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教师需要通过写教案,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以便改进教学方法,下面是66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面包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面包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
2、发展幼儿动手及看图示操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物质准备:
手工材料,剪刀,浆糊等。
活动重难点:
乐意动手制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谈话:
你们吃过面包吗?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个面包房子。
二、教师示范:
1、先剪下房子图案,沿实线分别剪出房子的两扇门。按虚线折叠好房子,并粘贴好。
2、剪下图案1.2折叠好,然后粘贴到房子门后。
3、示范游戏:打开面包房的门,面包就出来了。
三、幼儿制作:
1、老师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2、请能力强的孩子边看图示边制作。
3、请先做好的孩子玩“面包房”的游戏。
面包教案篇2
文本解读:
这是一个纯粹的童话,一本关于家的图画书,一个温馨的香气四溢的故事。
下雨天的早晨,一片阴霾,两个穿着黄雨衣的孩子,让阴天变得可爱。于是奇迹发生了,挂在树上的云朵被孩子摘回了家。妈妈把云朵揉进面团里,做成了云朵面包。吃了云朵面包的"我们",竟然飞了起来。
天仍然下着雨,生活还是依旧,但因为有了云朵面包,因为有了童话的神奇,生活变得不再那么不堪忍受。雨停了,云朵被阳光染成了粉色,孩子们吃着好吃的云朵面包。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教学目标:
1、能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温馨的力量,试着品味最日常的生活。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能主动地阅读书籍,并能及时提问与思考。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大家理解童话,期待现实生活中的神奇。
4、通过共同理解"奇妙,小心翼翼,香气腾腾,忽忽悠悠,密密麻麻,胆战心惊"等词语,让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进入情景,和小猫一家共同体验奇妙的旅程。从童话故事中获得真正的快乐,体会家的温暖,了解面包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点:
喜欢云朵面包,喜欢小猫一家,从而喜欢阅读《云朵面包》,以致喜欢阅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识人物,提出问题
1、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吃面包喜欢吃什么面包有没有吃过云朵做的面包
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本好看的图画书,名字叫《云朵面包》(出示图书)
(1)你们看到了什么
封面上这座屋子里住着小猫一家。天空阴沉沉的,屋外的小树枝上挂着窗户的玻璃上有透过窗户,看到谁睁开了一只眼睛旁边睡着的是谁
(2)介绍作者:韩国的白嬉娜阿姨创作。这是她用手工布艺,剪纸拼贴等技法创作的美丽的想象故事哦。
(3)介绍摄影:金乡寿,他把雨天的照片排得异常生动,让大家想起在雨中玩耍的感觉。
(4)开始阅读:咱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阴天。
二,分享故事情节,激发读书兴趣
1、翻开扉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阴沉沉的天空飘着雨,一朵白云飘落下来。大家谁能来形容一下,你们看到的雨是什么样的雨
(大雨,毛毛雨……)
2、翻开第一页,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师:清晨,我从梦中醒来。睁眼一看,窗外正下着雨。让我们猜猜看,这个"我"是谁
(小猫)
3、翻开第二页,引导学生观察图
师:我从梦中醒来了,这个我真的是小猫。"我"醒来的时候,弟弟和爸爸都还在睡觉呢!(引导学生看猫弟弟的鼻涕,猫爸爸的嘴巴)。而我身边的杯子已经掀开了一角。大家猜猜看,是谁已经起床了
(妈妈)
4、翻开第3页,引导学生观察图。
师:大家猜对了,原来妈妈早已经起床了。这时候,妈妈正在厨房里为我们全家作早餐呢。大家看看墙上的钟,才几点钟
(7点半还不到)
师:对了,7点半还不到呢。妈妈穿着围裙在厨房里为全家坐早餐的情形大家有没有见过是不是觉得书里的妈妈和我们自己的妈妈很像
师:我叫醒了弟弟。我们穿上了黄色的雨衣,准备一起走到屋外。
5、翻开第4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我和弟弟,抬起头,仰望天空,看了好久好久。我们想,下雨天,也许会有一些奇妙的事情发生吧小朋友们,下雨的时候你们会想些什么呢是不是
也像小猫一样期盼着有些奇妙的事情发生
(生:我会想……)
师:我和弟弟正在仰望天空的时候,突然发现……"咦,这是什么呀"原来树枝上挂着一朵小小的……
生:白云(云朵)
师:于是,我把弟弟架在肩膀上,我们要把白云拿下来。
6、翻开第5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回到家,我和弟弟小心翼翼地把云朵捧在手上,递给妈妈。(同时做出小心翼翼捧出白云的动作。)小朋友们想想看,为什么我们要小心翼翼
