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多提高个人成绩,同学们平时就需要多学习写作文,语文成绩想要得到提升,作文的质量是关键的一步,下面是66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袁隆平作文600字7篇,感谢您的参阅。
袁隆平作文600字篇1
中国从古至今伟人不断,他们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其中袁隆平爷爷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提高产量的科学家,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他还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功勋奖章获得者。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9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富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从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水稻的单产和总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二十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公关,早稻产量实现亩产六百多公斤的历史记录。
理想是指路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的动力。“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就是袁爷爷一生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宏伟愿望,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高产并走向世界。目前已经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家推广种植,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爷爷是世界上第一位将水稻杂交优势成功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袁隆平爷爷去世了,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物质遗产“高产杂交水稻”和我们学习不尽的精神遗产,那就是不畏艰辛,刻苦攻关、自强不息把一生都献给土地,献给人类的伟大精神。
袁隆平作文600字篇2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社会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
——题记
有一位老人一直走在科研的道路上,他解决了中国14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他曾多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他曾率先在中国开展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他就是我的偶像袁隆平。
他是一位饱经风霜而消瘦的老人,他那黝黑的皮肤是被太阳亲吻过的色彩,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一道道皱纹,须发已被匆匆流去的时光染成花白,他大步迈向田野,望着收成的水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静谧,他那双粗糙的手,轻轻的抚摸着水稻,眼里充满了喜悦。
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在一次实验中,他所研究的杂交水稻稻谷减少了5%,而稻草却足足增加了60%,在这时有人就说:“人要是能吃草的话,你这个水稻就大有发展了。”面对无数的讥讽,袁隆平爷爷依然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直坚持研究水稻,终于将杂交水稻研究成功,还将它推广到了全世界。每当有记者采访他时,他总会像个小孩子乐呵呵的,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80岁时是80后,我90岁时就是90后。”袁爷爷总是怀揣着一颗年轻的心,面对事物总抱以乐观的心态,正是他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感染了我,对待事情总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那么所有事情都会变得美好起来。
我喜欢他从不言败的精神、乐观积极的态度、纯朴而高尚的品德,他就是我的偶像,一个真正能让我们吃饱饭的男神——袁隆平。
袁隆平作文600字篇3
1930年,袁隆平出生了。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童年时光,几乎都是战争的威胁中度过的。那时的他为了活命,和家人一起到处逃难。
年幼的他不懂,为什么我们中国要受欺辱?为什么我要东奔西走?为什么中国要忍受饥饿和贫穷?等到袁隆平高中毕业,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稳定了,但在他的学业上,大家又一次犯了难。上了大学是好事,可是学啥?父亲的思想比较传统,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走入仕途,升大官,赚大钱。可袁隆平不乐意呀,他不喜欢钱,偏偏喜欢花花草草。在袁隆平的心里,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才是自己的归宿,在别的孩子把赚钱当成理想时,他却对鲜花,绿草,果树有着异常的向往。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1949年,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教。在那几年,他边教课边学习,不光给学生提问题,更喜欢给自己提问题。课堂外的他,经常埋头在田野间,去从实践中找答案。到了60年代,自然灾害来了,很多地方都闹起了饥荒,人们有的饿死,有的病死,就连袁隆平的身体也有些撑不住。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愁得连觉都睡不好。在当时,杂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难题,就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很多人都觉得袁隆平在痴人说梦,可他偏偏不服输——“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人民挨饿的景象就是他的动力,他迈开双腿奔走进田野,去寻找那从未有人见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着大太阳,脚踩在烂泥里,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寻找,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可这仅仅是第一步。实验,观察,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潜心研究了好几个春秋,他才使杂交水稻成为了可能。
袁隆平作文600字篇4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茎秆像高粱—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我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乘凉。”袁隆平这样描述着他梦想。
1961年7月一天,袁隆平在找到常规品种实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众不同水稻———穗子大,籽粒饱满,这株水稻就是天然杂交水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存在天然杂交水稻,那么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提高产量,让人们不再挨饿。
然而,要想培育出真正杂交水稻,就必须找到雄性不育系水稻作为“母稻”,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任务。为什么呢?袁隆平说“它本是一粒野生种子,不知哪一只候鸟把它吞进肚里,将其分泌胃液刚好将它雄性抹去了,而保留了它雌性,并把它排出体外。命运使得这粒种子在这美丽原野,落地生根。
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到一个农场旁沼泽地里,袁隆平两位助手发现了—株奇异野生稻———雄性不孕水稻。这是比金子还珍贵“母稻”呀。袁隆平两位助手小心翼翼地将它连根带泥挖了出来。种稻试验田里,袁隆平听说后,连夜乘火车赶到了南海,像照看自己孩子一样,日日夜夜守候在这株珍贵野生稻旁。
后来,经过多次实验,可以大面积推广高产杂交水稻终于诞生了。袁隆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将水稻杂交应用于实际生产科学家。为了这一天到来,他已经付出了长达十几年艰辛努力!
