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留学心得体会5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提升专业水平能力,大家很必要写一写心得体会了,有深刻的立意和明确的中心是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必须要具备的,下面是66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听留学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听留学心得体会5篇

听留学心得体会篇1

曼哈顿、华尔街、时代广场、纽约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与之相媲美的,这里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从曼哈顿驱车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在纽约长岛纳苏郡和苏福克郡的交界处,风景秀丽的海岸边,散落着十几栋小楼,路口不起眼的牌子,告诉人们这里便是世界著名的冷泉港实验室(coldspring harborlaboratory)。正是这样一个至今仍称自己为实验室的研究机构,却被人们誉为世界生命科学的圣地和分子生物学的摇篮,曾名列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十大研究学院榜首,先后有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有多项荣获诺贝尔奖的研究工作是在冷泉港实验室完成的,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发现转座子元件的巴巴拉·麦克林托克。詹姆斯•沃森曾是实验室的主任。

始建于1890年,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冷泉港实验室为何能够始终站在浪尖上引领世界生命科学的潮流?作为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冷泉港实验室拥有充裕的科研基金,同时具有独特的科研策略和领先的研究思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将我在冷泉港实验室工作的一些体会和理解与大家进行交流,籍此抛砖引玉。

开放精神下的学术交流

冷泉港实验室是国际生命科学的会议中心,平均每两周就举办一次国际会议。每次学术会议往往2-3天,大型的学术会议可能持续5-6天。邀请到这些学术会议上做报告的都是当今最活跃的一流科学家,我在冷泉港实验室工作的半年期间,就先后听到philipsharp,david baltimore, craig mello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报告,其中craigmello因rnai研究成果获2006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获奖消息一周后,mello博士便应邀在冷泉港实验室做学术报告。会议期间,上午为学术报告,下午为学术展板(poster),中间往往有促进交流的酒会。学术报告通常网络直播,研 而在学术展板和酒会期间,可以和感兴趣的同行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正是依托于频繁的、涉及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外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了解和关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内的最新动态,真正做到“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有意思的是,我在冷泉港工作时需要用到法国giacomocavalli博士研究小组的实验方案,在几次email邮件交流后,我在冷泉港召开的学术会议上见到了cavalli博士本人,得以当面讨论和交流一些具体的细节。

冷泉港实验室也非常重视实验室内部的学术交流。 为了促进实验室内不同研究小组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冷泉港实验室推行in-houseseminar的机制,每个研究小组除了自身组内的讨论会外,还必须定期面向整个实验室公开举办讨论会,实验室内所有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均可参加。

通过国际会议、in-houseseminar、研究小组内的讨论会,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实现与外界同行、实验室内同行以及研究小组内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在这些交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绝大多数研究人员开放的学术精神,他们非常艺术地处理了同行之间学术竞争和学术交流的矛盾,让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发挥到了极致。

实质性的学科交叉

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会催生大量的源头创新,并可能实现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学科交叉在冷泉港实验室有悠久的历史,曾长期担任实验室主任的沃森博士正是与物理学背景的弗朗西斯·克利克合作,发现并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在以生命科学著称的冷泉港实验室,却有很多具有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有些甚至是教授级的重要pi。比如,生物信息学是生命科学与信息学科的交叉,为基因与基因组学的研究拓展了新的研究手段和思路,我校在2005年开始具有生物信息学博士点,这在国内高校中应属领先水平。在冷泉港实验室,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设置pi岗位,主要从事基因组序列分析为主的计算分子生物学研究。目前,冷泉港实验室的绝大多数生物学研究小组都与1-2个生物信息学小组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且长期的合作经验使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之间能够进行富有成效的交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学科交叉催生的许多“利器”,冷泉港实验室都将其应用得恰如其分。

良好的科研素质培训

虽然“当一名科学家”是许多人小时候的理想,但优秀的科研素质和科学素养需要系统的培训,而且有些是在专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比如,如何与他人开展有效的学术交流?如何很快地熟悉某一研究领域?怎样做好一个学术报告?冷泉港实验室非常重视对博士后和研究生的科研训练,每年实验室都有大量的夏季和秋季培训课程(summer course和autumncourse),这些课程都是针对最新的实验技术和前沿科学问题进行专题培训,博士后和研究生能够免费参加这些培训的授课内容。这里举两个例子说明冷泉港实验室对研究生科研素质培训的重视。一是研究生具有专门的讨论会,研究生轮值担任讨论会主持人,如同学术会议一样正式地介绍报告人,协调整个讨论会的提问和讨论等。第二个例子更有意思,如果实验室的pi邀请了一流的科学家到冷泉港做学术报告,博士后和研究生可以注册申请与这位科学家免费共进午餐。因此,在享受丰盛午餐的同时,博士后和研究生还可以和一流科学家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和交流,其中不乏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一流大学的教授等。

