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妈妈大班语言教案6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教案能够提高课堂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66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妈妈大班语言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妈妈大班语言教案6篇

学妈妈大班语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欣赏、指点画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2、学习用多种颜色进行手指点画。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

(1)桌面木偶:未上色的鱼妈妈一只、鱼宝宝若干,海底世界布景;

(2)红、黄、蓝颜料、抹布、每组一份;回形针、绳子每人一份;

(3)范例若干;

(4)录音机一台,歌曲《捉鱼》磁带一盒。

2、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己熟悉歌曲《捉鱼》;

(2)幼儿己有初步的指点画经验。

3、《捉鱼》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4、大小、颜色不同的三角形若干。

5、娃娃、餐具教学过程: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2)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提问。

2、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

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欣赏教师的范例。

启发幼儿从颜色和排列方式等方面谈谈鱼妈妈和鱼宝宝穿的衣服。

以鱼妈妈的口吻请幼儿为鱼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点画,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点出有规则的“鳞片”来。

提醒幼儿使用抹布,注意保持桌而和衣物的清洁。

3、游戏: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提供海底世界布景,让先完成作业的幼儿带着鱼宝宝“去旅行”。

听音乐《捉鱼》玩游戏,提醒幼儿跑动时注意不碰撞。

教学延伸:

1、音乐角:启发幼儿在玩《捉鱼》游戏时用上不同的鱼游动作,

2、美工角: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拼贴《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并添画泡泡。

3、操作角:提供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让幼儿练习按图形特征排序。

4、娃娃角:提供娃娃、餐具等供幼儿游戏。

一、我给爸爸做领带。

鼓励幼儿先挑选好图案或色彩,摆放在要装饰的领带上,然后再用浆糊粘贴。

2把设计好的'领带挂在墙壁上进行展览,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离园时,把领带带回家,给爸爸亲手戴好。

数学:点卡排序教学目标:

1、复习认识点卡,并能按顺序给3以内数量的点卡排序及匹配实物。

2、继续学习正确整理操作材料教学准备:教学具若干教学过程:

一、集体活动:给爸爸领带排队

1、学习将点卡按数量从小到多的排列分别出示三张点卡,这张点卡上有几个圆点,请个别幼儿点数。出示标记图:谁会在红线上给领带点卡排队,想想哪张点卡在最前而,哪张点卡跟在后而,边排边说:几点的点卡请你排在最前面,几点的点卡请你跟在几的点卡的后面。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

2、对应匹配实物卡片:爸爸的图书出示三张卡片,看看是什么?每种有几只,请个别幼儿点数验证。爸爸的书要和点卡做朋友,一木书和几的点卡做朋友?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小动物的朋友找的对不对。

二、小组活动:

1、给爸爸领带点卡。

2、给爸爸送饼干。

3、摆书木三。

活动评价

1、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集体检查卡片排列的顺序和按量匹配的是否正确

2、引导幼儿观察材料的摆放的现状,表扬整理的好的幼儿。

学妈妈大班语言教案篇2

设计背景:

本班有49名幼儿,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为了激发幼儿对妈妈在家里或在外面工作感兴趣,而好奇或发现。

活动目标:

1.根据图片引导幼儿进行重点讲述,即能用汉语说出图片中的关键信息。

2.引导幼儿尝试用“我帮您”的句式进行讲述。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看图讲述图片。

2.在家里留意妈妈的一日生活和工作。

3.《幼儿用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重新认识妈妈,理解妈妈在家里又多辛苦,在外面工作赚钱又多辛苦。

难点:幼儿要懂得妈妈的辛苦并且更加爱妈妈,理解妈妈,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爱护妈妈。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欣赏儿歌《我的好妈妈》,和同伴说说儿歌里都唱了什么。

(二)展开部分。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仔细观察一下,上面的小朋友都为妈妈做了哪些事情?

2.教师和幼儿共同看图讲述。

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图画,为幼儿示范正确的阅读方法(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页一页看书等)。阅读时,教师根据图画内容进行重点示范讲述,有意识地运用句式“妈妈,我爱您”。

3.教师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重点鼓励幼儿用汉语讲述。

提问内容可以是:第一幅图画,小朋友说:“妈妈,我帮您做什么呢?”问题依此类推……。先请个别幼儿进行讲述,再请幼儿互相讲述。

4.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完整的讲述。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集体跟唱《我的好妈妈》,活动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1.有机地与其他领域相互渗透,使幼儿体验到妈妈的辛劳,学会体贴和关心妈妈。

2.随后几天的晨谈或师幼谈话中,教师都可以问幼儿:“回家你帮妈妈做了什么?”

