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充分准备演讲稿可以提升我们的演讲信心,演讲稿的准备过程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敏捷和逻辑思考能力,以下是66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红色故事演讲稿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红色故事演讲稿篇1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翻阅这一百年来共产党历史事迹,无不动人心魄,其中让我最为震撼的就是堪称“奇迹”的长征。
长征,是共产党领导下工农红军进行的一次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月,两年里红军们一边要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一边要面对路途中极端恶劣的环境、气候,弹药不足、食物极度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大军依然坚持翻越了蜿蜒曲折的五岭、险峻的乌蒙山,渡过江面宽阔,水急浪大的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走过积水淤黑、泥泞不堪、鸟兽绝迹、人烟荒芜的草地。全程两万五千里,历尽艰险,去时8万多人,最后只剩下3万余人。
在万里长征这场磨难中,红军全体战士表现出坚韧不拔、团结一致的精神,其中红军领导人周恩来做出的表率尤其让人敬佩。据当年参加长征的战士回忆,周恩来是在长征中走得最辛苦的一个领导人
作为共产党中央领导人,他坚持与战士们一同行军,不搞特殊,而且还特别体恤战士们,自己的行李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不给负责搬运的战士增加负担。此外他还要研究敌情、指导红军干部、处理公务、还给战士们做宣传,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由于长期操劳,又只吃野菜和青稞,营养跟不上,周恩来终于病倒了。
在过草地的途中,有一次医疗人员为周恩来煮了一小碗稀饭,不料却被周恩来严厉地拒绝:“你们不知道部队的人都在吃什么吗?!”尽管医疗人员一再劝说,他只说了一句:“我们是革命的队伍,要官兵一致,好坏大家都要一样。”最终还是没有吃下稀饭。
周恩来坚强的意志和行动鼓舞着大家,以身作则的精神激励着大家,人人平等的信念感动着大家,红军上下一心,终于粉碎了敌军的阴谋,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看了共产党革命前辈们在长征中的事迹,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同时还要学习革命前辈们排除万难都要向前走的精神,在碰到困难时不要轻易说“不”,坚持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一步一个脚印,朝我们的目标迈进。
2024年红色故事演讲稿篇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杨靖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早年接受革命影响,在开封读书期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他曾组织反帝爱国罢课游行。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失败后,在家乡领导游击战争,不久,在河南、上海、东北等地,做党的地下工作,曾五次被敌人拘捕,受尽折磨,都坚贞不屈。“九一八”事变后,经党营救出狱,他不顾病痛缠身,立即投入抗日救国斗争。他先后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代理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第一路军总指挥。率领抗日联军战士,在东起长白山,西抵辽河平原,南达黄海岸的广大地区,展开抗日游击战,到处袭击日军的据点、破坏敌人交通设施,仅1937年至1938年间,就连续战斗数十次,攻克大小城镇10余处,歼灭日伪军2。5万余人。1938年10月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寇视杨靖宇为心腹之患,调集大量兵力,对抗日联军进行严密封锁,疯狂围攻。杨靖宇率部转移到原始森林中,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以草根充饥,用泥巴裹伤,顽强战斗,毫不气馁。仅1939年一个冬季,就歼敌数千人,冲破敌人11个军管区的兵力包围。日寇闻风丧胆,悬赏10万大洋捉拿杨靖宇,并调集30万重兵“讨伐抗联”。杨靖宇将部队化整为零,开展“麻雀”战。1940年初,他率部转战至蒙江县,由于叛徒出卖,被敌人重重围困。在四、五架飞机配合下,日伪军实行“梳篦”战术,八面包抄。杨靖宇将分队疏散后,只带两名警卫员在林海雪原中与敌周旋了三天三夜。最后两名警卫员先后牺牲,他孤身一人被封锁在蒙江县保安村外的树林中。2月23日下午,杨靖宇与敌遭遇,他一个人同几百日伪军激战1个多小时,最后身中数弹,其中一颗打中胸部,才终于倒下,壮烈殉国。时年35岁。他牺牲后,敌人残酷地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在他的胃肠里没看到一粒粮食,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敌人为之骇然,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顽强”的人。抗战胜利后,党组织费了很多周折,找到了他的遗首和遗体,长白山区各族人民为缅怀这位民族英雄,在通化市郊修建了杨靖宇陵墓。
杨靖宇将军牺牲了,但他没有倒下,他和许多革命志士一样矗立成我们心中永久的丰碑。我们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下长大,那样惨痛的记忆或许我们感受并不深刻,或许我们仅仅从教科书上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或许对于历史的了解不及对于一个偶像明星的了解。但是,要知道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啊!
