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的观后感让我们对电影的结局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观后感是我们与他人分享电影观影体验的重要方式,66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楷模》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楷模》观后感篇1
1月4日以来,“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勇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的消息传遍新疆,轰动全国。网友痛惜,人民怀念:“这样优秀的战士离开了我们!英雄一路走好!”“沉痛悼念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怀念英雄!”
自治区党委追认他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人民政府评定他为烈士。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接力守边71年的动人故事早已在帕米尔高原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他的英雄事迹动人心魄,他的精神令人敬仰!
他是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先锋模范。拉齐尼·巴依卡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不足3年,围绕边境地区民生领域建言献策,提交建议、议案12件。他的提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力改善了护边员队伍结构和工作条件,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付出了毕生努力。
他是坚定守卫边疆的忠诚卫士。“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16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素有“死亡山谷”之称的红其拉甫边防线上,无数次冒着生命危险翻越雪山达坂,蹚过急流冰河;在巡边路上多次豁出性命冲在前面,为救起掉进雪洞的战士曾被冻得昏迷过去;为探出一条安全的山路被滑落的石头砸晕在悬崖边……拉齐尼·巴依卡坚守初心,践行了自己的誓言,他时刻秉怀作为党员、作为军人的使命和责任感,心中饱含着家国情怀。
他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时代楷模。“他心里装的都是别人,唯独没有自己”,拉齐尼·巴依卡的战友说。巡逻期间遇到暴雨,拉齐尼让护边员们都进帐篷休息,自己坚持留在外面看管牦牛,即使被淋成“落汤鸡”,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擞地继续巡逻;每场大雪过后,他总是第一个帮助牧民清理积雪;巡逻路上遇到病情危急的群众,顶风冒雪将病人送到医院,默默守候直至病情好转……拉齐尼·巴依卡时刻把群众的事记在心上,关心群众、体贴群众,扑下身子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成为群众最认可、最信任、最亲近的人。
不畏困难、不惧牺牲,心系家国、舍生取义。在生死考验面前,拉齐尼·巴依卡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生命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优秀答卷,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树立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他是模范中的英雄、英雄中的模范。英雄虽然逝去,但他的精神永存。拉齐尼·巴依卡英雄的精神将永存在祖国的边境一线,永存在帕米尔高原的雪山之巅,永存在天山南北的广袤大地,永存在全疆各族人民的心中。
拉齐尼·巴依卡对党忠诚、热爱祖国,是一位优秀的护边员。他是祖国边疆的忠诚卫士、人民生活安宁的可靠守护人。他担负的职责与我们政法人的职责相同,他执行的任务与我们政法干警的任务相近。在学习他的英雄事迹、传承他的不朽精神时,我们情更浓、心更近、劲更足。全区政法干警要以英雄精神为灯塔,照亮心灵,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高举法治大旗,弘扬英模精神,做实各项工作,努力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尽职担责,为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贡献政法力量。
《楷模》观后感篇2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是我国“海牛”项目负责人、中国第一台深海钻机发明人。30多年来,他带领科研团队实现了我国深海资源与地质钻探装备技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跑的跨越。
