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考虑到课堂管理和纪律问题,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教师应该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以及学生的学习进展,以及及时调整教案,以下是66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忆读书的教案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忆读书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同伴阅读,初步感知不同职业人的工作特点。
2、学会观察画面,并能胆的表述故事内容。
3、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胆讲述。
5、激发幼儿参与表演的欲望,体验人物的个性特征。
活动重点:
通过同伴之间的阅读,感知不同职业人的工作特点。
活动难点:
能胆的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活动准备:
不同职业人的图片、故事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小朋友每天很晚的时候在做什么呢?
2、那有人是晚上不睡觉的吗?
3、出示故事封面,引出故事名称。
二、同伴阅读。
引导幼儿自由与同伴阅读,教师适时指导。
三、分享交流。
1、故事中哪些人夜里不睡觉?
2、根据幼儿答案张贴图片并引导幼儿说出他们的职业名称。
四、播放课件,师生共读。
引导幼儿胆的表述故事内容。
五、结束活动。
1、师:正是有了这些人忙忙碌碌地在为我们服务,才让我们有了现在这样美好的生活,那我们应该跟他们说什么呢?
2、除了故事中的这些人不睡觉,小朋友再去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什么人夜里不睡觉?为什么不睡觉?下节课告诉老师!
班阅读活动《夜里什么人不睡觉》教学反思
黑夜,总是带着一些神秘的色彩,“夜里什么人不睡觉?”,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为了让孩子能体会哪些人夜里不睡觉?他们为我们做了什么事?由此能自然而然的产生感恩心理,我设计了《夜里什么人不睡觉》这一阅读活动。
活动中,我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当我抛出第一个问题,每天很晚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时,幼儿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回答老师,有的说在家看动画片、有的说在家玩玩具、有的说听妈妈讲故事……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了做完这些事以后都要去睡觉了。紧接着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有没有人晚上是不睡觉的呀?一下子就激发了幼儿兴趣,有的小朋友说晚上上夜班的人不睡觉,有的小朋友说小偷不睡觉,我马上追问他小偷不睡觉,所以谁晚上也不睡觉呢?孩子们马上想到了警察,孩子的回答让我觉得欣喜不已。接下来我出示了故事封面,引出了故事名称《夜里什么人不睡觉》。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使孩子们迫切想要知道到底哪些人夜里不睡觉。这时我请孩子们到书架上去取书和好朋友一起阅读,幼儿们通过同伴阅读,初步感知了夜里不睡觉的人的工作特点。在分享交流的环节中,我鼓励幼儿回答夜里什么人不睡觉,我一边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人物图片,并引导幼儿规范的说出他们的职业名称。接下来我播放了故事课件,逐页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表述故事内容,这不仅培养了幼儿对图画的观察力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发现,原来夜里有许多不同职业的人,在忙忙碌碌为家服务呢,也慢慢了解正是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创造了我们美好的生活,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感恩的心理。最后我请幼儿再去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夜里不睡觉,为下一次的活动做好了铺垫工作。
活动结束后,我发现同伴阅读在班是非常适用的,班的孩子已具有一些早期阅读的经验,如他们喜欢与同伴分享所见所闻,对文字比较感兴趣,具有理解图意的能力,乐于参与讨论并敢于发表不同于他人的见解,掌握了阅读图书的基本方法等。孩子之间的阅读能力是有差异的,同伴阅读、合作交流能补充完善发展幼儿的阅读技能,令幼儿产生阅读的愉悦、快乐之感。所以班的孩子可以结伴一起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合作阅读能力,加强了生生互动。
在整个活动的执教过程中,自己觉得还是比较流畅的,当然也存在着不足:在今后的活动中,课前一定要做好量的准备工作,吃透教材,预设好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同伴阅读的过程中,要以幼儿阅读为主,教师不要过早的介入到孩子与同伴的阅读中去;在活动中教师抛出的问题,要鼓励幼儿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幼儿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想法,不局限他们的答案,对于幼儿馈给老师的信息不要草草了之,应该继续追问下去,这样才能激发幼儿更深层次的思考问题。
忆读书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用具:cai(ppt)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大家把目光一齐投向大屏幕,读一读课文的题目。
2、请清晰而坚定地来读一读课题。
3、能不能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再读一遍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在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和题目当中“中华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这个词语,请大家找一找。(生齐答,师板书:中华不振)
2、在课文当中,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中华不振”这个词语的意思?把它划下来,挑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些地方练读,等会读给大家听。
3、交流
“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
“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
(指名读,并说感受。)
4、流淌在课文字里行间的都是——中华不振。
是啊,“中华不振”。老师发现,有一段话几乎每个同学都划下来了。(出示课文第8节中的文字)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1)指名读这段文字。谁还想读?(指名几位读)
(2)听着几位同学的朗读,不知道你们的脑海里是不是想到了一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甚至还看到了些什么?(交流)
(3)是外国人租借了我们中国的土地啊!这段话让我们想了很多,让我们看到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景。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4)同学们,假如当时你就在现场,假如当时你亲眼目睹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自由说,请说得好的学生再读这段话。)
(5)可是,谁又敢怎么样呢?同学们,读着这样的话,亲眼目睹着这样的事情,你的脑子里是不是有很多的问题想问?(自由说)
(6)既然脑子里有那么多的问题困扰着你们,那么,你们想过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a.指名读这段话。
读至“……谁知”,中国巡警局有没有给中国人撑腰?为什么?(板书:?)
