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风俗记作文最新6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只有在不断的练笔中,才能让自己的作文表达更进一步,作文不能没有主题,这样是没有实际的作用,下面是66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春节风俗记作文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春节风俗记作文最新6篇

春节风俗记作文篇1

过年了!我好高兴,想着年夜饭中那些山珍海味,我口水都流了出来。又想到那些压岁钱,可以买那么多好东西,我更飘飘然了。想着想着,康晨,快来!,爸爸在厨房里叫我了,我兴奋地跑过去,问:爸爸,有什么好吃的吗?爸爸拍拍我的脸,说:小肥猪,就知道吃,口水擦擦!今年我们的年夜饭是饺子。我们自己动手,每人都吃自己包的饺子,怎么样?到时你没有可别哭哦!我生气地说:包个饺子有什么难,看我的!于是,一场包饺子大赛开始了。

我拿了一张饺子皮,再往里面放了些馅儿,然后捏起来,可是,饺子爆肚儿了,再看看爸爸,他已经包了两个饺子了,我更着急了,手忙脚乱的,妈妈笑着说:傻孩子,馅儿别放太多了。接着妈妈又做示范给我看。我想,不急,还是先学学吧。妈妈先把饺子皮放在手心里,然后夹了一块肉馅放在里面,再把两边捏拢,叠两个小褶就完成了。不难,我看后照做了,没想到看起来容易,要做好还真难。此时,爸爸已经包了十几个了,而且个个都直直的立在案板上,而我爸爸已经开口了:瞧你,怎么每个饺子都是奇形怪状的?下锅准成菜汤,能吃吗?仔细看看,也是,有的像小鱼,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包子妈妈说:不要灰心,熟能生巧嘛。我点了点头,又有了信心,继续认真地包起来,真的是一个比一个更好,我心里非常的高兴。

终于,饺子可以下锅了,当我包的饺子下锅时,它们就像一条条白色的小鱼游来游去,也没有哪只小鱼爆肚了。我欣喜若狂,大叫道:嘻嘻,是谁说我包的饺子会成菜汤啊?爸爸脸红了,抱歉地说:对不起,我把冠军让给你,行吗?耶,太好了,我是冠军喽!

今年的年夜饭,虽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丰富,,可是它却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春节风俗记作文篇2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而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十堰过春节的习俗。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着吉祥、幸福。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们则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之际,整个城市的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一刻,有的人家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过春节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由掌厨的做出来,而且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砧板声、爆竹声,再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我们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点。

一时间,十堰的过节习俗说也说不完,等你到了这里,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春节风俗记作文篇3

今年的春节,有三天是我特别难忘的。除夕夜做汤团,正月初一爬山,正月初三放烟花。

除夕夜,我们在家做汤团。姨父先把面粉做好,再把面粉捏成一小块一小块,最后由我们捏成一个饼,放进馅,包成一个个小汤团。汤团有桃子形的,有圆形的,还有露馅的,虽然样子很难看,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做的。

正月初一的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边慢慢升起,我们一家八个人去爬有名的保俶山。当我们爬到半山腰时感到很饿,就找到了一个休息的地方,把带来的水果都吃完了。

接着我们一口气爬到了山顶——初阳台,站在山顶上往下看,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风景,西湖边的人是多么地小呀,小得像蚂蚁一样看也看不清;西湖边的人是多么地多呀,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最后我们继续往前走,走了一会儿,就拍了一张合照。外婆笔直地站着,妈妈看着我,我在想我的作业,阿姨在想单位里的公事,阿舅在看别的游客,姨父在欣赏周围的美景,姐姐在拍苏堤和白堤。我觉得我们一家人的表情真丰富!

正月初三,我回到了我向往的老家——新昌。一走进爷爷家,就看到了门口放着很多大箱子。爷爷说:“这是晚上准备放的烟花。”

我等呀等,等呀等,终于把天等黑了。只见爷爷先把烟花搬到了室外,接着叫我们躲到一旁,最后拿起打火机,果断点燃了导火线。只听“嘭”的一声,烟花从地上飞快地飞到空中。有的烟花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有的烟花化身成“蝴蝶”在空中盘旋;还有的烟花划出不同的颜色形成了美丽的彩虹。我们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烟花竟然这么神奇,能够变化出这么多的花样。

通过吃汤团、爬山和放烟花这三个过年习俗,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让我渡过了一个快乐的寒假。

春节风俗记作文篇4

中国,一个文明的古国,要抡起习俗的话,那可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花样繁多。要说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里哪个最喜庆,最隆重?那毕定是历史悠久的春节了。

在我的家乡,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在这些天里大人们都要买一些吃的、玩儿的给自家的孩子。商店里也要多进一些小孩子们喜欢吃的,因为这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东西。要知道有许多糖果,可是到了过年才会有的。糖瓜、糖稀和糖人就是其中之一,孩子们最喜欢吃的糖果是用砂糖熬成的,这种糖熬好了以后把它揉成乳白色,再切成各式各样的,糖瓜就这样做好了。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特产,祖祖辈辈流传至今。彩灯笼肯定是过年的首选啦!与此同时,人们还会买一些过年必备的用品。