(生:因为云朵好轻好轻。)
7、翻开第6页,引导学生看图,了解云朵面包的制作过程。
师:妈妈接过我们手中的云朵,放进大碗,倒入牛奶和水,放入酵母,盐和糖。先轻轻地揉成大面团,再揉得小小的,圆圆的,放进烤箱。这时候,妈妈对我和弟弟说:"再等45分钟就好了,这是今天的早餐噢!"大家想想,要是你是小猫,在这漫长的45分钟里,你会做些什么
(生:玩,做作业,画画,看动画片,等得很着急,怎么还没有做好)
8、翻开第7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爸爸起晚了,来不及等面包烤好,就急匆匆地拿起公文包和雨伞,慌慌张张地向公司跑去了。(引导大家看爸爸急匆匆的样子和狼狈的表情)妈妈好担心爸爸:"不吃饭会饿的……"
9、翻开第8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45分钟终于过去了,厨房里飘来阵阵清香。妈妈轻轻打开烤箱。这时候,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大家看看,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
(生:面包飘了出来。)
师:对了,云朵面包忽忽悠悠地从烤箱里飘了出来。我站到凳子上都够不到呢!大家看看,弟弟和妈妈这时候都在做什么呢他们的表情说明了什么
(生:妈妈和弟弟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10、翻开第9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吃了云朵面包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大家说说看,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吃了云朵面包,我们也忽忽悠悠地飘了起来。)
(生:吃了云朵面包,大家都飞了起来。)
师:大家看看,妈妈,弟弟和我是怎样的动作和表情
(生:妈妈手里端着咖啡,忽忽悠悠地飘了起来,弟弟的脸上惊奇无比,"我"的嘴里满满地塞着一口面包,像只鸟一样的飞了起来。)
11、翻开第10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吃完了云朵面包,我们想起了这时候正赶去上班的爸爸。"爸爸一定很饿了。"弟弟说,我提议道:"我们给他送面包去吧。"于是我们把面包装进袋子,打开窗户,和弟弟一起忽忽悠悠,忽忽悠悠地飞了出去。
12、翻开第11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我和弟弟穿着黄雨衣,拿着伞,飞在空中,到处找爸爸。大家想一想,我和弟弟这时候会说些什么啊
(生:下面哪一个才是爸爸爸爸在哪)
师:弟弟问,爸爸已经到公司了吗我说,不会的拉。看,车都塞在路上了。
13、翻开第12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我们呢在密密麻麻塞满了车的马路上找到了爸爸。他坐的公交车里挤满了人,就像装满豆芽的盒子。大家看一看,找一找,能看到爸爸在哪里吗
(指出来)
14、翻开第13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我和弟弟飞到了爸爸乘坐的那辆被堵的公交车面前。"爸爸,爸爸!""喵!"这时候爸爸是怎么回答的
(生:"谁啊谁在叫我")
师:"我"和弟弟把云朵面包递给了爸爸,看到我们从窗户里递进来的面包,乘客们都惊讶得张着大嘴巴说不出话来了。爸爸拿着面包,看了又看……哇,吃了云朵面包的爸爸竟然也飘飘悠悠地飞了出来。
15、翻开第14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爸爸像打鸟一样呼呼地飞着,飞得好高好高哦!大家看爸爸飞出去的背影,像不像一只大鸟
16、翻开第15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爸爸总算及时飞进了办公室,坐在办公桌旁,打开电脑,爸爸擦着汗,真是万幸啊,还差一分钟就九点了。这时候,爸爸的马秘书给爸爸送来了一杯咖啡:"先生,早上好!"我和弟弟飞在爸爸窗户外面,看到这一切,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大家想想看,我的弟弟这时候会想些什么
(生:爸爸终于到了,真是万幸……)
17、翻开第16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我们又一次飞到了高楼的上面,天上的雨停了,我们胆战心惊地避开电线。停在电线上的鸟儿,看到了我们……大家想想,你要是鸟,你会说什么
(生:猫怎么会飞啊……)
18、翻开第17页,引导学生看图。
师:我们轻轻地落在屋顶上。雨刚停,天上的白云就一片一片地飘起来。弟弟说:"好饿哦。"我说:"这是因为在空中飞累了,我们再吃一个云朵面包好不好"说着,我和弟弟又吃了一个面包。谢谢小云朵,云朵面包真好吃。
三,彩泥游戏,分享亲情
师:大家喜欢这个云朵面包的故事吗想不想吃云朵面包让我们在课外动手做一个好吃的白云汉堡包,好吗我们可以把自己亲自做的汉堡包送给自己的妈妈好吗让我们一起感谢妈妈对我们的爱和照顾。
(材料准备:准备两块同样大小的金黄色彩泥,一块绿色彩泥,一块蛋黄色彩泥,少许白色彩泥。)
面包教案篇3
一、设计意图:
晚饭前,幼儿园食堂的师傅做了一些面包,张老师拿了几个来班里,面包的香味儿弥漫了整个活动室,孩子们纷纷说:“好香啊!”老师抓住时机对幼儿说:“你们喜欢吃面包吗?”孩子们都说:“喜欢。”老师又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做面包?”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大家一起决定,第二天大家自己来做面包。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制作面包所需的材料与工具。