(自由说)问题的答案就写在黑板上——中华不振啊!(板书:啊!)
b.继续读,读至“……训斥了一通”。
这个轧死中国人的洋人,最后有没有被惩处啊?
我们不禁又要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板书:?)
(指名说)答案还是在这里——中华不振啊!(板书:!)
c.请全体同学把剩下的内容读完。
这些围观的中国人有没有为自己的同胞讨回一点公道呢?他们说了一些什么?又做了一些什么?(自由说)
这可是在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啊,而且站着的是“一群中国人”啊!但是他们怎么会连做一些什么,说一些什么都办不到呢?
因为——(齐答:中华不振啊!)(板书:!)
(7)师配乐读这段文字。生配乐读。
5、“谁又敢怎么样呢?”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够不冲动?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又怎么能够不愤怒?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发生这样的事情,太平常了……
(1)出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事例。(师朗读)
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上海,当时的外滩公园的门口竖有一块大牌子,上面有公园规则(即1917年9月工部局用英文公布的10条规则,其中第1条“公园只准外国人入内”,第4条“狗与自行车不得入内” )。另外还专门做了写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木牌,木牌为长方形白底黑字,插在草地上,由于日晒雨淋,木牌损坏,以后又改用三角铁底架,上有网形块状铁牌。
(2)华人与狗,不准入内,你们有什么想说的?(自由说)
6、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常常一个人,独自地沉思,他在想一些什么呢?
(自由说)
那么多的问题,一直还是在你们的脑海里翻江倒海,尽管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可是,我们还是得一遍又一遍地来问自己。
7、我们不得不回顾一下那段屈辱的历史,来看一份资料。(出示资料,师配乐读)
自19世纪初,鸦片开始大量输入中国。鸦片的大量输入,流毒极为严重。不仅损害吸食者的健康,造成白银外流,而且引起银贵钱*,直接破坏社会生产,影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1838年,林则徐奉召晋京。道光帝多次召见,授以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鸦片贸易被严厉取缔后,英国资产阶级立即策划发动侵略战争。1840年 6月,英国船舰四十余艘及士兵四千余人到达中国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这次战争持续了两年多时间,战争期间,英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1842年 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政府在南京签订了结束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亦称《江宁条约》。共十三款,主要内容为:①中国割让香港;②向英国赔款两千一百万银元;③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口对外通商,英国可派驻领事…… 《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和法国趁火打劫,于1844年分别强迫清政府订立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一起,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它们作为鸦片战争的结果,不但使中国蒙受重大损失,而且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战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开始被割裂,主权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已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 ,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 ,中法之战开始了。战争双方在军事上互有胜负,本来有可能取得最后胜利,只是由于清统治者的懦弱、妥协,胜利的成果才被葬送。最后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法国又得到很多权益。中国西南门户洞开,法国侵略势力以印度支那为基地,长驱直入云南、广西和广州湾,并使之一度变成法国的势力范围。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前的九年,是中国在十九世纪末一段最好的时期。当时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甲午一战,日本成为亚洲的暴发户。战争赔款二亿三千万两平银;舰艇等战利品价值也有一亿多日元。日本占领朝鲜、中国台湾后,在战略上对东北、华东构成了直接威胁,成为进攻中国大陆的跳板。日本第一次尝到了侵略的甜头,极大地刺激了其扩张的欲望。清军大东沟海战的失败使日军控制了制海权,把魔掌伸向了“东亚第一要塞”的旅顺。军队的无能,使旅顺很快落入日军之手,日军第一师师团长山地元治下达了“全部剪除”的命令,日军便开始大肆屠杀解除武装的清军俘虏和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在他的指挥下,大屠杀从旅顺东部开始,逐步向西推移,挨门逐户进行搜杀,城里杀尽又杀向城郊,偌大一个旅顺城,只逃出 600多人,超过20000人遇害。而城内免遭杀戮的36个中国人是被日军逼作抬尸队清理杀人现场才得以活命的。
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又统率多国联军(史称八国联军)两千余人,从天津直趋北京,形势愈发紧张。7月14日,联军占领天津。8月4日, 各国联军约两万人,从天津出发进攻北京,其中日军约八千,俄军四千八百,英三千,美两千,法四百,意、奥不满一百人,德军没有参加。侵略军兵分两路,日、英、美军为右翼,沿北运河西岸前进;俄、法、意、奥军为左翼,沿北运河东岸推进。8月14日,北京失陷。联军占领北京后,大肆烧杀抢劫。除侵略军官兵外,传教士、外交官和侨民中亦有参与掠劫者。北京许多房屋成了瓦砾堆,被杀者的尸体到处可见。八国联军将北京全城分为几个占领区,实行军事统治,镇压居民反抗。英、德、法等军继续派出部队,四处攻城掠地。9月间,俄军占领北塘、唐山、秦皇岛等地,控制北京、天津到山海关铁路。德国元帅瓦德西又率领两万德军到中国,并任联军统帅。10月中,他派出德、英、法、意军队从北京天津两路进攻保定。直到次年4月,瓦德西组织了四十六支“讨伐队” 四处侵扰,西至直晋边境的娘子关、紫荆关,西北到张家口,南到直鲁边境。所到之处烧杀掠劫,无恶不作……
(出示一张当时民不聊生的照片)
现在知道为什么中华不振了吗?(指名说)
8、这一次,周恩来从租界回来,他的的确确想了许多许多,请同学们手放下来。周恩来从租界回来,始终忘不掉一些东西:
他忘不了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却给不了一个中国妇女以起码的公道;他忘不了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却让洋人站在一个中国妇女面前耀武扬威;他更忘不了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在光天化日之下有一群中国人竟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胞被侮辱、被欺凌、被折磨,却不敢给自己的同胞声张正义。
在修身课上,听见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恍然大悟,听到魏校长点他的名字,于是,周恩来胸有成竹地站了起来——(齐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齐答)
9、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
请你们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什么而读书?
请你们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什么而读书?
10、最后,在这节课结束前,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这是一百年前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写的《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文字,我们一起读一读。
(出示字幕,齐读)
今日之中国,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梁启超
板书: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中华不振啊!!!
