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写作水平的最佳方式就是多练笔,平时多写作文,让自己的语言表达得到有效提升,学点写作知识,看点写作书,才能提高写作文的水平,下面是66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写景点的作文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景点的作文篇1
大家应该都知道普陀山是一个环境非常好的地方。那大家知道普陀上有哪些旅游景点吗?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先是佛庙,哪里有许许多多的佛。有十八罗汉,有观音菩萨,还有如来佛祖……如果大家去了这个地方,一定要安静呦。
再是一个喝茶的地方。那里人很少,也非常的清静。在旁边的服务员阿姨倒了几杯茶,大家都纷纷说:“真好喝!”可惜我一点都没有喝到,谁叫小朋友不能喝呢?
最后是一片非常隐秘的花园。为什么叫它隐秘的花园呢?原来是这样的,这个花园的通道很隐秘,所以才叫做隐秘的花园。
我觉得普陀山这个地方不仅很安静,而且还有许多的旅游景点,大家来到这里都很开心。
写景点的作文篇2
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江南古典园林,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
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
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嘉靖、万历年间,截止20__年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园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字子仁,号笠江,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潘家是当时上海的望门大族。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长达九里的上海城墙建成,使及东南沿海的倭患逐渐平息,二十余年来生命财物经常受到威胁的上海人民稍得安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并开始繁荣。士大夫们纷纷建造园林。
潘恩年迈辞官告老还乡,潘允端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从1559年(明嘉靖己未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建造园林。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
豫园当时占地七十余亩,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古人称赞豫园"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
潘允端晚年家道中落。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潘允端去世,潘氏家庭日趋衰微,无力承担园林修缮和管理所需的巨大开支。明朝末年,豫园为张肇林所得。其后至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为不使这一名胜湮没,当地的一些富商士绅聚款购下豫园,并花了二十多年时间,重建楼台,增筑山石。因当时城隍庙东已有东园,即今内园,豫园地稍偏西,遂改名为西园。
1860年(清咸丰十年),太平军进军上海,满清政府勾结英法侵略军,把城隍庙和豫园作为驻扎外兵场所,在园中掘石填池,造起西式兵房,园景面目全非。清光绪初年(1875年)后,整个园林被上海豆米业、糖业、布业等二十余个工商行业所划分,建为公所。至解放前夕,豫园亭台破旧,假山倾坍,池水干涸,树木枯萎,旧有园景日见湮灭。
1956年起,豫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⑽,历时五年,于1961年9月对外开放。现豫园占地三十余亩,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树木苍翠,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体现出明清两代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
豫园1959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豫园于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2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萃秀堂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深隐于大假山北麓,面临峭壁,北倚高墙,古木交柯,佳卉盈庭,环境清幽淡雅,静坐堂中推窗便可近观大假山景。现设古玩店。
"渐入佳境"语出《晋书?顾恺之传》,这里有引人入胜之意。游廊石板铺地,中为小桥,两侧有鹅项靠,可以坐观山光水色。廊中间竖一太湖石立峰,高约2。3米,亭亭玉立,故名"美人腰"。
元代铁狮位于"渐入佳境"游廊前。左雌右雄,铸造于1290年,底座上有款识:"章德府安阳县铜山镇匠人赵璋"、"大元国至元廿七年岁次庚寅十月廿八日"。
大假山用数千吨浙江武康黄石建成,由明代著名叠山家张南阳精心设计堆砌,也是他唯一存世的作品。山高约14米,潘允端在《豫园记》中对大假山的评价是:"峻颇惬观赏"。
仰山堂为五楹,北有回廊,曲槛临池,可以坐憩堂内有录自晋王羲之《兰亭序》的"此地有崇山峻岭"匾额。卷雨楼名取自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诗句"珠帘暮卷西山雨"。
三穗堂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建西园时所建,高9米,是园中的主要建筑之一。在清代,这里是官府庆典和"宣讲圣谕"之处,也是地方上文人士绅聚会活动的场所。
