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制事迹材料时,应当保持严谨的态度,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时候需要注意格式正确,以下是66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好家风事迹材料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好家风事迹材料篇1
家庭、家教、家风三者有机统一、紧密关联。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等,体现新时代家庭观的深厚内涵。
xx,一名普通的机关财务工作人员。她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共同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家。xx与丈夫xx相识于20xx年,从友好同事到亲密爱人,20xx年喜结连理,用平凡生活中的点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相互理解,互相关爱,铸就美满婚姻。储备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尤其是丈夫长期工作在安全管理岗位上,在家休息时间少,在外工作时间多,家里日常的打理、老人的照顾和孩子的抚育等一切家庭负担都落在xx一个人的'肩上。xx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任务外,任劳任怨地承担起了家庭的全部负担,从没有过一句怨言。每当丈夫拖着一身疲倦与愧疚回到家时,她总会送上暖如春风的理解与关怀。正是她这种对丈夫的充分理解和对家庭的无限热爱,铸就了两人多年的幸福美满的婚姻。
xx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奉行单位就是家,基层单位是服务的对象。她先后在机关服务中心出纳、机关本级出纳、物业公司出纳、机关本级会计、机关工会会计、广西局主管会计等不同的岗位上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尽心尽力,对基层单位提出的政策咨询,软件应用操作、账务处理等问题,都能及时帮助解答和解决。同时,xx自觉主动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在思想上打好廉政“预防针”,筑牢“防火墙”,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依法办事敢于担当,把好第一道关口。她严格执行财务报销、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制度,坚决杜绝制度执行上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不报“虚假账、人情账”。对每一笔资金支出严格审核,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支出敢于说“不可以,不能报”。同在一个单位的丈夫xx,工作上也是主动向xx看齐,积极学习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取得了安全工程学士学位及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并将所学运用到日常工作中。自20xx年以来全局系统未发生过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营造了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
孝道为先,注重教育,传承传统美德。xx夫妇和各自的父母都相隔千里,平常无法在身边照顾老人。但平时即便工作繁忙,他们从不忘记照顾年迈的双方父母,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与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视频聊天,关心老人们的身体健康、宽慰老人们的心灵、排解老人们的寂寞,每当有空闲时间总要抽出时间去看望老人家们。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老人家们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就是做儿女的最大幸福”。20xx年,xx的父亲远赴千里来到南宁看望许久未曾见面的女儿,却因为舟车劳顿,加之水土不服,突发了急性阑尾炎。阑尾炎手术前脚刚做完,手术后遗症加上基础性疾病,一个月的时间里老人家就住了两次院、做了两次手术。xx夫妇悉心照顾,为了不影响工作,都是白天抓紧时间完成手头工作,晚上全身心地陪在老人身边,没有因为照顾老人请过一天事假。对待公公婆婆,xx也是细致入微,每逢节假日前夕,总是给公公婆婆邮寄当季的水果和糕点,还根据老人身体特点选择广西特色的中草药帮助老人调理身体。让公公婆婆切实感受到儿子儿媳虽不在身边,但心从未走远,一直在身边敬孝。
xx夫妇不但对长辈尽善尽孝,也同样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夫妇俩以身作则,为儿子做好模范表率,注重对儿子文化知识的培养,更加注重其身心健康的培养,以及做人做事的德育培养,努力造就孩子执着坚毅的品格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和孩子一起看动画时、一起阅读绘本时或一起发现身边的美好时,都会借机告诉孩子什么是真善美,从小培树孩子正确三观。
从xx和xx家庭的点点滴滴,真切地验证了“爱可以铸就世界上所有的美丽”,也诠释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新时代家庭观。
好家风事迹材料篇2
在宝山乡宝山村宝山屯有这样一户人家,25年里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处境,家人始终和和睦睦,被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一走进宝山屯,就能看见一座砖瓦房,养满鸡鸭的院子虽然看似拥挤,但被收拾的干净整齐,走进房子,窗明几净,各种家电一应俱全,一位年近80的老人正坐在炕上看电视,这便是xxx的家,炕上的老人是xxx的公公。每当有人与老人谈起儿媳妇的时候,老人总是得意的说:“洪梅嫁到我家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跟我们老人红过脸,早些年条件困难,有好吃的,洪梅他们三口人从来不舍得吃,都留给我吃,我体不好,洪梅就借钱带我看病,买补品,跟我的亲女儿一样。虽然我现在去讷河老儿子家生活了,但每年春夏,我都会回来,要不太想他们了”她叫xxx,今年46岁,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依托科技致富,用贤惠关爱家人,用善良和正直帮助邻里乡亲。
