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案5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先规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有充分的时间和资源支持,教师在编写教案时,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下面是66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钓鱼的启示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钓鱼的启示教案5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读懂重点段落,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我”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整体感知

1、书写课题,释“启示”。

2、自由读,找出文中我获得的“启示”。

3、读“启示”,初步感知钓鱼这件事的“是”与“非”。

二、学习第2、3自然段

1、创设语言情境,引读体会实践难。

2、自由读这段话,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理解,和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体会。

4、体会关键句,读中理解:

指名读、反复读、齐读。

(教师相机指导。)

三、学习第4~9自然段

1、出示插图,创设情境,深入领悟实践难。

(相机指导朗读。)

2、质疑问难“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把鱼放回湖中?”

3、自由读第4自然段,探究讨论。

四、总结课文

理解父亲的真正用意,初步领会启示。

钓鱼的启示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词语和重点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品读,体会父子俩的心理活动,把握“我”的心情变化。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推想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培养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品读故事,体会父子俩的心理活动。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次上课是出省接班上课,对于山西太原三附小的学生的认识、表达、朗读、感悟能力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等不够了解,所以我在备课中设计了学情预设和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一、词语积累,质疑引入

1、读题目:《钓鱼的启示》。

2、读词语:晚霞辉映、银光闪闪、月光皎洁、月光如水

3、读句子:三十四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读了这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问题,师板书:什么事?启示?

设计理念:丰富积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概括故事,找出启示

1、那个夜晚发生了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钓鱼、放鱼

2、那个夜晚,给我留下的终生启示是什么?学生回答时,板书:启示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故事,初悟启示。

三、品读故事,体会心情

1、体会钓鱼时的“得意”

a、读句子: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翕动着。

b、体会我钓到大鲈鱼时的惊喜、得意之情。

2、体会放鱼时的“沮丧”

抓住我和父亲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3、结合课文内容,找出相关语句,弄清父亲放鱼的理由、我不愿意放鱼的理由。

4、品读细节描写,体会父亲的心理变化

a、读句子: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

b、同桌讨论:此时,父亲的心里在想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体会我钓鱼、放鱼的不同心情,引导学生在品词析句、诵读涵泳、情感激发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

四、品读“启示”,深化感悟

1、结合故事内容,生活经验,理解句子: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2、父亲的做法。

3、理解“鱼”的含义。

4、写自己的启示,全班交流。

5、。

设计意图:理解启示,突破难点,写启示,深化感悟。

板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

钓鱼得意

什么事?

放鱼沮丧

启示?自律诚信

钓鱼的启示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按事情发展顺序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2、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心理的方法。

3、懂得只有受到严格的教育并勇于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教学过程:

一、质疑: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2、除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节课你还想学会什么?

二、答疑:

导:就从某的问题入手学课文。这个问题学懂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一)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那是一条怎样的鱼?对我充满了如此诱惑?自己读书,划出有关词句,读出你的感受。

①你有不同的朗读处理方式吗?

②作者钓到鲈鱼后惊喜、得意。(板书)时说出来的吗?作者直接把内心的想法写出来。

导:还有哪些描写也衬托出了作者钓到鲈鱼的高兴的心情?

①月夜的描写:涟漪、银光闪闪——读得慢一些,给人以回味。

②钓鱼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的轻短、活泼。

2、捕捞鲈鱼是有时间的,在什么时间?是放?是留?父亲和我对待这条诱惑人的鲈鱼态度一样吗?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合作读书。(板书)

①父亲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你理解父亲的做法吗?(讨论)

尽管作者“我”舍不得放弃这条极具诱惑力的鱼,但父亲严格的教育绝不允许我放纵感情,必须战胜诱惑,把大鲈鱼放回到湖中。如果没有34年前父亲的严格要求,就不会有34年后我的成功。贺拉斯说:“父母的美德是最大的财富。”所以当你为自己具备的某些优点骄傲的时候,你应该感谢你的父母,你的师长,是他们对每一件小事的严格要求使你如此优秀!

②哪些词句写出了父亲对我的严格教育?谁跟他的意见一样?你从哪些地方读懂的?