3.在一日生活中,提示幼儿运用句式“我帮您……”。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注意问题的设计,要浅显易懂。

在讲述中,需要引导幼儿明白妈妈的辛劳,激发幼儿学会关心妈妈的情感。

学妈妈大班语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学会图文结合理解图书的内容 ,在阅读中体验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与快乐。

2、通过阅读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生长过程。

3、懂得与人交往时,要讲礼貌,对人热情。

活动准备:

?小蝌蚪找妈妈》大书本、 插入图片小蝌蚪五张,活动前让幼儿饲养小蝌蚪,观察并记录小蝌蚪的生长变化、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大书,引起幼儿观察封面引出。

1、遮盖书名和青蛙提问:封面上有谁?猜猜它们的妈妈是谁?长得跟它们一样吗?

2、展示书名,引导幼儿观察封面猜想故事内容。

二、阅读大书。

(先遮盖文字),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中动物妈妈们的外形特征,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能用好听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理解故事内容。再尝试图文结合用完整的一段话来讲述每一页画的主要内容。

1、图一:这是什么季节?青蛙妈妈生的卵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慢慢地变成了什么?(丰富词汇黑黑的、圆圆的)鼓历幼儿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2、图二:有一天小们蝌蚪碰到了谁?它们想起了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鸭妈妈与小鸭子体态动作感受它们的亲密与快乐。

3、图三:小蝌蚪看见谁?它长得怎样?小蝌蚪怎么想怎么说的?大鱼又是怎么说的?

引导幼儿观察并想像它们是怎么说。(丰富 词汇又宽又大)

4、同法出示图四、图五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它们的特征,大胆的想象它们的对话,并用连惯的语言描述。(丰富词汇一蹦一跳)5图六:小蝌蚪会找到妈妈吗?她长得怎么样的?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鼓励幼儿大胆预测故事的结局并与同伴轻声交流猜想。

三、引导幼儿讨论。

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幼儿与人交往时,要讲礼貌,对人热情。

四、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随音乐做动作,离开教室。

学妈妈大班语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中“爸爸、妈妈和我”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进行仿编活动,进一步了解大自然中事物间的关联。

3、体验仿编活动带来的成功感,增强诗歌仿编活动的积极性。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黑板、粉笔。

2、幼儿用书人手一本,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a、小朋友,你们家都有谁呀?

b、你们喜欢爸爸、妈妈吗?

c、你觉得在家里,爸爸像什么?妈妈像什么?你又像什么?

2、学习诗歌。(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用书)

a、教师指图1,提问:画上有什么?引导幼儿看图欣赏诗歌第一段。在朗诵中教师采用等待、放慢速度以及指图等暗示的方法,鼓励幼儿参与讲述。

b、采用同样方法观察图2,学习诗歌第二段。

c、师生共同学习诗歌,并有表情的完整地朗诵诗歌。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部分内容。

4、情景表演《爸爸、妈妈和我》

请部分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先表演诗歌内容,再表演仿编内容。

5、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在语言阅读区继续学习仿编,并分角色扮演仿编内容。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由于我讲解的很详细,孩子们都能动手做了操作,.一些以前不肯动手的孩子今天也尝试了自己做,虽然他们的作业中有许多遗漏的,但至少他们动手做了,说明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小百科:爸爸,对指已结婚并有子女的男性(父亲)的一种称呼。该词起源甚早。《广雅·释亲》:爸,父也。 王念孙曰:"爸者,父亲之转"。"爸爸"并非外来词,在上古汉语中"父"发ba音。

学妈妈大班语言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情节自发地随歌曲和乐曲自由创编简单的动作。

2、尝试用多种道具、材料表现音乐,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在活动中能积极地与同伴进行角色扮演体验音乐剧的乐趣。

重点难点

1、能与同伴合作创编出角色动作造型。

活动准备

荷花道具(4个)、荷叶道具(4个)、绿丝带(2条)、螃蟹头饰(4个人)、金鱼头饰(5个)、小蝌蚪头饰(5个)、青蛙头饰(1个)、大树头饰(1个)、音乐mp3、大荷叶道具(2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阶段

播放《哈喽歌》

二.动作模仿阶段

1、听音乐模仿小鱼游泳的动作。(播放音乐)幼儿跟随音乐先模仿老师的基本动作,在熟悉后知识迁移幼儿自行创编蝌蚪游得动作。

指导语: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池塘的小鱼是怎么游的吗?(模仿)

