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的准备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条理地陈述观点,在撰写演讲稿时,应注意使用合适的标点符号和语法结构,以确保句子通顺,下面是66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节约演讲稿300字6篇,感谢您的参阅。
节约演讲稿300字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节约粮食,从我做起》。我想考一考同学们,10月16日是什么节日?是世界粮食日。
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节日呢?很显然,是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节约粮食!
下面,我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背诵一下《锄禾》这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们都学过了,是表现了农民伯伯种田很辛苦!可是我们真的做到节约粮食了吗?
我们先来看看在我们学校用餐的同学,我们觉得绝大部分同学就做得非常棒,在我值班的时候,我经常看到一些同学,将所打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我经常表扬他们,对着话筒大声地表扬他们。你们知道徐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对了,就是希望每位同学都像他们一样,吃干净盘子里的每一粒米,每一口菜。其实这不仅是一种节约,也是对农民伯伯,食堂工作人员工作的一种尊重! 更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重要体现!
在节约粮食这件事上,我们不仅仅今天这个世界粮食日要重视,每天每餐饭都要牢记在心!同学们,根据2002年我国的一项统计显示,就中国大陆民众一年平均倒掉六百亿人民币的剩菜和剩饭。
同学们,其实节约粮食,就是不浪费,做起来很简单: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像我们学校的饭菜,都是有菜谱的,就是说,饭菜的选择是经过科学搭配的。大家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这样做,既符合节约的要求,也有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从今天的午餐开始,我们就来看一看,比一比,哪些班级哪些同学在吃饭这件事上做得最好!
当然,节约是多方面的,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节约不到一辈子穷。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说就好.爱粮,惜粮,节粮,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节约粮食为荣,浪费粮食可耻."的风尚不仅过去需要,现在也需要.我衷心地希望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从节约粮食做起,强化节约意识,节约学校的每一度电,每一滴水,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让每一个人都快快乐乐地生活在蓝天,白云,绿水,阳光下!
节约演讲稿300字篇2
同学们:
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如果没有水,人类社会就无法存在。在我国很多地区和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荒。节约用水,保护有限的生命之源,如果不珍惜水资源,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眼泪。节水行动从我作起,永不止步!
看看这一幕幕:一个老农用一根粗粗的绳子把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滑到深深的井底,为的只是一瓢一瓢舀上两半桶略带泥沙的饮用水。一农户在锅里烧开水的时候,锅的一圈竟然是泛白的碱性沉淀物。这样的水他们已经喝了很多年。再看这一幕:哗哗流水,为的是洗一块毛巾。而这类似的许多行为也常常发生在我们身上。水危及离我们并不遥远,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地球人最基本的义务。
如今,节水已经成为全世界关心的焦点,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每年的3月22日所在的一周,定为“中国水周”,似乎也只有在这时大多数人才会意识到我们的水资源其实是非常有限。因此增强全民节水意识,这种意识不应只是一天,一周,它是持续性发展课题,需要每代人每个人的坚持不懈地努力,人人爱护,节约水,反对浪费水、污染水,大自然才能与我们和谐相处。
节约每一滴水,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我们有限的水资源,为我们更美好的未来,请不要止步!
节约演讲稿300字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您们好!
节约是什么?有人说,节约是不浪费东西;有人说节约是把废物回收再利用;还有人说,节约是不剩饭菜。在你的眼里,节约是什么?我认为节约就是: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
节约是利用废弃物资。我们平时可以把洗脸,洗脚水用来浇花,拖地。根据国家调查,如果每人节约一盘水,总量达1300000吨!这是多么庞大、多么惊人的数字啊!是的,只要人人为节约事业出一份力,就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节约是不浪费粮食。我曾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在饭桌上,有一碗冒着热气的米饭,可是将米饭旋转半圈后,我惊奇的发现,那只是半碗饭,另一半连碗带饭都不见了,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字:“如果中国每人每天浪费半碗米饭,那每年会浪费2亿吨粮食!”我呆住了,望着天花板,心久久不能平静。
节约是不浪费一度电,在家用电器不用时拔掉插头。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保护我们的祖国,保护我们的家园,践行三节三爱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去做的事情。行动起来,让三节三爱传遍中国吧!
节约演讲稿300字篇4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我今天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宣传:大家要爱惜水资源,保护生命之水。
有人认为,水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没必要为浪费一点水而大惊小怪。事实真的如此吗?
