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云南民族村的作文7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作文是记录我们的生活和感受的重要文章,必须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好的作文一定是需要我们运用一些多的修辞手法,66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写云南民族村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云南民族村的作文7篇

写云南民族村的作文篇1

令我们期盼已久的春游终于到了,老师带我们兴高采烈地去云南民族村春游。

到了民族村,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仿佛仙境一般。远远望去,映入眼帘的便是连绵起伏的西山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远处的云雾遮挡着山峰,仿佛给山姐姐披上了一块透明的纱巾,真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欣赏完这些美丽的景色,我们就跟着导游去目睹各个民族的风采。首先,我们来到了满族村。满族的衣服和装饰跟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一模一样,满族姑娘们还会玩“空竹”呢!接下来,我们又来到了回族村,回族的服饰可真漂亮呀!他们的特点是:女子们都围着面纱。哦,对了,我还认识了织布机、石磨和犁当中的一种工具“耒”呢!看完了这些,我们又来到了佤族寨。佤族最有特点的是:那里的人们都很黑,还不分男女都留着长发。佤族的乐器是鼓,他们的鼓跟我们常见的鼓可不一样,所以我们大家都好奇地敲了一遍,声音非常好听。接下来到了佤族的一块墓地,是纪念两个人的,吓得我们赶紧从墓地旁的一把楼梯跑到了布衣族村。布衣族的衣服也很有特点,它的色调以青蓝色或白色为主,整体色调淡雅朴素,与自然界保持着天然的和谐。

游完了村寨,导游给我们每个小组发了一幅画,让我们用水粉涂色。我们拿到了画,赶紧做好了准备工作,就开始涂色。经过我们的一番努力,画终于涂好了。我们把画放到了旅行包上面,又开始了呼拉圈比赛。我们兴致勃勃地按照要求开始了比赛。比赛结束了,可我们还没玩够。于是,我们就来到草地上打滚儿,真是无比快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太阳都偏西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民族村,美丽的民族村真令我们流连忘返。

写云南民族村的作文篇2

暑假里,我们一家人踏上了去云南的路线,真是好兴奋啊。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了云南省会昆明。当踏上这片美丽而又神奇的土地时,那种感觉真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

昆明,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那里天蓝云白、花红草绿,四季如春,所以,昆明又是一座春城。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云南就有二十六个,昆明是民族和平的象征。在这里有一个民族村,汇集了二十六个少数民族特色于一地,展示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宗教习俗等,于是它成了中外旅游的圣地,一处令人向往的地方——云南民族村。

到了民族村,首先看见的是一些商店的门面,有的卖烧烤,有的卖牛肉,有的卖果汁,有的卖民族服饰、特产,还有许多便利店……走进去,可以坐小火车、观光车,骑多人自行车。阿昌族、满族、白族、德昂族、藏族、苗族、壮族……来自各个民族的人们拿出自己的才艺绝活:唱歌跳舞,弹手琴、拍羊皮鼓、吹葫芦丝……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但最受欢迎的,还是吉象表演,他们把大象训练得多才多艺。在吉象表演上可以看见大象式按摩:在人的身上盖一层布,然后大象用它的“无影象鼻”来按摩;还有大象秋千:让一位嘉宾坐在两个大象的鼻子上,两个鼻子打了一个活结,就成了一个象鼻秋千;还有大象打球、踢球、画画、过独木桥……真的很好玩。

观看了许多村寨,让我们大饱眼福,看的肚子都饿了,我们品尝了许多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虽然有些不是很合我的味口,但我吃的很开心。

难忘的云南之旅,让人留连的特色民族村,我真的很喜欢,有机会我还会再来这里的。

写云南民族村的作文篇3

今天,我们来到了云南省的省会城市——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宏伟的建筑,摩天大楼,不计其数。街上的人们络绎不绝,形形色色。漫长的绕城公路,会让你晕头转向。车子行了10机分钟,也绕不出城。

昆明的绿色植物,显然要比别的差,可是只要你一到昆明的民族村。你就会发现,那里的千年大树,是昆明的绿色代表“人物。”今天,我们就去了“春城”的民族村。

所谓民族村,就是指,云南所有的少数民族部落,都居住在里面。他们分别在那里传扬了当地少数民族的习惯与风俗,让世界对他们有了新的认识!

在民族村的大门前,千年大树无非是人们议论的焦点。千年大树下,是人们拍照留恋、乘凉的最佳地带。千年大树枝叶茂盛,一片搭在另一片上面,没有一点缝隙。它的藤蔓,更是粗壮的出奇。它的藤蔓,有我的一只手指那么壮,可想而知,这藤蔓是经过多少年才形成了如此模样。它的根部,几个我围起来,也保不住它。站在千年大树下,就像站在一把无边的太阳伞一样,能遮风,能遮雨。

一踏进民族村就感觉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人们穿着各族的衣裳,走在街道上,让人们得到的第一感觉就是,具有民族特色!

