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和角的教案推荐5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写好一份教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作为教师肯定都会有制定教案的时候,下面是66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线和角的教案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线和角的教案推荐5篇

线和角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感受元旦愉快、热闹的节日氛围。

了解元旦的意义及其常见的庆祝方式。

大胆表达自己的新年愿望,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元旦舞会》歌曲视频;“庆祝元旦”组图。

材料准备:纸、彩色笔。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鼓励幼儿讨论元旦将近周围环境的变化,初步了解元旦的意义。

1、鼓励幼儿讨论周围环境的变化。

——你们发现最近幼儿园/街上/社区有什么变化吗?

——幼儿园/街上/社区装饰了哪些物品?

——这是为了庆祝哪个节日?(元旦)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元旦的意义。

——你们知道元旦是哪一天吗?

——它有什么意义?

小结:每年的1月1日是元旦。“元”有“开始”的意思,“旦”有“早晨”的意思,元旦就是指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播放歌曲视频《元旦舞会》并出示组图“庆祝元旦”,引导幼儿了解元旦的庆祝方式。

1、播放歌曲视频,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庆祝元旦的方式。

——新的一年要开始了,人们会怎么庆祝呢?我们一起看看视频里是怎么庆祝元旦的吧。

——视频里是怎么庆祝元旦的呢?(穿漂亮衣服、唱歌、跳舞、互送祝福)

2、出示组图“庆祝元旦”,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庆祝元旦的方式。

——你们还知道哪些庆祝元旦的方式呢?

——看看图片上的人们是怎么庆祝元旦的?

小结:在元旦这天,人们会聚在一起跨年倒数,迎接新的一年;会悬挂庆祝元旦的横幅或拱门、举办元旦联欢晚会、表演节目、燃放烟花爆竹、互道祝福等来庆祝元旦。

发放绘画工具,鼓励幼儿大胆绘画自己的新年愿望。

1、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元旦这天多种多样的庆祝方式都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年,在新年来临之际,人们会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希望自己来年更加幸福。新的一年就快到了,你们有什么愿望吗?试试把你们的新年愿望画下来吧。

2、幼儿自主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请幼儿分享作品,大胆表达自己的新年愿望。

——新的一年你有什么愿望?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家长与幼儿共同观看元旦联欢晚会,感受元旦热闹、愉快的节日氛围。

线和角的教案篇2

一、设计初衷

冬至在我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冬至各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习俗,有的地方吃饺子,有的地方吃汤圆、有的地方吃麻糍,这都代表了人们在冬至这天对于团圆的庆祝,现在,时代在发展,我们对于这些传统习俗已经不是这么在意了,这让我们的幼儿根本就不了解这个节日,我们可以通过让幼儿制作冬至吃的麻糍感受冬至的气氛。

二、活动目标

l、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三、客座教师:章老师(以下简称章)

四、活动对象:大班

五、活动准备

1、与客座教师联系,把制作麻糍的工具准备好。(糯米、芝麻、黄豆、红糖)

2、联系车辆。

六、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

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龎糍店,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二)谈话,激发兴趣。

1章:小朋友吃过麻糍吗?

幼:吃过,很好吃。

2章: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啩?

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章: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说得很棒

3、章: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幼: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圆…·

章:今天,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捣米

(1)章: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幼:好大的石头,中间有个大口,是用来盛水的吧!章: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

(3)幼儿尝试、脑沁

(4)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

章: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癍团曾

(1)章: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章: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举。

(2)章沸黯碰:锄一部分米团矽人手中,捏出小块拉断。好吗?

(3)幼儿操作,讲述涟动体』鎰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始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呸道。

章: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章: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幼:又香又甜。

章: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可太少,还要滚得均匀。

(2)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三)小结。

师:小朋友,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

幼:好吃!

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章伯伯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

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四)延伸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

师:小朋友,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

线和角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2、掌握文言词语绝、强、假、望、闻的意义和用法。

3、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体会荀子文章的风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绝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时代的需要,使学生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四读法。(自己总结的。)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导入新课,简介荀子

1、荀子的思想:

⑴ 天人相分,自然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⑵ 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⑶ 性恶论。人性本恶,所以需要学习和教化。

⑷ 礼是治国之本。

2、作品风格:是学者之文,朴素、深厚、缜密,多用排比和比喻。

二、通读全文,概括大意(一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正音。

注意如下字的读音:

中(zhòng)智(zhì)躁(zào)有(yòu)

(其它参见教材注释。)

2、学生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明确:学不可以已。

(意思对即可。)

3、学生分小组笔译课文最后一段,注意语言准确;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检查,组织全班同学交流笔译的情况,重点指导如下句子的翻译:

⑴ 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

⑵ 筋骨之强:强健的筋骨。(倒装句式。)

⑶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三、完成课后练习,重点学习文言词语

1、学生做练习二,掌握绝、强、假、望、闻的用法。

2、教师检查完成情况;

3、学生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商务印书馆),增加义项和例句。注意:绝的义项比较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师指名学生背诵绝、强、假、望、闻等词语的义项和课文中的例句。

二、细读课文,理清思路(二读。)

1、学生自读全文,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

2、教师检查,全班交流。

(各组先推荐一人上黑板,还可以由其他同学不断完善,直到满意。)

参考思路:

学不可以已──智明行无过──常人成君子──积累、持恒、专??