忆读书的教案篇3
一、指导思想:
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是五彩生活的万花筒,书是大千世界的缩影。为了让阅读成为孩子一生的习惯,让好书成为孩子一生的伙伴。我们幼儿园将举办“心幼儿园第二届阅读节活动”。阅读节活动,旨在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让更多的家长参与亲子阅读。我们将通过营造浓浓的阅读氛围,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孩子和家长参与阅读的兴趣,使他们真正体验阅读的快乐。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进一步凸显我园语言教育的课程特色,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及阅读的能力,逐步提高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表现的能力。
二、活动主题:
“经典陪伴童年,‘悦’读润泽成长”
三、参加对象:
中心幼儿园全体幼儿、家长和教师
四、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策划启动阶段(12月1日——12月10日)
1.制定读书节活动方案。
2.营造园内浓厚的读书氛围。
(1)重点创设班级读书角---营造班级阅读氛围,开展“好书推荐”活动。
(2)向全园教师、幼儿、家长发出读书节活动倡议书并制作宣传海报,横幅等。
(3)拓展亲子阅读空间,利用幼儿园二楼长廊布置成图书大区域,供亲子阅读。
(4)利用来园、午睡起床、离园等时间滚动播放幼儿儿歌、古诗、歌曲、散文故事等内容。
3.举行读书节启动仪式。营造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拉开读书节的序幕。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12月11日——12月25日)
(一)教师读书活动
1.根据幼儿园读书节活动进行讨论沙龙。
2.开展一次教师读书体会沙龙。
3.让广大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拜读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书籍,保持好心态,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
4.利用幼儿园教师随笔展栏,把获得的更多阅读体会、知识与大家共享。
5.30岁以下教师技能技巧比赛——儿童文学讲述,结合经典绘本进行讲述。
6.30岁以下教师技能技巧比赛——自制小书,制作出独具创意的绘本小书。
(二)教师经典绘本演绎(与11月份教研“30岁以下新教师展示课”整合)活动
(三)班级读书活动
1.完善阅读区:每位幼儿从家里带图书和小朋友分享交流。
2.带领幼儿参观书店(图书馆),让幼儿感受书的魅力。
3.小型好书漂流会(班级)
每位幼儿从家里带来一本图书,规定每周一次在班级里开展“好书漂流会”活动,彼此交换、分享图书,并鼓励幼儿将图书带回家,与父母一起阅读。让书香飘溢整个校园,飘溢每个家庭。
4.大型好书漂流会(大班段)
让大班段每位幼儿从家里带来一本图书,在幼儿园操场上,以年级组为单位组成一个大型的“好书漂流会”。幼儿把自己的'图书放在小椅子上,然后离开座位去寻找自己喜欢看的图书,再坐下来进行阅读。让幼儿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享受图书带来的乐趣。
5.拟定班级家园阅读计划表,按各年龄段推荐书目,张贴在家园联系栏里。
6.各班结合日常活动,保证每天5--10分钟的幼儿阅读时间。
7.要求教师午睡前给幼儿讲一个经典的故事。
8.每天午餐前十分钟,班内安排1-2幼儿做小小广播员。
9.家长现场观摩集体阅读活动。(结合家长开放日)
(四)亲子读书活动
1.建议家长带幼儿到书店、图书馆、网上购书,拓展读书渠道。
2.在孩子生日或节日时,以书为礼物。
3.每天睡觉前半小时定为“亲子阅读时间”,每天陪幼儿读一篇儿歌,看一篇经典故事。
