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在平时多多扩充词汇,多探索大自然的新鲜事物,同学们一定都能写好出色的作文,66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油灯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油灯作文篇1
油灯之旅六年级作文
今天的阳光格外灿烂,风吹在我脸上,掩饰不住我心中的激动。毕竟,油灯对于我们00后来说,就是一个极其模糊的概念。
忽想到那些汉宫电视剧里,一个长裙曳地、云鬓低绾的美貌宫娥,托举着一盏精巧富贵的长信宫灯,穿越历史的长河,在轻烟薄蔼的岁月长雾中,一路穿堂度径,从幽深的宫殿深处,款款而来……那小小一团跳跃着的火苗,迎风摇曳,欲拒还迎,欲明未暗,莞尔嫣笑,像个风情无限的美人,迟疑、试探、引诱而又退缩……
正当我沉浸在这幽静的环境中时,一个柔美的.声音飘进我的耳畔,抬头一看,原来是讲解姐姐的声音。
我们随着讲解员姐姐的脚步,一进入博物馆,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感觉自己仿佛就是穿越回来的古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汉族的油灯,虽说外形粗糙,但能够保持如此完整,相当不易!后面还有南北朝等时期的,就连存在几年的辽国,也有相应的油灯,他们的油灯大多是以猴子为主。外形,粗犷豪放,据说是因为他们认为猴子是守灯神,只要有它在,灯就不会熄灭。随着朝代的推进,油灯也是千姿百态。在南北朝的时候,人们发明了彩粉,让原本单调的油灯立刻变得五彩斑斓,而且更为紧密、细腻、轻巧,还是瓷器所作。由此可见,我们的时代是不断发展,创新。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镇馆之宝,汉代13头西王母陶灯。讲解员告诉我们,头越多,地位就会越高。眼前的这13头油灯肯定是一位皇室成员或者达官贵人所使用。虽然它没有青花瓷那样绚丽的色彩,也不算上精致,但它却象征着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只见它最上方有两个飞天(神仙)骑着白马守护在两旁,是为了守候使者不受到伤害。在此中间是一根天柱,上面的花纹,雕刻十分精致,还顶着一个碗,当然就是用来放油,插灯芯草的。天神西王母,被簇拥在中间。在古代西王母是掌管女人的神。再往下看,是她的坐骑,虽说被降服,但仍不失那凶猛气概,最后也就是最核心的地方了,是一只灵龟托举。这只灵龟雕刻得十分生动,背上的鳞纹也是细微至极。
虽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有些东西慢慢被高科技所替代,但请你不要忘记油灯精神——“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小油灯作文篇2
油灯往事作文
每一次回到家乡的时候,我都会坐在静谧的夜晚,遥望着远山外华灯初上的天际,想起那些与灯相关的往事。有关灯的记忆,是断点的,是琐碎的,但却是深刻的……
我的家乡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村民们过着艰辛而贫穷的.生活。最早烙印在脑海里的灯,是家里那盏污迹斑斑的煤油灯。夜幕降临时,父亲就点燃它,微黄的光线在屋子里摇摇晃晃,像一张黑白照片。那时候,距离油灯最近的人算是母亲了。借着微弱的灯光,她盘腿坐在炕头,不知疲倦地为我们姊妹几个纳鞋底、缝衣服。由于光线不好,他不止一次地被针扎破手指,急得父亲总是不断地拨弄着灯芯,企图让灯光亮些、再亮些。可是,我们并没有理解“慈母手中线”的含义,只是借着灯光,尽情地在墙上做着影子的游戏。
后来,我上学了。为了方便晚上做作业,我成了油灯的“主人”。而母亲,也只能等我做完作业后,才能去做一些针线活。有时候,半夜突然醒来,发现母亲仍然坐在油灯前缝补衣服,我的眼角就渐渐地变得模糊了。这种感觉,让我知道自己长大了。我琢磨着用自行车内胎的气门嘴,制成了一个新式煤油灯,只要轻轻拧动螺丝帽,就能随心所欲地调节灯光。我的“发明”,让我和母亲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灯光”,也受到了大人们的夸赞,成了我儿时最大的骄傲。
再后来,父亲从一位亲戚家里带回了一个叫马灯的东西,外面有着玻璃罩,点燃后亮堂堂的,不怕刮风下雨。“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灯吧?”一天晚上,我问父亲。父亲把我拉到大院外,笑道:“傻孩子,咱山里穷,这是早已落后的灯了。”说着,他向远方一指,“你看,人家那才是灯呢!”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我看到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一排排亮晶晶的灯光,如点点繁星一般闪烁着美丽的光芒,使我怦然心动。从此后,许许多多的夜晚,我都会望着远处的灯光,不停地思索:它咋就那么亮啊?怎么能照那么远呢?它又要加多少煤油啊?……
