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读后感参考7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读者通过阅读精心撰写的读后感,可以对书籍的主题和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读后感是一种心灵的熔炉,让我们与书籍中的故事相互交融,66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老师》读后感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老师》读后感参考7篇

《老师》读后感篇1

今年暑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着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读后,使我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尤其是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令我折服。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们也可找到适合我们的教育方法。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对屡错屡犯的学生,缺少耐心和恒心;和学生交谈交流常常居高临下,走不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师生之间存在代沟。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仍有不小差距。我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最后,借着名教育家镇西小语作为我的座右铭,“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这就是我——一位普通高中老师在内心里的呐喊。

《老师》读后感篇2

读李振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让我收获颇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四章《走出教育误区》中的一节《教育也是“遗憾的艺术”》。在这节中,李老师这样说:根据我的教训,教育者要尽量避免在这四方面对学生心灵造成伤害:打学生,用语言伤学生的自尊心,冤枉学生,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对他绝望。

当我读到这四个方面时,感觉有如五雷轰顶,映照出我的种种不足。其中,冤枉学生这一条,使我备感惭愧。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件事。

一次上课铃响了。我站在教室门口“监督”学生上课。同学们大多都飞快地回到教室。第二遍铃响过后,我突然看见我班顽皮男生小勇兴冲冲地跑进教室。我想:“这小子肯定是跑到操场上玩了,才会迟到!肯定是这样的,准没错!”一下课,我把他叫到讲台前,严厉地批评他上课迟到。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我看到眼泪在他眼圈里打转。“您冤枉人,我根本没玩。一年级二班的小同学在厕所里没有了纸,我给他送了纸才回来晚的!”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为了改掉他的一些坏毛病,我让他多多做好事的!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道歉。他却气乎乎地走了,以后几天都不怎么理我。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注意到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学生都是在不断成长的,我们不能拿老眼光去看人,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有时老师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会说出一些过火的话,如:“你真是咱们班的害群之马,我怎么会遇上你这样的学生!”“咱们班有了你算是完了,你就是一个小流氓的坯子!”“你真是无药可救了,还是回家自学去吧!”“你永远也学不好,你要能及格,太阳就从西边出来!”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时,教师一句伤学生的话,就可能使学生永远不能原谅老师,产生对立的情绪,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

李老师的书通俗易懂,是他多年的经验总结。好好读,认真品味,我们一定有很多收获。相信学生,学生具有可塑性,是我最大的读书体会。

《老师》读后感篇3

作品讲述了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女大学生米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被 聘为白果林小学六〔3)班的班主任,因此与学生发生了一系列既温暖又幽默 风趣的故事:她带领学生们跳芭啦芭啦舞;她教一个软弱的男生如何捍卫自 己的尊严;面对险境,她巧用计谋教学生保护自己;毕业考试前她竟带着全 班学生去郊外踏青……

读了《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我有许多感触,但最多的还是羡慕。

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女大学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 聘为白果林小学六(3)班的班主任,因此与坏小子肥猫、米老鼠、豆芽儿、兔巴哥 发生了一系列既温暧又幽默风趣的故事。

我非常羡慕六〔3)班有这样一个“另类”的老师。她做出的许多事是别的班的 老师觉得不可思议的,而正是这种种的“不可思议”,其实才真正是学生们最喜欢 的。因此,无论男生女生都特别喜欢这位老师。如:在快要进行毕业考试的时候,

她竟然带领全班同学去郊外踏青。要是平常,老师都不会带全班同学去踏青,何况是在快要毕业考的这个节骨眼上呢乙〔作者用了截取事例的手法将老师的“另类”表现了出来,非常生动形象,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活泼可爱的老师形象。)

这种类型的老师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学生的喜爱和拥护呢?我个人认为,因为 她是年轻老师,有着一颗童心,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就像一个大姐姐一样;她的童 年也离她不是多么遥远,因此,我想她了解现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理。所以,现在真 正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她“把人性关怀放在首位”的全新教育理 念,就是她为什么会贏得这么多同学喜爱的重要因素。所以我觉得,“把人性关怀 放在首位”的老师才是好的老师。