积极的学术交流、充分利用学科交叉的优势,良好的科研素质培训,这实际上是早被大家熟知的话题,冷泉港实验室将其做得最好,从而确保了自己的领先地位。

在繁华的纽约,冷泉港实验室是一片宁静的科学天地,而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海边酒吧,每次学术会议和培训课程,酒吧里都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实验室有些pi也会把自己领导的小组成员带到酒吧,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品尝美酒,享受海风的吹扶,或许某个伟大的科学发现,就在这海边酒吧某次不经意的交谈中诞生。

听留学心得体会篇2

曾为新西兰留学生的我,出国留学可说是我一生最大的一笔财富。现在的家长虽然舍不得小朋友离开自己,但仍然很想他们出外生活,让他们学会独立,全因现今的中国学生依赖性极高,事事依赖父母为他们打点及作决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四肢不全,五谷不分。试问一个欠缺独立性的人,又怎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士呢?

另外,现在的国内学生,由小学至高中,无一不说压力大,总能看见新闻报道学生压力过大而轻生的悲剧。这究竟是扭曲畸形的教育体制导致的,还是国内学生都有一颗脆弱的玻璃心,负荷不了高考的压力呢?我觉得两者都有。然后一旦上了国内大学,就处于失控的状态。疯狂的放纵自己玩四年,结果四年下来什么也没学到。

回想在新西兰读书时,无论事无大小都是自己处理。遇到不快事及面对困难时,自己寻求解决方法及学习调节自己去适应当地文化。久而久之,自己也习惯了当地的生活。要增加抗逆力,真的要尝下苦头,方可锻练毅力。在新西兰,政府批准学生做兼职(part-time)。这一来不但可减轻家人经济负担,最重要的是可建立我们自己的人际网络及提升人与人的沟通技巧。为了使学生更具竞争力,新西兰政府更推行三年的post-study workvisa,目的是让留学生可在当地毕业后留下来找工作,从而丰富他们人生的阅历,既可给机会给留学生找工作为日后的移民做打算,也可在回国前探索他们自己的职业取向。试问如果不是真正的到国外留学,人生那有这么丰富?

最后,近期有很多国内的朋友对我说:“对将来感到困惑,再加上读书工作压力大,有时真的想逃离现在的环境”。既然如此,为何不到外面走走,呼吸另类空气,为自己另开辟另一片天空呢?

听留学心得体会篇3

1、功课必须要在截止日期前完成

在进修时代,必定要记清并且记录下每个功课的deadline!在荷兰,师长教师对deadline的请求是十分严格的,说好什么时刻交就必须什么时刻交,就必须在规定的时光前交。如果延迟交的,哪怕延迟1秒,都是有可能被拒收的。同时,你也别指望师长教师会在duedate前一天再次提示交功课,产生的概率那是极小的。所以,必定要本身记下各类功课的deadline,当一个卖力负责的好学生,师长教师爱好,同窗也观赏~

2、主动热忱地接近传授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必定要和传授保持优胜的关系,因为他们手上老是有宝贵的学术资本,有时刻还会有一些课外的兼职工作机会。发邮件也好、上课一向地发问也好、私底下约appointment聊聊和课程相干的学术常识也好,必定要让传授们对你这小我有印象!如不雅你不主动接洽他们,他们是完全想不起来你的。

4、与室友沟通好各类问题

3、筹划好进修以及玩耍时光

在荷兰进修,住房也是一大年夜问题。自力的小我studio房租过高,并不是每一个留学生都可以包袱的。所以,合租这件事在荷兰留学也是十分地广泛。那么问题来了,和他人合租,每小我的生活习惯各不雷同,所以产生抵触也是必定的。是以,日常平凡做好沟通,与室友互相懂得好各自的生活习惯等,然后分派好清除卫生的职责、日程,以避免产生过多的冲突。

5、保持健康的身材、愉悦的心境

做好健康治理是十分重要的,毕竟在荷兰看病的费用要比国内贵多了,并且还须要预约列队,估计轮到你看病了,你病也好得差不多了…留学生时代,熬夜看书啊、写论文啊、备考啊、泡面党夜宵啊这些事是时常产生的,李师长教师留学时代也经常如许,然则如许可是会把身材搞坏的哦。在日常平凡就打好进修基本,拥有优胜的生活习惯是聪慧人的做法~

听留学心得体会篇4

刚去法国的时候,陆同学也有点“怕”和法国人打交道,怕自己的法语水平还不过关。不过聪明的陆同学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好点子,用中国美食打开法语学习大门。