③我的心情怎样呢?

语言:

①小组合作读对话。②引读。③表演

小结: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再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行动:

①“乞求的目光”的扩展。

②放鱼动作的朗读指导。

小结:通过人物动作反映人物心理。

(二)再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看谁还能提出问题?

1、“鱼”还是指那条诱人的大鲈鱼吗?(特殊的含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诱惑?作者会怎样抉择?举例说。

2、读作者的启示,联系这个故事说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板书)

3、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34年前,我不理解父亲,不理解父亲那严格的要求;34年后,我不但理解了父亲,而且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是充满着对父亲的崇敬之情。同学们,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正确对待每一件小事吧,因为每一滴清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每一件小事都可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历练自己,你必将成为有道德的人,必将走向成功!

三、总结:

1、本文的主要内容。

2、写法上学会了什么?

3、做人上你悟到了什么?

四、扩展:

1、作者把34年前钓鱼的故事写给我们,希望我们勇敢的挑战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学校、在家庭、在公共场所你曾经禁不住哪些诱惑?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敢否也像作者一样真诚的与大家共享?打算怎样写具体?

2、童心最美。老师把孟德斯鸠的名言送给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让老师和你们共同努力,我们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好吗?

3、同学们还有疑问吗?

板书设计

父亲我

钓鱼得意

放鱼不容争辩依依不舍

启示严格教育道德实践有道德的

资料提供者:

钓鱼的启示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读“鲈、饵、纵”等11个生字,会写“捞、饵、溅”等14个生字,理解“涟漪、翕动、抉择、告诫”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理清文章体条理。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学习生字词。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3)通过想象朗读、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内心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法的人。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在一个如水的夜晚,一个刚满十一岁的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去附近的小岛上钓鱼。就是那一次钓鱼,给小男孩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身的启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

2、齐读课题。

3、释题。

师:“启示”就是通过一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拿起书,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二)检查生字词

(小黑板出示):鱼饵鱼钩鱼鳃捕捞操纵

抉择告诫实践皎洁沮丧诱惑

溅起涟漪小心翼翼轻轻翕动不容争辩

1、自由读、开火车读。

2、解释词语。

a、涟漪(细小的`波纹。)

翕动(一张一合地动,多指嘴巴。)

b、找近义词。

抉择(选择)

告诫(劝诫)

师:(拿出两只颜色不同的粉笔)我想从中选一只,能不能说“抉择”?(不能,“抉择”指很难的选择,可能是影响一生的选择。)

“告诫”什么时候能用呢?(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警告、劝诫)

(三)概括课文。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能用简单的话讲一讲。

(课文讲了作者回忆小时候随父亲去钓鱼,在父亲的要求下,严格遵守时间上的规定,将已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水中。)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1、师: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舍不得放,但父亲坚持要我把鱼放回水中。

板书:我————不放

爸爸————放

2、师:请同学们默读3—9自然段,找找“我”不放鲈鱼的理由,并划出关键词语。

(生默读)

3、交流理由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理由。

(钓鱼之不容易鱼大无人知晓只差两个小时)

a、钓鱼之不易

1)师:多好的鲈鱼,多大的鲈鱼,十一岁的“我”舍不得放走它,因为钓起这条鱼是多么不易。大家找到“我”钓鱼的段落读一读,看看哪些词语给你的印象很深刻。

生说:过了好长时间小心翼翼一收一放等迅速拉

2)朗读感受

3)说话训练

师:小男孩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难道这仅仅是一收一放吗,当时的情景可能是怎样的呢?