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大幅提高了水稻产量,解决了许多人吃饭问题,创造了神话般奇迹,人们都说他是“当代神农”。
而在昨天,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爷爷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袁隆平作文600字篇5
“我一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想必大家对这句话都很熟悉。没错,这就是袁隆平生前所说过的话。
袁隆平,是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可是在这之前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但那个时候的中国,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还有许多人都在挨饿。所以,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他的航天梦,从事研究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一生都在研究杂交水稻,他的功劳,是无人能与之匹敌的,这一切都来自他对祖国深沉的爱,正因如此,他致力于研究的杂交水稻才能一次次地刷破记录。他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工作的路上。”也正因为这种精神,他才能成功研制出高产量的杂交水稻。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没有人是神仙,我们都要吃饭,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我们的温饱问题,还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布朗所提出的二十一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一问题。
袁隆平还有个伟大的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稻遍布全球梦。虽然这个梦想还未彻底实现,但我相信不久后,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袁老先生在天上看到这一切应该会很欣慰吧。
凡成功者,必定向有坚定而明确的理想,他们把理想作为自己的航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直达自己梦的彼岸,袁老也正是因边有这种坚定而明确的理想,所以才成功地研制成杂交水稻。
世上没有难题,如果有难题,詹天佑不会建成冻土上的铁路,袁隆平也不会研制成高产量的杂交水稻,更不会研制出盐碱地上的杂交水稻,所以,我们要像他们一样,用汗水磨砺人生,用灵感突破创新,用机遇实现跨越。
袁隆平作文600字篇6
这是全国人民悲痛的一天,超级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去世,举国上下,悲痛欲绝。
袁隆平爷爷去世的消息在各个媒体平台上出现,广大人民纷纷表示不敢相信,不敢面对他们的“食神”去世了的消息。
袁爷爷真的是太伟大了!
他年虽近百,却不在家乐享天伦之福,而是终日奔波在实验田,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一株株如同一只只精灵的秧苗,在和风中翩翩起舞,那镌刻着岁月沧桑的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
袁爷爷毕生追求的是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做到了。我们中国人,因为有袁隆平爷爷,端稳了饭碗,不再为一日三餐发愁,世界都为之震惊。
像这么一位对人民做出卓绝功勋的杰出科学家,广大人民怎么忘得了他?请看看各个媒体平台下的评论: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稻花香处忆袁老,泣雨声中送英雄。我们的“神农”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带着种子去往了其他地方,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再听听人们的请求:天安门广场降半旗致哀,沉痛哀悼为中国人的温饱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的袁爷爷。
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他活着。”司马迁也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袁隆平爷爷的死,重于泰山,而且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袁隆平爷爷生前说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他将一生奉献在水稻之中。除了他可以说我浪费粮食,其他人没有资格。因为是他让我们不再饥饿,不再担忧温饱问题。
请求国家将5月22日设为珍惜粮食日!以此纪念我们的袁隆平爷爷。
学生们应该铭记5月22日,好好学习,带着袁隆平爷爷那份对我们的希望,为国家争光!
袁隆平作文600字篇7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工作和生活的安江农校采访。
安江农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我一踏进校园,就被“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振憾了。学校里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果树成林。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袁爷爷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所学校任教。当时,全国人民严重缺少粮食,过着苦日子。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饿肚子。从此,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揭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终于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从地处物种变异天堂的安江农校发源并走向了世界。
学校的老师还介绍说,现在为了让人记住袁爷爷的伟大发明和贡献,准备建设“安江农校杂交水稻园”,建成后,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师讲解完后,带领我们在学校里参观。阵阵凉风从身边拂过,我想:袁爷爷为什么能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师。老师沉思片刻,告诉我:这或许是因为他勤奋务实,潜心进取,心想人民吧,因为袁院士有个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哦,我终于明白了,袁爷爷为了我们的吃饭问题,用自己的知识,付出那么多的心血研制杂交水稻,真是伟大呀!
袁隆平作文600字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