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对于写作文肯定不陌生吧,流水账式的作文写出来不仅得不到进步,更是毫无价值的一篇文章,以下是66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清明节感悟作文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清明节感悟作文篇1
清明,我初次接触和的时候,是在很小的时候。那年的清明节的前几天,我的同桌她没来上课,班主任在点名时说了一句,清明节到了,她去给妈妈过清明了,那一周前后,总有同学请假过清明。当时的我就怎么也不理解,什么是“清明”,怎样过“清明节”。为什么没见家家包饺子,也不见谁添置新衣服和新鞋子,为什么我家没有过“清明”,一连串的问题装在心里。偶尔有一天又想起。问的同桌伤心的哭个不停,还挨了老师一顿训,我是一头雾水。但从同桌的泪水里,隐隐约约感到“清明”的感伤。“清明”就这样存入我的记忆。
“清明”,我再次接触的时候,我已经九岁。我们北方的雪,在清明前后才能融化完,那年清明在泥泞的小路上,总是看到路边一小堆烧过的纸灰,还有残留的半片圆纸,有的被风吹落在枯草中,有的吹进低凹处,有一天吹在我放学的路上,我忍不住拾了起来,拿在手上琢磨,到家后还细细地寻问了祖母,才知道清明与死亡紧紧相连。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发现了老祖母的忧伤。我搂着祖母天真地说我不要清明,我家也永远也不要过清明,老祖母笑了。
我第三次感悟的时候,是给祖母过的第一个清明。清明节没到,父母就开始计划了。当时物资非常紧缺,有孝心的母亲教我们用薄薄的白纸,做成朵朵各种各样白色的菊花,放在祖母的墓碑旁。那个清明,要数祖母的那块园地最鲜亮,惹眼。在做花时,想起祖母给我讲清明时的语气和流露出的哀伤,一种隐隐的痛,咸咸的伤堵在心里。从那以后,每到清明前后,就有许多人到我家讨要纸做的花,也让我体悟到了清明与思念,清明与孝道,清明与感恩,清明与生命的种种联系。
2008年,母亲突然去世,当我再次感悟“清明”时,体会到再深沉的祭奠,也不抵不过亲人在世时,那持之以恒的小小关爱。在悲痛之余,考虑最多得是怎样让老父亲健康、幸福地生活,让我们再无遗憾。每每清明,我总以老父亲过的很幸福,我们过得开心,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这也是母亲辛劳一生的目标,在殷殷的火焰中,我能感悟到母亲的微笑。
清明节感悟作文篇2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单位节休加串休共有三天的假期。在这小长假里,大家往返于各地给逝去的亲人扫墓,寄托哀思!每到这时,我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起儿时学过的那首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每次读过都会有多种滋味袭上心头,痛楚、失落、怀念、凄凉……
“春天”这个乍暧还寒的季节里,景色依然显得那样的冷清。只有生命力顽强的小草,拼着命的从地面探出稚嫩的脑袋四处张望!在这个陌生的崭新的世界里,它会经历怎样的生命旅程?冰雪还未完全消融,那些刚刚复苏的万物正在孕育着新的生命。
想想人生何不如此?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我的母亲冒着生命的危险把孩子诞生在世间,那种撕裂般的疼痛,见证了孩子与您血脉相连。再苦再难您努力呵护孩子的笑脸,再苦再累父亲也会保护好家人的平安。如今,昔日的孩子也不在年轻,父亲那高大的腰身也不再坚挺!那曾经浓密的黑发被岁月打磨成稀疏的银丝不在有型!此情此景心底总会涌起无限的伤感之情。世间为什么会有悲欢离合?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好怀念有父母相伴的日子!而此时,我只能茫然地目送那些与双亲散步的同龄人。那渐行渐远的身影,深深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敏感神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晃,我的母亲去世已经多年!往事历历再现,一切又好似昨天。您的面容,您的身影,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与梦境中,有我的母亲对孩子的舔犊之情,更有孩子对我的母亲那无尽的眷恋的、思亲之情!!!