上游游下游游左游游右游游

游得快游得慢游得轻游得重

师:小朋友在池里小蝌蚪是怎么游得呢?(创编)

2、合作与变化

听鼓声与同伴合作用肢体创编场景中蝌蚪、荷花、螃蟹角色的动作特点。

指导语:

师:请小朋友根据非洲鼓节奏快慢轻重2个为一组变成小蝌蚪游动。

请小朋友根据非洲鼓节奏快慢轻重3个为一组变成荷花随风摆动。

请小朋友根据非洲鼓节奏快慢轻重4个为一组变成螃蟹在池塘里走来走去。

3、熟悉完角色动作后引出故事绘本。《小蝌蚪找妈妈》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分段演示完整故事。

4、听故事音乐分段清楚每段音乐的特点讨论音乐中适合角色扮演?

教师:播放音乐与幼儿共同讨论,回忆我们故事中的角色。

5、教师和幼儿分组讨论,分工在故事中幼儿自己想扮演什么角色按角色场景分类。

幼儿:说出自己想扮演的角色,清楚自己在那段音乐出场。讨论场景中需要什么道具。

6、幼儿自由选取道具,听音乐表演。设计一些简单的对白。

7、讨论成熟后尝试让孩子们自己表演音乐故事并展示,结束。

活动总结

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在音乐剧有了基本的认识,共同探讨了音乐剧《小蝌蚪找妈妈》有些什么角色。在角色的创设,音乐的节奏感知以及律动感知和同伴愉快地合作。让孩子们都获得了深刻的经验体验。提高了幼儿与同伴的合作能力,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大胆展现自己,丰富了自己故事阅读的形式。

学妈妈大班语言教案篇6

游戏目标

1、教幼儿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

2、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游戏准备

1、知识准备:熟悉《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和幼儿扮小蝌蚪。

2、配班老师在场不同方位扮演(鸭、鱼、龟、鹅、青蛙)妈妈。

3、幼儿胸饰(可正反翻转)一面为小蝌蚪,一面为小青蛙。

4、音乐带。

游戏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和幼儿在场地中间蹲下作睡觉状)

(音乐声中)春天来了,暖和的春风轻轻地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青蛙妈妈生的卵慢慢活动起来,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们在水中游来游去,十分快活。

教师和小朋友在描述中慢慢苏醒,随音乐在水中自由自在游涞游去,活动身体。

?注:教师以角色身份带领着幼儿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做游戏前的准备活动〕

二、中间部分

1、老师:听,什么声音?咦,小伙伴们,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让我们一起去问鸭妈妈吧!

2、小蝌蚪们游到鸭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鸭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鸭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好孩子,去问鱼妈妈吧!

3、蝌蚪们游到鱼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鱼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鱼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乌龟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鱼妈妈,再见!

4、蝌蚪们游到乌龟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乌龟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乌龟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鹅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乌龟妈妈,再见!

5、蝌蚪们游到鹅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鹅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鹅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你们快去找她吧!

6、小蝌蚪继续游,青蛙妈妈来了。

小蝌蚪:啊!我们找到妈妈啦!

[注:小蝌蚪们高兴地跟着妈妈游涞游去,间或停下进行有礼貌的对话,有利于活动节奏的控制]

结束部分(小蝌蚪们翻出小青蛙胸饰)

1、(音乐歌曲小青蛙)小青蛙们高兴地围着妈妈跳舞,做各种亲热的动作,跟着妈妈一边呱呱叫,跟着妈妈一边学蛙跳。

[注:这里表现小蝌蚪爱妈妈的情感同时又加大了幼儿腿步肌肉的活动强度]

2、青蛙妈妈:孩子们,田里的害虫可多了,练好本领跟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

3、青蛙们捉到害虫后,高兴地和妈妈一起听着音乐自由舞蹈。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一开始创设游戏的氛围,让孩子模仿小蝌蚪的游动,用身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蝌蚪的不同动态,为后面的绘画环节做好铺垫。在课件的运用上,能调动幼儿的情绪,在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更加深了孩子对亲情的感受。

学妈妈大班语言教案6篇相关文章:

月亮船大班语言教案反思5篇

野猫的城市大班语言教案8篇

春天的秘密大班语言教案反思5篇

大班语言好朋友教案8篇

大班语言运动会教案7篇

大班语言草的教案7篇

大班语言课秋天教案最新8篇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5篇

大班语言种瓜教案8篇

幼儿园大班秋天语言教案7篇

学妈妈大班语言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