法国成为越来越多高中生和大学生留学的目的`地。1999年8月,一批来自上海的高中毕业生离开了他们的父母,前往法国里昂,成为insa大学这所法国著名的工程师大学校(grandesecolesd’ingenieur)亚洲部在中国招收的第一批中国学生。经过五年高水准的法国精英大学的培养,这些学生已经踏上了工作岗位。他们有的进入法国著名能源公司areva工作,有的成为法国公司驻上海的首席代表;还有的进入法国国家级实验室,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1999年,高中毕业的陆同学没有选择当时的留学大热门国家美国、英国,而是毅然选择了法国。“法国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陆同学表示,他特别向往卢浮宫、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的建筑风格,也为卢浮宫中展出的海纳百川的世界文化珍品而着迷。而他在做选择时,也曾经仔细研究资料,并和校方进行直接联系,才定下决心选择了欧洲非常正规、非常国际化的法国里昂国家应用科学院。

这6年多在法国的学习生活,已经影响他的生命轨迹,他表示不但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也增加了自己的文化修养。“如今我也学会了如何在吃饭时选择最搭配的葡萄酒。”陆同学说从法国的葡萄酒文化中体会到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意境。

所有选择去法国留学的新留学生,在出发前一定要去上海外国留学处咨询。而现在很多法国非常好的工程师学校、商校都在中国设有办事处,也非常欢迎有志向和有潜力的中国学生去法国留学。选择一个良好口碑和良好教育质量的学校,应该说是成功留学的第一步。

刚去法国的时候,陆同学也有点“怕”和法国人打交道,怕自己的法语水平还不过关。不过聪明的陆同学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好点子,用中国美食打开法语学习大门。有次他和中国朋友一起做中国菜,尽管他自认厨艺并不高,可扑鼻的饭菜香打动了法国室友的“芳心”,他们慢慢成了好朋友。而法国朋友每次组织活动也都会请陆同学掌勺,他的法语水平也突飞猛进。而如今他在法国生活多年后,曾经熟悉的英语却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上。他总是习惯用法语发音来念英语,也常常把“广阔的网络(networkwide)”说成是“野蛮的网络(networkwild)”。

一般学生在去法国之前进行短期突击强化培训法语,而不是像英语那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尽管大家都知道多和法国人交流是一个最好地攻语言关的捷径,但还是有不少同学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比较正常地和法国人交流。其实在读书的时候,会有很多机会和法国人交流。留学生可以通过借笔记、小组讨论等学习活动、体育活动、文化活动及各类聚会,和一些与自己志同道合、有共同语言的外国同学多加交流,让自己的法语有更多锻炼的机会。最忌讳天天过着“日出上学,日落回到家里,周末不出门,只与电脑游戏相伴”的日子。

陆同学表示,法国大学和学院的教学方式有很大不同。一般大学的课时相对较少,但在课后需要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做笔记整理和阅读大量的资料,在学习中就需要学生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学院里,课时安排相当紧凑,比如在insa,一个星期平均有35小时的课程,到了高年级以后各种小组项目会越来越多。他表示和同学一起合作项目才是在法国学院学习最大的收获。他经常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虽然他的理科比一些法国同学要好,但他仍然和法国同学密切合作,一起写报告,而不是完成自己的部分就撒手不管。他认为合作做项目时自己不但能够学到很多的新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法语水平。

在合作项目中,法国人往往在一开始起相对主导的作用。但留学生还是要认真对待这些项目,发挥自己在团队里的作用,同时也想办法慢慢在这些项目里培养组织协调能力,最终在一些项目中成为项目的领导者,这对以后就业、提高工作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19岁那年,我第一次学会了如何给袜子包装。”陆同学告诉笔者,他去法国的第一年,曾经在一个远离城市喧哗的小城当了一个月的袜子包装工。他表示,那个时候非常辛苦,他每天从早上5点一直工作到下午3点,把一双双袜子整整齐齐地放进包装盒,并把那些没有订头的长袜、短袜分别放进机器,刷刷刷地订齐。“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应该怎样工作。”回顾这段经历,陆同学表示从中获益匪浅。随后他又去法国电信下的子公司开发企业内网的系统,还去荷兰的私人公司设计pda软件,最后去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这4个性质不同的实习让他对社会有了更多的认识。

要认真对待实习。一般法国学校特别是工程师学校非常注重实习,这是一个走向社会,接触企业非常好的机会,通过不同种类、不同企业,甚至是在不同国家的实习,迅速提高自己在企业中的适应能力和团队精神。

