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社会教案参考7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优秀的教案,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起着很大的作用,通过书写一份教案,使学生们能更好的学习,66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端午节社会教案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端午节社会教案参考7篇

端午节社会教案篇1

活动背景: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主题:

"小小中国娃浓浓端午情"

活动日期:

6月6日(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

操场/教室

活动目的: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2、增进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

1.废旧花纸、剪刀、胶棒、鸭蛋等。

2.香囊,端午节由来的资料等

活动内容和安排:

1.全园集体活动:

(1)、端午诗歌比赛

(2)、观看幼儿歌舞表演

(3)、佩戴香囊

2.幼儿回教室活动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3."画彩蛋,迎端午"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端午节"是我国极富民族色彩的传统节日,素来有吃粽子、吃鸡蛋、挂香袋等风俗,在节日来临之际,我们班组织幼儿开展了"贴彩蛋,迎端午"活动。

4.吃粽子

吃粽子的由来--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5.活动结束

端午节社会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祟敬之情。

3、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 请家长为孩子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并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

2、 粽子一串,香袋若干,长命缕若干。

3、 《小朋友的书》每人一本。

4、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准备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

活动过程:

1、 交流经验。

提问:端午节是哪一天?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进行哪些活动?借助图片和实物,在宽松的气氛中,师幼一起交流所获得的关于端午节风俗的经验,教师作适当补充。

2、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提问:你们知道端正午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俗吗?如果有幼儿知道,请该幼儿来讲述。

3、 讲述屈原的故事。教师借助《小朋友的书》给幼儿讲述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赛龙舟的由来,激发幼儿对屈原的崇敬心情。

4、 讲述其他风俗的由来。

5、 观看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了解节日的民间庆祝活动。

6、 品尝粽子。幼儿边品尝粽子,边观察粽子的外形、用料、包裹方法等。(注:有关端午节的风俗见《教师资料手册·科学社会》分册)

教学反思:

教师要做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

端午节社会教案篇3

设计思路

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吃粽子、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爱祖国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2.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1.了解民俗民风。

2.自制自玩龙舟。

材料及环境创设

粽子,做龙舟的材料,赛龙舟的录像或图片。

活动过程

a、讲讲端午节的来历

(1)老师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棗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b、包粽子、吃粽子

(1)向幼儿介绍包粽子的材料,示范包法,幼儿用纸片折“粽子”。

(2)幼儿吃粽子,边吃边引导幼儿体会粽子的独特口味。

(3)知道粽子是中国的特色点心。

说明:此活动可在生活环节中进行。

c、制作龙舟

(1)欣赏龙舟大赛的录像和图片,激起幼儿自制自玩的兴趣。

(2)制作龙舟。

将布围在用两根竹竿做成的船身上。贴上各种彩色纸条。

画一个龙头,制作龙的头饰。

d、划龙舟

组织幼儿进行“龙舟大赛”。船头的幼儿头带龙的头饰,其余儿童排成一队坐在龙舟里,按锣鼓节拍作划船动作。也可两舟之间开展竞赛,哪队动作整齐哪队为胜。

e、延伸

可以通过学唱《过端午》,画画《赛龙舟》来增强过端午节的感受

端午节社会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活动准备

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播放视频

1 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师:哇 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二 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1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

幼儿答 ···· 圆圆的 有角的 长长的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 清小朋友们摸摸看 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教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2 师:好了, 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三 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运用句型"不仅···还···"1 教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师:小朋友们,端午节,我们不仅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还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对吗?

2 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编成完整的句子告诉老师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 赛龙舟 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端午节社会教案篇5

活动时间:

xxxx

活动地点:

小一班教室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2、制作端午节习俗ppt。

3、各种形状的粽子。

活动过程:

一、说说端午由来

1、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2、讲解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二、讲讲端午习俗

1、请孩子猜猜端午节可以做些什么事?

2、观看ppt

3、小结:

端午节的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戴香囊……

三、吃吃端午粽子

1、说说自己吃过哪些粽子?

2、孩子品尝各种粽子,并请孩子说说你吃到的粽子有哪些馅,它的味道是怎样的?

