友)
(2)身体(儿歌:身穿黑黄条纹衣)
(3)尾巴(儿歌:尾巴上有尖尖刺)安全:我们能不能去摸小蜜蜂呢?
小结:不能随便去碰小蜜蜂,因为它的尖尖刺会刺你的。总结:哇,小蜜蜂高兴地唱起了歌。
三、装扮游戏,了解特征重点:通过装扮小蜜蜂,了解小蜜蜂的外形特征以及喜欢采蜜的特点。
1、提问:小蜜蜂真孤单,它想找好朋友跟它一起做游戏了,那我来试试变成一只小蜜蜂,大家一起帮助我,看看我变成功了没有?
2、提问:我是怎么变成一只小蜜蜂的呀?
小结:你们瞧!原来我是从头到尾变成小蜜蜂的。我像不像?
3、过度:你们也来试一试好吗?别忘了,先打扮头,再打扮身体最后再打扮尾巴。
(1)幼儿探索装扮小蜜蜂,教师以儿歌引导。
(2)鼓励有困难的孩子可以求得别人的帮助。
(3)老师装扮后寻找自己的孩子,提示装扮有误的幼儿即时调整。
四、活动延伸重点:
在音乐情景中体验小蜜蜂采蜜的乐趣。
小蜜蜂教案篇3
教学活动
音乐活动:爱劳动的小蜜蜂
目标:1、能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2、喜欢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歌词的理解。
3、发展爱劳动的意识。
准备:1、熟悉并能弹奏乐曲《爱劳动的小蜜蜂》
2、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蜜蜂采蜜的情景,简单介绍蜜蜂的`生活习性。
3、蜜蜂和蝴蝶的胸饰各一;黑板上画有蜜蜂采蜜的情景;小花每人一朵。
过程:
1、听音乐拍手、走步进活动室。《春天在哪里》
2、复习歌曲《蝴蝶》
教师扮做蝴蝶吸以游戏的口吻引幼儿的兴趣,并回忆歌曲蝴蝶。
3、幼儿学唱歌曲《爱劳动的小蜜蜂》。
(1)教师启发幼儿议论:(出示蜜蜂图)小蜜蜂飞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蜜蜂为什么要去采花蜜?引起幼儿歌唱小蜜蜂的兴趣。
(2)教师边弹琴边示范唱(可录音)提醒幼儿注意听歌词。
(3)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并共同议论歌词的含义。
(4)教师再次演唱歌曲。然后与幼儿一起重复歌词。
(5)幼儿跟随教师学习歌曲并练习几遍。
(6)请幼儿说一说是否喜欢这首歌,自己怎么学习爱劳动的小蜜蜂。
4、听音乐离开教室(开火车)
小蜜蜂教案篇4
教学目标:
2、学唱歌曲《小蜜蜂》,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清晰的吐字来歌唱,以欢快的情绪歌唱小蜜蜂的辛勤劳动,并启发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歌曲的'读谱视唱与一字一音的清晰吐字,用优美的并具有感染力的歌声来表现歌曲意境。
教学进度:第三教时。
教具准备:头饰、磁带、口琴、图画、打击乐器等。
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流程:
情境激发 情 境 体 验 情境创造
情境导入激发思维 初步感知想象理解--> 体验歌曲 吸收表现 激发创编能力
a、入场-->创设情境 欣赏、哼唱、律动、熟悉歌曲 a、自学歌曲 创编情境性歌表演 备:b:模仿练习b、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听《拍手歌》进教室并做简单律动。
2、问好:一半学生吹奏口琴,一半学生唱。
3、模仿练习与重点乐句解决:
a、模仿练习:听、唱几组模仿进行的音。
b、重点乐句:
(2)板书出示
提问:这条旋律除了模仿外还有什么手法吗?(重复)
(3)学生再唱一遍,然后教师用g大调的音高唱一遍。
提问:老师唱的和你们一样吗?
学生回答:略
引出教师唱的是g大调。
方式:抽一个学生到前面改,其余同学小组进行。
(5)纠正答案,并让学生在口琴上找找音高。
4、情境布置的导入:
(1)学生吹奏刚才的旋律,教师配唱歌词“我们决不伤害益虫,快快飞到大树林中”。
(2)设问:是谁要飞到大树林中来?
