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排序》教案参考5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个性化教育要求我们在教案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写好教案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66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排序》教案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排序》教案参考5篇

小班《排序》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

3、小虫若干。

4、儿歌《小瓢虫》

三、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 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四、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小班《排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着按物体的规律一一进行排列。

2、能认真完成自己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范例:红色、黄色圆片片间隔排列图。

2、幼儿每人两种颜色相同或大小相同或形状相同的图形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片片的摆放规律:

1、出示范例:上面有什么?片片是怎样排队的?

2、引导幼儿边指边说:红片片、红片片

二、分组操作:

1、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序可按形状相同、颜色不同;颜色相同、形状不同;颜色形状都不同等各种方法排序

2、鼓励幼儿认真完成自己小组的操作活动。

3、及时表扬排得又快又对的幼儿。

4、帮助个别幼儿找出排错的原因。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排序”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需要他们运用有限的数、量、形方面的.知识,进行一番系统、连贯的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规律”的东西。排序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小班《排序》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按大小排序》选自《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小班幼儿对生活中各类物体及形状、数量比较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发现不同。《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之间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活动中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我创设了去玩具店的情境,通过坐汽车、开汽车等环节,让幼儿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操作感知、大胆表述,理解和运用按大小规律排序,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采用以下实施策略:

1.运用情境创设“去小熊的玩具店”,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整个活动中创设“去小熊玩具店”的情境,让幼儿通过看看发现并正确辨别三只熊的大小不一样。通过坐坐幼儿为每只熊找到了适合自己坐的汽车。通过排排幼儿给三辆大小不一的汽车按照大小有规律的进行排排队。情境的渗透激发幼儿发现物体的大、小不同以及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的规律。

2.层层深入,总结归纳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中主要围绕着三步进行总结归纳:

1.幼儿从一开始的学会辨别三个物体的大小。

2.探索三个物体的大小并进行正逆排序,从中发现排序规律。

3.理解运用后能够运用到整理玩具店中。每一步的层层深入,总结出不同的知识点,从而引导幼儿既能辨别三个物体的大小,又能将三个物体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三个物体的大小。

2.能够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

3.愿意向同伴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和结果。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区别三个物体的大小。

难点:能将三个物体按大小进行正逆向排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课件、大中小的娃娃实物和图片、幼儿人手一套汽车卡片、幼儿操作板、各种大小不一的玩具等。

经验准备:有区分物品大小的经验、有玩过套娃、套筒的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小熊去玩具店”的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介绍“小熊去玩具店”,观察区分两个物体的大小。

二、操作感知三个物体的大小,探索正逆排序。

1.看一看,运用目测和比较辨别三只熊的大小,并排序。

出示两只小熊的图片,请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辨别出哪只熊大?哪只熊小?接着出示较大的那只熊,辨别三只熊的大小。请幼儿给三只熊排排队,说说比较大的这只熊应该放在哪?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最大的和最小的.。

小结: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辨别三只熊的大小,并找到了两种不同的排序方法。

2.小熊坐汽车,辨别三个物体的大小、并能大小对应。

引导幼儿根据熊的大小找出大小合适的汽车。大汽车让谁来坐?较大的汽车谁来坐?那最小的呢?

小结:你们真棒,让每一只小熊坐上了适合他们的汽车。

3.汽车排排队,探索三个物体大小的正逆排序,大胆表达。

三辆汽车要进玩具店的大门,请按大小依次给他们排排队。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来排?

小结:小朋友,你们真聪明,我们既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也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三、理解运用,整理玩具店玩具,按大小排序。

请幼儿按照大小给玩具排排队,进一步巩固按规律给三个物体大小排序的方法(能力强的可提供四个物品)。

小结:小朋友真的很能干,把玩具店里的玩具整理的很棒,分别将玩具按照大小排摆放在盘子里。

四、活动延伸:鼓励幼儿找一找班级里还有哪些东西有大的有小的,引导他们把玩具按大小的规律整理归位好。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的重点是关于三个物体的大小排序,幼儿有了前期的基础区分大和小,所以幼儿在整个活动的学习中比较顺畅,对于三个大小不一的物体也能够辨别出,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都是以“坐汽车去小熊的玩具店”的情景贯穿,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知识点。特别是针对小班幼儿区分不出左右,所以在活动前我提前预设将的操作板的左边用红色箭头标注出,活动中幼儿就很自如的根据箭头的方向(从左到右)按大小进行正逆排序,很好的解决了活动中的难点。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也运用到生活中,所以在最后一个环节“理解运用,整理玩具店”时,让幼儿根据前期掌握的知识点,按大小排序来将区角架上的玩具按大小进行了整理,这一步既是检验前面部分的学习,又是提升总结,让幼儿理解消化后得以运用到生活中去,同时根据到不同水平的幼儿掌握情况,我还渗透了一组4个物体的大小排序,幼儿也能通过观察操作整理好,活动中这个环节在幼儿掌握的不错,其实可以每组都投放一组4个的物体玩具让幼儿来进行按大小排序。让孩子们大胆探索,获得更多的新经验。