你们知道吗?我国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3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
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我国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
据统计,全国670多个城市中,约有400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许多城市在天旱时被迫定时限量供水。
首都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享有“东方水都”美名的上海也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上海的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145立方米,比北京还少。
最缺水的是甘肃省定西县,也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全年降雨量只有250毫升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2500毫米以上。至于缺水缺到什么程度?一辈子洗三次澡,出生结婚和死亡。这还不算最希奇的,希奇的是流泪都要张嘴喝点。
有人说,我们泰州是鱼米之乡,是水城,不用担心缺水的问题?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泰州所在的江苏省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江南水乡闹水荒”的现象在江浙地区尤为突出。在浙江的宁波市,最缺水的时候一些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有两样商品卖的最好,一样是水泵,还一样是水桶。
同学们,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没有水,人无法生存,万物将不能生长,因此,要珍惜水、爱护水。“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这句话我们不仅要时时挂在嘴边,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中。 否则,总有一天,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节约演讲稿300字篇5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我是五(3)的__!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可是中国很多城市都缺水,比如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最缺水的是甘肃省定西县。当地人把洗澡当作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因为他们一辈子只是洗三次澡——出生、结婚和死亡。
对于他们来说,水很珍贵。作为小学生,谁又真正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
这学期第三周轮到我们班值周。我负责课间秩序的管理。在教室楼道巡视时,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饮水机旁挤满了人,有的同学用手按住饮水机的按钮,一串细细的水流喷涌而出,但他只顾着玩耍、和伙伴聊天,没注意到这是一种浪费;有的同学把水装进水壶然后又把水倒出来;还有的同学甚至在饮水机洗手„„这一切让我感到特别刺眼。我上前劝告,那些同学却像没听见一样,无动于衷。
中午,我在饭堂值周,监督同学们把饭盘放好,把剩菜剩饭倒好„„站了一会儿,我看到一个饭堂阿姨拿着一个铁桶,走到装剩饭剩菜的大胶桶前,把铁桶里的汤“哗啦”一声全部倒进胶桶。多少没吃完的菜,多少没喝完的汤呀,真浪费!一天三四桶,一个月一百多桶,那一年又得浪费多少!
我反对浪费,我是家里节约用水的小卫士。在这里,我跟大家一起分享我 “一水多用”的巧妙方法:洗衣机第一次放出来的水比较脏,我用桶装起来,用作冲厕所;第二次放出来的水比较干净,我用来洗书包、洗鞋子或洗楼梯;洗完米的水是最环保的去油能手——它可以用来洗碗或者洗青菜,还可以浇花。 同学们,我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应该用实际行动节约用水,让更多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人也能用上干净的水。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让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吧!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节约演讲稿300字篇6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我们上了一上午的课,又到了午餐时间。大家秩序井然的排着队伍,来到食堂用餐。我打开饭盒,一股菜香味扑鼻而来,饭堂里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嘈杂的吵闹声也影响不了我们吃饭的愉快心情。正当我嚼着嘴里的饭菜时,有许多同学往桶里倒剩饭,剩菜。
有些同学还故意拿着盆子往别人身上撞。这都是不好的行为习惯。想着想着,我突然想到几句节约粮食的名言: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靖江虽然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可是大家也不要过分浪费粮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自己不想吃了可以不再去盛,没有人去强迫你。我浪费点粮食算什么,反正又没说我,反正我又没留一点汉。
虽然这么想,这样不关你的事,但是大家想想,为我们做饭的这些阿姨,奶奶,在我们还在熟睡时,就已经到批发市厂去买菜,当我们做早操回教室时,他们就开始做饭,在我们上第三节课时,就可一以闻到香喷喷的饭菜味。这就是食堂阿姨和奶奶们忙活了一上午的杰作呀!虽然有些同学嘴边天天说着,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可他的行为真的这样做了吗?
我们要节约每一粒米,把自己盘子里的饭菜吃光,尽量不要有剩菜,剩汤,剩饭。在饭店里吃不完的打包带回家,能吃完的尽量吃完,最好是先少点几个菜,不够可以再点。有些地方的孩子们还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学习环境,但是他们懂得节约,相信同学们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吧!在哪里救出来的人只能喝米粥,那个时候根本吃不到大米饭,吃不到菜。
请同学们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没人节约一点点,成千上万的人就是非常行多的,节约粮食是从小要养成的好习惯,让我们一起来吧!
谢谢大家!
节约演讲稿300字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