想着,想着,我就8岁了。1985年,我们村终于通上了电。当第一次看到那些玻璃制成的灯泡,不要煤油就能发出明亮的光芒时,孩子们都仿佛过大年似的欢呼雀跃,喜悦如山花一般在我们的脸上盛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今,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使灯具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望着家里安装的那些各式各样的灯具,或温馨浪漫,或五彩缤纷,或静止,或旋转,我经常会想起小时候的煤油灯。它们彰显了祖国科技的日新月异,虽然,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在我的心中,却永远是一个美丽的“舞者”。
小油灯作文篇3
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到爷爷奶奶家拜年。在爷爷奶奶家的老屋里,爸爸意外地发现了一盏小时候用过的煤油灯。他惊喜地把它擦拭干净,列为永久的珍藏。
这是一盏古旧的煤油灯,灯座已有些破损。它是玻璃质材的,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有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四周有四只爪子,灯头一侧有个可把灯芯调进调出的旋钮。灯罩已不见了踪影。
爸爸说,在他孩提时,煤油灯是主要的照明工具。而那时的乡村还很落后,财物不充足,生活不富裕,煤油一向很“精贵”,得凭票供应,因此,人们使用煤油灯也格外节省。一般情况下,家人尽可能推迟点灯,尽可能早点熄灯,就是点灯了,火头也小,勉强能够照见人影。只有小孩做作业时,长辈才把火头调大一点,房子才亮堂一些。这时,女主人往往也趁机在桌旁纳鞋底,同时监督家里的小孩做功课。作业一做完,长辈就催促小孩早早熄灯睡觉……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煤油灯终于被时代淘汰,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
回城时,我们把这盏煤油灯带回来放在了书房的一角。读书或是写作业的间隙,我就会静静地看着它,就会想起那些被它照亮的父辈们过去的日子。有时,我甚至幻想回到那个逝去的年代,回到那时的简单和满足。但这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我内心充满了好奇和惆怅。
直到有一天,我非要点亮那盏煤油灯来试试。但时下煤油已无处可寻,我和爸爸跑了半天也只好失望而归。最后,还是爸爸说:“柴油也可以。”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倒进柴油,点亮了煤油灯,继而把屋里所有的电灯都关了。于是那一团温暖、柔和的光芒就照亮了满屋。当我在屋里走动时,墙上就有了我黑黑的影子。我不由自主地赞叹道:“这煤油灯简直就是艺术品!”我忽然发现爸爸的眼睛里有了微微的湿润……
一盏煤油灯里有我父辈生命的一段历史,一盏煤油灯曾经照亮了我父辈人生的道路。我不会因煤油灯被时代终结而遗憾,但我不能忘怀。不能忘怀是为了铭记历史,继续前行。
小油灯作文篇4
油灯之行六年级作文
一直以来,人们特别渴望有一片光明来驱散黑暗,由此人们发明了油灯,并历经变迁与发展,成为了油灯大家族。今天,我们小记者一行人去了全世界最大的油灯博物馆。
在车上煎熬了几十分钟,终于来到了油灯博物馆。来到门口,环顾四周,发现后面有一座差不多八米高的一座假山,假山上好像是一个大门,门是开着的,我想寓意是:开门见山吧!
我被这四周的美景给迷住了,这才发现,讲解员已经绘声绘色地讲解了起来:“这个油灯博物馆的'主人,可是大名鼎鼎的陈履行先生哦!而且这个油灯博物馆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许多外国人都赶过来要看呢,下面就跟随我一起去看看吧。”
走进博物馆,这里的油灯琳琅满目,我都看不过来了!这时我发现一个用陶瓷制成的三彩油灯,上面的颜色五彩缤纷,红色红得像雪蓝色,蓝得像天,绿色,绿得像草,真是一个巨作!如果你觉得这都不是巨作,那下一个肯定让你目瞪口呆,这可是“镇馆之宝”——13头西王母油灯,上面雕刻着虎、狼等许多凶猛的动物,听讲解员说:“油灯头数越多,这个人的地位就越高。”怪不得叫西王母油灯,传说西王母是掌管女人成仙的,她们个个襟飘带舞,美若天仙,仙女的下面还有许多侍卫,他们身披金甲,手持利剑,眼睛瞪得像铜铃,使我不寒而栗!
或许,这些油灯已经不亮了,但他们在我心中永远燃烧着!
小油灯作文篇5
我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在一个周围环境嘈杂,十分简陋的地方总能看见一盏明亮的煤油灯,灯下有一个穿着朴素的小孩,他在聚精会神地看书,旁边坐着一位拾荒老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有一天,拾荒老人准备去捡别人不要的东西,好填饱肚子。但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有一个孩子,在垃圾里翻来翻去,而且很着急的样子,好像希望自已拥有一些东西。突然,哪个孩子大叫一声:“啊太棒了,我找到了!”说完,就拿起一夲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拾荒老人发现以后的每一天,这个孩子都会在垃圾桶里找书看。每一次都是从期待的眼神到高兴的眼神,拾荒老人经过了解后得知:原来那个小孩子因为家里很穷,买不起一本书,但是孩子很想读书,于是他就在一堆垃圾里翻书,夜晚就不能再看了,因为太黑了。
拾荒老人觉得这个孩子太可怜了,于是他决定着手准备为孩子做一盏煤油灯。他每天都辛苦地找材料,一天一天过去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拾荒老人终于把煤油灯做好啦!