民族村里的少数民族少说有二十种,他们都居住在有着不同风格的宅院里,

在街道上行走时,你会发现一队高大的马群身上,都有一名女骑巡警。马儿们高大,朴素,一溜身的棕色。女骑巡们骑在马上面,显得格外潇洒。马蹄声“滴答滴答”的响个不停。就算是盲人,也听的出来马蹄声是多么的一致,马行走的是一模一样。真是神奇!

哈哈,我们的运气可真好!今儿我们有碰上了昆明的米线节,可以免费品尝米线!我从小就是吃米粉长大的,不知道过桥米线是什么滋味,在家乡的味道不比当地的正宗,今天,我可要大饱口福!

写云南民族村的作文篇4

今天是我们一家子人到达云南的第一天。经过多方打听,最终拍板前往民族村游玩。

刚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昆明故城,里面遍布商业街,店铺里是琳琅满目的商品,有各式各样的民族服装,五颜六色的头饰等,还有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穿过商业街,来到民族村。在里面,我们了解到云南有26个民族,是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最让人难忘的要属佤族和吉象表演了。

先说说佤族吧!刚到村子里,佤族人就热情地载歌载舞,欢迎远道而来的我们。佤族主持人问道:“这里最黑的男人被称为什么?”全场鸦雀无声。“是黑马王子!”他自己代为回答。“噢!”我们笑了。“那最黑的女人呢?”主持人又问。我们摇摇头。“黑蜘蛛。”我听主持人这么说。他又说“跟我说一遍,黑蜘蛛。”于是我鹦鹉学舌似地说了一遍。主持人睁大眼睛说:“这下你可惨了,是‘黑珍珠’,被你说成‘黑蜘蛛’。如果被她们听见,谁也帮不了你啦!”全场哄堂大笑……

原来,他们无论男女,都留着乌黑发亮的长头发。他们是以黑为美的,越黑的人就越高贵,男的最黑的叫“黑马王子”,女的最黑的叫“黑珍珠”。

吉象表演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主持人要选一位观众让小象给他按摩。一个十七八岁的姐姐很幸运地被选中了。主持人让她躺在一块毯子上,盖上被子后,小象就用鼻子给她按摩起来。这只小象可真逗,一会儿往她屁股上搓,一会儿又往她的胸上揉,弄得姐姐面红耳赤,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接下来小象又给三位小朋友戴草帽。它用鼻子吸起一顶帽子,把它悬在一个高个子的头上。我还以为小象要把帽子戴在他的头上了,没想到它居然做了个假动作,迅速把帽子移开,扣到旁边一个最小的女孩子头上。哈哈,这调皮的小象,还有这一招哪!

这时一头大象慢悠悠地走到我们跟前,把屁股朝着我们,紧接着,像足球那么大的黑褐色的东西就“扑嗒嗒”往下落,一个接着一个。定睛一看,天哪,是大象的粪便。接着,一股泉水也“哗哗”地往下倾泻,一股扑鼻而来的臭味简直让我头晕脑涨。弟弟在一旁拍手直笑:“我看到了最壮观的一幕啦。”大家都笑得前俯后仰。后来大象还给我们表演了踢足球、投篮、倒立等节目,让我觉得笨重的大象原来是如此灵活。

民族村里还有吉祥的傣寨白塔,壮观的白族大理三塔,高耸的彝家图腾驻,源远流长的纳西东巴文化,哈尼族的龙巴门……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写云南民族村的作文篇5

云南吸引世人的不仅是名山大川,热带雨林,这里的民族风情同样也使人魂牵梦绕。云南有26个民族,将近全国56个民族的一半,而且有15个民族是独有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饮食起居等。今天,我们就来到了云南民族村游玩。

一进入民族村的大门,迎面看到的是迎宾白象雕塑群,一群活泼可爱的亚洲白象正在恭候我们的光临,它们好像在说:“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欢迎来到25个少数民族的中间!”

走了一会儿,只见“傣寨”两个大字映入我们的眼帘,我们走了进去,寨内绿树、鲜花掩映着一幢幢“干栏式”的傣家竹楼,交错婉蜒的红沙石小径通向庄严肃穆的缅寺,巍峨壮观的白塔,精巧玲珑的风雨亭,水井等建筑充满了浓郁的傣乡情调。若不是看到远处的滇池和睡美人,人们还真以为是在西双版纳呢!傣寨最有特色的是一些动态文化展示,有傣族婚礼表演,活泼欢快的“象脚鼓舞”,婀娜多姿的“嘎光舞”,太好看了,听导游介绍,傣族人个个能歌善舞,特别是少女,从小就受到歌舞熏陶,她们把歌舞看作与男孩子入寺为僧一样重要。此时我不禁想起了从孔雀之乡——西双版纳“飞”出去的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她所跳的“雀之灵”跳出了孔雀的灵气,更跳出了傣族的名气。

