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加9教学反思模板6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详细的教学反思是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的,只有全面的教学反思才能帮助我们在教学中提升个人能力,下面是66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8加9教学反思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8加9教学反思模板6篇

8加9教学反思篇1

一堂好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怎样的课才算好课?特级教师贾志敏认为,好的课,要体现三个教学原则。我依据这三个原则对我校解丽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秋游》进行反思。

1、要以学生为本。

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置。本节课学生精神专注、积极投入,做到了充分地读、尽情地说、扎实地写。

2、要以训练为主。

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在这节课解老师有三处说话训练:“有时……有时……”的句式想象天空中变化的白云,用果园里,葡萄( )了,柿子( )了,梨子( )了感受秋天果园的美,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体验秋游的快乐。有了这一次次的训练,学生就会把话说得有条理,说得具体,说得生动。在这节课中解老师还将读贯穿始终,朗读的形式多样:个别读、示范读、赛读,在读中领略秋天的美,在读中体验秋游的快乐。除此之外,还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写字指导。“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3、要以鼓励为主。

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困难是十分正常的,要多给学生以鼓励与帮助。鼓励学生不仅是种手段,也是一个教师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学生不愿意亮开嗓子,不敢亮开嗓子时,解老师没有训斥学生,没有说些大道理,而是故意压低嗓子唱《郊游》,让学生辨析。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愿意亮开嗓子。秋游的快乐在课堂上荡漾开来。

建议:

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可以这样处理:

1、自由读这两段,想想描绘了秋天的哪些景物?在书上画出来。(天空、白云、果园里的稻子、高粱、棉花)

2、示范读第二自然段,想象秋天的景色。你喜欢这儿的景色吗吗?

3、交流。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见过稻子、高粱、棉花吗?先说说你见过的景象。补充高粱的图片,观察感受。指导朗读。

(3)我们又走进了果园,看到这样的景象。(出示课件)进行说话训练。

(4)我们在秋游时还路过菜园、树林,也能仿照的说说。

(5)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朗读,读出秋天的美。

(6)农田、果园、菜园里的一切与我们有关系吗?你看到这样的景象心情如何?简单说说。再次朗读,读出秋田丰收的喜悦。

5、配乐朗读二三自然段,整体感受秋天的美。

8加9教学反思篇2

在前往深圳学习之后了,今年我们学校的语文课堂进行了改革,于是,仅仅围绕学校提出的“主题阅读”教学,我和其他教师都在一步步改变着原有的教法,一点点地给学生灌输新的课改理念。在得知郑州教研员要来我校调研,并且还要我上一节观摩课的时候,我更是不敢掉一惊心,因为在这节课上,展示得不仅是我们新的课改方向,还会展示出我们学校的教师水平。我虽然不能胜任,但是恭敬不如从命,我只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接受这次调研。

在执教的《祖父的园子》中,我以“以读带讲”的方法尝试了“以文代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充分的进行了预习,并且也已经上了“单元导读”课和“整体识字”课,所以整个课堂流程非常顺畅,其实,也许有老师可能会认为这节课比较假,但是我想说的是,我平时的课堂也是这样的,只不过在公开课时纪律比平常会更好些而已。

徐睿老师的点评,是我非常期待的,因为她的评课早已让我耳闻,犀利的语言早已让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是当她真正的坐在我面前评课时,她的话语却在一点点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特别是许睿老师提到的“三实”和“四生”,即扎实、朴实、真实和生活、生动、生本和生成。在许睿老师看来,语文课堂不能丢掉的是字、词、句和学生的自由。不论在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生字的教学一定不能丢掉,这一点我非常的认同。虽然“整体识字”课我已经上过了,但是根据徐睿老师的批讲,我脱离的课文的识字,真的和这节课一样,是无效的。

徐睿老师还说了很多,她的话并不像想象中的难以接受,而是一点点地征服了我,控制了我的思想。

我想,我今后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8加9教学反思篇3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的一篇课文。本课讲的是小熊和小松鼠通过纸船和风筝表达祝福,传递谅解,同时告诉我们在与朋友的相处中也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宽容。这个生动感人的童话故事,只要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谊的向往去朗读,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教学目标:

⒈学会本课16个生字。

⒉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⒋通过读文,知道朋友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宽容。

设计理念:

⒈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效率,还能在情境中“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会焕发无穷的活力。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情境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⒉要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必须花足够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得充分,课文中的形象就鲜活起来,课文中的情感就能流动起来,课文中的语言也会积淀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本节课将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采用多种的朗读形式:个人读,同桌互读,评价读,品味式读,交流式读等,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内心的独特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体验,读中感受。

3.力争通过读书实践,能够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感,感受到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具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1、讲故事,边放flash

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教师总结:(这个故事讲的是小松鼠和小熊刚开始通过纸船和风筝成了好朋友,后来他们俩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纸船和风筝又使他们和好。)

4、揭题《纸船和风筝》

5、指名读课题,(指导“风筝”的“筝”是读轻声的)

二、体验角色

1、请出两个小动物(小松鼠和小熊)

2、跟小动物打招呼

3、请小朋友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小动物。

4、分动物标志

5、检查是否进入角色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提问:如果你在读课文的时候碰到不认识的生字你会怎么办?

2、学生交流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用喜欢的方式认识这些生字

4、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去拼音的生字—词语—句子

5、指名读,开小火车,小老师领读

四、初步感知课文

1、找家 让小朋友画出两个小动物的家

2、过渡(一个住在山顶,一个住在山脚,纸船和风筝又是怎样让他们俩成为好朋友的?)

3、读课文2-7节

4、随即采访一只小松鼠,请你谈谈,你是怎样和小熊交上朋友的?

5、出示纸船 ① 你是怎样把这只小船送到小熊家的?请你演一演

② 你为什么这么演?

③ 理解“漂流”的意思。

6、采访小熊 提问:① 小松鼠希望你每天快乐你的心情怎样啊?

② 找一找文中的一个词语代表你现在的心情。

③ 理解“乐坏了”,指导朗读。

7、请全体演小熊的小朋友齐读第四节,比一比哪只小熊乐坏了。

8、指名读。

9、采访小松鼠 请你谈谈,你是怎样和小熊交上朋友的?

10、你是怎样把这只风筝送到小熊家的?

11、小熊希望你每天幸福你的心情怎样啊?

12、通过朗读来表达你的心情。

13、学生点评

14、教师总结:(美丽的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为了好朋友。)

五、拓展活动

我想小朋友现在一定也很想送一样礼物给你的好朋友,拿出准备的白纸你可以折纸船也可以折其他礼物送给别人。

教学反思:

1、教学中生字呈现的方式多样,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非常浓厚。

如让学生自学课文的同时,我把本课的八个生字呈现在频幕上上,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认识这些朋友的,进行了汇报交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了学生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进行了从字到词到句的识字过程,比较符合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非常浓厚,而且学生认字也认得既快又好。

2、充分利用简笔画,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如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让他们根据课文的描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师生以黑板为阵地,简单勾画出他们的位置。学生兴趣高涨,学得主动,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

3、课堂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导致在教课本内容的时候比较仓促,也没有很好的深入课文,理解课文。

4、在进行角色体验的时候,有点脱离文本,因为小朋友对课文内容还不是很了解,就直接开始让他们谈自己的感受,要求有点过高。

8加9教学反思篇4

第六单元的标题“购物”点明了本单元内容的特点,即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系列熟悉的购物活动,使学生认识人民币,能解决与人民币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通过“买衣服”认识大面额人民币,通过“小小商店”学习正确使用人民币等知识,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放在购物活动中体会人民币的功能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方法,体会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进行等值兑换方法的多样性。但是一年级小学生比较缺乏购物的实际经验,学起来非常抽象,难度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算钱。4张20元+6张1元=()元,3张5元+5张2角=()元。这部分内容学生出错,看到5张2角马上会算成10元,看到4张2元会算成6元,从而导致最终结果出错。