《老师》读后感篇4

读书是我的一大爱好,也是一种休闲。在闲暇之余,总喜欢挑几本书来慢慢品味,用课余之时,我认真拜了《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从中让我感触颇深。读完《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我才深知,原来我对"教书育人"的理解是多么的浮浅,对"教育"一词只是表面的感知。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原来教育中需要"爱",而且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爱。

在这本书中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令人激动的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平凡事例,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每一位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感受到了教育。通过读这本书,做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深思:"教书育人"的本质为何意?怎样做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针对这两个问题,从这本书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1、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重在"育"而不是"教",允许学生说"不"。

每位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基本上都是以严为主,学生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年龄虽小,有时也有他们独到的见解,他们认为不好的做法,完全可以说"不",不赞成,不去做,而做为教师的我们,往往一权专政。

2、怎样做才是真正的了解学生,认识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

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不单单是对学生表面的了解,而最为重要的是对他们内心世界的了解和深入,让学生感受到你不只是他的老师,更是朋友和亲人,他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你,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你分享,这才是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之间搭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这样才能让他们快乐、茁壮成长!

3、在教育中体现"爱"、奉献"爱"

爱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动,只有你付出了、奉献了,学生会真实的感受到,哪怕一句温暖的话语,简单的问候,或一次心灵的交流,学生都会铭记在心,倍受感动,"爱"需要用具体的行动来表达,需要你的付出、你的奉献!

教育需要爱,爱要体现在教育中,有爱的教育,才能留下更美好的回忆!

《老师》读后感篇5

在上一次的《成为更好的老师》第二辑读后感中我说过自己的困惑:我无法从繁忙的工作中抽离出来心无旁骛的去安静的读书,每一次忙完过后总会安慰自己或者在心里期待着下一次自己会有时间阅读,好像每一次都做不到,这种所谓的安慰和期待变成了对自己的失约。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是从上次写作之后,我每天要求自己必须抽出一节课的时间留给自己自由阅读,一天一节阅读课,虽然时间不算太多,但就是这种不被我在意的每天一节课的阅读时间,让我有幸并坚持阅读完了《成为更好的`老师》这整本书,阅读完最后一页,再回过头细想当初的困惑,就我自己而言,这无疑是一个进步,是通过阅读和写作带给我的进步。

连续阅读王维审老师的两本教育书籍之后,教学反思和教育叙事的写作成为了每周必不可少的教育写作,它们不再是我的累赘,而是一种主动愿意去做的一件事情;每天坚持安排时间去阅读教育书籍已经成为我日常工作中的常态,一天不读上那么几页总感觉这一天缺点什么......这些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是我从这两本书中得到的最大的收获,在我的观念里,阅读和写作并不是教育专家的专利和奢侈品,他也可以,你也可以,当然,我也可以。

在文章的末尾,有一句话震撼到了我,那就是“建设好自己的教育人生”,一是建设,二是自己,三是教育人生,这3个关键词放在平时的语句中再平常不过,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对于我来说既大又空,大到需要我把零零散散的教育经验进行设计、组合和优化,空到需要我进行教育写作去填充颜色,增加色彩,弥补空白。就像书中说的,把散落在人生里的珍珠,用线穿起来,做成珍珠塔。

《老师》读后感篇6

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

其中有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是中学教育的核心","把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学生的集权威","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班级管理要以'法治'取代'人治'","解放班主任和班主任的自我解放","童心是师爱之源","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德育观念的十大碰撞","教育呼吸民主、科学、个性""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民主是教育的灵魂",其"爱心、民主"教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实践让广大教师感动、哲服,"未来班"的模式演绎着教师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情怀,令人向往,很多身处"迷茫"中的教师表示从中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就是李镇西老师"自己和自己比"的真实记录。

《老师》读后感篇7

假期读了《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它是由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所著。这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书中每一章节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李镇西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它让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也有许多心灵感触,在此谈谈体会: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

读李老师的文章,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

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我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老师》读后感参考7篇相关文章:

《老师》读后感通用8篇

漂亮老师坏小子读后感6篇

《老师》读后感优秀6篇

写漂亮老师的读后感6篇

漂亮老师坏小子读后感推荐8篇

写漂亮老师的读后感推荐6篇

给老师的教育读后感5篇

刁老师作文参考8篇

初中老师的作文参考5篇

关于老师作文参考6篇

《老师》读后感参考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9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