在湖南科技大学的实验室里,万步炎正带领团队加紧进行最新攻关项目的研发。在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钻机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万步炎团队一直是海底钻机在海底实际钻探深度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万步炎:目前我们拥有150多项国家专利,16项国际发明专利,可以说我们已经将深海资源与地质钻探的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了中国人自己手里。
万步炎的海洋梦想是从1985年开始的。那一年,他毕业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加入了刚刚组建的海洋采矿研究室。1999年,万步炎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始研发第一台国产深海钻机。所有关键技术从零开始,画图、试验,反反复复几千次。终于在2003年,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海试成功,在海底下钻0.7米,钻获第一个岩芯样品,开启了我国深海钻机的历史。2015年,万步炎倾注心血研发的“海牛号”海底多用途钻机取得成功。如今,不断挺进深海,是万步炎和他的团队未来的梦想。
万步炎:我的海洋梦就是要让我们国家的海洋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就是要探索更多的海洋奥秘,为我们国家勘探更多的海洋资源。
《楷模》观后感篇3
2024年3月22日,各大门户网站发布了一条讣闻——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于22日中午在京逝世,享年96岁。
我们的父辈与彭士禄院士,曾是中国核动力设计院的多年老同事,两家也是同住一个大院的好邻居。身为两家的小字辈,我们曾经同在一所学校上学,同在一个大院玩耍。我们这些发小,从小就从父辈那里听到彭士禄院士曲折坎坷的经历,知道他的很多感人故事。现在,在得知彭士禄院士逝世的消息后,我们的思绪不由得拉回到从前,彭士禄院士的事迹,也渐渐变得清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无上的敬意,便充盈于我们的内心……
彭士禄院士前半生异常坎坷。
1928年三岁时,母亲蔡素屏同志遭反动军阀杀害;1929年四岁时,父亲彭湃同志在上海牺牲。彭士禄从此受到贫苦老百姓的照顾和掩护,乡亲们和地下党组织把他东掩西藏,他才在严峻的形势下有幸活了下来。1931年,彭士禄6岁时,被转移到了潮安,送到革命群众家里寄养,准备寻找机会转送中央苏区瑞金。在潮安,彭士禄先后被20多户人家收养过。最后,他被送到红军队长陈永俊(后牺牲)家,由其母亲潘舜贞抚养。1933年农历7月15日,因遭到叛徒出卖,8岁的彭士禄和潘舜贞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获,送至潮安县监狱,接着被押送到汕头石炮台监狱。1934年,彭士禄又与一批少年及红军家属被转送到广州感化院。1935年夏,彭士禄从广州感化院被释放,回到潮安当乞丐,后又住到革命群众家里,并帮助绣花、打柴、放鹅等,以维持生计。
再后,又经历第二次牢狱之灾,被营救出狱后,了;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地下党组织的怀抱。1940年,周恩来同志派副官龙飞虎和贺怡带领彭士禄和一些烈士子弟离开广东,经桂林等地达重庆,后被送往延安,进入青年干部学院就学。
就是这样异常艰难曲折的人生,却造就了彭士禄同志那种坚定的信仰,坚韧的毅力,拼搏的勇气,必胜的信心。一个从小父母都为革命牺牲的孩子,一个从小失学的孩子,却能以坚韧不拔之志,以超乎常人的毅力,战胜学习上的一个一个拦路虎,顺利完成小学、中学的课程,并于1949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后又转到大连大学应用化学系学习,成为那个时代较为稀少的大学生中的一员。1951年,彭士禄同志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派留学苏联,先在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1955年苏联将中国留学生集中到几个大城市学习,彭士禄又被转学到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继续学习,到1956年毕业。
阅读彭士禄同志的事迹,探寻彭士禄同志的人生轨迹,我们不禁感慨万千。
彭士禄同志那一代人,因为特殊的时代的原因,人生的曲折,成长的艰辛,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很难想象的。联想到当今,一些孩子,受不得一点委屈,更禁不起一点点挫折。现在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生活如同一条河流,有平缓的港湾,肯定也就有激流和险滩;人生的长途,有得意就有失意,有欢乐就有悲伤。要知,院子里遛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成栋梁材。挫折教育的缺失,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肯定是不利的。反之,一个从小经历挫折,历经人世沧桑,尝遍人间甘苦的人,一旦成长、成才,那一定是大才!