1990年中专毕业的xxx和丈夫xxx结连理,两人是中专的同学,青梅竹马,婚后便定居在了宝山村宝山屯,刚结婚的时候,家里条件特别困难,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结婚的婚房都是借住在别人家,平常就吃馒头咸菜,夫妻俩现在回想起过去的日子,依然眼中饱满泪花,那真叫一个苦啊。但是苦难并没有打倒xxx夫妇,小两口借钱承包了几亩农田,开始种植黄豆,她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还要洗衣做饭,日子虽然辛苦忙碌,但是小两口却乐在其中。可是现实没有想象的美好,那一年的黄豆遭了病,收成一落千丈,不但没有赚到钱,欠的债务也没有还上,雪上加霜的是xxx的公公生病急需人照顾。面对这些困难,xxx没有退缩,她仍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她安慰受打击的丈夫,同时把公公接到自己家里来赡养。秋去冬来,为贴补家用,xxx和丈夫朱振上山砍柴,再用爬犁拉到山下贩卖,黑龙江的冬天漫长而又寒冷,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30多度,漫天的大雪,刺骨的寒风,都没有阻挡住xxx对家人的爱,她用自己的双手,靠着卖柴解决了冬天家人的温饱。那个冬天xxx白天砍柴卖柴,晚上回家给公公洗脚按摩,换洗脏衣服,夜深了,等公公熟睡后,她还要和丈夫研究大豆的栽培技术,希望来年的收成可以好一些。就这样,一年过去了,1991春节过后,xxx怀孕了,即将为人母的她,高兴之余多了一丝担忧,孩子出生后会不会有好日子过,黄豆能不能丰收,公公的`病能不能好起来。但是很快,她就重整精神,重新振作,因为她知道只要努力的生活,一切都会变化的。果然,黄天不负有心人,在xxx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病康复了,身体变得硬朗起来;在乡农技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大豆也有了好的收成;1991年是难忘的一年,因为这一年,xxx和朱振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个健康的大胖小子,夫妻俩给孩子起名朱小磊,希望儿子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随着小磊的长大,xxx家的日子也有了起色,盖了新房子,虽说房子不大,但那也是属于自己的窝,自己再也不用住在借来的房子里了。生活好了,有人劝xxx再生一个孩子,一儿一女凑成个“好”字,但是xxx没同意,她说:咱们得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一家只生一个好,把这个孩子培养成人,让他受教育,长大后回报社会。这是xxx的心声,也是xxx的理想,她为这理想努力着。她在种地和照顾老人、孩子之余,开始饲养鸡鸭,起初搞养殖只是想用鸡鸭蛋给老人和孩子补补身体,但是后来她发现,乡里的饭馆,都是从农户家购买鸡鸭,往往还供不应求,她决定把规模扩大,由原来的几只,发展到了几十只,这样既保证了家人的健康,又补贴了家用。1998年农村集体分地,xxx家的农地变多了,种起来没有原来那么轻松了,往往要在地里一呆就是一天,远在讷河的小叔子一家看到嫂子的辛苦,决定把老人接去讷河照料,但是xxx不肯,在小叔子和老人的一再要求下,最终达成协议,每年的春夏两季老人要回来xxx家,让xxx继续尽孝道。很快小磊到了上初中的年纪,宝山乡没有初中,要读书只能去县里上学,那意味着家里的开销又要变大了,很多人劝xxx,小孩子读完小学,认识几个字就足够了,别念什么初中了,下地干活,还能给你搭把手。xxx反对的说:我不仅要让我孩子读初中还要让他读大学,只要他想读,我就一直供下去。xxx抱着这个信念,种地,养殖,栽木耳段,日子是过的越来越红火,不仅给家里盖了大砖房,更把小磊培养成了大学生,去年小磊顺利从大学毕业,现在成为了信用社的一名工作人员。而xxx仍在努力着,劳动着,她要让好日子一直继续下去。
好家风事迹材料篇3
每到春节,有副传统对联是很多人家的选择:“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家风,传承这中华民族文化和道德,悠悠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家风的好坏,关乎到这个家庭或家族的兴衰,站在高层面说,也关乎到党风、政风和民风的好坏。
风吹日晒,字迹或会模糊,但好家风却会如化雨春风,护着家、护着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人必有家,家必有训”,我国自古就是以家训家谱为纽带,推崇家风文化,时至今日,可以说,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观念一以贯之,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经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华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的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
在传统中国,历朝历代都不缺家风门风的典范。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位高权重但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自律”为司马家之家风;南宋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精忠”为岳家之家风;清朝林则徐勤俭持家,生活简朴,他认为“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尚俭”为林家之家风;现代谷文昌简朴清贫、公而忘私、为民奉献,“为民”为谷家之家风,他的“心中四有”也是所有党员干部永远的风向标,教导我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
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一个案例:在翠屏街道,也有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良好家风,影响着周围的百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是他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种良好的家风。林振财,翠屏街道石家庄村人,一家人生活平淡而幸福,但这种生活并没有延续太久,灾难突然而至。原本健康的妻子突发脑血栓,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看着躺在床上泪眼婆娑的妻子,林振财咬着牙告诉自己:“一定要挺住,一定要把妻子照顾好。”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林振财担起了生活的重担。