尽管6年多与父母相隔甚远,但陆同学和父母依然保持密切的联系。每个星期要通2次电话,还会通过msn视频聊天,谈谈自己的留学情况。陆同学的父母全力支持他的选择,而且从不给他任何压力,让他走自己选择的路。当陆同学决定攻读博士时,他曾经有3个月没有收入,这段时间他的父母一如既往支持他,坚定了他读博的决心。而每年春节,他的父母也会体贴地在包裹里捎上年糕等中国年货,让他在法国过一个像样的中国年。

家长往往总是很早开始担心从学校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经常以就业形势来左右自己孩子选择专业。而外国学生却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想学的专业。如果再上了一段课程之后,发现不是自己理想的发展方向,他们往往会选择离开去攻读其他的专业,相伴随的就是变相的留级。但这在国外完全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因为能最终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远远比顺利升学要重要得多。所以各位留学生的家长,都要在精神上鼓励自己的孩子,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成为自己人生的舵手,划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听留学心得体会篇5

从康斯坦茨回来已经半个月了,但那里的学习与生活还是会时不时的在我的脑海里回荡。从20xx年听说到这个双学位项目,到20xx年保研进入同济大学法学院,再到后来顺利获得机会并申请到奖学金,2年多的努力使我成功踏上了康斯坦茨的土地。

康斯坦茨是一座很美丽的小城,座靠博登湖,隔壁就是瑞士和奥地利,我们时常戏谑这是一座适合养老的城市。

虽然嘴上这么讲,但康斯坦茨可并不仅仅是因为其秀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的,除去湖景外,康斯坦茨另一大特色应当就是我们这次就读的康斯坦茨大学了。始建于1966年的康大,仅仅用了50年的时间就成为了德国一所远近闻名的大学,甚至使得康斯坦茨变成了一座大学城,可以说整个城市不但宜居,而且还流淌着学生时代的青春气息。

康斯坦茨大学的诸多教授也十分重视同济和他们之间的双学位项目,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也给了我们诸多关怀,帮助我们迅速的适应那里的节奏。康大针对我们双学位的学生,为我们专门选择了一些课程,包括基础性的合同法,侵权法,我们在国内涉及比较少欧盟法,此外还有一些选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向选择,如竞争法,环境法以及著作权法等等。

我们所有的课程都是和德国学生一起上课,特别是选修课,坐在你旁边的可能都是大学里法学院第三第四学期的学生了。在上课时,可能压力会有些大,包括对内容的不熟悉以及语言上的劣势,但是这同时也促使着我们进步。那边的课程主要是分为三种形式,seminar,vorlesung,blockvorlesung,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时间进行选择。在考试的形式上,也是分为口试,笔试和论文三种,可以在课程开始时向老师做一些了解。相比德国的学生,我们可能在语言表达上有一些不足,但笔试和口试都是看得分点,只要回答的到位,依然会取得较满意的成绩。学校的图书馆也十分的人性化,秉承7x24的模式,除圣诞节外,全年全天候无休式开放,很大的便利了各位同学。

生活上,康大为我们安排了学生公寓,尽管是与其他室友同住,但每个人都有独立的卧室,共享厨房、卫生间和客厅,而且临近超市与公交站台,生活便捷。

公交直通市中心,可以抵达康城的购物城lago,那里可以买到一些常见的服装品牌比如zara,hm等。此外,康斯坦茨的华人学生也比较多,平时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或者外国朋友无法帮忙的事情,可以较快的找到热心的中国人。当地还开了好几个亚洲超及中餐馆市,如果不适应国外饮食,也有很多的解决方法。总体说来,康斯坦茨的生活是十分便利的,毕竟是大学城,整体的规划都比较好。而且学校开设体育课,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鉴于其良好的地理位置,我们还有很多登山课以及水上运动课可以选择。

我们常说“游学”,除了学习外,抓住机会在欧洲各国游历一下也是很好的。康斯坦茨地处德国最南端,离苏黎世仅1小时车程,出行通常到苏黎世乘飞机,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都挺方便。借着寒暑假,我去了瑞士法国等地,感受阿尔卑斯山的自然风光。双学位项目里的其他同学有去意大利领略欧洲古老文化的,也有去柏林马拉松感受体育精神的,来到了德国,除了学习外,多感受多经历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年的时间很快,置身其中是珍惜,结束之后是时常的回味。我相信,我们都从康斯坦茨的这段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也相信,这是一段会被经常想起的日子。

听留学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听故事的感悟和心得5篇

听法制教育心得体会400字5篇

听声音教案通用5篇

听声音教案最新5篇

听未来的自己说作文优质5篇

我希望听作文最新5篇

我希望听作文精选5篇

听声音教案推荐5篇

听语文课教学反思5篇

海听英语教学反思优质5篇

听留学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