回顾历史,我们有太多的痛苦和屈辱,任人宰割的命运让国人长时间难以昂首挺胸走路,是我们的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一次次突进,一步步跨越,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不断推出新的希望。
有了中国共产党,祖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富强。宏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让我们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强大,让我们一起为她加油!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24年红色故事演讲稿篇3
?生死考验》
许许多多共产党人在生死考验面前,毅然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对党绝对忠诚的坚定信仰,对信仰至死不渝。
怀有3个月身孕的她,黄长娇。在长征前夕,服从组织安排留守瑞金坚持游击斗争。由于游击斗争很残酷,黄长娇有过三次被捕坐牢的经历,每一次都游走在生死边缘。
还记得黄长娇最后一次被捕入狱,敌人让她说出游击队的成员及联络方式。审问几天没有结果,刽子手开始动刑,先是灌辣椒水、用蚊香烧,实施各种令人发指的酷刑。黄长娇毫不屈服。敌人恼羞成怒,握着一把大刀向黄长娇狠狠砍去。刀刃卡在她左肩膀骨头上,顿时皮开肉绽,血流如注,直至昏死过去。后来黄长娇缝了30多针,刀疤达14寸长。但,严刑拷打对黄长娇来说,简直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倒把白军自己累得够呛。刽子手什么人物没见过?可还从没见过这种宁死不屈的受刑者。
过了几天敌人把黄长娇放了出来,敌人一直暗暗地监视黄长娇。后来,黄长娇好不容易找到个机会,带着年幼的孩子从敌人的监视下逃了出来。
此后,黄长娇担任游击队长,带领游击队突围转移。然而,面对国民党的疯狂“清剿”,游击队的处境越来越艰难。这次,游击队又被敌人追赶了一天,大家饥寒交迫、精疲力尽,眼看就要跑不掉了。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走在前面的黄长娇深知带着年幼的儿子会拖累战友们转移。几年的战斗生涯,她见过太多母子分离的场景,而现在自己也面临同样的抉择。可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妈妈呀!为了保护孩子、保全战友,黄长娇强忍着泪水对孩子说:“儿子,咱们来跟叔叔们玩捉迷藏吧。你去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除了妈妈,谁来也不要出来,更不能出声,知道吗?”
孩子信以为真,迈开小腿用力地跑开。黄长娇迅速指挥游击队,走向另外一条山路。可孩子终究还只是一个孩子,跑了几步,回头不见了妈妈,孩子吹响了唯一的玩具:一个哨子。哨子发出尖啸的哨音,黄长娇的心揪了起来,泪水爬满脸颊。哨音渐渐变得急促,突然传来孩子的叫喊声:“妈妈、妈妈,我在这儿,妈妈、妈妈。”孩子的叫喊声渐渐变得急促,充满绝望,揪人心魄地在山谷中回响。随后,就听到了一阵杂乱的枪声,孩子的叫喊声戛然而止。
一钩残月、遍野寒霜,脱险的游击队员们入睡了。夜色中,黄长娇磕磕绊绊地原路返回。在一条小溪旁,她看到了死去的儿子。皎白的月色中,孩子的脸上凝固着惊愕的表情,手中还紧紧地握着那个哨子。
在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中,无数共产党员把对革命的信仰转化成坚定的信念。当人们问起黄长娇对自己的经历有何看法时,她含着眼泪回答看着那个哨子说到:“我常常会想起自己的儿子,但我对我选择的信仰至死不渝。”
以上是网小编精心帮大家整理的讲红色保密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优秀演讲稿精选4篇,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4年红色故事演讲稿篇4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发扬红色精神,立报国之志》。
从1920__年5月北京城内爆发出那觉醒的呐喊到1949年10月北京城内响彻云霄的《义勇军进行曲,从1920__年七月嘉兴红船上传出的拯救中国的声音到20__年党的__大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从马列主义在中国大地的延续。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中国共产党用红色精神让红色鲜艳的幸福之花开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五月,神圣的五月,多少年前的这个时候,先烈们用他那火热的身躯解放了全中国。青春不会再回,年轮不会再回,历史不会再回,但它永远记在中华民族的丰功碑上,闪着不朽的光辉。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为了革命的胜利英勇牺牲在红军翻阅雪山的途中,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同敌人般残酷的考验着战士们的意志,寒冷侵袭着每一个人。一位军需处长为了确保行军正常进行,为了长征的胜利,尽量为每一位战士配备棉衣,而自己却身着破旧单薄的军装被寒冷夺取了生命,他倚靠在光秃的树干上,好像一座雕塑,这座雕塑就是红军长征中永远屹立不倒的丰碑,这座丰碑就是红色精神的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铁人王进喜凭借“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的爱国热情投身建设,在大庆一座座像解放军战士一样耸立的石油钻井,就是“铁人精神”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
仰望这座伟大丰碑我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也正是这种不去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如烟,恍如一部诗篇巨着,以悲壮、以凝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这部宏伟诗篇中,爱国主义从来都是一面鲜艳的红旗,指引我们奋发向前!
今天,坐在宽敞明亮教室的我们,沐浴着祖国的春风,成长在幸福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我们,仰望着我们的五星红旗,更应该深刻领悟和继承红色精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为祖国的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青春。
作为一名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重温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在理想的天空中搏击,用科学知识丰满羽翼、武装自己。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响应时代的号召,弘扬民族精神,挺起我们的民族脊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