3、小结:粽子的品种很多,各种粽子好吃营养又好。

四、演演端午节目

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观察反思:

端午节社会教案篇6

教材分析

在一系列端午节主题活动中,幼儿对端午节习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对龙舟竞渡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本节活动为幼儿创造亲身实践的机会,帮助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不同传说,进一步了解各地不同的竞渡方式,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团结协作的力量,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龙舟的不同传说,知道龙舟竞渡是一项传统体育活动。

2.能用多种方式搜集关于龙舟竞渡的信息、资料,积极与同伴交流龙舟竞渡的传说。

3.积极参与游戏,在游戏中感受赛龙舟时的激烈气氛,体会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赛龙舟的传说故事,以及各地龙舟竞赛中方式,完成调查表。

2.纸箱龙舟4个,鼓,纸棍。

3.邀请家长志愿者4-5名。

活动建议

1.组织幼儿交流《龙舟竞渡调查表》,自主了解龙舟竞渡的由来及比赛方式。

(1)请幼儿讲述龙舟竞渡的不同由来,知道龙舟竞渡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

小结: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因谏不成反遭放逐。悲愤中,屈原投汨罗江自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播放教学课件,进一步了解各地龙舟竞渡的不同。

讨论:图上的人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龙舟竞渡需要几人参加?都干什么?他们划的船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小结: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

龙舟竞渡根据龙舟大小确定人数,有17人、23人等多人组成。有舵手、鼓手、划手,需要多人齐心协力完成。

龙船竞渡的船是一条龙的形状,龙舟上有龙头、龙身、龙尾、桨、舵。龙身上会画有龙鳞,龙舟一般中间宽、两头窄,都有一个长长的龙颈,龙头装在长长的龙颈上,龙头和龙尾向上稍稍翘起,好像一只野鸭浮游在水面上,龙舟上还会插一面小红旗。我们平时见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3)播放视频,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80年5月16日作出决定,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龙舟赛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展的比较普遍,已形成一年一度的“龙舟节”。现在的龙舟竞渡,已经走向国际。

2.组织幼儿玩“赛龙舟”游戏,感受同心协力获得成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1)家长志愿者和幼儿分组比赛,老师当裁判,听口令后几组同时把龙舟划向终点,先到者为胜。

(2)讨论游戏中遇到问题,分享游戏经验。

提问:你们在游戏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脚没有走齐,太挤,用力不均匀)怎样才能将龙舟划得又快又稳?(喊口令,听口令一起用力)

(3)再次玩游戏,体验成功的欢乐。

端午节社会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粽子的特征,体验吃粽子的快乐。

2、知道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

活动准备:

每组桌子放上大小形状味道各不一样的粽子一盘,湿巾纸若干。

活动过程:

1、猜猜摸摸今天老师在桌子上的盘子里放了一样好吃的东西食品,猜猜看是什么?

——幼儿闻一闻是什么味道的,猜猜会是什么?

——幼儿摸一摸,是什么感觉?是什么形状的,再猜猜会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这一会儿像……有一会儿像……会是什么呢?

——哇,原来是是香香的粽子

2、尝尝说说——好香的粽子,你吃过吗?什么味的?你们还想不想吃?

——幼儿吃粽子

a、每位幼儿拿一个小粽子,自己来剥,剥下的粽叶放在盘子里。粽子外面衣服叫什么,你知道吗?

b、幼儿边吃粽子边随机问:你的粽子是什么形状的?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粽子?

c、吃完后提问与小结:

——吃粽子的时候先把什么解开。(绳子)然后剥开什么?(粽叶)

——你刚才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粽子外面是什么?粽子里面有什么?

——我们吃到了各种味道的粽子,有的小朋友吃的是咸咸鲜鲜的肉粽,有的是甜甜的豆沙粽,有的是淡淡的白米粽、赤豆粽。

3、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什么日子才会吃粽子呢?

——端午节是几月几号呢?

——原来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会有什么活动呢?(迁移活动:了解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写王字挂香袋

4、拓展游戏

——qq粽子店环境创设:qq粽子店;材料:qq粽子、各种可以做馅的图片;玩法:幼儿剪下做馅的图片,贴在qq粽子上,送到粽子店,讲讲它的味道。

端午节社会教案参考7篇相关文章:

社会教案优秀教案通用6篇

社会社会实践个人总结参考6篇

社会分享的教案6篇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5篇

小班社会教案及反思5篇

幼儿端午安全教案5篇

社会水的教案通用6篇

幼儿端午活动教案8篇

社会水的教案推荐6篇

社会领域《垃圾分类》教案8篇

端午节社会教案参考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5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