小年这一天,家家都在家里贴春联、贴福字、包饺子、做年夜饭,把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看起来特别喜庆。吃完午饭以后,我们还要拜神祭祖,家里面都会做出很多花样的东西来祭祖。在这里你肯定会有一些疑问,为什么我们不在腊月二十九大扫除呢?因为在我的家乡,腊月二十四是扫房日,所以大家都在腊月二十四大扫除把一年的晦气通通扫掉。晚饭过后,我们家家都要看春晚,等待着敲响新年的钟声。这天晚上,家家都会灯火通明。整条街都亮了起来,看起来非常漂亮,像人间仙境。

我们会在初一的早上给老人拜年,我们拜年的时候要磕头。我初二的时候在走亲戚,同时家里也要摆上接待亲戚的瓜果。所以大街上都特别安静。初五的时候庙会开了,转眼间,年也就过完了。一切事情又都进入了正常的轨道,新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了。这就是我的家乡的风俗。

春节风俗记作文篇5

春节,是人们日夜盼望能够快点到来的节日。而对于“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大到每个国家,小到每个乡镇。今天,我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汉族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

在腊月初七、初八的时候,我们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因为那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有着“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的说法,听说吃腊八粥既可以暖身也可以暖胃。除此之外,那一天还要泡腊八蒜。其实就是把蒜瓣泡到醋里,封起来储存。等到过年时再打开,那时腊八蒜被泡得翠绿翠绿的,宛如一块块无瑕的翡翠。吃饺子时,将饺子和腊八蒜一起吃,那真是人间极品!

腊月二十四到大年三十这七天里面,每天都有活儿干,为此我们还编了一段顺口溜——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赶年集(就是买过年时需要的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做黄酒;年三十,包饺子。我们汉族过年时干的活在这段顺口溜中也可见一斑了吧!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围炉守岁,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到了凌晨3点左右,人们便赶着做饺子,到处都是鸡鸭鱼肉的香味。孩子们穿上新衣,给亲朋好友拜年,当然,这年也不是白拜的,要给点压岁钱。当拿到钱的时候,孩子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袋鼠,蹦蹦跳跳的。可是,既是这么美好的春节也是有诸多“禁地”的。如:正月不让剪头发、不许翻箱倒柜……但不管怎么说,除夕对我们孩子来说总是快乐的。

当正月十五——元宵节一到,春节的又一个高潮便来了。正月十五晚,我们一起去看花灯。他们各种各样,有的外部绣着一朵朵鲜红的大花,那种灯叫花灯;有的是宫灯;有的是走马灯;还有的是孔明灯。元宵节还有一个风俗习惯——串黄河。所谓串黄河,就是在地上摆几十根柱子,柱子上面点着一根蜡烛,再用粗绳子将它们连起来,组成一条“绳路”,人们把它当作黄河,而人们呢?他们就在这条“路”中间串来串去。笑声连绵不断,热闹非凡。

元宵过去后,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大人们又陷入了忙碌,学生们又陷入了学习,春节便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这就是我们汉族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你喜欢吗?

春节风俗记作文篇6

过春节的时候,人们都穿着干净整洁的新衣服。你发现了吗?家家户户的大门也穿上了红彤彤“新衣服”——春联。春联在我的眼中是高雅、博才的象征,着浓厚的含义。说到贴春联,我更是喜欢,因为我喜欢两只手被春联染得红红的。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弟弟一起贴春联,我不仅见识了一幅幅有着深刻含义的春联,还知道了一些关于春联的知识。

天快黑的时候,咱们就开始准备贴春联。“好多的春联啊!”爸爸让我先帮他们分类。我在那分类,爸爸一本正经的说:“来我给你们讲讲关于春联的知识吧!”他接着说:“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风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风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在唐诗中有许多对联,但对联成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元964年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要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可是,当群臣们把对句写好给孟昶过目时,孟昶都不满意。于是,他亲手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用红纸写春联始于明朝。春联的种类可多啦,有街门对、屋门对、大春条、短春联。每一副春联都有横批和一个“福”字,还有斗方和隐蔽单贴、门心和抱柱。”爸爸得意扬扬地说完这些,机灵一动,又说,“就有你帮对联找家吧!”我信心十足地说:“没问题!”

春联找家开始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肯定是贴在灶王爷旁的。“读书破万卷,落笔超群英”。一定是书房联“烹调应从俭,包涵莫铺张”这是哪的呢?哦,是厨房的。“招财进宝”应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没过多久,我帮全部的春联都找到家了。

今天贴春联,真把快乐和知识都“一网打尽”呀!

春节风俗记作文最新6篇相关文章:

东北春节作文最新7篇

我家美食记作文6篇

我的2023春节作文最新7篇

记我的春节作文最新7篇

森林探险记作文300字6篇

我的春节小作文最新8篇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最新5篇

爸爸戒烟记作文600字6篇

我故乡的春节作文最新7篇

我难忘的春节作文最新7篇

春节风俗记作文最新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