5、情境布置:
师生在《小蜜蜂》音乐的伴奏下共同布置美丽的树林。
流 程 说 明
情境导入可以景激情,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美的氛围之中,设置疑问可激发学生的好奇与
学习欲望,情境布置时播放的《小蜜蜂》的伴奏音乐可使学生熟悉音乐,为歌曲的学唱作铺垫。
二、情境体验:
1、导入:同学们布置时,教师已躲到花丛后,布置完后,突然从花丛后伸出手(手中拿着小蜜蜂的图画)说:“咦!是谁飞来了!”
学生回答:小蜜蜂!
2、熟悉歌曲:(播放伴奏音乐)
a、教师边用 lu 哼唱,边将手中的蜜蜂随乐飞舞。
b、师生共同用 lu 哼唱。
教师评价学生想象的画面,并用优美的语言再一次将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中去。d、边唱边做简单游戏。
3、学唱歌曲
a、导入:
师:好听吗?想不想学:就让我们在口琴的帮助下自学。
小蜜蜂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观点。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会写9个字。
教学难点:了解蜜蜂引路的`道理。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互动学习,读文识字。
1、创设情境,提出疑问。
2、指导识字,合作学习。
3、点评、范读、感悟。
4、自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标出来。
5、合作认字,记词。
6、再读课文。
7、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8、自读自学。
三、边读边议,领悟其意。
1、简单介绍列宁。
2、读第一自然段。
3、“谈天”是什么意思,能否另换一个。
4、在读中感悟。
5、大家自己读第二自然段。
6、让学生读第二段,领悟其意。
四、提出疑问:
1、列宁要去找谁?
2、列宁打到了他要找的人了吗?
3、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五、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二、自读感悟。
1、你知道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是怎么看出来的?
2、什么叫“亲自”?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
3、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你能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吗?
三、自读交流
1、小组交流
2、路线图展示
四、看图对话朗读
1、出示课文插图,自愿介绍图意。
2、同桌练习人物对话。
3、对话朗读(师生对练)
五、让学生认识到:
列宁是凭借细心的观察和科学分析,在蜜蜂这个“小向导”的“指引”下找到养蜂人的。
六、课后小结:
七、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小蜜蜂教案篇6
设计意图:
中班的孩子能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情感的愉悦与交流,喜欢尝试用动作和声音表现自己的感受。设计了《蜜蜂做工》这一音乐创编活动,歌曲《蜜蜂做工》曲调欢快,音域适合中班幼儿,歌词用词简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够充分调动起孩子的情感,通过活动不仅能让幼儿按乐句边唱、边表演,还能培养他们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活动名称:
音乐活动
活动内容:
蜜蜂做工
活动目标:
1、复习歌曲《蜜蜂做工》。
2、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创编表演。
3、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蜜蜂的头饰、翅膀,场景(树、花、草……),音乐《蜜蜂做工》、《小蜜蜂》。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小蜜蜂》的音乐做动作入场。
二、找到相应的位置,复习歌曲《蜜蜂做工》1———2遍。
三、请幼儿按乐句创编蜜蜂飞舞的动作。
师:(模仿蜜蜂,创设情境):嗡嗡嗡,嗡嗡嗡……。你们猜猜我是谁啊?
幼:蜜蜂。
师:小朋友知道蜜蜂采蜜的时候上下飞舞非常的漂亮,哪我们知道他们有那些漂亮的动作呢?
幼: … …。
(提示性的让幼儿一句一句的创编动作,并将动作编排到相应的歌词中,一边请幼儿跟着唱歌曲,一边带领他们做动作。)。师:我请几个小朋友来扮演花,并分组表演。(一部份扮演花、一部分扮演蜜蜂。)幼:……师:蜜蜂宝宝们,我们一起去采蜜啦!(放音乐《蜜蜂做工》)(一起站起来有表情地边唱边表演歌曲,间奏引导幼儿学小蜜蜂闻花香、采花蜜。)四、交换表演。
五、1、听音乐假装吃蜂蜜,享受劳动成果。(总结)教师:勤劳的小蜜蜂真棒,这样到了冬天就有什么吃?
幼:蜂蜜师:现在,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吃蜂蜜吧。(师幼歌曲《小蜜蜂》做吃蜂蜜的动作,并出场。)2、总结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蜜蜂吗?因为它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所以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它,我们也要象小蜜蜂一样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整个活动的设计都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采取了听、看、唱相结合的'方式,再加上这首歌的歌词朗朗上口,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小朋友学的也很快,大部分幼儿参与活动都比较的积极,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不足方面是:还有及个别幼儿不太积极。有时在环节的过渡和衔接方面更自然些就更好了!
小蜜蜂教案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