4.根据阅读的内容,幼儿口述,家长记录活动,每星期上交幼儿园一篇。
5.图书义卖活动,每位幼儿将自己看过的书拿出来进行义卖,义卖所得的钱作为班级购书基金。
(五)评选活动
1、评选“书香家庭”。
评选目的:鼓励父母在家中,为幼儿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
评选标准:藏书的种类、数量;幼儿阅读书籍占所有藏书的比例等。
评选过程:以家长自荐的方式进行。家长可以将自己家中的藏书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也可以将孩子喜欢、和孩子一起读过的书的名称填入自荐表中。然后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评比。
2、制作亲子阅读卡,推荐一本好书。
目的:在亲子阅读的基础上,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亲子阅读卡,并向同伴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感受分享阅读的快乐。
过程:以家长自荐为主,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亲子阅读卡,以班级为单位制作成班级亲子阅读版面,进行全园的展示与交流。
3、亲子阅读经验分享:
目的:交流亲子阅读经验或体会感悟,资源共享。
过程:结合“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各班选出几位在亲子阅读方面比较有经验的家长,以亲子阅读经验或体会感悟文章的形式,在各班家长园地及幼儿园网站进行展示。
4.亲子书签制作:
以幼儿家庭为单位,亲子合作,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习制作书签,满足孩子的创作需求,促进亲子亲情。作品尽量精致,体现个性。作品色彩、形状、材料、图案不限,家长与孩子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拓展思维空间。最后,以班级为单位选送作品参加幼儿园评奖。选送名额为每班五名,幼儿园将设“最佳创意书签”、“最佳亲子书签”、“最精美书签”等奖项。
5.亲子图书制作
自制大图书(图书制作,可以画、剪贴)评选目的:亲子合作,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习创编大图书。满足孩子的创作需求,促进亲子亲情。评选标准:选材、制作评选方法:(1)填写自荐表。(2)创作:以幼儿家庭为单位,亲子合作完成。形式不限,可以是创编、改编、仿编,方法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剪贴。作品尽量精致,体现个性。将设“最佳创意绘本”、“最佳改编绘本”“最精美绘本”等奖项。
6.评选“阅读宝贝”
评选目的:鼓励孩子多看书,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及阅读的能力,逐步提高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表现的能力。
评选标准:幼儿图书漂流本上的记录,幼儿的讲述能力等。
评选过程:以班级推荐的方式进行,每班推荐一位“阅读宝贝”,将幼儿的基本情况填入推荐表中。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12月15日——12月30日)
展出各班阅读节活动时的照片和描述,汇报在阅读节时开展的所有活动。
汇总各项活动情况,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评选出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宝贝。
总之,读书是终生的事情,读书应重在平时,此次"读书节"只是推波助澜,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读书节"成为我园一个园本特色节日。幼儿园全体师生将以此为契机,共同捧起书本,走进知识的海洋,走进书的天地,让浓浓的书香飘满我们的幼儿园!