清明节感悟作文篇3
燕子飞到南方去了,有在飞回来的时候。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亲爱的爷爷。您长眠在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孙女和您近在咫尺,却又阴阳两隔,千呼万唤也无法和您相见。这怎么不让孙女悲伤,痛苦,而又惆怅满怀呢。
记忆中清明节曾有过的快乐早已荡然无存。没有爷爷的清明节连天都灰蒙蒙的。无休无止的绵绵细雨让我悲从心起。寒风啊,请你告诉断肠人,那样爱孙女的爷爷怎么就在也不回来了。
透过蒙蒙的雨丝,我又看见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满山的小草还是那么嫩绿,五颜六色的野花寂寞地开放着。还有那无人采摘的碧绿的青蓬。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极了。景物依旧,爷爷却早已不在了。画面再次重现,蓝蓝的天空下,一个女孩握着风筝的线轴,欢快地跑着。哪个紧随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爷爷吗,他的脸色为何这样苍白,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舍不得。
画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女孩跟着爷爷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唠叨中,女孩知道了清明节,清明果,仅此而已。粗心的女孩,你怎么没有看出爷爷眼中的忧伤,爷爷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长着女孩的快乐。
知道无奈的离开人世。
爷爷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了。也终于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爷爷却再也回不来了,陪我度过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清明节感悟作文篇4
清明节的晨曦,我游荡在河的左岸。绕过开满油菜花的田野,衣角抚过枯旧的栅栏,带走那残留的希望。早起的小朋友们,光着小脚丫,踩在松软的沙滩上,伴着银铃的笑声,去捕捉童年的幻影。蝴蝶追逐花朵的脚步,芳草等待露珠的眷顾。远处的山,被雾渲染得虚无缥缈,更添一分独特的神秘。山间隐约的火红,在迷茫中盛开。清风凌乱了我的发丝,微波在我心间泛起点点涟漪。伫立凝视那抹倔强的红,思想不由自主地飘远。清明不应悲伤,先人的尸体虽己化为腐朽,但他们的灵魂还在追逐阳光。清明不该消极,嫩枝仰望着苍穹,萌芽向往着大树,自然一片生机勃勃,我们有何理由不奋发向上?
清明节的正午,我漫步在街的右旁。晨雾褪去,迎来灼热的阳光,给沉闷的大街,画上一笔朦胧的色彩。街上稀疏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心走着,带着眼里迷离的情绪望着远方的道路,有一步没一步地摇晃着。我漠然地看着这一切,不禁嗤地冷笑。人降生欢天喜地,人去世肝肠寸断。人本来就是上帝的礼物,上帝只是收回而已,又何必悲伤。一叠叠的冥币堆放的一起,风孤零零地吹着。火一点点吞噬着,它没有任何反抗、没有任何挣扎,化为灰烬慢慢地逝去。死去的人们是否收到,没有人会知道,也没有人想知道。这只是活着的人们的一种寄托,尽管心中都清楚都明白,却还是不相信欺骗着自己。也许,这样也好。
清明节的夜晚,我凝视星空幻想着。夜渐渐来临了,月悄悄挂上了,星慢慢现身了。奶奶曾经讲过,地上如果消失了一个人,天上就会亮起来一颗星。我眺望着它们,它们就像黑暗中跳动的火焰,用微小的光亮固执地闪耀着。乍一看,密密麻麻,低垂天际,仿佛欲坠。然而越看越是遥远,越看越是深邃。漆黑中的点点亮光,总能给自己内心带来一种深深的平静,平静中蕴含着不灭的生机,蕴含着仿佛大悟的喜悦。就像它们本身,在无尽的黑暗虚空中倔强的不肯熄灭的光芒。死去的人们亦是如此,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努力发光?