那天晚上,孩子正准备收书回家,拾荒老人立刻点亮了煤油灯,孩子看见了这盏煤油灯,大声欢呼起来,因为他有了一盏明亮的煤油灯!
于是,他每天都可以看书,不管白天或者黑夜,这盏“光明之神” 带给他光明。
这盏煤油灯,联结着拾荒老人对孩子的关爱,也联结着孩子对看书的渴望。
小油灯作文篇6
煤油灯摇曳着它微弱的黄晕的略带沧桑的光芒,它没有日光灯的明亮与皎洁,没有霓虹灯的绚烂与妩媚,它只是一盏落满尘埃的普普通通的煤油灯,但我将它悄悄地珍藏在心底。
我怕黑,这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进入初中,晚自习上完回家成了最让我头痛的事,在通往我家的那条巷子里的人家都早早地关灯就寝了。我不想让劳累了一天的父母晚上接我,我不敢独自一个人走过这条黑洞洞的巷子,于是我选择了绕道。我原以为只要跑步回家,家人就不会察觉。我以为我的计划天衣无缝,不知怎的,却还是被奶奶发现了。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到两条路的分岔口,无意间瞥见那平时黑漆漆的巷子竟有一片昏暗的灯光,虽不甚明亮,却赶走了我心中的恐惧。我怀着愉悦与好奇走了进去,一看竟是奶奶!她一边吃力地举着煤油灯,一边向我这边探头张望着。
“奶奶,你怎么会在这儿呢?”我不解地问。
“傻孩子,怕黑也不能绕道。每天跑得汗津津地回家,你不知道奶奶有多么心疼啊!”奶奶皱着眉头说。我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低下头。奶奶抚摸着我的头带我回家。
以后每天晚自习下后,我走到巷子口,总会看到昏暗而温暖的灯光在巷子的尽头“辉煌”。奶奶总是站在那寂静的阴冷的巷口,时而探头遥望,时而低头抚摸那盏苍老的煤油灯。看到我回来了,奶奶那满是皱纹的脸上总是露出十二分的欣喜,在昏黄灯光的映衬下,像一朵盛开的老菊花!
如今奶奶去世了,再也没有人在巷口像高擎着火炬一样举着煤油灯等我了!然而我再也不怕黑了,我能独自一人走过这黑漆漆的巷子,因为我的心中有了一盏永不熄灭的煤油灯!
小油灯作文篇7
一晃几十年过去,自己也年近古稀,可那些年的往事,就像刀刻斧凿一样,深深地埋在我的心海深处,永远都难以抹去和忘怀。
记忆中,林区小镇的冬天黑的特别早,父亲是铁路工人,只有在他下班后,母亲才能点着那可怜的小煤油灯,在昏暗的光线下围在一张炕桌旁吃饭。
八口人看着那豆粒大的、摇曳着颤抖着的火苗,吃着简单的饭菜,斑驳的身影映在那并不平滑的土墙上,有如剪纸一样清晰,别有一番情趣,苦中作乐,更有一种家的甜蜜和温馨。
上初中后,我家那可怜的小煤油灯,变成了吊在棚顶的煤油吊灯,这可谓鸟枪换炮呀!就在换上崭新吊灯的那天晚上,我们兄妹几人格外兴奋,像过年一样,嬉笑玩闹着,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件难得的“奢侈”品。
当时有这种灯的人家并不多……有了它,屋里亮堂多了,做作业也方便多了,妹妹们玩“嘎拉哈”的准确度也提高了很多,就是映在墙上的剪纸也由“斑驳”变成和谐,好看了,这情景真好,每个人心里都亮堂多了。
在我的记忆中,无论是昏暗的小煤油灯,还是那明亮的吊灯,我母亲每天都那样在灯下打麻绳,纳鞋底,用我和父亲穿旧的衣服,给弟弟妹妹们改衣服。
那时家庭经济不宽裕,布票不够用,只能以大改小,缝缝补补,过年过节穿上母亲用绑腿做的草绿色的裤子,更是锦上添花,高兴至极。
记得,那时每当母亲做完针线活,我们做完作业,我的眼窝和鼻孔都是黑黑的,每当这时,调皮的弟妹们都用异样的眼光取笑我们,这时对着小镜子端详着自己油黑的形态,更是忍俊不禁,和弟妹们笑闹一团。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在党的关怀下,都住上了楼房,窗明几净,各种造型华丽的灯具,更是司空见惯。每天晚上,我们在明亮的电灯光下,学习、看书、聊天、打电脑、玩微信,不亦乐乎,其乐融融!
今天,这几十年“灯”的变化,正像几年前母亲所说“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变化。这段记忆,他将成我心海中永远的记忆,也是难忘怀的记忆,它将永远珍藏和铭刻在我的心底。
小油灯作文7篇相关文章:
★ 我变了小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