小百科: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
忆读书的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浓厚的班级读书氛围。
2、养成好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3、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
【活动准备】
1、策划活动方案,流程,做好人员分工。
2、发动部分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各种爱书、读书的故事,收集有关爱护书籍的图片,了解阅读对生活的重要性;
3、积累一些读书的名言。
4、发动部分同学准备一些朗诵和表演的小节目。
【活动时间】
第16周——星期五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主持人甲: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乙:从书中我们还交到许多好朋友,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呢!
甲:通过读书我们能结识童话故事里美丽的白雪公主、善良的七个小矮人、聪明的阿凡提
乙:读书让我们和伟人交谈,如文学巨匠鲁迅、茅盾,地质学
家李四光,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大发明家爱迪生。
甲:读书让我们我们眼界开阔。今天,就让我们与书相约,尽情在书的海洋中遨游,让书香伴随我们的成长!
甲乙:三乙班“我爱阅读”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读书的小诗
甲:书籍是一叶轻舟,载我们前往浩瀚的知识海洋;乙:书籍是一壶陈酒,让我们细品前人的余香。甲:书让我们快乐放松。
乙:书让我们充满智慧。
甲:有的同学还写了读书的诗歌呢!请欣赏徐承礼写的小诗《书》三、名人读书的故事
甲:xx你知道吗?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倡导读书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很多伟人都有酷爱读书的好习惯呢?
乙:请欣赏小品(《凿壁偷光》、《映雪囊(náng)萤》四、同学们读书的故事:
甲:名人这么爱读书,我们三乙班的同学喜欢读书吗?请爱阅读课外书的同学举手。
乙:同学们阅读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阅读也让我们得到心灵的快乐。袁睿敏还说:“一天可以不吃饭但是不能不读书呢?”
甲:是吗?听说有的同学因为沉醉于课外阅读还闹出不少笑话来
?请看发生在同学们读书过程中的小品《我们爱读书》五、怎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甲:我们都说爱读书,可就是难以坚持,时间久了就偸起懒来。你每天都坚持读书了吗?你读多久的书呢?
乙:我也有懒惰的习惯,但自从《司马光警枕催读》的故事,我就有了坚持课外阅读的毅力和习惯了,下面请袁睿敏来讲一件这个故事吧!
甲:同学们,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吗?
六、读书的名人名言书签大比拼:
点名上台展示自己做的书签,读一读里面的诗句。
评一评谁的书签最美观。选五分书签评为班级“最佳书签”
奖。
七、课外知识大比拼
书中人物猜一猜
百科知识问答八、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很成功,借着这次班会,我向大
家提议:让我们坚持读书让我们都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养成好读书、
读好书的习惯!让浓浓的书香飘溢在我们的班级,让读书生活,伴随
着我们成长的每个脚步,让我们更加自信、充实地走向美好的未来!
九、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忆读书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有感情地、富有童趣演唱。
2、表现读书郎活泼天真的形象。
重点与难点:
有感情地、富有童趣演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导入。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相互讨论)
二、理解歌词
掌握歌词。
老师完整组织语句。
跟念歌词。
最后要求幼儿按节奏完整练习歌词。
三、学习歌曲
老师弹奏音乐,幼儿跟唱。
进行练习。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什么声音演唱这首歌。
重点辅导难点地方。
完整演唱。
忆读书的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