妻子瘫痪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林振财一个人身上。当别人早已进入梦乡的时候,林振财还在忙活着收拾家务;当别人睡眼朦胧的醒来,林振财早已准备好了饭菜给妻子。农忙时,林振财总是在妻子吃饱后才上山打理果树,累的满头大汗后回到家继续忙里忙外,“不知道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分,遇到了这样一位好丈夫,要没有他我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妻子早已被他深深的感动。
10多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的坚守,让林振财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额头的皱纹、头顶的白发写满了人生的沧桑,但他仍然坦然的接受这一切,每天为妻子端屎端尿、擦身换洗,不离不弃,林振财用执着的守候,撑起了一个家,良好的家风影响着周围每一个邻里,感动了所有人。
第二个案例:在翠屏街道,还有这样一个人,用自己的行动传承良好家风。王福云,翠屏街道西富源村人。“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要照顾他一天,将来我要是动不了了,我就带着他一起住进养老院,不让他受罪”,王福云这样说道。儿子从小得了痴呆,智力和言语能力犹如孩子般状态,40多年来,王福云用父亲的臂膀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着他,彰显了最伟大的父爱。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王福云每天要为儿子打理一切,不管多苦多累,都从不抱怨,默默的承受着这一切。都说父爱如山,最好的父爱是给予我们生活的力量,这些年里,他给儿子的不仅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更是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家风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一个家庭的文化。好的家风是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的表率,而从孩子的一言一行也反映出父母的综合素养。优秀家风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应该加强教育,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一个有责任心的家庭,一贯都有着良好的家风家训。像墨子的家规,曾国潘的家训,这些人无一不爱国爱家,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无私奉献。在这样子的家庭长大的孩子,自小就在良好的家风家训中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无一不懂得做人要有责任心,对父母负责,对师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
家风影响民风,民风体现国风。“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家风还关联着党风政风,是干部作风的外在表现。重家庭、重家教、重家风,以“家风”促“作风”,以“家风”建“新风”,在传统好家风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融入到工作中,让优秀家风这朵美丽之花开遍每个角落!
好家风事迹材料篇4
谈起家庭,很多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她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她们家是一个四代同堂的传统之家,有奶奶、公公、婆婆、丈夫和一个健康聪明的女儿。成家十几年来,她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她的丈夫是政府办公室的一名文秘工作者,办公室的工作繁杂、琐碎、清苦,工作没有规律,经常加班加点,有时候因为起草领导讲话、各种信息、工作总结等各种综合材料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好几天都回不了家,节假日更是少的可怜。十几年来,他在工作中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不浮躁,积极培养“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甘于清贫的奉献精神,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在生活上,不慕奢华,艰苦朴素,从来没有打着领导的旗号为自己谋求私利,时刻维护领导和自身的形象,多次被县上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的取得既凝聚着多年的心血,更饱含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不让丈夫因家务而分心,承担起了家中的大事小事,把家庭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在工作中她也不甘落后,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她始终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勤学苦练。她注重学习、善于思考。自调入住建局工作之后,作为一个门外汉,为适应新环境的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她加强学习,提高各方面素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开展需要经常起草一些文件、讲话等,丈夫既是生活中的好伴侣又是事业中的好帮手,他指导她学习市、县各类文件及领导重要讲话等,从抄写公文入手,逐渐熟悉业务,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凭着过硬的理论基础,扎实的文化功底和干一行、爱一行的坚定信念,很快适应了新岗位,在较短时间内逐渐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她先后起草了《庄浪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管理办法》、《庄浪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等,规范了文档管理,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制度保障。