(中心) (意义) (作用) (方法)

三、研读课文(重点是最后一段),分析讨论(三读。)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比喻论证的语段和句子,对比喻进行分类、归纳。(学生可以自己确定分类标准)

2、讨论比喻论证的作用、效果。

3、教师总结,明确本文比喻巧而理至。

第三课时

一、审读课文,评价创新(四读。)

1、教师引导:本文有哪些知识性错误,有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完善,请指出来。

2、学生审读课文,找出不足的地方。

3、师生交流审读结果。

参考:

⑴ 知识性错误,如蟹六跪而二螯,(应是八跪;一说正确)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自己建筑巢穴,不用蛇鳝之穴)。

⑵ 在论证方面,只是从自我的角度来论证。本文只谈了学不可以已的两点作用,即提高自己,弥补不足。还可以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要的角度来谈。

二、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1、以《新劝学》为题,列提纲,分组发言。要求进一步充实荀子的论证。

2、教师补充终身学习的有关内容,学生讨论终身学习的重大意义。

补充:终身教育看来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它超越了启蒙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传统区别。它响应迅速变革之世界的挑战。要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第8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丛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

【板书设计】

劝学

?荀子》

智明行无过

常人成君子

学不可以已 终身学习

积累、持恒、专??

(社会、时代的需要)

线和角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句:“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课文重点:2-4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2-4段

读说结合训练点: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

到些什么呢?

教学准备: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预习提纲:

导语: 夏日炎炎,荷花盛开。从古至今,描写荷花的诗词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就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想看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世界吧。

1、 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把词语表中的词语写在下列横线上,比一比谁写得漂亮,记得牢固!

3、给多音字注音组词。(整理在书本上) 挨 佛

4、解释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 饱胀: 挨挨挤挤: 翩翩起舞:

5、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夏日公园里 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 的感受。赞美了荷花的 ,表达了作者 。

6、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白荷花在这些大玉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的“冒”字还可以换成哪几个字?结合前后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用“冒”字?

(2)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就是一大幅“活的画”?

7、课文的语言真美,我要把课文背下来,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8、我也搜集了许多描写荷花的优美诗句、图片,咱们上课时再来交流吧!

教学过程:

一、预习成果展示

1、出示生字词

荷花 清香 碧绿 莲蓬 破裂 挨挨挤挤

仿佛 衣裳 舞蹈 蜻蜓 饱胀 翩翩起舞

指名读,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强调多音字的读音

挨打、挨揍、挨挨挤挤、挨??

仿佛、佛像、佛珠、佛主

3、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荷花的什么?

二、精读感悟

1、出示句子“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1)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2)从“赶紧”一词看出“我”想看荷花怎样的心情?(急切)

(3)带着急切的感情读

2、学习第二、三节。

(1)生自读二三节。说说描写了荷花的什么?从哪句话读出来的? 引导学生体会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以及荷花荷叶的颜色。

(2)勾画你难以理解的句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冒”字可以换成什么字?(露、伸……)

为什么用“冒”字?(冒:形象写出了荷花突现出来,格外引人注目。)

(3)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想象他们都会有怎样的姿势?

(4)师出示“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为什么把一大池的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生活中荷花的样子,再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想象,感受荷花、荷叶的各种美妙的姿态,体会一大池荷花的动态美,从而理解这是活的画。)

(3)让生看图,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一池荷花的。

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3、交流:

荷叶:像大圆盘(比喻)

师引读:“有的……有的……有的……”

想象荷花的姿势。

4、你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荷花吗?(生各抒已见。)

5、朗读第二节,再读第三节。

(1)谈自己的理解。

(荷叶、荷花有各种美妙的姿态,而且,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更有一番别样的风韵。)

(2)生想象动态荷花图。

线和角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火的用途与危害。

2初步掌握简单的防火自救方法。

活动准备:

方手帕、水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人们利用火能做什么事情呢?如照明、取暖、烧饭等。

2、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讨论:火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3、教师:火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4、教师:什么地方禁止用火,为什么?

5、怎样防止火带来的危害。

6、结合防火宣传画介绍一些安全防火措施,如不随意玩火,不燃放烟花爆竹考。遇着着火了不要慌张,应尽快远离火源。

讨论:着火了怎么办?

1、引导幼儿总结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如用湿毛巾捂住嘴,蹲着或者匍匐前进迅速离开火灾现场;拨打报警电话等。

2、组织幼儿演习“着火了”。请幼儿把手帕弄湿毛巾后捂住嘴,蹲着或者匍匐筘进。

游戏角活动

1、科学探索区中投放各种错烛,如工艺赌烛、喜庆赌烛、错光纸、醋染品,玻璃杯,两种书签。

2、在美工活动区,投放错、纸和水彩,引导幼儿用白色的腊在纸上出物状,再用棉签蘸水彩均匀地涂在画纸上,发现蜡不溶于水的现象。

家园共育

1、注意自检家中火患。向孩子介绍家中的电源、火源等,教育孩子懂得什么能动、什么不能动。

2、可以带孩子做一些实验,了解哪些物品易燃,哪些物品不易燃。

日常活动

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远离火源,并且要定期检査班级的隐患,做好防火工作。要经常组织幼儿开展火中逃生的演习活动。

活动延伸:

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幼儿用小火炉烤制点心,体验火的用途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线和角的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

数学角的教学反思7篇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8篇

角的变换教学反思8篇

数学角的度量教学反思7篇

角的练习课教学反思8篇

角的和与差教学反思精选6篇

数学角的教学反思优质6篇

数学角的教学反思通用8篇

角的和与差教学反思模板6篇

角的和与差教学反思8篇

线和角的教案推荐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