2.了解面包的制作过程。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习制作形状各异的面包。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室内张贴各式面包的图片。
2.干面粉、鸡蛋、白砂糖、干酵母、烤盘、小面板。
3.提前发好的面团。
4.各式面包的小贴画。
四、活动过程:
(一)了解面包的种类:
引导幼儿观察室内张贴的各种各样的面包图片,幼儿讲述自己吃过的面包都是什么样的,和图片上的面包一样不一样。使幼儿说出面包的种类。
(二)让幼儿认识制作面包所需的材料与工具:
向幼儿介绍制作面包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及各种材料的作用。
(三)制作面包:
老师示范揉面团的方法,把面团发给
幼儿,幼儿自己制作,喜欢什么样的面包就做成什么样的。
(四)烤面包:
带幼儿到伙房,让幼儿观察烤箱及将面包放入烤箱的过程。
(五)品尝面包:
幼儿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面包,体验劳动的快乐。
(六)分享劳动成果:
请幼儿把自己制作的面包带回家,给家人品尝,和家人分享自己快乐,使幼儿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五、活动反思:
活动内容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所以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今天我班来了三十名幼儿,
幼儿共做出了十种不同样式的面包:圆形的,长条形的,飞船形的,蛇形的,半圆形的,正方形的,喇叭形的,耳朵形的,骨头形的等,幼儿始终处于主动学习、探索和操作当中。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因多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让幼儿亲自参与的活动。
面包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大胆表述自己的猜想,感受故事的神奇色彩。
2.通过整体欣赏绘本,感受温暖的亲情。
3.在感知绘本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绘本的理解。
活动准备:
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物,激发兴趣。
1、今天我带来了一本好看的绘本,绘本中的人物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图片)
2、这是谁?(猫爸爸)你怎么知道的?它准备干吗去呢?这又是谁?(猫妈妈)她在干什么呢?他们还有一对可爱的宝宝!
二、观察画面,大胆猜想。
1、今天小猫的一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小猫为什么会飞起来?小猫手里拎着面包想送给谁呢?为什么是送给爸爸?
2、爸爸吃了面包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出示图片)爸爸为什么也飞起来了?神奇的面包是哪来的呢?(出示做面包的图)我们一起学做面包吧!这么神奇的面包是用什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绘本吧!
三、整体欣赏,感受故事的神奇色彩。
1、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下雨天的早晨……教师结合绘本ppt讲述故事。
2、咦,这是什么呀?他们是怎样拿云朵的?谁来学一学?
3、吃了云朵面包,我们也忽忽悠悠地飘了起来。
4、爸爸一定很饿了,我们给他送面包去吧。教师逐图讲述绘本。
四、拓展交流,分享亲情
1、(出示绘本书)你喜欢这个云朵面包吗?你觉得这本绘本美在哪里?
2、这本书还有许多美丽的小秘密,我们下次再一起看好吗?
课后反思:
绘本看过很多,但给孩子们上绘本课还是这学期第一次。我不知道该怎么来上,怎么来引导学生进入绘本所描绘的世界。但和教研组的老师们一起讨论后,在上课前我到觉得轻松了,上课时也是如此。
绘本课的基调就是轻松的,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阅读中进行语言的训练,并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根据绘本故事,我用猜测式的教学方法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给我很多感受。
课上,教学节奏掌握得不好,另外对语言不够敏感,对孩子的回答常常不知该做出怎样的评价;对孩子的了解不够,他们自己在家已经接触过这个绘本,了解这个故事,因此在课堂上我的思路被孩子们打乱了。以后的绘本教学课上,我主要将在以下几方面做改进:
1、孩子在课堂上能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
2、教学时要善于运用绘本画面的细节;
3、充分拓展绘本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让孩子们思维的灵活度、广度都得到提升;
4、结合绘本内容,找准语言训练点。
面包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和制作过程。
2、通过模仿表演制作面包、念儿歌,知道面包来之不易。
3、对面包师傅的劳动产生感激的情感。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准备各种面包。
2、联系附近的面包房,为幼儿的参观做好准备。
活动过程:
一、出示面包,引出主题
1、师:这是什么?你吃过什么面包?