我们离开了傣寨继续向前走,先后又游览了“白族村”、“佤族寨”、“藏族寨”……最后来到了“彝族村”,只见村内墙上雕刻着三虎浮雕,还有别具一格的虎山,这充分展示了彝族绚烂的虎文化特色。雄伟壮观的太阳历广场中央耸立着高大的图腾柱,柱上有太阳、虎火和中国古代的八卦图,周围环绕着黑白面向不同方向的十个月球雕塑,最外围的十二生肖石雕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向世人充分展现了彝族与天相通,天人合一的神秘气魄。村内有烤酒作坊、“土掌房”建筑和茶山、斗牛场等,全面生动地体现了彝族粗犷古朴而不乏精巧别致的民俗风貌。彝族的“火把节”很有名,每逢节日,他们在太阳历广场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人们燃起篝火,点上火把,弹起大三弦,纵情高歌,气氛异常火热。我们还看了精彩的红土乡情他展现了各名族的求爱方式。

这次的民族村之旅,让我太兴奋了,因为我没有走遍云南民族的村村寨寨,就领略了许多民族的风情,收获真是丰盈。

写云南民族村的作文篇6

在过年期间,我游玩了“云南民族村”,不仅有了一份新的体验,更是有了份难忘的回忆。

那天,我们一家人乘车来到昆明“云南民族村”风景区前。仰头一看,见到那风格奇特的正大门上刻着“云南民族村”一行字,大门前方大鼓排列,上演着一场少数民族独有的风俗表演。半空中灯笼连串,洋溢着春节独有的喜庆与热闹,我们在售票处买好了票,然后就进入到了景区内,我们先到了彝族人居住的地方,那里的女孩子称为阿诗玛,男孩子称为阿白哥或者阿黑哥,多好听的称呼啊,与我们民族的称呼完全不一样,我们笑着,学着相互打招呼,亲热得仿佛像一家人似得。

随后,我们又走进了傣族村,那里的人们爱水,认为水是神圣的,他们拜图腾,每年都要过泼水节,泼水节那天傣族的男女老少穿着花花绿绿的服装,一大早就聚集到大街小巷敲着鼓,跳着舞,把水泼到人家身上,一盆又一盆,一碗又一碗,你一下,我一下,到处欢声笑语,到处是水花四溅,到处洋溢着幸福和快乐,大家欢欢喜喜,好不热闹。据说,有一年敬爱的周总理也高兴地过了一次泼水节呢!我又去观赏傣族最著名的图腾,上面有闪闪发光的太阳与月亮,还有老虎,天神,怪兽……每家都有着一个不一样图画的图腾,可见他们有多崇拜图腾啊!

最后,我们来到了白族村,并且品尝了著名的三道茶——苦茶,甜茶、回味茶。喝着苦茶,我悟出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喝着甜茶,我悟出了“甜于泉水茶须信,狂似杨花蝶未知”。喝着回味茶,我悟出了“初尝似带莲心苦,回味宁输崖蜜甜”。这三道茶,就像是人的一生——先苦,后甜,再回味,闭上眼睛,细细地品尝,让人心旷神怡,让人情不自禁。

在这里,我领略了春城的美,各种各样的鲜花多么娇美,甜蜜的清香让人心情舒畅,同时,我也学习到了很多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性。

美丽啊!四季如画的春城。难忘啊!南国的民族村。我一定会再回来看你的。

写云南民族村的作文篇7

中国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其他散居于云南各地。

傣族历史悠久,傣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傣语支。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动亦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农业祭祀、狩猎祭祀、灵物崇拜等。

泼水节由来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佳节,也是傣族最重要的节庆,每年阴历四月(相当于傣历五月)举行,一般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乃帕雅晚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至今,傣族人民中间还流传着一个十分有趣的神话:远古的时候,傣族地区有个恶魔,他作恶多端,滥施淫威,弄得庄稼无收,人心不宁,民不聊生。人们恨透了他,可是想了很多方法都对付不了。后来,恶魔霸占了七个民女做妻子。姑娘们看到自己的同胞过着悲惨的生活,决心找到消灭恶魔的办法。聪明的七姑娘从恶魔的话中发现了他的致命弱点,即惟有恶魔自己的头发才可以置之于死地。一天夜里,恶魔酩酊大醉后沉沉地睡去,姑娘们勇敢地从他的头上拔下一根头发,紧紧栓住他的脖子。果然,恶魔的头颅立刻便掉了下来。可是头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将酿成灾祸,姑娘们立即拾起头颅,大火就熄灭了,恶魔也随之消失。为了避免大火再燃,祸害百姓,姐妹们决定轮流抱住恶魔的头,每年一换。在每年换人的时候,人们都给抱头的姑娘冲水,以便冲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惫。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妇女,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此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到过云南的人都知道有名的傣家泼水节,可是泼水节由来的传说却有两种。西双版纳、德宏的传说都是由“七公主杀火魔”的故事得来,而位于丽江华坪地区的傣家泼水节的故事却独具特色。这里的傣族人是中国乃至亚洲纬度最北的傣族部落。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傣族人民为了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洒身,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

写云南民族村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

写自己的故事的作文7篇

写刺绣的作文7篇

写遵义的作文7篇

写家乡的风俗的作文最新7篇

写泰国的作文7篇

写山楂的作文7篇

写海洋的作文7篇

小学作文写季节的作文7篇

写家乡的风俗的作文优秀7篇

写未来的我的作文7篇

写云南民族村的作文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0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