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六的教学反思5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要想在教学上得到更多成长,我们必须将教学反思的写作重视起来,只有认真思考写出来的教学反思才是对自己能力提升有帮助的,下面是66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练习六的教学反思5篇,感谢您的参阅。

练习六的教学反思5篇

练习六的教学反思篇1

练习六,虽然是第三单元一部分知识的综合练习,但是涵盖的面较广,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有挑战性的。

练习六,可以分成三个知识板块进行。

第一部分,是练习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第1至第5题均属这个范围。第1题,在数轴上按顺序填数,孩子们是非常熟练的,而下面的两个问题,很值得孩子们讨论,通过讨论,让孩子们体会到:两个数是否接近,与它们在直线上的位置远近有关,也就是与它们相差多少有关。第2题,顺着、倒着数数,我们是集体练习的,孩子们兴致颇高,声音响亮,也较熟练。第3题给出的7个两位数中,有比50大的,也有比50 小的,要求孩子们分辨其大小,我相信孩子们是完全可以分辨的,只是,解题的方法值得一讲,一年级孩子的解题能力还需要逐步培养。于是,“逐一连线,有序比较”的方法,我在课上作了强调。第4题,是比较三个数的大小,很简单,孩子们全部过关。第5题,渗透着数的排列规律以及简单的推理过程,有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排列,从孩子们的作业情况看,很明显的是从大到小排列难于从小到大排列。

第二部分,是单数、双数的初步认识,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单数、双数的概念,孩子们接触过,也是有生活经验的,但是区分两位数中单数、双数并不是最容易的事,孩子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去关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导致进入判断的误区。第6、7题利用生活情境引出单数、双数,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感受什么样的数是双数,什么样的数是单数,丰富了孩子们对百以内数的认识,又体现了分类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部分,是理解“差不多”的含义。通过练习,让孩子们体会到:“差不多”既可以表示“多一些”,也可以表示“少一些”,“多一些”和“少一些”都可以用“差不多”来表达。课堂上,我还补充了一些“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练习,以让孩子们更好地区分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

练习六的教学反思篇2

本单元教学分数乘法,是在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它能进一步促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为后面教学分数除法打下基础。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分数乘整数,一个数乘分数、分数混合运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问题和求比一个数的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做到一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注重数形结合

本单元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我运用适当的图形、图示来说明数学概念的含义,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教学分数乘分数时,例3是李伯伯家有一块1/2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若只是空洞地讲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画了一个长方形来表示1公顷的地,先让学生找出1/2公顷有多大,用阴影部分表示,有的竖着分,有的横着分,再找出1/2公顷的1/5,就是把1/2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用反方向的阴影部分表示。再观察两个阴影重叠部分占了整个1公顷地几分之几,用虚线分好,这样占了1公顷地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公顷。结合图示法学生很自然地推导出了分数乘分数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注重解法多样化,拓展学生思维

学生的思维应该是开放的、发散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注重算法、解决多样化,让学生更爱动脑,数学水平提高一个层次。例如在教学例9这类求地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决问题时,我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画出线段图,看图思考有哪些解法。有的学生想到了可以用单位“1”乘对应分率得到对应的具体的量,有的学生想到可以用单位“1”加上或减去多或少的部分得到对应的具体的量,也有的学生想到先求出1份是多少,再求出多份是多少的办法。这样集中各个学生的思维,大部分同学都掌握了三种方法,解题时可选择自己最理解的方法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在这样的教学下,大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掌握的较好,只是每次解决问题我基本都让学生画出线段,借助线段图学生较为容易就能解决了,但有的学生比较懒不肯画线段图而往往出错,因为这样的线段图并没有在他脑海中形成,这是我教学中的困惑,我将继续研究。

练习六的教学反思篇3

本次的口语交际是指路。我想我们这次口语交际不仅要教会学生给别人指路,还应该指导学生学会问路和敢于问路。

学会指路要做到两点,一是有礼貌,二是把话说清楚。我先给学生讲了“张飞问路”的故事,懂得礼貌的重要性,然后请学生读书上的材料,找找这里的礼貌用语,我还补充了“十字礼貌用语”,教会学生文明说话。接下来我就创设情境,和学生一起表演。在表演中,前面几个学生都做到了有礼貌地回答,也能把话说清楚。当问到吴磊时,他却回答不知道。是啊,问路的时候,不可能问到的人都是知道的啊!这时候只能说不指导吗?这时,我告诉孩子不知道的时候也可以说得很有礼貌,用上“对不起”,经过我的点拨,有孩子会说了:“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去问问别人吧!”这样,虽然没有给人帮上忙,但还是让人觉得很温暖。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怕羞,当需要问路的时候不敢问,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孩子克服这种害羞心理。我就从从刚才的指路说起,我问孩子们,当你给别人指路,别人对你说谢谢的时候,你心里是怎样的?孩子们都说感到很高兴,因为做了一件好事。我说:是的,给别人帮助,自己也会快乐。那你愿不愿意给别人这种机会呢?孩子们都说愿意。那就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勇敢地请求别人的帮助吧!我想,经过今天这节课,很多孩子会尝试着勇敢地去请求别人帮助的。当然,他们也会乐于帮助别人的。

练习六的教学反思篇4

分数乘法是在前面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减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成功之处:

1.明晰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分数乘整数,另一种是分数乘分数。在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分数乘整数;二是整数乘分数。虽然它们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表示的意义却不相同。学生非常容易在此处出现意义上的模糊。例如:2/3×4表示4个2/3是多少,而4×2/3表示4的2/3是多少。教学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时,学生出错较少,能够清晰的表示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明确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对于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要让学生明确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而对于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要让学生明确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在计算中先约分,再计算,会使计算变得简便。

不足之处:

1.学生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还是有个别同学把整数和分子约分计算,还有的出现先计算,再约分,容易出现约分后的分数不是最简分数。

2.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学生容易出现小数与分母约分后得整数的现象。

3.在简便方法计算时,学生容易出现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的错误。特别是形如2/99×7/16这样的题目,学生往往不知道是应该应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计算。

再教设计:

1.强调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整数必须要与分母约分。

2.强化练习形如2/99×7/16这样的题目,避免学生在此题目上出错。

练习六的教学反思篇5

我所代的四年级人数较多,大班教学存在的困难很多,几十个学生面对一个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兴趣盎然,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并且学生语言输出的机会实在太少,仅有的几次交流机会也大多落入少数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之手,大多数学生无事可做,处于被遗忘的角落,甚至有时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为此我在讲本单元的第十一个内容时,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程序,我设计了一个小组调查活动。我在学生进行小组自由调查前,先出示两只钢笔,师范说:"i have got two pens."并问学生:“how many pens have you got ?”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同学之间互相练习:“how many pens have you got?”接下来,让学生进行自由采访。学生采访时,我进行巡视,适当给学生一些提示。注意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学生采访完毕之后,我请学生进行类似句型的表演,看到了学习兴趣的上升,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这可以说都是教师充分利用小组活动的结果。通过小组练习、小组讨论、信息交流、竞赛、角色表演等活动,大大增加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和时间,学生的个性将得到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将不断提高。

练习六的教学反思5篇相关文章:

17跳水教学反思5篇

体育立定跳远教学反思5篇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5篇

观潮教学反思通用5篇

人类的老师教学反思5篇

解决问题例5教学反思7篇

竖的写法的教学反思5篇

?饼问题教学反思5篇

嫦娥教学反思5篇

观察云教学反思5篇

练习六的教学反思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