小班《排序》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按颜色、形状、大小、种类等不同规律进行排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初步的分析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图片4套(大小不同的紫色三角形、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圆、颜色不同的半圆和正方形、颜色不同的苹果和茄子)、图形若干、幼儿用书《下面应该排什么》、水彩笔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题1、(出示第一套图片)上面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三角形,大小不同)2、请你仔细看看上面的三角形,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3、请你告诉我下面应该排什么?(幼儿说,师演示)二、进一步学习排序1、(出示第二套图片)请你看看这组图谱,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3、请个别幼儿来排。他排的对吗?为什么4、小结:我们帮三角形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小排队或帮圆一个绿一个红,一个绿一个红排队的方法叫排序。

5、(出示第三套图片):请你们告诉我,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6、请个别幼儿上来排。他排的对吗?为什么?

7、(出示第四套图片):请你看看这张图谱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8、根据顺序,请幼儿一个一个上来排,如中途排错了,纠正好再排。

9、刚才我们按一个苹果一个茄子,一个苹果一个茄子的排队的方法叫什么?

三、幼儿作业1、给你们准备了作业纸,请你们按照排序的方法给它们排队。

2、幼儿作业,师指导。

3、教师批改作业并讲评。

四、排队游戏1、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出去玩,不过有一要求,只有做到了,才可以出去玩。

2、请你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方法排队。

3、带幼儿出去做游戏。

小班《排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2、培养幼儿练习细致地观察。

3、认识和识别颜色,发现同色系颜色之间细微的不同。

4、描述自己对颜色的感觉。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6、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幼儿认识各种颜色。

2、能够愉快的参加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巩固对颜色的认识和排序。

活动准备

1、找一些带有多种颜色的广告纸、废旧的画报等,幼儿每人一份。

2、每人一张白纸,胶水。

3、一份大张的带有多种颜色的纸张。

活动过程

一、猜测(一幅广告纸上可能用了多少种颜色)

1、展示大张带有多种颜色的纸,让小朋友们看看用了多少种颜色?

2、让小朋友们数一数在这张纸上到底有多少种颜色?(大约数一下)

3、让小朋友们说一说都有哪些颜色?

二、撕纸(选择一种喜欢的颜色撕下来)

1、教师准备了很多有颜色的纸张,请小朋友们排队每人领取一张。

2、教师让小朋友看自己拿的纸张上有哪些颜色,你喜欢什么颜色,把你喜欢的颜色撕下来,注意不要把别的颜色一起撕下来,怎么撕更好呢?

3、你喜欢的颜色是什么颜色呢?还有和它类似的颜色吗?也请你一起把它撕下来。

4、把自己撕下来的颜色集中放在自己的面前,避免和别的小朋友的'纸张弄混在一起。

三、排序(用同类色系的纸按照深浅排序)

1、请你说一说你撕下来的是什么颜色的纸呢?

2、在你撕下来的颜色纸中,你发现这些颜色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3、你能将撕下来的这些纸按照从深到浅排一排吗?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看看我们的班级里,有什么东西颜色很相像呢?我们来找一找,然后看看哪个颜色深,哪个颜色浅。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对颜色的排序,使幼儿懂得了对颜色的认识到认知的过程,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颜色对他们来说非常感兴趣,我们想让孩子自己发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提供一些可以比较的东西,让他们在比较中发现,如果我们单纯的只是一样东西摆在那,然后让孩子们去发现问题对于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小班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教师和孩子们在互动中,要注意在提出每一个问题之后,给孩子们充分思考和表达的时间,然后再提出下一个问题,这样有利于引发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愿望,保证孩子们进行有效的学习。当我出示了带有多种颜色的纸张时,有了这种视觉上的比较,孩子们应该是更能够发现问题的。

小班《排序》教案参考5篇相关文章:

小班关于鱼的教案参考8篇

小班爬的游戏教案参考8篇

小班科学硬和软教案参考8篇

小班关于手的教案参考7篇

小班教案小与大教案通用5篇

小班艺术活动教案5篇

社会小班教案5篇

小班数学《长短》教案5篇

小班美术大果树教案5篇

小班社会教案及反思5篇

小班《排序》教案参考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6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