清明,我的感与悟。
清明节感悟作文篇5
又到了清明节,这次我没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公坟前祭拜他,我后悔莫及。
晚上我躲到被窝里翻开了我的相册,外公的照片映入我的眼帘,勾起了我对外公的怀念,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让我住到外公家。外公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对谁都是那么友好。每次放学,我总会看到外公的身影,没有一次是例外的。听外婆说,外公就好像一头倔脾气的老牛一样,不许任何一个人去接我,一定要自己去。外公疼爱我,不免让哥哥们有些吃醋,每当外公那零食给我时,哥哥们就好像鬼魂一样,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时的外公就好像魔术师一样,也会“变出”同样的零食给他们,因此外公在我们心里,就有了一种神秘感。
外公疼爱我和哥哥们,一刻也没停过,哪怕在他生病期间。
但是人固有一死,没有谁会例外。就在一次放学的时候,我和哥哥一起去舅舅家,在路上有一些人对我们说:“你外公走了。”那时我们还不了解这个“走了”是什么意思,还以为外公去了哪里。我们连忙向舅舅家跑去,可结果我们谁也没料到。刚踏进大门,我们几个人几乎瘫了,都忘记了该怎么哭,眼泪却不止的往下掉,就这样,外公离开了我们!
虽然外公已离开了我们,但是外公依然活在我们的记忆中!
清明节感悟作文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描写的就是清明时节时的景象,他说的可真不错,清明时候人们脸上几乎没有笑容,只有满脸的沉重。
清明节家家都有个习惯,就是去墓地看望已逝的亲人,带上好吃的,冥币,带上家人的思念去看他们,为的只是心灵上的满足。我家也不例外……
现在一大早,我和我的家人们就早早的起床,准备好一切,去祭奠天国的外公,我好久没见到他了,心里难免有些激动,于是,我们便出发了,一路上,雨不停的下,周围寂静一片,依稀见得远处有几家的灯光,大街上空无一人,即使有几声鸟鸣,也打不破这长久的寂静。我知道,人们现在的心情。
一路上的坑坑洼洼,一路上的绵绵细雨,一路上的人们,伴随着我们进入人山人海的墓区,此时人们不再是欢乐,而是沉重,见到了挚爱的亲人,又有谁能抑制住自己的情感?又有谁能无动于衷。
整个墓区,哭声不断,炮声不断……
我随着大人们走到外公的墓穴,看见了那张饱经风霜的脸,虽然是在照片上,但我依然感受到他的苦。看见了久违的外公,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望着那张永远刻在墓碑上的照片,那疼爱我的外公,你孤独吗,你想我们吗,即使你永远也不能和我说话,但我知道你想我们。
雨还在下着,哭声还在继续,我擦干眼泪,我不哭,我知道您是不想让我哭的,我要做个勇敢的孩子!我听话,做个勇敢的孩子!
雨下个不停,人们的思念也永不停息!
清明节感悟作文篇7
今年的清明节给我感受最大的就是人多车多。清明节这一天,大家非常繁忙,大街小巷,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把一个本来不大的小山城堵个水泄不通,上山的路上竟然到处都堵车.....扫墓、上坟,这是大家怀念故人、传递爱心的传统文化习俗。但清明节好象超过春节的热闹程度,不得不让人有点想法了。
清明节上坟时 还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上坟的人哭着脸的少,面带恬淡微笑的人多。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是说上坟的人心情是悲痛和沉重的。但现在上坟的人流中有大部分以上的人是面带微笑的,这与早晚上下班的人流紧张与疲惫的神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墓地上也有哭泣的,但那都是些刚刚失去亲人没多久的,哭泣大多都是很短暂的,或许这就是现代人的观念。毕竟“人死如灯灭”,生生死死的自然法则是不可抗拒的,大家已经把死亡看的很淡、很淡,所以即便是在墓地,也不觉得这就是悲伤之地。在上坟祭祖扫墓的人流中,一群群一对对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他们或是微笑着打着招呼,或是微笑着边走边交谈,全然没有为地下之人悲伤的心情,他们更多的是互相问候着家常里短、人情世故、过去未来……总之,愉悦的表情伴随着扫墓人,全然没有诗人杜牧描述“欲断魂”的神色。
大家真的把祭祖扫墓看成了放松心情的日子。人生有苦有乐,活着的人的确不需再为死去的人悲伤,而应该为死去的人高兴,因为他们终于脱离了人生的种种苦难了!——不知这样理解对吗?不知道清明节去扫墓的大家都有何感想呢?
清明节感悟作文最新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