2024年红色故事演讲稿篇5
小时候,看着有关长征的电视节目,我曾天真地问爷爷:“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爷爷摸摸我的头,只是叹了一口气,说声:“傻孩子!”对于幼小的我来说,长征是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上了小学,一次小伙伴们在一起又争论起这个话题,一位同学说:“如果我生在那时候,我一定在雪山和草地开许多许多的商店,专门卖健力宝和巧克力给红军爷爷。”当时连老师都忍不住笑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一首多么气势的壮歌,这又是一个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啊。
爷爷讲的故事穿越时空,把我带到了七十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
漫漫征程,红军跨越11个省,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红军的热血?长征路上的第一战——血战湘江。红军战士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拼死渡江,牢牢锁住渡口,誓死保卫中央,红军战士死伤过半,8。6万人仅存3万人。生死攸关,痛定思痛,关键时刻,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从此,红军心存信念,充满了希望,__的军事思想成了红军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的制胜法宝。四渡赤水演绎了战争的千古绝唱,红军跳出了国民党__的包围圈,从此长征路上捷报频频: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红军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终于迎来了“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欢腾。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奇迹、世界军事的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动地的革命篇章。长征途中,红军不畏征途艰险,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难,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爷爷曾讲过在长征中发生的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样,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党费。
茫茫两万五千里长征路,面对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面对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面对险象环生的沼泽草地,所有红军官兵坚守着这样一个铁的承诺,只能攀登,不能停留,只能向前,不能回头,直至牺牲自己的一切。正是有了这种为党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信念,在死前的瞬间,在大雪埋身的瞬间,他们依然非常清醒,还念念不忘伸出胳膊指向前进的方向,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他们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精神永生,永远激励着活着的人革命到底。这些震撼心灵的画面,向人们雄辩地证明:世界上的中国红军长征史,就是红军官兵在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下的奋斗史。
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从长江以南奠基于大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的战略任务,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地球上的一条永恒的红飘带;
长征是铭刻在人类历的一部英雄史诗;
长征是中国__在中华民族历谱写的千古绝唱。
70年弹指一挥间,长征已经走进了历史的深处。但时至今日,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造就的不朽精神却依然穿越时空,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长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着我们这一代人,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听着爷爷讲红军长征的故事、我们唱着长征歌曲,长征精神已从父辈身上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并且成为我们的人生航标,不断激发着我们潜在的生命能量。
正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听着爷爷讲的故事,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浮现在我的面前,那一幕幕战斗的场面壮烈在我的身边……也许我无法体会先辈们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的真谛,也许我永远不能走进长征中牺牲将士的英灵,但我明白了什么叫华夏子孙“生当做人杰,死为亦鬼”那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我懂得了中国__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英雄气概。
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我的耳畔,老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孩子们尽情的游戏……
我已经看见了那飘扬的国旗上,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颜色,是长征点燃的火炬燃烧在中华大地的上空。
最后请让我用歌声来结束我的演讲: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
从今走上繁荣富强……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2024年红色故事演讲稿篇6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人民生活幸福,我们的学习环境条件无比优越,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可我们想过今天的幸福是怎么来的吗?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啊!