生自由说

4)感情朗读

b、钓上鱼之后的兴奋:“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得意地欣赏着”

通过反复读,体会“我”钓到大鱼后得意的心情。

4、师:鱼放回去之后就很难再——————钓到这么大的了。指导朗读。

师:当时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了,一.1mi.net秘而且当时并没有人看见我们,也不知道这鱼是什么时候钓的。我有这么多的理由不放,那为什么最终又放了呢,父亲当时又说了什么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想象说话

1)师:从你的朗读和表情中,我感受到当时父亲说这话时非常平静。(停顿,环视大家)可是父亲内心真的像他表现的那样平静吗?(学生思考)

联系上下文说说: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他心理在想——————,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2)无论我怎样——无论我怎样———,都得————,因为时间未到。

5、朗读第10自然段。

师:最终“我”把鲈鱼放回了湖里。指名读。

我感受到小男孩是非常得依依不舍。再次朗读。

四、教师小结,留下悬念

师: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两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了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会影响我的成长吗?这些内容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4篇《钓鱼的启示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钓鱼的启示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

2、体会作者运用语言、动作来表现心理变化的方法。

3、理解“道德只是个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同学们钓过鱼吗?你钓到过最大的鱼有多大?当你钓到这么大的鱼,心里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如果要你必须放回去,你会怎么样?今天,我们要学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就要面临这样一个抉择。请同学们按照自学要求,开始自学课文。(计划3分钟)

二、新课

1、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细致的句子,以及表现人物心理的词语。

(2)提出疑惑以备小组合作时提出解决。

(3)感受深刻的句子做上批注。

生开始自学。(计划8分钟)

2、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交流自己的划出的词语、句子以及批注。

(2)提出疑惑小组讨论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结束后提出来。

生展开交流讨论。(计划8分钟)

3、探究学习计划(12分钟)

(1)我不愿放鱼的原因是什么?

(2)父亲要求我放鱼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3)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带引号的“鱼”是指那条诱人的大鲈鱼吗?(特殊的含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诱惑?作者会怎样抉择?举例说一说。

(4)体会“道德只是个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三、总结:(计划6分钟)

1、本文的主要内容。

2、写法上学会了什么?

3、做人上你悟到了什么?

四、板书设计

父亲 我

钓鱼 得意

放鱼 不容争辩 依依不舍

启示 严格教育 道德实践 是 非

五、当堂作业:(计划3分钟)

1、朗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第一个“鱼”是指:

第二个“鱼”是指:

2、从钓到鱼,到放鱼,我的心情变化用词语概括为:

(得意)——( )——( )——( )

教学反思:

这堂课在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重难点虽然把握了,但却饶了很大的弯路,效果也不佳。

1、在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这 1mi.n 1mi.net et一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们利用自己的智慧解读文本的过程。自学要求:(2)提出疑惑以备小组合作时提出解决。小组合作要求:(2)提出疑惑小组讨论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结束后提出来。

看似这样的要求很连贯,解决起来有层次,但小组合作中,没有将真正值得交流的问题明确提出,供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普遍存在过偏或过窄,不适合在小组合作环节中作为重点一起讨论,既浪费时间,真正应该讨论的问题又没得到体现。造成了小组合作的低效。小组讨论环节,还是要给出明确的讨论方向才好。

2、没有灵活机动处理课堂,唯“教案论”。当授课到“探究学习”(1)(2)环节时,学生已经将“道德只是个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有了较好的理解,却过于拘泥课堂教学流程的完整性,在后面的讲学中,又重新提及这一问题让学生讨论,致使课堂时间不够用。

3、想得太多,改变了原计划教学内容。在计划中,学生对描写心理变化的词语的掌握,以及指导朗读,本设计在“探究学习”(1)(2)环节中,并在当堂作业中加以巩固,但唯恐学生不明白,在小结之前,又一次进行“挖掘”,造成小结及拓展过于仓促,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上好一节课,在备课上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虽然这仅仅是一节年级公开课,但这样的失误却不应该。如果这是一节参赛课,那将影响到自己的教学能力;如果这是一节面试课,那可能影响到的就是自己的一生前途。上好一堂课,定要从“备课”上起。

钓鱼的启示教案5篇相关文章:

水的安全教案的反思优秀5篇

万以内的数的认识教案5篇

小扇子的教案5篇

有趣的节奏教案5篇

大班家乡的美食教案5篇

对教案的教学反思5篇

雾的科学教案优质5篇

小班彩色的世界教案5篇

小班毛线帽的教案5篇

金色的房子教案5篇

钓鱼的启示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2462