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结婚后和公公婆婆一起住,第二年,从农村将丈夫的奶奶接来一起住,当时老人76岁,她生育了6个子女,三男三女,丈夫的父亲是老大,按照农村的习俗老人应该在小儿子家住,但是她觉的自己和丈夫都有工作,为了老人能安度晚年,依然将她接到自己家中来住,如今老人92岁高龄,身体健康,每年生日都要为老人庆祝。婆婆身体一直不好,双腿患有骨质增生,常常痛的走不动,她们四处求医、买药,多年来,住了好几次医院,但是没有起色,这两年老人几乎瘫痪,面对两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她没有怨言,和丈夫公公一起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她们。20xx年听说西京医院可以治疗婆婆的病,她们一家非常高兴,但是医药费很贵,公公婆婆听说需要二十几万元,一下子傻眼了,哪里找那么多钱啊。她为了不让婆婆有心理负担,宽慰说:“现在有医疗合作,不用怕,花多少钱都能给报销的”。她们夫妻一面从银行贷款一面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并向单位请了20多天的假,带着老人到西京医院接受治疗,在医院里她细心的照料着婆婆,为她洗脚,擦身体,累的满头大汗,为了给老人增加营养,他们夫妻吃青菜住便宜的旅馆,给老人买牛肉、鸡汤,病室里的病友都以为她们是母女关系,听说是婆媳非常羡慕的说“这样的媳妇现在很少找了”,听到别人的夸奖,婆婆笑的合不上嘴,可她只是说应给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困扰婆婆多年的病看好了,再也听不到老人的呻吟和叹息,看到走出家门和别人一样可以串门的婆婆,他们夫妻感到无比的幸福。她的公公今年69岁,看到孩子们的辛苦孝敬,对他们也很好,强着帮他们整理家务、接送孩子等等,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安心工作,一家人其乐融融。
健康的家庭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得以健康的发展和延续。作为母亲,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孩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孩子成才的重任;丈夫工作忙,但依然抽时间来陪伴女儿,而且他们还身先士卒,要求女儿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用行动教育着女儿,感染着女儿。女儿董重阳从上幼儿园第一天起,表现一直很好,培养了良好的习惯,深得老师的喜爱和同学的喜欢。
一家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不忘记帮助别人,在她结婚前就知道丈夫有一个残疾的叔叔,生活困难,丈夫说叔叔家有姊妹三个,他们兄妹三个一人要帮助一个,她是非常支持丈夫的想法,结婚后,为了帮助七岁的堂弟能够读成书,她们把他接到县城,住在自己家,供吃供喝,一晃十二年,一个七岁的孩子长大成人,顺利的考上了大学,现在堂弟快要大学毕业了,他对他的堂哥和堂嫂就像亲哥哥亲嫂嫂一样,亲戚朋友也非常尊重,他们都说能让一个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在自己家吃住十二年不容易啊。
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们所做的事是每个社会公民所应该做的平凡小事,但他们懂得:幸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家庭成员之间要用心照顾对方,用情建设家园,大事面前懂得奉献,小事面前知道珍惜。当创建和谐社会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家庭无疑是一个和谐家庭的榜样!值得我们每个家庭学习和推广。如果每一对夫妇、每一个家庭、都能乐观向上、互敬互爱、任劳任怨,那么平凡生活就会变得甜甜蜜蜜,普通家庭就会变得美美满满,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好家风事迹材料篇5
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细胞,个体家庭的和谐平安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阳沟社区澳丽嘉园3幢204室程x家庭,夫妻相敬相爱,遵纪守法,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互相照顾,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在创建“平安家庭”示范户的活动中树立了榜样,成为当地家庭的楷模。
程x和其爱人建立家庭已有32个年头,现一家5口人。她一家人和睦相处,积极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为大阳沟社区创建“平安家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程x自20xx年从南京火车站客运主任的岗位退休下来,积极参与到社区工作中来。她和爱人知法守法,积极倡导无暴力、无犯罪、无违法的“三无”文明户的宣传活动,努力做到防拐卖、防盗窃、防抢劫、防隐患“四防”,做安全文明之家。作为社区积极份子,她积极配合物业搞好社区的治安巡逻,提醒居民防盗、防火,在她的带动下,澳丽嘉园小区治安秩序良好,居民安居乐业。
在家庭中,程x既是一位好妻子、好妈妈,还是一位好祖母。她们夫妻俩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支持。在程x的培养教育下,女儿大学毕业现就职于东南大学行政秘书,女婿研究生毕业就职于深圳华为南京研究所,现如今只有两岁的外孙女是一守规矩、懂礼貌的孩子。
在社区,她和邻里的关系相处的也非常好,每当谁家有困难,她都热心帮助,尽自己所能为她们解决矛盾。现为澳丽嘉园合唱队付队长的程x,带领了一支上到80高龄下到7岁玩童的合唱队伍。她所带领的队伍积极参加社区、街道组织的各项活动,这支合唱队曾多次受各大报社的关注,今年的`10月16日《扬子晚报》曾已一个版的刊面发表的演出图片。程x是家庭是我社区千百户家庭的一个缩影,射出大阳沟社区是一个文明、和谐、向上的社区,“平安和谐家庭”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我社区推荐程x家庭“平安家庭”示范户,希望社区居民向她学习,为和谐社区的发展继续做贡献。
好家风事迹材料优秀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