刘胡兰姐姐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是刘胡兰牺牲xx周年纪念日,我们深切缅怀她!让我们重温一下刘胡兰姐姐的英勇事迹,永远记住刘胡兰姐姐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牺牲于1947年1月12日。她8岁上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并成为团长,14岁担任妇救会主任,为中共预备党员。
刘胡兰是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受到中国三代领导人题词的少年女英雄。
1946年10月,国民党部队占领了文水县。中共县委决定只留下少数同志坚持斗争。刘胡兰认为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主动留了下来,组织群众掩埋粮食,掩护伤员撤离,还配合武工队处死了敌人保长石佩怀,对敌人震动很大。1946年12月,敌人开始报复,多次进刘胡兰家乡搜查,抓走了地下交通员石三槐等6人,形势非常危急。刘胡兰家人劝她赶快撤退,但她表示:“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可天刚刚蒙蒙亮,敌人就包围了整个村子,强令全村所有人到观音庙集合,刘胡兰也被迫来到场地上。她早有预料,摘下了指环,掏出了手绢和万金油盒交给母亲,决心与敌人作殊死斗争。
刘胡兰最终在叛徒“石五则”的出卖和现场指认下,当场被捕。国民党大胡子军官黑着脸审问她:“你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响亮地回答:“我就是刘胡兰,怎么样?”
大胡子恶狠狠地说:“今天要你自白,不说就要你的命。”
刘胡兰冷静地说:“我没有什么可自白的`。”
大胡子威胁着说:“现在有人供出了你是共产党。”
刘胡兰知道已被叛徒出卖,她把头一扬,自豪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怎么样?”
大胡子问:“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
刘胡兰回答:“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
大胡子又问:“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
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
大胡子万万没有想到,共产党的一个小女孩都如此厉害。见硬的不行,就用软的,他*笑着哄骗说:“刘胡兰你要知道,自白就等于自救,只要你自白,我就放了你,还会给你一份好地,怎么样?”
刘胡兰轻蔑地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
这下敌人恼羞成怒,他收起阴险的笑脸,敲着桌子嚎叫道:“你小小年纪,嘴巴这么硬,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敌人无可奈何,站起来无耻地说:“刘胡兰,只要你当众说句今后不再给共产党办事,我就放了你。”
刘胡兰坚定地说:“那可办不到。”
最后,敌人为了恐吓刘胡兰,在她面前将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活活用乱棍打死,场面非常血腥。同时对刘胡兰吼道:“你看见了吧,怕不怕?自白不自白,投降不投降?”刘胡兰痛斥道:“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党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
最后敌人发疯了,准备用机枪屠杀全村老百姓时,刘胡兰挺身而出,用胸口挡住了枪口,大声喝斥:“住手!要死,我一个人死,不许伤害群众。”刘胡兰毫无惧色,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躺在了敌人的铡刀上壮烈牺牲,年仅15岁。
刘胡兰真真正正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她那种“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困难面前不低头,敌人面前不屈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群众着想”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我们应当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国美丽强大之梦而奋斗。
谢谢大家!
2024年红色故事演讲稿优秀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