2、付钱。刚开始有的学生会写1张30元、1张80元等等,闹了不少笑话。

3、找钱。5角-2元7角=()元()角,20元-4元5角=()元()角,50元-31元9角=()元()角,这部分内容也较难,运用已学的减法知识,学生慢慢地在接受,但还是容易算错。

我的想法:

1、学生实在是没这方面的经验,在学习本单元前,学生别说用钱了,就连最常用的人民币都没摸过,现在会认人民币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兑换和算钱实在是太拔高要求了。长大后连傻瓜都会用钱,为何非这么“拔苗助长”不可?

2、我觉得这部分内容如果低段非安排不可的话,可以分梯度进行,一年级“认识人民币”,让孩子有个初步的接触;二年级“兑换”人民币,因为二年级孩子已经学了乘除法,兑换、互换相对好算;三年级再学习“付钱、找钱”,学生有了用钱的直接经验,“付钱、找钱”就不在话下。

8加9教学反思篇5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多么优美的文字,多么生动的描述,在我摇头晃脑的为学生朗读《燕子》一课时,却发现学生们并没有被我的激情、被书中的文字所感染。为什么呢?燕子可是学生们经常见到的,而文中又描写的这么形象、这么可爱,怎么会引不起学生的共鸣呢?就在我产生疑问时,我发现班里多半学生的目光都瞅向窗外。原来,窗外正有几只燕子在叽叽喳喳,我突然意识到,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把书中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观察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看风景、学会做文章。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儿时的歌谣被孩子们快乐的哼唱着,在阳光下,在校园里,学生们尽情的寻找着燕子的足迹,品味着字里行间的描述和自己眼中看到的风景的异同。老师,你看,小燕子真长着剪刀似的尾巴。老师,你瞧,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飞过,跟书中写的一样。看着孩子们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的小脸,我的心情豁然开朗。

第二天上课,我惊喜地发现,所有的孩子竟然都能把课文非常有感情地背诵了。看着他们摇头晃脑、怡然自得的神情,我有了深深的领悟──课堂教学是一个用生活验证和丰富知识的过程,语文教学更是一个诗意的旅程。教师应是一个称职的导游,而真正看风景的人是学生。记得有一首歌唱到:风景这边独好,祖国分外妖娆。而我想说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看风景,风景哪边都好,

生活无限美妙!

8加9教学反思篇6

学习第二自然段后。

师:小鸟们真能干,老师想,小朋友一定也很能干,一定能想出更多更好的房子。想一想,如果要你来造云房子,你想造什么样的云房子?

生(1):我想造月亮那样的云房子。

生(2):我想造西瓜那样的云房子。

师:你可真是个小馋猫。

生(3):我想造小白兔那样的云房子。

生(4):我想造大老虎那样的云房子。

师:小朋友的想象真丰富,快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小伙伴,并完成老师给大家的小练习。

教学反思:

经过我们课题组研究,在这个教学片断中,老师先让学生充分地独立思考:“你还想造什么样的云房子?”在此,学生可充分地思考,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合作就有了保证。而利用文中的句式说一段话,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我设计一组填空式的小练习,降低了难度,而且在合作过程中,我始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进行个别指导,收集各种资料。在组织交流时,注意由易到难,有层次地展示。遗憾的是没能很好的利用采集的资料把各种不同的结果展示出来。通过此次教学活动,我对于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有了重新认识,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更应在合作中有针对性地采集资料,以便交流时能够波澜迭起,渐入佳境。

8加9教学反思模板6篇相关文章:

9好平衡车教学反思5篇

9的分与合教学反思优秀5篇

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5篇

加申请书模板6篇

二年级加与减教案模板6篇

6,7的分与合教学反思模板8篇

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案模板8篇

2023年幼儿园9月总结模板6篇

4四季教学反思模板8篇

小学音乐箫教学反思模板8篇

8加9教学反思模板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