《楷模》观后感篇4
近日,中央宣传部授予湖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万步炎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褒扬他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带领团队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我国海洋矿产勘探技术和装备研发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历史表明,中华民族每一次的伟大壮举的背后都有一大批像万步炎这样的人默默无闻奉献、坚韧不拔耕耘,才让中华民族不断突破和创造奇迹。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以万步炎同志为标杆,积极向榜样看齐,如他一般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厚植家国情怀、弘扬创新精神、一心为民谋福祉,努力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新功、立新业。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在坚定信念守初心中展现忠诚。坚定信念、坚守初心,是万步炎始终不变的精神底色。万步炎曾说,“他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未来还要到更深更广阔的海域去打一钻!”因此,在这个理想信念引导下,他积极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长远发展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潜心立德树人,注重言传身教,大力奖掖后学,打造了一支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万步炎在自己的领域里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自觉践行科学家精神,把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模范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欲事立,须是心立。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绝不只是口头说说,更多地要放在学习万步炎的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中,不忘来时路、不忘为什么出发,一旦找准了方向、确定了道路,便沿着正确方向矢志向前、风雨兼程。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在知重负重扛使命中展现担当。最是担当动人心唯有奋斗最可期。万步炎所从事的海底钻机技术,正是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封锁的“卡脖子技术”,面对国家的需要,他义务反顾得接下了国家的委托,带领团队一切从零自主研发,在落后国外数十年的情况下,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突破一个个关键部件,将我国的海底钻探深度从不到1米,到2米、5米、20米、60米,再到目前领先世界的231米,刷新世界纪录。这一切都与万步炎身上闪闪发光的担当肯干精神是分不开的,只有不断地勇担善为、攻坚克难,才能创造一次又一次的奇迹。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向万步炎看齐,如他一般在勇担善为中擦亮担当底色,迎难不畏难、克难勇担当,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矛盾不躲避,越是艰险越向前,越是需要越冲锋,真正在危急关头、紧要时刻扛起重任、挺身而出,在风浪面前真冲锋、挑战面前真奋进,在本职岗位上倾力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在担责善为克艰难中展现奉献。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当万步炎谢绝日方的高薪挽留,毅然回国后,就立下誓言,“国家每一个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努力的方向”。怀着对海洋资源勘探事业的热爱,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万步炎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正是如此才促使万步炎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坚持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以广袤海洋为奋斗战场,将甘于奉献融入万顷波涛,将智慧钻透深海海底,潜心钻研、奋力赶超。新时代党员干部当向万步炎一样昂扬初心不改,甘于奉献,紧跟他在奋进新时代赶考之路上,以“为国奉献”的角色定位和担当意识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楷模》观后感篇5
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万步炎同志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万步炎的先进事迹鲜明体现了共产党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使命担当。“楷模精神”振奋人心,“榜样力量”催人奋进,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时代楷模”万步炎的“拳拳赤子心”,汲取“成长之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砥砺前行、再建新功。
满腔赤诚“守初心”,不改其心、不移其志,诠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爱国情怀。“赶考”永远在路上,最难得的事情莫过于,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因为心系家国,万步炎放弃外国科研机构优厚薪酬、优越条件的招揽,毅然归国,秉持科技报国理念,于“卡脖子”处闯新路,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立誓“国家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努力的方向”,为我国海洋矿产勘探技术和装备研发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国之所需,吾之所向,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永葆爱国爱民之情,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于干事创业全过程;要践行忠实为民的宗旨,常思富民之策、常念百姓之需、常做利民之事,以“坚如磐石、矢志不渝”的决心和“立竿见影、抓铁有痕”的姿态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真正把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融入为人民服务的履职实践中去,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攻坚克难“立决心”,摸石过河、开路架桥,演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创新魄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万步炎主导的海底钻机自主研发,关键技术从零开始。他始终相信: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能做到,别人还没有做到的,中国人也有可能先一步做出来。正是这种决心,支撑万步炎团队实现了拒绝仿制老路、开拓自主新路的跨越。目前已经拥有150多项国家专利,16项国际发明专利,将深海资源与地质钻探的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了中国人自己手里。“不日新者必日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破旧立新的魄力、改革创新的勇气,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跳出思维窠臼,勤于独立思考,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觉走在改革发展的最前沿;要滤除不切实际,善于出谋划策,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破题,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摸索出新方法、新手段。
久久为功“定恒心”,自强不息、恒志笃行,注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钻头精神。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万步炎认为,我们就该像“海牛”的钻头,钻透一切困难。面对多变的海底环境、变幻的海上风浪和一个个科研难题,万步炎带领团队咬紧牙关持续攻坚,哪怕最危急的时刻也未曾放弃——为避免世界上唯一一台海底钻探深度大于200米的深海海底钻机葬身海底,团队奋战近30个小时,在离台风来袭前两小时将悬在深海中的钻机救上了船。面对科研道路上的挑战,万步炎从不畏惧,“越攻关越上瘾”,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这种能钻透一切困难的“钻头精神”,告别“内卷躺平”,学会“自找苦吃”,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乐于扎根艰苦环境,舍得俯身苦干实干,以“知其难为而为之”的干事魄力扎根“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拿出“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韧劲,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向着最难处攻坚,以一生秉持的恒心,聚沙成塔的工作实绩,一张蓝图干到底。
《楷模》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 巾帼观后感5篇
★ 秋菊观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