2、师:你知道面包是从哪里来的?面包师怎么做出来的吗?
二、参观面包房,观察了解面包的制作过程。
1、引导幼儿来到面包房,观察面包房里的环境布置。面包房里各种各样的面包师专门摆放的呢?(整整齐齐、分类摆放)
2、师:面包房里这么多面包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制作面包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谁做出了这么好吃又美观的面包呢?
3、请面包房里的面包师傅介绍制作面包的原料,并现场示范制作面包,让幼儿了解制作面包的步骤(和面——做面包——摆放面包——烤面包)
4、互动环节
请面包师当场提问,如:做面包的原料和工具等,让幼儿来回答,面包师再进行补充。也可让面包师解答幼儿提出的一些问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三、表演活动:我来当回面包师
1、师:面包师是怎样做成面包的?你能模仿做面包的动作吗?
2、带领幼儿边念《面包歌》(见附),边模仿制作面包的动作。在游戏中体验面包师的劳动。
四、品尝面包。
引导幼儿观察面包出炉,最后让幼儿自主尝试购买面包,品尝面包师傅的劳动成果,从而产生对面包师的崇拜和感激之情。
附:《面包歌》
面盆里,和面团,
面团在一起,和在面盆里。 (做在面盆里和面的动作)
面板上,做面包,
面包摆一起,摆在面板上。 (模仿在面板上作面包的动作)
托盆上,烤面包,(做拿起托盆状)
面包进烤箱,烤熟了,烤熟了。 (做将托盆放进烤箱的动作)
面包做好了,真香真香真真香! (表现出非常好吃的样子)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面包入手,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第一环节让孩子们通过亲身观看面包师制作面包,了解了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和工序,第二环节让孩子们自由模仿面包是制作面包师的动作,感受面包师的劳动,从而对面包师的劳动产生感激之情,整节课层层递进,节节环扣,教育目标掌握得很好,是一节成功的课。
面包教案篇6
活学目标:
1、理解“奇妙、小心翼翼、忽忽悠悠”等词语,分享阅读的快乐。
2、体验家的温馨气息,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之情。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难点)准备:
ppt课件
过程:
一、封面导入,初步感受家的温暖。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听的绘本故事。这是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二、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1、这个“我”是谁?谁还在睡觉?少了谁?妈妈去哪儿了?
2、什么是“奇妙”?可能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
3、他们发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什么是“小心翼翼”?让我们和小猫们一起来小心翼翼地抱一抱云朵吧。
4、妈妈结果小猫们的云朵,会怎么做?我们看看妈妈是怎么做的?(播放面包制作过程图)
5、全家人都吃早饭了,爸爸怎么啦?望着爸爸急匆匆的身影,妈妈会怎么样?妈妈会说什么?(省略号的含义)
6、妈妈轻轻打开烤箱,猜一猜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7、猫哥哥和猫弟弟吃得多开心啊!这时,他们会想到谁?他们会说什么?
8、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找到爸爸了吗?
9、猫爸爸接过儿子递过来的面包,心情怎样?站在爸爸旁边的兔子阿姨、羊叔叔和够伯伯看见了,他们是什么表情?会说些什么呢?
10、神奇的事又发生了!吃了云朵面包的爸爸竟然怎么啦?
11、爸爸迟到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完整阅读绘本
1、给故事取名。
2、介绍绘本作者
3、完整阅读绘本
四、体会故事温情
1、体会故事中家人间的爱,大胆表述对自己家人的爱。
2、再次看面包制作图,一起制作“云朵面包”和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1、拥有有趣的中心话题,把幼儿生活中的感受与故事环节穿插进行。
2、教师有较强的语言感染力,始终以爱的情感和提问创设了一个爱的氛围。
3、教师对故事绘本以及ppt进行了处理,使教学活动更加有趣、生动。
建议:
在环节的安排上,可以先让幼儿自主阅读,谈谈你最喜欢哪一页?看不懂哪一页?然后再回到教师带领下的故事讲述,最后再讨论爱、分享和关爱。最后的迁移,可以讨论:我们如果有云朵面包会给谁?为什么给他?摒弃问答式,让幼儿敞开来尽情地说、翻、看,零距离地接触到绘本。
面包教案6篇相关文章:
★ 彩泥教案6篇
★ 通用技术教案6篇
★ 音乐节奏教案6篇
★ 小花美术教案6篇
★ 暴雨安全教案6篇
★ 健康蔬菜教案6篇
★ 社戏教案6篇
★ 说勤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