银杏树高达21米,枝叶茂密,相传为建园时园主人手植,已四百多年。
万花楼下四角有梅兰竹菊图案漏窗四幅楼南面有湖石假山。四周多回廊曲槛,廊旁的白色粉墙边,依墙缀以石峰,栽植翠竹。
复廊东端有一小轩,在这里探首俯视则清泉如镜,隔崖相望则石峰壁立,面山对水,有古人"观山观水两相宜"的情趣,故名两宜轩。北面有建筑名亦舫,形状如古代之船舫。
复廊,中间用墙分隔,两边皆可行走。墙上开设着形状不同的漏窗,从漏窗中左顾楼台掩映,右望溪流峰石,宛如图画小品。廊西端连以方亭,亭中有匾,上题"会心不远"。
鱼乐榭周围古木参天,凭栏可观池中游鱼。榭前小溪上的隔水花墙体现了江南园林小中见大的特点。小溪长仅数丈,花墙把小溪隔而为二,墙上开设漏窗和半圆洞门。从鱼乐榭旁有一株已度过三百多个春秋的紫藤,每年初春时节,枝条上绽满白色的小花。
和煦堂与点春堂隔水相望,堂呈方形,周围开敞。堂内陈列的一套家具,包括桌、椅、几和装饰用的凤凰、麒麟,都用榕树根制作,已有上百年历史。旁有石蹬通向听鹂亭。
"打唱台",也叫"凤舞鸾吟"。戏台依山临水,台前的垂檐,雕刻细腻,涂金染彩。戏台四面的石柱上,分别有描绘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对联。
点春堂东南有湖石假山抱云岩,水石缭绕,洞壑幽深。山上有双层楼阁;上层名快楼,下层称延爽阁。从快楼朝南而下,还有静宜轩、听鹂亭,周围绕以花墙,自成小院。
穿云龙墙位于点春堂西,龙头用泥塑成,龙身以瓦作成鳞片。园中另外还有几处龙墙:大假山后有卧龙,和煦堂西有双龙戏珠,内园"可以观"前有眠龙,各具特色。
点春堂整座建筑为五开间大厅,扇上雕戏文人物,梁柱花纹造型奇特,饰以金箔。堂后有临池水阁,上有匾额曰"飞飞跃跃"。点春堂建于清道光初年,曾为福建籍花糖洋货商人在沪祀神议事之^所,俗称"花糖公墅"。小刀会起义时,这里是起义军的城北指挥部,小刀会领袖之一太平天国统理政教招讨左元帅陈阿林在此办公,发布政令,称"点春堂公馆"。起义失败后,点春堂遭到严重破坏,清同治七年(1868年)又集资重修,历时四载完工。现堂中挂晚清画家^任伯年的巨幅国画《观剑图》。画两边是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对联:"胆量包空廓,心源留粹精"。堂内还陈列着起义军使用的武器、自铸的钱币日月钱以及发布的文告等文物。
流觞亭,因其两面临水,取《兰亭序》"流觞曲水"之意。亭侧有三曲板桥,贴水而筑。三曲板桥西是浣云假山。山以湖石堆成,北倚得月楼,西临清泉。山洞盘桓,循洞可达山顶,洞内有泉,涧溪水从洞内流出。
写景点的作文篇3
暑假,爸爸,妈妈带着我去了东戴河,东戴河可真美啊!
刚到东戴河,我们就来到了海边,我被眼前的海面吸引住了,海面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镜子。海水里有绿色的海草,我把小脚丫伸进海水里,发现凉凉的。我迫不及待地下水了,一不小心呛了一口水,海水的味道咸咸的。
玩累了,我们来到了金黄色的沙滩上休息,发现沙滩上有许多颜色的贝壳,白的、黑的、黑白相间的………美极了! 我捡了许多贝壳,发现每个贝壳都很脆弱,一踩就碎了。
沙滩上还有一只只奇怪的小家伙,它的名字叫寄居蟹,它好像把贝壳当成了自己的家。寄居蟹伸出了头,大摇大摆地挥舞着自己的大钳子,仿佛在说没人能赢过我。爸爸帮我捉了一只寄居蟹,正好,我把它放在了我们堆的沙堡里,结果它怎么也爬不出来,真是笑死我了。
我喜欢优美的东戴河,我爱美丽的东戴河,小朋友们,如果有时间,也来东戴河看一看吧!
写景点的作文篇4
记忆是一篇美景,定格了我心中的每一瞬间,美丽的三亚风光在我心中留下了最美的印象。
三亚位于中国的南方,是一座小的海上城市。我对那里印象最深的就是天涯海角。以前这里地域偏僻,交通闭塞,一些人只能来不能回,也就有了“天之涯、海之角”的说法。
天涯海角的石头格外奇特。它们在太阳的照耀下显得熠熠生辉,就像一个个小宝石。这些小宝石把金黄的沙滩点缀得更美丽了。三亚的沙滩是金黄色的,一眼望去,只见一圈沙子包围着大海,就如同慈祥的母亲怀抱着她那可爱的孩子。沙滩很柔、很软,一脚踩上去,犹如踩上了一块柔软的纱布上。有一些小沙粒真淘气,它们钻进我的鞋子里,怎么弄也弄不出来。
在沙滩旁,大海弟弟用浪花拍打着沙滩,奏出美丽乐曲,好像在唱“快来啊,快来啊!快来玩啊!”人们被大海的歌声打动了,便小心翼翼地踩着沙滩投进了大海弟弟的怀抱里。它更高兴了,便又唱起歌来。蓝天和太阳看见人们那么开心,笑了。顿时,天更蓝了,天更热了,人们更开心了!
三亚的天涯海角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当我想起大海的时候,都会想起三亚的天涯海角。
写景点的作文篇5
每当读到“长江三峡”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总想亲自去领略一番那的湖光宝色。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尝,来到了这游览观光胜地——长江三峡。
当我们到达了第一个峡——龙门峡的时候,那里的水是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我们的船摇摇欲坠,好像随时随地都会有翻船的危险。长江三峡可真像课本里所描述的一样水急、船险。当我们过了龙门峡,眼前就出现了一块大石头。它犹如一匹瘦马的身子,在身子的前面有一条石缝,头就好像在这一条石缝里。我想:“这也许就是书上所说的‘山奇’了吧。”就在这时,导游阿姨对我们介绍说:“这叫做‘钻马石’。”接着又绘声绘色地说起了关于这块大石头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吝啬的财主。他买了一匹马用来磨磨,既不给它草料吃,又不给他水喝。那匹马后来实在忍受不了了,就从财主家里逃了出来。一直逃到了悬崖上,眼看财主就要追上来了。那匹马再也受不了财主的虐待,就毅然的向石缝里钻。可是,钻了一半就死了。当财主赶到的时候,立刻死了。
接着,我们又来到的第二个峡——巫峡。那里的水比起第一个峡,可要汹涌多了。不过,我们的小船最后还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穿过了这个险峡。后来,我们还穿过第三个峡,看了《十万个为什么》上未解之谜的悬棺……
夕阳西下。我们的小船静静地靠岸了……
写景点的作文优秀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